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布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径,概念性,网架,样机,发展趋势,火灾,齿轮。
自动布线论文文献综述
石千里,张宇星,王媛媛,肖亮,任建新[1](2019)在《航天电缆网自动布线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布线机致力于改变传统航天电缆网生产工序,用机器代替人工自动化完成繁杂、量多的布线工作。提高车间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失误率,全面提升航天电缆网的制造水平。自动布线机的运动控制方案采用专用控制系统和"PC+运动控制卡",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解决自动布线过程中复杂的机械运动轨迹,完成导线的自动布线功能。该控制方案适用于运动过程、机械轨迹都比较复杂,而且柔性比较强的设备。(本文来源于《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期刊2019年04期)
蒋朝阳[2](2018)在《一种网络布线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布线自动检测系统是针对地下工事布线系统庞大、维护工作量极大而设计的,运用用先进的软硬件控制技术设计,遵循OSI开放互连标准,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和模块化软硬件结构,为维修人员实时掌握线路状态提供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杨旭,周德俭[3](2018)在《UG二次开发技术在自动布线及检测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UG二次开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数字化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文中介绍了UG二次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现状,以电缆自动布线及自动检测程序的设计为例,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电缆模型参数化设计"、"电缆自动布线"、"布线结果自动检测"、"布线数据库"和"帮助"等需要开发的子模块;然后在此基础上以UG10.0为平台,研究了在自动布线及检测领域进行UG二次开发的基本流程,重点探讨了其菜单和对话框的开发过程;最后分析了UG二次开发技术的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子机械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杨成凤[4](2018)在《基于ActionScript编程的虚拟实验电路自动布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ction Script编程,利用FLASH平台设计一个集教学演示、仿真实验、情境考核等功能于一体,适合中职学生心智特征的数字电路虚拟实验系统,能实现电路自动布线,真值表验证和显示表达式等重要功能。(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8年06期)
胡宇威[5](2018)在《基于并行搜索策略的叁维线缆自动布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缆作为传输能量和信息的载体,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机电产品中。它是连接电子设备与各分机模块的重要纽带。随着机电产品的快速发展,线缆的需求越来越多。在机电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线缆布线技术对大量线缆进行敷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相比于手工布线技术以及交互式布线技术,自动布线技术具有较高的布线效率。然而当前自动布线技术的布线算法通过串行的布线方式进行线缆布线,尚未考虑到布线环境中多线缆的特点。随着布线空间中线缆数量的增加,该类算法的的计算量将成倍增加,同时在布线过程中还会使得可布线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使得之后的线缆难以完成布线。因此,本文以具有多根线缆的多面体机箱环境作为对象,对线缆并行自动布线的相关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1)根据线缆的几何形态以及线缆的装配性能,总结了机箱线缆布线过程中的工程约束,明确了线缆布线质量的评价评估方法,并通过布线空间的简化方法减少自动布线算法计算量。(2)研究了线缆路径的并行搜索算法,对标准RRT算法的采样策略,节点扩展策略进行改进,实现了线缆路径的并行搜索,避免了串行式布线算法所造成过多的计算量,同时保证线缆路径满足约束条件。通过不同扩展方式以及不同线缆路径搜索算法的对比,表明了线缆路径的并行搜索算法相比于串行式的路径搜索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效率。并通过不同叁维环境中的线缆路径搜索,验证了线缆路径并行搜索算法的可行性。(3)研究了线缆路径的优化方法,提出基于CK-BA的路径交叉点优化算法,基于HIWDA的路径节点优化算法以及基于端点导矢指定的线缆路径拟合方法,对线缆路径进行优化。通过算法对比以及实例验证,表明了基于CK-BA的路径交叉点优化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线缆交叉点的数量,基于HIWDA的路径节点优化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线缆长度,基于端点导矢指定的线缆路径拟合方法可以使得线缆路径更加平滑。(4)作为上述各项研究成果的工程实践,基于UGNX平台采用C/C++开发了线缆自动布线系统。通过该布线系统,在虚拟的叁维多面体机箱环境中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线缆自动布线任务。(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吴利朋[6](2018)在《线束自动布线系统线库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化线库是线束自动布线系统的核心单元之一。在大型机电装备线束自动布线过程中,因线束种类繁多且线路复杂,自动布线取代人工布线是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线库是用来完成自动布线系统布线过程中线束的储存、转换等工作。因此自动化线库的设计与实现是线束自动布线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动化线库的存储能力、线束的转换效率以及线束传送的平稳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布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课题针对线库的运动特点进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自动化线库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将自动化线库单元化,模块化,对各个单元建立线库叁维模型进行分析设计。对传动单元间歇机构进行设计,计算分析传统槽轮机构存在单销大转停比下不能自锁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槽轮改进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论证改进后槽轮机构的可行性。同时利用斜齿轮螺旋角对齿轮减速箱进行齿轮消隙设计。对传动单元进以及关键结构件进行学仿真分析。对线库的控制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采用PLC作为主控制单元,完成控制单元的设计。(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石千里[7](2016)在《航天电缆网自动布线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化生产装置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稳、准、快”。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生产装置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动化生产装置进行生产的产品应有足够大的产量;产品设计和工艺应先进、稳定、可靠,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在大批量生产中采用自动化生产装置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缩减生产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保证生产均衡性,有显着的经济效益。自动布线机的设计是为了提升电缆网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解决电缆网产品的质量问题,全面提升航天电缆网的制造水平,根据布线的实际需求,设计一款自动布线机显得迫在眉睫。自动布线机能够解决人工繁重的劳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生产电缆的质量的可靠,对电缆网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自动布线机改变传统电缆毛坯的制作方法,实现几种不同规格的导线的自动布置功能。目前,市场上尚无此类产品及类似产品。通过查阅相关技术文献,和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产品(如自动下线机、自动剥线机、排丝机和激光打标机)的技术状态,结合研发中心已研和在研项目技术情况,根据车间目前人工布线的工作流程,下线装置和打标装置都有相应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学习。目前,市场上下线装置一般由放线装置,矫直装置,送线装置,切线装置几大模块组成。打标装置也有相应成熟的产品可以借鉴,市场上,这两种产品能够满足自动布线机的要求。而布线装置国内外尚无可借鉴学习的成熟技术,需要自己依据相关技术指标和电缆制作标准规范进行独立研制。本论文结合该项目实际研究状况,对布线装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论述,涉及的技术层面有VC编程、运动控制、IO信号控制等等。(本文来源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期刊2016-12-16)
刘光彬,杨浩,侯秀芳[8](2016)在《轨道车辆的路径设计与数字样机自动布线》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车辆集成有复杂的线路网与管路网。文章介绍如何实现管线路径设计与线缆自动建模,利用原理图数据库和车辆基本结构的叁维模型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布线。(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16年05期)
杨丰任[9](2016)在《基于负荷聚类分块的中压配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和自动布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压配电网布线规划是配电网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的重要前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供电单位开展了基于网格化的配电网规划试点工作,基于网格化思路的中压配网规划可有效解决中压线路交叉供电、供区范围不明确、线路联络关系复杂、迂回供电和供电半径偏大等问题。在借鉴与吸收国内外优秀规划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负荷聚类分块的中压配网网格化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包含概念性网架思路、组网方式构建和标准化网格设计叁个方面。概念性网架是基于规划区域的地域特征、负荷分布和主干道路网等因素,描绘中压线路走向的宏观网架结构或布局;基于概念性网架与负荷聚类区块划分结果,在满足主变负载率控制要求、主变“N-1”与变电站全停校验的情况下,将若干区块视为一个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的供电网格,即搭建合理的供电区块组网方式和主变联络接线方式;标准化网格设计是以供电网格为单位,结合导则对可靠性和安全准则要求,对A+、A、B、C和D类等不同供电分区的供电网格提出标准化、规范性的建设改造指导意见,涉及线路接线模式、负荷控制、用户接入、设备选型和配电自动化建设等内容。针对目标年城网沿街道负荷接入点(配变、环网柜或开闭所)位置难以确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压配电网布线规划优化新思路:首先就主干线沿街道进行布线规划;待今后负荷接入点位置确定时,再考虑其接入主干线上的具体方式。提出了基于供电网格的主干线布线规划优化实用方法:首先在空间负荷预测与变电站规划的基础上,对各个变电站供电范围进行供电区块划分;其次为确定变电站间的联络结构及其实现方式,采用图论中最小权匹配算法找到叁种区块匹配类型,即不同变电站区块间匹配、相同变电站区块间匹配和无区块匹配,并将匹配的若干区块视为一个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的供电网格;最后采用最短路算法在街道走向和区块负荷中心约束下,在各网格内找到各个区块的主供线路的最短主干线,以及区块间联络线的最短主干线。本文给出了叁个算例:算例一是将提出的基于负荷聚类分块的中压配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应用于某地区配网规划实际工作中;算例二将对两个较大规模片区进行概念性网架设计及其组网方式构建;算例叁是在空间负荷预测与变电站规划的基础上,将本文中压布线规划新思路及方法,应用于某城区目标年10kV主干线规划。通过叁个算例分析,表明了文中所提出的思路及方法的实用性,对规划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5-01)
[10](2016)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与GB 50116-98中关于布线设计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相比GB 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在消防联动、系统设置、供电设置、布线设计等方面做出了改善,以下内容为新规范在布线设计方面与旧规范的不同之处,方便大家对GB 50116-2013与GB 50116-98之间做出清晰区分。11.1一般规定1、对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电压等级的要求有变动,并增加新要求。(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自动布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布线自动检测系统是针对地下工事布线系统庞大、维护工作量极大而设计的,运用用先进的软硬件控制技术设计,遵循OSI开放互连标准,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和模块化软硬件结构,为维修人员实时掌握线路状态提供技术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布线论文参考文献
[1].石千里,张宇星,王媛媛,肖亮,任建新.航天电缆网自动布线机控制系统的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9
[2].蒋朝阳.一种网络布线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
[3].杨旭,周德俭.UG二次开发技术在自动布线及检测领域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18
[4].杨成凤.基于ActionScript编程的虚拟实验电路自动布线设计[J].数码世界.2018
[5].胡宇威.基于并行搜索策略的叁维线缆自动布线技术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
[6].吴利朋.线束自动布线系统线库设计与实现[D].长春理工大学.2018
[7].石千里.航天电缆网自动布线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6
[8].刘光彬,杨浩,侯秀芳.轨道车辆的路径设计与数字样机自动布线[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6
[9].杨丰任.基于负荷聚类分块的中压配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和自动布线算法[D].重庆大学.2016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与GB50116-98中关于布线设计的区别[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