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蓝斑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针,阿片,骨癌,吗啡,受体,酪氨酸,去甲肾上腺素。
蓝斑核论文文献综述
施任怡,付桃芳,蔡杨乾,杜俊英,房军帆[1](2019)在《电针抗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效应及其对蓝斑核μ阿片受体内吞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探讨电针抗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胫骨内接种MRMT-1乳腺癌细胞(3×10~4个)诱发骨癌痛,联合腹腔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kg~(-1)·d~(-1),分两次注射,连续注射11d)建立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模型。第1部分:23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骨癌痛组(n=9)、吗啡耐受组(n=8)。第2部分:61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1)、骨癌痛组(n=11)、吗啡耐受组(n=13)、电针组(n=13)和假电针组(n=13)。成功诱导吗啡耐受后1d(接种癌细胞后第22天)电针,于每日第1次吗啡腹腔注射后即刻电针,穴位选用双侧"足叁里"和"昆仑",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d。于癌细胞接种前和接种后10、11、21、22、24、26和28d时检测大鼠患侧机械缩足阈(PWTs);胫骨X线及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形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大鼠蓝斑核(LC)内μ阿片受体(MOR)、Rab5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表达情况。结果:癌细胞接种后10d,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大鼠PWTs均显着低于同期假手术组(P<0.01);接种后21d(即吗啡持续注射后11d),4组大鼠PWTs均显着低于同期假手术组(P<0.01);接种后22~28d(即电针1~7d),电针组大鼠患侧PWTs显着高于同期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和假电针组(P<0.01)。X线结果显示骨癌痛大鼠左侧胫骨近端上1/3处骨皮质破坏,呈不连续状,且局部软组织可见明显肿胀。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胫骨结构完整,骨髓腔内未见MRMT-1癌细胞;骨癌痛组和吗啡耐受组骨髓腔内见大量MRMT-1癌细胞。IHC结果显示: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大鼠LC内MOR、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吗啡耐受组大鼠LC内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低于同期骨癌痛组(P<0.05);电针组大鼠LC内MOR、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同期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和假电针组(P<0.01)。结论:电针可缓解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的机械痛阈,部分翻转吗啡耐受现象;该效应可能与其提高大鼠LC内MOR表达、促进MOR内吞有关。(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彭晨媚[2](2019)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内脏痛的影响:蓝斑核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其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内脏痛的影响及蓝斑核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阿替美唑组(AP组)。AP组肌肉注射阿替美唑522?g/kg,C组、VP组、DEX组肌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后10 min,DEX组和AP组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g/kg,C组、VP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后15 min,VP组、DEX组和AP组腹腔注射0.9%乙酸10 ml/kg制备内脏痛模型。于腹腔注射乙酸后60 min内记录内脏痛累计评分。于腹腔注射乙酸后2 h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VP组、DEX组和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升高(P<0.05);与VP组比较,DEX组和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降低(P<0.05);与DEX组比较,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区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内脏痛,其部分机制与激动蓝斑核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冯振鑫,张卫[3](2018)在《全身麻醉的重要核团——蓝斑核》一文中研究指出全身麻醉是由药物诱导的,可逆转的意识丧失状态。随着全麻药的研究从分子机制转型到神经网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内源性睡眠-觉醒系统及相关功能网络核团参与其中~([1])。研究麻醉诱导与复苏相关的神经网络核团,不仅有助于阐明意识丧失的神经网络机制,也有助于对麻醉复苏过程的深入理解。前期研究发现,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ventrolateral preoptic nucleus,VLPO)与面旁核的GABA能神经元促进睡眠(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李京,毛庆花,秦燕霞[4](2018)在《2,4-二氯苯氧乙酸作用的鼠乳对幼鼠蓝斑核中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腹腔注射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的鼠乳,对幼鼠蓝斑核中多巴胺β-羟化酶(DBH)表达的变化,探讨除草剂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生后7 d且经母乳喂养的幼鼠30只,分成实验组1(10只)、实验组2(10只)及对照组(10只)。实验组1、2分别按照每天70及100 mg/kg剂量注射2,4-D至母鼠腹腔(二甲亚砜0.1 ml做溶剂);对照组只进行正常鼠乳喂养。待幼鼠哺乳至第22天,分别测量其体重、脑重;取幼鼠的蓝斑核进行DBH免疫染色。结果 (1)至生后22 d,实验组2的幼鼠体重(35.60±2.84)g与对照组比较(47.21±2.90)g降低26.8%(P=0.000);而脑重分别为(1.16±0.05)和(1.33±0.04)g,实验组2降低13.1%(P=0.000);(2)实验组1、2幼鼠蓝斑核DBH相对光密度值为(0.21±0.03)和(0.19±0.02),低于对照组(0.88±0.38)(P=0.000)。结论 2,4-D能够抑制幼鼠体重增加;降低幼鼠蓝斑核DBH的表达,进而减少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抑制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21期)
殷铭,吕笑丽,王碧馨,李哲,袁念[5](2017)在《shRNA干扰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表达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用慢病毒在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敲除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NET-shRNA慢病毒载体及阴性对照序列,感染PC12细胞后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NET mRNA和蛋白水平;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抑郁症模型,双侧蓝斑核注射NET-shRNA;3周后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Western Blot检测大鼠NET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hRNA-1146沉默效率最高(P<0.01);与抑郁症模型组相比,蓝斑核注射NET-shRNA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糖水偏好率增加、旷场实验得分增加(P<0.01),蓝斑核NET表达下降(P<0.01)、NE水平升高(P<0.05)。结论:NET-shRNA慢病毒注射蓝斑核能下调NET的表达,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为抑郁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付桃芳,王玲玲,杜俊英,陈峰,房军帆[6](2017)在《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μ阿片受体表达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cancer pain and morphine tolerance)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健康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7只)、骨癌痛组(8只)、吗啡耐受组(9只)、电针组(9只)和假电针组(9只)。假手术组于左胫骨髓腔内注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其余4组大鼠均于左胫骨髓腔内注射MRMT-1乳腺癌细胞以制备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及骨癌痛组术后均不予干预。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及假电针组于术后第11d对骨癌痛制备成功大鼠行盐酸吗啡注射液腹腔注射,每12h注射1次,连续注射11d诱导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此模型建立后第1d起,吗啡耐受组每12h(早上9:00,晚上9:00)行吗啡注射,连续7d;电针组、假电针组均于早上9:00行吗啡注射,30min后分别给予电针(2Hz/100Hz)和假电针(仅刺入皮下,破皮即可)治疗,穴取双侧"足叁里"和"昆仑",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d。分别于癌细胞接种前1d,术后第6d、8d、10d,吗啡注射第1d、5d、9d、11d的30min后及电针治疗第1d、3d、5d、7d的30min后检测各组大鼠患侧机械缩足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变化。于吗啡注射第11d,采用HE染色检测假手术组、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大鼠(每组随机选2只)胫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针治疗第7d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每组随机选4只)蓝斑核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癌细胞接种后第10d,28只骨癌痛造模成功大鼠(骨癌痛组8只、吗啡耐受组8只、电针组6只、假电针组6只)PWT较7只假手术组大鼠明显下降(P<0.01)。吗啡注射第1d,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及假电针组大鼠PWT均明显高于骨癌痛组(均P<0.01);吗啡连续注射第11d,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大鼠PWT与骨癌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吗啡注射第11d,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大鼠胫骨上1/3处均可见癌细胞致肿块,且胫骨髓腔内布满MRMT-1癌细胞;假手术组大鼠胫骨未见异常变化。电针治疗第1d、3d、5d、7d,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和假电针组大鼠患侧PWT均明显低于电针组(均P<0.01)。电针治疗第7d,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电针组、假电针组蓝斑核MOR阳性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且骨癌痛组、吗啡耐受组和假电针组均低于电针组(均P<0.01)。结论:电针可提高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的机械痛阈,改善模型大鼠痛觉异常;该效应可能与电针提高大鼠蓝斑核MOR阳性细胞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7年05期)
袁宇翔[7](2017)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大脑蓝斑核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及青光眼模型动物的研究,探讨蓝斑核(LC)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过程与眼压调控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了22名POAG患者及24名正常人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对蓝斑区及其相关脑功能区域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巩膜上静脉结扎联合烧灼法制作青光眼模型大鼠12只,假手术组大鼠12只作为对照。购买了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眼压升高及青光眼改变的DBA/2J小鼠10只,同月龄的C57小鼠10只用作对照。在大鼠2周和4周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蓝斑核内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含量,小鼠8月龄时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蓝斑核内TH和DβH的含量,并用Tunel染色检测了蓝斑核内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POAG病人蓝斑区的低频振幅(ALFF)值较对照组显着增高,蓝斑区与额叶、岛叶的功能连接(FC)较对照组显着下降,蓝斑区与海马旁回的FC较对照组则明显升高。青光眼模型大鼠和DBA/2J小鼠蓝斑核内TH和DβH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减少,且DBA/2J小鼠蓝斑核内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显着增多。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蓝斑的结构和功能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存在改变,同时伴有其他相关脑区的改变。提示蓝斑可能联合其他多个脑区,作为一个脑功能网络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及眼压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付桃芳[8](2017)在《基于蓝斑核μ阿片受体内吞的电针抗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胫骨腔内注射MRMT-1乳腺癌细胞联合腹腔注射吗啡,成功建立骨癌痛-吗啡耐受(bone cancer pain combined with morphine tolerance,BCP-MT)大鼠模型,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机械缩足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s,PWT)变化,明确大鼠胫骨癌痛和骨癌痛-吗啡耐受出现时间点。观察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痛行为和蓝斑核μ阿片受体(μ opioid receptor,MOR)、Rab5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表达(MOR内吞)情况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抗大鼠吗啡耐受的蓝斑核MOR内吞调控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BCP)组、骨癌痛(BCP)组、骨癌痛-吗啡耐受模型(BCP-MT)组。其中BCP组和BCP-MT组大鼠均于左胫骨髓腔内接种3μl MRMT-1乳腺癌细胞(3×104个)诱发骨癌痛,sham BCP组大鼠仅注入等量无菌PBS液。BCP-MT组于骨癌痛诱发次日起,以1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q12h),连续注射11d。分别于癌细胞接种前(base),接种后第 6d、8d、10d 及第 11d、15d、19d、21d(即吗啡注射第 1d、5d、9d、11d)8个时点检测各组大鼠患侧PWT的变化;于癌细胞接种后第21d,采用X线片拍摄BCP组大鼠胫骨及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胫骨病理变化;第二部分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完全随机分为shamBCP组、BCP组、BCP-MT组、BCP-MT+EA组、BCP-MT+shamEA组。shamBCP组接受假手术处理;BCP组仅接受胫骨癌痛造模;其余叁组大鼠均接受胫骨癌痛-吗啡耐受造模。BCP-MT组于骨癌痛成功诱发后(接种后第11d)开始腹腔注射吗啡(q12h),持续注射至结束;BCP-MT+EA组和BCP-MT+sham EA组大鼠于吗啡耐受模型后(接种后第22d)在吗啡注射后0.5h时分别介入电针和假电针(仅给予针刺破皮,不予通电)治疗。电针参数为取双侧"足叁里"和"昆仑"穴,疏密波,频率为2/100Hz,强度为0.5-1.5mA(以0.5mA为步进,各刺激1Omin),每次刺激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d。于癌细胞接种前(base),接种后第10d、11d、21d以及接种后第22d、24d、26d、28d(即电针治疗第1d、3d、5d、7d)8个时点检测各组大鼠患侧PWT变化及其电针镇痛效应。采用尼氏染色明确大鼠蓝斑核定位;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蓝斑核MOR、Rab5阳性细胞表达及两者共表达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癌细胞接种前,叁组大鼠基础PWT无明显差异(P>0.05)。癌细胞接种后第10d起,BCP组大鼠PWT明显低于同期sham BCP组大鼠(P<0.01),一直持续至接种后21d;癌细胞接种后第11d(即吗啡注射第1d),BCP-MT组大鼠PWT均显着高于BCP组(P<0.01);连续多次注射吗啡后,BCP-MT组大鼠PWT呈下降趋势,至接种后第21d(即吗啡注射第11d)时,BCP-MT组大鼠PWT下降至同期BCP组水平(PP>0.05),且显着低于shamBCP组(P<0.01)。X线及HE染色结果显示,BCP组大鼠胫骨的骨皮质不连续,皮下可见肿大阴影;BCP-MT组大鼠胫骨上1/3处均可见癌细胞致肿块,质硬,且胫骨髓腔内布满MRMT-1癌细胞;而sham BCP组大鼠胫骨未见异常变化。第二部分癌细胞接种前和接种后第10d、11d和21d,叁组大鼠患侧PW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后第22-28d(即电针治疗第1-7d),BCP-MT+EA组大鼠患侧PWT显着高于同期BCP-MT组和BCP-MT+sham EA组(P<0.01);以及BCP-MT+EA组大鼠PWT仍高于其吗啡注射第11d的水平(P<0.01)。BCP-MT+shamEA组大鼠PWT与BCP-MT组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P>0.05)。BCP组、BCP-MT组、BCP-MT+EA组、BCP-MT+shamEA组蓝斑核MOR、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低于sham BCP组(P<0.05或P<0.01);与BCP组比较,BCP-MT组大鼠MOR阳性细胞率无明显下降(P>0.05),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BCP-MT+EA组大鼠MOR、Rab5阳性细胞率及MOR+/Rab5+阳性率均显着高于BCP组、BCP-MT组和 BCP-MT+shamEA 组(P<0.01),而 BCP-MT组和 BCP-MT+shamEA 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MRMT-1建立骨癌痛大鼠给予腹腔连续吗啡注射11d可成功诱导癌痛-吗啡耐受模型,抑制蓝斑核MOR内吞可导致吗啡耐受产生;电针治疗可缓解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相关的痛觉过敏,部分翻转吗啡耐受的作用;电针能够提高大鼠蓝斑核MOR、Rab5阳性细胞表达,增加MOR与Rab5共表达,进而促进MOR内吞,可能是电针抗吗啡耐受的关键作用之一。(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姜路路,赵秀兰,宋福永,谢克勤[9](2016)在《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缺失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均表明蓝斑核(Locus Coeruleus,L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丢失在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发生较早且结局严重。为探讨LC及其主要分泌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在AD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我们应用神经毒素N-(2-氯乙基)-N-乙基-2-溴苄[N-(2-chloroethyl)-N-ethyl-2-bromobenzylamine,DSP-4]特异的选择性损伤LC神经元抑制NE的分泌,观察LC-NE上行神经系统学习、记忆功能相关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同时检测动物神经行为学的改变。方法:6-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DSP-4实验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DSP-4(50 mg/kg)。自DSP-4注射后的第1、2、4、7、10个月的时间点,分别将各组5只小鼠麻醉后灌注经4%多聚甲醛固定并收集大脑,将大脑进行冰冻切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及前皮质运动区是否出现β-amyloid淀粉样蛋白沉积、计数神经元数量改变、以及定量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同时在各时间点,随机抽取各组12只动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结果:①自去甲肾上腺素去除后的第4个月起,实验组动物海马CA1区、CA3区及前皮质区检测到β-amyloid蛋白沉积,并且淀粉样蛋白沉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②自去甲肾上腺素去除后的第7个月起,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明显减少(分别为25.3±1.5%,27.8±1.7%,P<0.01),并随时间延长,神经元的减少增多,至10个月时,神经元减少近45%。同时,前皮质区神经元也发生退行性变,并随时间延长神经元丢失增多。至10个月时,前皮质区神经元减少~42%(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DSP-4实验组动物海马及前皮质区小胶质细胞明显活化,该种活化在NE阻断后的第4天起即己出现,较β-amyloid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的丢失都更早发生。④各时间点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发现第7个月起,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并在第10个月时功能障碍加剧。结论:阻断蓝斑核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能诱导小鼠出现阿尔兹海默病样的病理改变,引起学习记忆相关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导致动物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提示阿尔兹海默病中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早期缺失可能促进和加剧疾病的进展,而小胶质细胞的提早活化提示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调节阿尔兹海默病病程的机制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2-03)
姜路路[10](2016)在《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特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包括静止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步态不稳等症状。当前全球大约有7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在中国,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在65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是2.05%。帕金森病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据报导,在美国每名帕金森病患者每年的医疗费用大概在10,000美元。除了经济成本,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都大大降低PD病人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帕金森在大多数患者都是特发性的。帕金森病的已知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等,或者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中仅有不足10%与家族遗传因素相关,而超过90%的PD患者都是散发的。目前,帕金森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得的治疗方案大多为对症治疗,包括补充左旋多巴,多巴胺激动剂和MAO-B抑制剂等。但这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阻断或逆转疾病的发展。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Lewy体形成和纹状体多巴胺减少等,这些病理变化的共同特征是慢性、渐进性、不可逆的改变。正常人中,大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随着人体老化过程也会有少量减少,大约不超过10%-15%,但并不会出现帕金森病症。大部分PD患者被确诊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已经达到60%以上。对于帕金森病的疾病进展过程的研究,虽然黑质纹状体通路仍然是主要焦点,但随着病人尸检结果和MRI技术应用等,早有研究表明,中脑-皮质,皮质-边缘通路在疾病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系统,胆碱能神经元,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系统也发生明显病理改变,包括神经元减少、Lewy体形成及神经递质减少等。2003年,德国病理学家Braak博士根据其在病人标本和尸检中α突触核蛋白染色等结果,提出着名的Braak“黑匣子理论”,认为PD不仅是运动障碍疾病,一系列的非运动症状在疾病早期,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即已发生,同时伴随有自脑干向中脑、皮质区自下而上发生神经元退行性变。Braak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帕金森病的发病起点、疾病进展因素、运动症状前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胃肠功能失调、睡眠紊乱、焦虑-抑郁病症等)成为帕金森病研究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方向。多项研究证实,帕金森病疾病进展中,脑干区域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Norepinephrine, NE)损失发生明显早于中脑黑质区域(Substantia Nigra, SN)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时间差大约要早10-15年。而且,蓝斑核神经元的减少很可能与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前出现的非运动症状有关,包括嗅觉减退、焦虑-抑郁症状、胃肠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然而,对帕金森病早期阶段的病理改变和非运动症状的进一步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原因是缺乏一个可利用的有效的动物模型。我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已经建立一个神经炎性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该模型可以模拟帕金森病中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渐进性病理改变和运动症状的延迟性、进展性出现。该小鼠模型是利用细菌内毒素腹腔注射,引起全身炎性反应,血液中高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TNF-a被携带进入大脑,引起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持续性反馈激活,从而引起神经元变性死亡和疾病发生。然而,我们知道,帕金森病的神经元变性和症状改变已经不仅仅限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运动障碍的出现。确定其他相关脑区,蓝斑核、海马、前皮质区神经元的改变也至关重要。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不仅观察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改变,焦点更主要在炎性模型是否能够模拟帕金森病中实际发生的自下而上多个脑区渐进性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并试图由此揭示最早发生神经元变性的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在疾病进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该课题在细菌内毒素诱导的帕金森病神经炎性模型中,我们最早观察脑干区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改变,这对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确定炎症介导的啮齿动物帕金森病模型是否可以模拟帕金森病人中发生的自下而上渐进性神经元变性死亡和运动、非运动症状的出现,阐明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并揭示发生这一慢性渐进性神经元变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我们的研究假设是,较早发生的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启动和促进了帕金森病的发生和进展。我们的研究的目标包括:1)确定炎症介导的啮齿动物PD模型中是否发生自下而上、有序的渐进性神经元的缺失,尤其是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2)确定较早发生的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死亡和去甲肾上腺素缺失是否与其投射区的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3)建立一个合适的帕金森病模型能够同时出现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4)阐明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如何调节炎症介导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机制。5)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发展新的帕金森病靶向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小鼠动物模型:根据不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LPS (5 mg/kg.bw)或DSP-4 (50 mg/kg.bw)或先后联合注射。在设定的时间点(分别在注射之后的第1,2,4,7,10,12个月),从各组取5-8只小鼠实施安乐死,并取出大脑后固定在4%多聚甲醛中4℃过夜。然后大脑置于30%蔗糖/PBS溶液中4℃保存,直至大脑下沉到容器的底部。作冠状切面冰冻切片,收集含蓝斑核的脑干,含黑质、海马的中脑,以及大脑皮质区的35μm厚度组织切片。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4-10%山羊血清和1%BSA在triton-100/PBS溶液中封闭,然后与多克隆兔抗TH抗体(1:2000-5000稀释),或NeuN抗体(1:1000稀释度)4℃下作用48小时。使用Vectastain ABC试剂盒和二氨基联苯胺基染色显示细胞或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病理改变。3.细胞计数:在黑质致密部TH免疫反应(THIR)神经元的数目是由立体计数系统软件进行统计。该软件使用系统地随机化的黑质区域定义的边界之内无偏计数帧(100微米×100微米)的光学分馏方法计数估算。经DAB染色的NeuN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和Iba-1小胶质细胞或经免疫双荧光染色的神经元或细胞是由ImageJ软件进行自动计数。4.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检测:大脑皮质,海马,尾壳核,中脑和脑干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及其主要代谢物的含量水平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检测。5.大脑各区炎症因子或标志蛋白:mRNA含量检测:应用实时定量PCR进行冰冻组织中炎症因子或标志蛋白mRNA含量检测,简言之,用RNeasy Mini试剂盒(Qiagen)提取和收集大脑皮质,海马,尾壳核,中脑和脑干组织中mRNA,并经反转录为cDNA,使用SYBR green PCR混合液进行标记,应用7900HT快速实时PCR系统根据制造商的方案进行实时PCR扩增。6.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行为学改变的检测:在DSP-4/LPS注射后12个月的时间点,从每个组(生理盐水对照,DSP-4单独,DSP-4+LPS,和LPS单独)中随机选出8只小鼠,进行运动和非运动行为学的测试。运动行为学测定包括倒挂网格试验,加速转棒试验,旷场试验,以及步态障碍分析。非运动症状行为学的测试包括嗅觉功能测试,高架十字迷宫焦虑测试,一小时粪便收集便秘测试,惊厥反应测试,以及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功能测试。7.神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建立:培养体系的建立,简言之,无菌操作下取出胎龄13/14天的Fischer 344大鼠或12/13天C57BL/6J和NADPH氧化酶基因敲除(CYBB)小鼠的胚胎,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出腹侧中脑,然后轻柔地机械吹打,以破碎组织。4℃离心以除去组织细胞碎片,弃上清液,加入细胞培养液,计数重悬后的细胞并接种到多聚赖氨酸(20mg/ml)预包被的24孔培养板(5×I05/0.5m1培养液/孔)或96孔培养板(1×105/0.2m1培养液/孔)中。细胞培养在含5%二氧化碳和95%空气的饱和湿度的37℃恒温培养箱中。细胞培养7天用于处理时,免疫化学染色定量分析显示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的细胞组成应为:10%为小胶质细胞,50%为星形胶质细胞,40%为神经细胞,在总神经细胞中,2.5-3.5%为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8.细胞系:本研究中使用到转染NADPH氧化酶(NADPH oxidase, NOX2)的猴肾COS7-PHOX和COS7细胞系。大鼠小神经胶质细胞系HAPI也在本研究中应用。9.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检测:[3H]多巴胺摄取测定法用于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评价。简言之,将细胞置于含浓度为1μM[3H]多巴胺的Krebs-Ringer缓冲液中37℃温育21分钟。之后将细胞用冰冷的Krebs-Ringer缓冲洗叁次,然后收集在1NNaOH中。放射性浓度通过液体闪烁计数定量。10.炎症因子的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通过测定上清液与Griess试剂反应产生亚硝酸盐的累积水平决定。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测定经TNF-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外超氧化物的测量是采用SOD抑制WST-1还原的原理与方法,简言之,用温的汉克氏平衡盐溶液(HBSS)清洗培养板中的纯小胶质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2次后,每孔加入50 ul溶解在HBSS中的不同处理的药物,37℃孵育30分钟,再分别加入50μl溶解在HBSS中的刺激物(如LPS),最后加入100μl溶解在HBSS中的160mM WST-1(含或不含SOD,250 U/每孔)。在分光光度仪上(450nm)读取光密度值。超氧化物的产量是30分钟时吸收度的增加值,其结果表示为对照组的百分比。11.胞膜胞浆分离和Western blot分析:小胶质细胞在低渗裂解缓冲液裂解,然后进行匀浆。将裂解物在1600×g转速下离心15分钟,上清液在100000×g离心30分钟。在1%的Nonidet P-40的低渗溶胞缓冲液中重悬,将细胞膜成分和胞浆成分分离,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12.血液分析:氯氮平或氯氮平-N-氧化物的第一次注射后21天,对小鼠进行安乐死,眼球血液收集在1.5ml肝素管。充分混匀后,不同类型的血细胞的数量经由自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13.统计分析:所有的组数据表示为平均值±SEM。统计分析使用单向或双向ANOVA把给药作为独立变量进行比较。当ANOVA呈显着差异时,使用Dunnettpost hoc检验组间差异。统计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版本6.00,设定双面α 0.05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LPS注射引起小鼠自脑干至皮质,自下而上发生有序的、渐进性的神经元变性死亡。1.1在LPS诱导的神经炎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减少早于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3-4个月。单次腹腔注射LPS在C57BL/6小鼠后,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最先发生减少,4个月注射LPS后LC-NE神经元损失达30%,神经元减少持续进行,10个月可达52%。随后,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第7个月时发生明显减少,10个月时减少32%。同样的结果在人类A53T转基因小鼠中得以证实。A53T转基因小鼠在LPS腹腔注射1个月即发生蓝斑核神经元损失,而多巴胺神经元损失发生在3个月以后。这符合帕金森病人实际中发生的,循序渐进性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规律。1.2由LPS注射引起小鼠处脑干至皮质,自下而上发生的有序的、渐进性的神经元变性死亡。单次腹腔注射LPS在C57BL/6小鼠后,继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最先发生减少和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之后,10个月时,中脑以上的海马、皮质区也相继发生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总之,我们研究结果证明,炎症介导的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可以模拟帕金森病人表现出的自下而上,从脑干到皮质的神经元渐进性退行性变的病理改变过程。1.3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缺失增强LPS炎性反应引起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在C57BL/6小鼠单次腹腔注射LPS 6个月之后,腹腔注射4次DSP-4(50mg/k),时间间隔为每两周一次。DSP-4诱导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缺失,促使LPS炎性反应引起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增至50%,与LPS单独组的30%相比增加了20%。2.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耗竭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区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和死亡。2.1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引起投射区发生自下而上有序、渐进性神经元退行性变。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由DSP-4注射耗尽后,首先在黑质致密部发现了延迟性和进展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4个月时减少32.4%,这种减少持续发展,到第10个月时减少49.9%。另外,通过DSP-4诱导的神经变性随后也延伸到皮质和海马。Ne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DSP-4给予第10个月时,海马和皮质的神经元减少分别达到30.0%和27.7%。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没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的尾壳核进行免疫染色观察神经元是否受到影响,发现整个过程直至第10个月时,该区域的神经元稳定存在,未受DSP-4耗竭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2.2由DSP-4注射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耗竭促使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区小胶质细胞发生持续活化。为了探索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引起投射区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我们分别使用Iba-1和CD11b两个小胶质细胞胞浆和胞膜的特异性标志物抗体检测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区(包括黑质、海马、皮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在所有这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大脑区域,在DSP-4给予后的第7天时,小胶质细胞即表现出明显活化特征,包括阿米巴样肥大形态和Iba1、CDllb染色加深、表达升高,并且小胶质细胞的这些激活状态一直持续至第10个月。DSP-4处理导致的黑质、海马(DG区)、皮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表现为CD11b染色密度的升高,以密度定量,与对照相比,第7天时,可增高至153.5%至193.8%,10个月时,升高至-250%。与此不同,对于没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的尾壳核进行免疫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是否受到影响,发现整个过程直至第10个月时,该区域的小胶质细胞并无激活改变,未受DSP-4耗竭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2.3 dbh基因敲除诱导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的大脑区域神经元变性和小胶质细胞激活。为了进一步验证NE缺乏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反应,我们在dbh基因敲除的小鼠中检测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改变。dbh是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关键酶,dbh基因敲除将完全阻滞NE的合成。结果跟DSP-4耗竭NE引起神经退行性变相似,与野生型相比,dbh基因敲除产生的NE枯竭同样引起蓝斑核投射区(黑质、海马、皮质)神经元的减少和小胶质的持续激活,并且神经元减少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在未有LC-NE投射的尾壳核区并不发生。3.去甲肾上腺素耗竭促进LPS炎性介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同时出现运动和非运动行为学改变。3.1提前注射DSP-4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导致LPS炎性帕金森病模型中,黑质、海马和皮质区神经元变性和死亡增多。提前一周给予DSP-4注射以耗竭蓝斑核去加肾上腺素的合成,再给予LPS引起帕金森病炎性模型,可发现,在注射12月以后,与单独给予LPS的组别相比,DSP-4和LPS双重打击可增加蓝斑核投射区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包括黑质、海马、皮质区)。3.2去甲肾上腺素提前耗竭促使LPS诱导的神经炎性帕金森病模型中出现多种符合帕金森病人中运动症状出现之前的多种非运动症状。与盐水对照或LPS单独给予组相比,DSP-4和LPS双重打击可以诱导小鼠帕金森病炎性模型中出现多种类似帕金森病人运动前症状的行为学改变,包括埋藏食物探索实验得出的嗅觉减退,梯形十字架迷宫实验得出的焦虑抑郁症状,一小时粪便试验中表现出的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3.3去甲肾上腺素提前耗竭促使LPS诱导的神经炎性帕金森病模型中出现多种帕金森病相关运动行为学改变。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DSP-4或/和LPS注射小鼠在倒挂网格试验、加速转棒实验中表现出潜伏期明显缩短,旷场试验中边缘移动时间和距离明显减少。在自主行动步态检测中,DSP-4和LPS双重打击小鼠出现步态紊乱症状,表现为步幅缩短、后肢间距拉大,步态角度变宽、足外翻、拖步行动、自由活动受限等。3.4去甲肾上腺素提前耗竭促使LPS诱导的神经炎性帕金森病模型中出现小鼠惊恐反应。在DSP-4和LPS注射12个月之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表现出明显前脉冲抑制和惊恐反应增强。而在LPS或DSP-4单独暴露组,并无此反应。结果表明,DSP-4和LPS合并暴露促进帕金森病人中易出现的惊恐反应的发生。3.5去甲肾上腺素提前耗竭促使LPS诱导的神经炎性帕金森病模型中小鼠认知能力下降。在DSP-4和LPS注射12月之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DSP-4,LPS或DSP-4+LPS处理小鼠出现认知障碍以及学习记忆能力下降。4.突触外旁分泌的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免疫活性发挥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4.1在原代培养的神经胶质混合培养体系中,亚微摩尔浓度水平去甲肾上腺素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LPS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3H]多巴胺摄取试验表明,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可以重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并在10-6-10-9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多巴胺能神经元经THIR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计数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可以逆转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损伤和数量减少,在10-6-10-9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反应关系。除了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NE减少了炎症介导的神经毒性相关的多巴胺能神经突起退缩和退化。两者合计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对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4.2小胶质细胞在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炎性损伤中必不可少。在神经胶质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中,NE(10-7M)有效逆转MPP+诱导的[3H]DA摄取减少,可恢复20%,但当去除该体系中的小胶质细胞时,这一保护作用消失。这表明,去甲肾上腺素介导的多巴胺神经保护需要小胶质细胞的存在,提示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是通过抑制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而发挥作用。4.3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可以降低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经Iba-1抗体对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LPS暴露后24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小胶质细胞明显激活,表现为胞体肥大、分枝和凸起增多,Iba-1表达升高,但是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明显受到抑制(与LPS组相比),小胶质细胞多处于胞体小、凸起少的静息状态。Iba-1染色的细胞计数结果也进一步证实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少于LPS组。除了形态学观察,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抑制了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的释放,表现为与LPS相比,TNF-α,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的产生均明显降低和减少,并在10-6-10-9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反应关系。4.4β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部分参与介导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与野生型(wild type,WT)相比,p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敲除(β 2-AR-/-)可以部分逆转去甲肾上腺素对LPS诱导的TNF-α释放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逆转,这提示可能另有其他信号通路同时参与介导了去甲肾上腺素的抗炎作用。与此同时,中脑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3H]多巴胺摄取量的测定也证实,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仅部分受β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敲除的抑制。LPS引起[3H]多巴胺摄取量在WT和β2-AR-/-中都降低为50%,但在WT中,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可以逆转至80%,而β2-AR-/-中只有65%。4.5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依赖于NOX2抑制LPS诱导的超氧化物的产生,并不受p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影响。在LPS处理的混合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NE和(-)-NE两种形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同等程度抑制LPS诱导的超氧化物的产生。因为(+)-NE与受体的亲和力远低于(-)-NE,这提示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超氧化物的产生并不通过作用于受体的途径。在COS7-PHOX细胞系中,这一结果被进一步证实,(+)-NE和(-)-NE两个异构体可以同等程度抑制佛波脂(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COS7-PHOX细胞系产生超氧化物。此外,在WT和β2-AR-/-的混合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NE和(-)-NE两个异构体去甲肾上腺素对LPS引起的超氧化物的抑制作用相当。提前将去甲肾上腺素其他非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α1或β1受体分别经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阻断,对NE抑制LPS诱导超氧化物产生也无影响。综合表明肾上腺素的所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均没有参与调解NE抑制超氧化物产生的作用。4.6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抑制LPS诱导p47phox蛋白由胞浆到胞膜的转运。HAPI小胶质细胞系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LPS处理可以显着降低p47phox蛋白在胞浆的含量,同时其在胞膜的含量增加,但是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p47phox蛋白这种由胞浆到胞膜的转运,p47phox胞浆到胞膜转运是NOX2活化的必须反应步骤,这一结果提示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抑制NOX2的活化,从而抑制超氧化物的产生。4.7 NOX2介导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独立于β2肾上腺素受体的抗炎/神经保护作用。为了确定NOX2是否为除β2肾上腺素受体之外,介导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抗炎/神经保护效应的作用靶点,我们将NE对NOX2的抑制作用与NOX2的特异性抑制剂DPI相对比,发现NE与DPI相同程度抑制TNF-α产生和提升[3H]多巴胺摄取能力的作用,而且两者同时存在时没有迭加效应而是相互竞争。除此之外,在NOX2基因敲除的神经胶质细胞培养体系中同时经ICI-118,551完全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时,去甲肾上腺素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就完全被阻滞。这些数据表明,NOX2是除β2肾上腺素受体之外,介导低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的另一唯一靶点。4.8 NOX2特异性抑制剂(DPI)干预可以减少小鼠大脑中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活化。C57BL/6小鼠在给予DSP-4阻滞蓝斑核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后,第4天可以明显观察到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投射区(包括黑质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但是NOX2特异性抑制剂DPI干预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表现为与DSP-4组相比,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CD11b抗体染色密度降低。5.氯氮平代谢产物(CNO和NDC)通过作用于小胶质细胞NOX2抑制其活化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炎性损伤。5.1在神经胶质细胞的混合培养体系中,氯氮平代谢产物(CNO和NDC)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免受LPS诱导的神经毒性损伤。CNO或NDC预处理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免受LPS诱导神经元损伤,表现为对[3H]多巴胺摄取能力的重塑和降低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并呈现凸形剂量反应关系。CNO和NDC最有效的浓度分别为0.01μm和0.1μm。5.2小胶质细胞在CNO和NDC的神经保护作用中至关重要。在神经胶质细胞的完全混合培养体系中,CNO和NDC都对神经炎性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当在培养体系中撤除小胶质细胞时,这些保护作用也随之消失,说明小胶质细胞是CNO和NDC发挥有效神经保护作用的靶点细胞。对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抗体Iba-1和CD11b染色和Western bot定量结果表明,CNO和NDC可以有效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进一步对TNF-α和NO等炎性因子的检测表明,CNO和NDC可以有效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的炎性因子的释放。5.3 CNO和NDC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的关键靶点是小胶质的NOX2。来源于NOX2基因敲除的小鼠的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CNO和NDC的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和重塑神经元[3H]多巴胺摄取能力的作用均被阻滞。在HAPI小胶质细胞系的Western blot分析中,CNO和NDC可以有效抑制LPS诱导的p47phox蛋白从胞浆到胞膜的转运。综合结果表明,CNO和NDC可以通过作用于NOX2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5.4 CNO减弱MPTP诱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运动障碍,且不显示中性粒细胞毒性。MPTP注射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中,在第14天时,小鼠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加速转棒实验潜伏期的缩短43%。同时实验结束,第21天时对多巴胺神元的染色和计数结果表明,多巴胺神经元大约减少50%。但是CNO与氯氮平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小鼠的运动障碍和多巴胺能神将元的减少,表现为使转棒潜伏期恢复到85%,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降到28%。氯氮平的临床应用因为其中性粒细胞毒性而受到限制,因此在体实验中,我们同时检测氯氮平和CNO是否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结果显示与母体化合物氯氮平相比,CNO长达连续21天的治疗对嗜中性粒细胞无任何毒性,表现为全血样品中白细胞的数量没有改变。5.5 CNO抑制MPTP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反应性激活。在MPTP处理的小鼠,小胶质发生活化,特征表现为胞体肥大、分枝增多,黑质区CDllb染色密度增加。与MPTP单独组相比,氯氮平和CNO治疗可以显着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CD11b染色的密度。结论1.在炎性介导的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中,蓝斑核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减少相比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要早3-4个月。2.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耗竭引起大脑中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投射区神经元发生自下而上有序的、渐进性、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3.较早发生的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耗竭促使炎性介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出现帕金森病人中的多种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神经行为学改变。4.突触外旁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作用于小胶质细胞起到神经免疫调节作用。5.突触外旁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发挥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时,除传统的G蛋白偶联受体β2-AR外,发现有一个全新的作用靶点,即小胶质细胞的NOX2。6.通过作用于小胶质细胞NOX2抑制其激活,氯氮平代谢产物CNO和NDC可以有效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免受炎症毒性损伤。(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8)
蓝斑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内脏痛的影响及蓝斑核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内脏痛组(VP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阿替美唑组(AP组)。AP组肌肉注射阿替美唑522?g/kg,C组、VP组、DEX组肌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后10 min,DEX组和AP组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g/kg,C组、VP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后15 min,VP组、DEX组和AP组腹腔注射0.9%乙酸10 ml/kg制备内脏痛模型。于腹腔注射乙酸后60 min内记录内脏痛累计评分。于腹腔注射乙酸后2 h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VP组、DEX组和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升高(P<0.05);与VP组比较,DEX组和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核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降低(P<0.05);与DEX组比较,AP组内脏痛累计评分、蓝斑区c-fos阳性细胞数和脊髓NA含量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内脏痛,其部分机制与激动蓝斑核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蓝斑核论文参考文献
[1].施任怡,付桃芳,蔡杨乾,杜俊英,房军帆.电针抗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效应及其对蓝斑核μ阿片受体内吞的调控[J].针刺研究.2019
[2].彭晨媚.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内脏痛的影响:蓝斑核α_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其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9
[3].冯振鑫,张卫.全身麻醉的重要核团——蓝斑核[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
[4].李京,毛庆花,秦燕霞.2,4-二氯苯氧乙酸作用的鼠乳对幼鼠蓝斑核中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
[5].殷铭,吕笑丽,王碧馨,李哲,袁念.shRNA干扰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表达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7
[6].付桃芳,王玲玲,杜俊英,陈峰,房军帆.电针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蓝斑核μ阿片受体表达的干预[J].中国针灸.2017
[7].袁宇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大脑蓝斑核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8].付桃芳.基于蓝斑核μ阿片受体内吞的电针抗癌痛大鼠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
[9].姜路路,赵秀兰,宋福永,谢克勤.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缺失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C].2016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10].姜路路.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在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