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圣陶童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叶圣陶,童话,儿童文学,稻草人,王尔德,儿童,奥斯卡。
叶圣陶童话论文文献综述
丁雯[1](2019)在《叶圣陶童话故事中的生活塑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童话的号角,最早是由叶圣陶先生吹响的。他始终立足儿童视角,揣摩儿童心理,琢磨儿童语言,致力于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撰写童话故事,丰富儿童的想象,强化儿童情感体验,使儿童了解伦理教育意义。其创作的《稻草人》就是典型的代表。无论是浮于表面的语言文字,还是浅层的情感底蕴,亦或是暗藏的伦理意义,《稻草人》都充分反映了叶圣陶先生故事的生活塑造性。(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18期)
丁梓洋[2](2019)在《都是傻子闯的“祸”——读叶圣陶童话之《傻子》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傻子闯祸!呵呵,真够搞笑,哪来的笨傻子?还闯祸?别提了,他就是叶圣陶《少年文学·童话卷》中《傻子》里的男主角。傻子,顾名思义,是呆头呆脑之人。而叶先生笔下的这个傻子却傻得与众不同,傻得能让人肃然起敬。其实"傻子"并不傻,只是他刚出生就没爹疼没娘爱,更没人管教,两叁岁还不会说话,只能"唔呀唔哇"地乱叫,便有了"傻子"这称呼,长大后学了木匠,还经常受人欺凌。不过,他的品德却很高尚,(本文来源于《小学时代》期刊2019年02期)
丁雯[3](2018)在《叶圣陶童话伦理与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不少研究者都非常关注叶圣陶童话文学,学术界也已有不少成绩斐然的研究作品。但回顾已有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都重在探索叶圣陶童话的艺术创作手法、内容借鉴来源、用词等,而极少深入探究童话中蕴含的深刻的伦理思想及其对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作用。为此,笔者借助叶圣陶童话作品,分析叶圣陶先生提倡的伦理思想及其对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33期)
丁雯[4](2018)在《叶圣陶童话功能项的特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稻草人》是叶圣陶童话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文章用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方法分析叶圣陶的着名童话作品《稻草人》,把《稻草人》分成四个回合,按故事发展顺序列举出其功能项,并作出功能代码图式。《稻草人》在功能项上缺少儿童启蒙教育的关键功能项,具有不同于西方童话的特异性,结合"五四"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可知,这种特异性的成因是儿童本位的现代"启蒙"主题让位于救苦救难和社会解放的"救亡"主题。(本文来源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晓静[5](2018)在《儿童文学文本的英译翻译策略——以叶圣陶童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文学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儿童文学属于文学范畴,但其翻译重点在于"透明性"。目前,在儿童文学文本的翻译标准上译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选取源语文本,目标读者及翻译目的叁个变量,作为儿童文学文本翻译的标准。笔者结合叶圣陶童话作品的英译,将儿童文学作品在翻译情境下分为语言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审美因素叁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了翻译策略在儿童文学作品英译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6期)
丁雯[6](2018)在《浅析叶圣陶童话教育思想与核心素养的共鸣》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叶圣陶为教育而创作的童话作品中包含了与旧社会封建的教育观念所不同的现代性,即教育是为全社会而设计,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愿意服务大众、具备真善美的人文底蕴的人才。叶圣陶童话作品中体现的真善美的统一、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大众等教育思想与现今的核心素养体系在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部分的内涵上重合而共鸣,智者所见略同。(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8年20期)
庹银泽[7](2018)在《试论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中的“常”与“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圣陶早期儿童文学创作成就的代表是后来集中收入《稻草人》的23篇童话。这23篇童话反映了叶圣陶在中国童话创作道路上的探索:各篇童话中一以贯之的内容体现出作家的儿童观与语言意识,而前后期童话创作所表现出的创作题材、主题上的嬗变,则是作家的思想自觉与时代精神潜在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5期)
荆华南[8](2018)在《奥斯卡·王尔德对叶圣陶童话创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童话的发展晚于西方,对于中国来说童话是“舶来品”,当西方童话趋于成熟时,中国才“发现儿童”。叶圣陶作为中国童话自主创作的开创者,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但我国文学童话的展开是从对西方童话的译介热潮中开始的,因此在叶圣陶童话创作的初期,他确实受到了外国童话大师的影响,且有多个影响来源,如格林兄弟、安徒生、爱罗先珂、王尔德等。奥斯卡·王尔德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源。王尔德作为英国童话创作的代表人物,在童话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生仅写了九篇童话,但是每一篇都是精品,对童话起着标新立异的作用。在时代语境的制约下,王尔德童话成为了叶圣陶童话“稻草人主义”的主要影响来源,因为它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当时的文学创作的期待视野相适应。但是由于生活经历、个人信仰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叶圣陶在童话创作上又明显的表现出了与王尔德童话的不同之处,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篇论文分为了叁章,从多个方面对叶圣陶与奥斯卡·王尔德童话创作进行具体的阐述,在影响的大背景下发现他们各自童话创作的特色之处。第一章主要考察童话的发展历史及叶圣陶和王尔德进行童话创作的成因,有助于加强对二人创作思想、创作内容的理解;第二章从叶圣陶对王尔德童话的吸收与接受入手,探究他们在创作内容、形式、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相似性;最后一章则分别从创作观及创作意图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两位作家童话创作的差异性,更好的了解他们对童话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外来借鉴方面来探讨叶圣陶童话创作,能够进一步把握我国童话的起源与流变,有助于对中国童话创作接受外来影响的历史做梳理,弥补中国与西方儿童文学比较研究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中国童话史。由于中国文学童话起步较晚,因此通过与西方童话大师的对比,能够发现很多值得后来儿童文学家学习的闪光点以及应当注意的不足之处,从而给现代儿童文学家新的启示,创作出更多符合儿童心理、儿童审美理解力,并且适合儿童阅读的优质童话,使中国童话走向成熟。(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4-01)
李怀源[9](2018)在《叶圣陶童话的教育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圣陶童话创作都是有明确的读者对象的。读叶圣陶的童话,是中国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必修课。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叶圣陶童话承担着育人的功能。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角度来看,童话这种文体具有发展思维的功能。从审美鉴赏和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叶圣陶童话具有表现的意义。语文教师承担着"教"的任务,有目的、有意识、有策略地进行童话教学,学生就会跨越时代的阻隔,能够阅读,能够思考,能够实践,能够创造。(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18年09期)
李婷[10](2017)在《“为儿童”与“为人生”的交织与碰撞》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圣陶的《稻草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童话集,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叶圣陶儿童文学观念的矛盾性与融创性着手,以童话集《稻草人》为文本研究重点,探讨分析作品在思想观念、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及其与时代文学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从批评史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文学文化传统、社会环境是如何形塑《稻草人》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进而影响规约中国儿童文学尤其是童话发展方向的。叶圣陶在青年早期就已形成了“启蒙式”的儿童文学观,认为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启发和教育儿童,使其走上正轨,成为“新民”。随着西方“儿童本位”观念的传入和周作人等人的倡导以及生活经历、成人小说家身份、周围环境的影响,叶圣陶又不断在儿童和成人之间互相穿梭,逐渐形成其以现代“儿童本位”理念为基础,同时鼓励儿童认识现实的儿童文学观。这种具有两面性和矛盾性的儿童文学观深刻影响了叶圣陶的童话创作,不仅导致《稻草人》呈现出浪漫——浪漫与现实交织——现实叁个阶段的风格面貌,同时使文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对“童话”这一文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离与变味。这一现象除了与叶圣陶自身儿童文学观有深切的内在联系外,“中国”式社会文化语境隐秘而强大的内在导向与规约力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童话集本身无论在意识观念层面还是文本呈现上非一元的复杂组成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交织与碰撞,也就导致了童话集自诞生之日起理论批评界各据一端的论争此起彼伏。这期间,童话集经历了“有味”到“有益”的批评转向——“现实主义经典童话”地位确立——“经典性”被质疑——多元化批评等过程。童话集《稻草人》的批评史,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观念近百年来发展变化的写照,也是近一个世纪中华民族文学文化心理的曲折反映,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童话的发展进程。(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5)
叶圣陶童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傻子闯祸!呵呵,真够搞笑,哪来的笨傻子?还闯祸?别提了,他就是叶圣陶《少年文学·童话卷》中《傻子》里的男主角。傻子,顾名思义,是呆头呆脑之人。而叶先生笔下的这个傻子却傻得与众不同,傻得能让人肃然起敬。其实"傻子"并不傻,只是他刚出生就没爹疼没娘爱,更没人管教,两叁岁还不会说话,只能"唔呀唔哇"地乱叫,便有了"傻子"这称呼,长大后学了木匠,还经常受人欺凌。不过,他的品德却很高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圣陶童话论文参考文献
[1].丁雯.叶圣陶童话故事中的生活塑造性研究[J].东西南北.2019
[2].丁梓洋.都是傻子闯的“祸”——读叶圣陶童话之《傻子》有感[J].小学时代.2019
[3].丁雯.叶圣陶童话伦理与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4].丁雯.叶圣陶童话功能项的特异性[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5].刘晓静.儿童文学文本的英译翻译策略——以叶圣陶童话为例[J].北方文学.2018
[6].丁雯.浅析叶圣陶童话教育思想与核心素养的共鸣[J].学园.2018
[7].庹银泽.试论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中的“常”与“变”[J].青年文学家.2018
[8].荆华南.奥斯卡·王尔德对叶圣陶童话创作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8
[9].李怀源.叶圣陶童话的教育价值[J].语文教学通讯.2018
[10].李婷.“为儿童”与“为人生”的交织与碰撞[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