干谒诗论文_冯学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谒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杜甫,李白,唐诗,心态,员外,山人,夹缝。

干谒诗论文文献综述

冯学敏[1](2018)在《李白杜甫干谒诗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诗歌发展鼎盛的唐朝,干谒诗以数百首之众偏居其中,是诗人为求显达而倾心尽力之作,当时很多着名的诗人都曾作过干谒诗以求荐举,李白和杜甫也不例外。本文拟从唐代干谒诗的兴起及繁荣、李白与杜甫干谒诗创作背景之比较、语言风格之比较和内容心态之比较四个方面入手,对比分析这两大诗人在干谒诗创作方面的异同。(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4期)

向阳[2](2018)在《由一首诗看古代干谒诗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杰出的干谒诗。教学干谒诗,教师须透彻把握千谒诗的创作目的、丰富意蕴、作者才能,以及干谒诗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17期)

黄雅莉[3](2017)在《杜甫长安时期的干谒诗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谒本身是一种功利性行为,势必会对诗性人格与审美韵味有所损害,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否掌握分寸地驾驭文字,既能明确地表达干谒意图,又不失文人的志节傲骨,且能维护诗歌的审美趣味,正如高空走索,有待诗家的精心设计和艺术提炼。杜甫困守长安十年间,为生活饥寒所迫,他遍谒王侯,写下了不少的干谒诗作,展现了在特定时代下自我特有的精神面貌,更潜入对生存本质的思考与人格自尊的反思。我们不难从这些诗作中,见证杜甫的心境也经历了一番转折。本文以杜甫困守长安时期的干谒诗作为探究中心,析其心境转折与自我定位、创作表现与对前人的突破,并探讨长安十年的干谒生活对杜甫的人生与创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韵文学刊》期刊2017年03期)

王恺龙[4](2017)在《简析李白、孟浩然、杜甫干谒诗中的功名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追溯干谒行为的历史和其在唐代蔚然成风的原因,阐释了干谒行为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并较为详细而客观地分析了干谒行为孕育了干谒诗的产生,干谒行卷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主要渠道。本文通过对李白、孟浩然、杜甫干谒诗主题思想的分析,分别揭示干谒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及他们各自对功名所持的人生态度,从而揭示唐代干谒诗的功利性,以窥见唐代铨选人才的全貌。本文以对比方法揭示叁位诗人干谒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叁位诗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7年19期)

张莎莎[5](2016)在《杜甫长安十年干谒诗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干谒诗是杜甫困居长安十年期间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人创作干谒诗的动机、干谒诗的内容结构、干谒诗对杜甫后来诗歌创作的影响等叁个方面探究干谒诗中的隐含意蕴,有助于我们对干谒诗的理解以及对杜甫长安十年的生活状况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6年12期)

郑莉[6](2016)在《从长安十年干谒诗看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安十年(746-755)期间,杜甫所作干谒诗篇目较多,篇幅较长,既有赞扬权贵之说,亦有自我遭遇之诉。而后公元755年杜甫直言"独耻事干谒"。从早年渴望通过干谒进入仕途到后来以干谒为耻,体现了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本文来源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白贵,王帅[7](2016)在《干谒诗中寻李白》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白作品及其生平一直为人所关注。但一些关于李白的研究陈陈相因,更有“仙化”李白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理性分析的严肃性和研究的新鲜性。近日,拜读了韩立新的新作《唐代干谒中的士人形象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书后,颇感有新鲜之气扑面。这本书并非专为研(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6-02-05)

戈冬莹[8](2015)在《浅谈唐代干谒诗对自荐求职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干谒是古代文人为增加入仕希望,向权贵引荐自己的一种活动。至唐时,随着科举制的兴起蔚然成风。其本质上与现代职场自荐求职相类,故而在自荐求职方面,唐人的干谒诗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妙笔生花,别具一格,用语把握分寸,求变求新;其次,才调无轮,不断充实自己,同时勇于露才扬己;最后,要拘容敛态,谦卑有法。(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杨洁,崔丽娜[9](2015)在《游走于社会夹缝之中——明代山人的干谒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干谒活动虽然被社会默许,但却不为政治制度和道德准则正式接纳,因而山人的干谒活动就在两者之间的夹缝中生存。对山人而言,干谒活动是在极不情愿而又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发生的,始终处于社会歧视和内心痛苦的双重压力下。(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03期)

莎日娜[10](2014)在《论唐代干谒诗展现的文人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干谒就是"有所求而请见"。干谒权贵这一行为在唐代尤为常见,为文人志士提供了进入仕途的终南捷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诗歌佳作。本文通过对唐代干谒诗的解读,剖析此中展现的多种文人心态。(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4年07期)

干谒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杰出的干谒诗。教学干谒诗,教师须透彻把握千谒诗的创作目的、丰富意蕴、作者才能,以及干谒诗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谒诗论文参考文献

[1].冯学敏.李白杜甫干谒诗比较研究[J].北方文学.2018

[2].向阳.由一首诗看古代干谒诗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

[3].黄雅莉.杜甫长安时期的干谒诗探究[J].中国韵文学刊.2017

[4].王恺龙.简析李白、孟浩然、杜甫干谒诗中的功名情结[J].考试周刊.2017

[5].张莎莎.杜甫长安十年干谒诗新解[J].语文学刊.2016

[6].郑莉.从长安十年干谒诗看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7].白贵,王帅.干谒诗中寻李白[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

[8].戈冬莹.浅谈唐代干谒诗对自荐求职的启示[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9].杨洁,崔丽娜.游走于社会夹缝之中——明代山人的干谒诗[J].兰台世界.2015

[10].莎日娜.论唐代干谒诗展现的文人心态[J].语文学刊.2014

论文知识图

法 作圈法的优点是可以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进士榜》载:中唐时期干谒诗各形象层次得分情...唐朝四个时期干谒诗人生态度对比...唐朝时期干谒诗人生态度构成图

标签:;  ;  ;  ;  ;  ;  ;  

干谒诗论文_冯学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