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公司称可将血细胞转变为干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苏永伟[1](2021)在《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主体细胞和干细胞的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髓系祖细胞不受控的恶性增殖累积并影响正常血细胞的分化。AML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发病中位年龄在67-70岁之间。临床上通常采用“7+3”疗法来治疗AML,该疗法能够使75%的60岁以下患者得到完全缓解,但多数AML患者极易复发并最终死亡,其五年存活率仅有大约30%。AML老年患者的治疗现状则更为严峻,其总体存活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中位数不足1年。大量的研究表明,AML干细胞是其复发及耐药的根源,靶向AML干细胞是治愈的关键。因此,采用新的治疗策略和新型药物来靶向AML主体细胞和干细胞,对于治愈AML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靶向PI3K/mTOR、ERK和Bcl-2信号网络杀伤AML主体细胞的活性和分子机制。已知PI3K/mTOR信号通路对于AML细胞的生长及存活至关重要,超过60%的AML患者伴有PI3K/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因此,靶向该信号通路是治疗AML的思路之一。虽然单一PI3K抑制剂或mTOR抑制剂均表现出一定的抗AML活性,但由于负反馈机制的存在,导致细胞重新激活该信号通路,这大大限制了此类单一抑制剂的进一步应用。大量文章指出,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可使细胞代偿性激活ERK信号,这促使细胞抵抗细胞凋亡。另外,AML细胞过表达抗凋亡蛋白Bcl-2,从而阻止细胞发生凋亡。因此,我们猜想,用新型选择性PI3K/mTOR双重抑制剂VS-5584、ERK抑制剂SCH772984和Bcl-2选择性抑制剂ABT-199同时靶向PI3K、mTOR、ERK和Bcl-2信号网络,将能够最大程度的杀伤AML细胞。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首先考察了VS-5584的抑瘤活性。结果表明,VS-5584具有一定的抗AML活性并诱导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死亡。然后我们发现VS-5584能够诱导p-ERK蛋白水平的升高,联合SCH772984可以消除VS-5584对p-ERK的上调并协同诱导更多的细胞死亡。但是,在部分AML细胞株及临床样本中,两药联合诱导的细胞死亡比例十分有限。机制研究发现,VS-5584和SCH772984联用可下调Mcl-1并上调Bim,但上调的Bim因与Bcl-2结合而未能行使其促凋亡功能。加入Bcl-2选择性抑制剂ABT-199能够消除Bim与Bcl-2的结合,从而更高效地诱导AML细胞死亡。集落形成实验证明三药联合能够抑制AML祖细胞的活性,同时对正常人CD34+脐带血细胞没有明显影响,预示着三药联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这部分研究为靶向AML主体细胞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研究新型抗癌药物ONC213杀伤AML干细胞的活性及分子机制。我们利用AML细胞株及AML临床样本,考察了ONC213的抗AML活性。结果显示,ONC213能够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死亡,且细胞死亡部分依赖于内源性凋亡途径。接下来,我们对ONC213抗AML分子机制进行探索。已知ONC213是抗肿瘤药物ONC201的新一代衍生物。有报道显示,ONC201可以失活AKT和ERK,通过诱导ATF4、CHOP、DR5和TRAIL等蛋白的表达,最终诱导外源性细胞凋亡。我们发现,与ONC201不同,在AML细胞死亡之前,ONC213不但不能使AKT和ERK失活,反倒诱导p-ERK水平的上升;ONC213也没有通过上调CHOP、DR5和TRAIL诱导外源性细胞凋亡。有研究指出,ONC201的另一种衍生物ONC212,其抑瘤活性与GPR132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同样与ONC212不同,我们证明了ONC213的抗AML活性与GPR132的mRNA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ONC213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产能来行使其抗AML功能:利用海马XF24生物能量测定仪发现ONC213抑制OCR和ATP生成;转换D-半乳糖为唯一糖源能够使AML细胞对ONC213更加敏感;ONC213可以下调NDUFB8和SDHB,这两个蛋白水平的下降意味着电子传递链中膜蛋白复合物I和II的解体;利用电子显微镜发现ONC213可以使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增加,并改变其形态学特征。另外,我们还发现ONC213能够下调Mcl-1,过表达Mcl-1能够减弱ONC213对线粒体呼吸的抑制作用,且挽救ONC213诱导的细胞死亡。然后,我们用对ONC213耐药的MOLM-13细胞反向证实了ONC213对线粒体功能的抑制作用和Mcl-1的关键作用。最后,我们发现,ONC213体外处理AML临床样本细胞能够几乎完全抑制细胞对小鼠骨髓的侵袭,意味着ONC213能够高效杀死AML干细胞;MV4-11衍生的小鼠移植瘤模型揭示ONC213能够显着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体内抗AML活性及安全性。这部分的研究为临床应用ONC213靶向AML干细胞,从而提高AML的治愈率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证明了在AML中靶向PI3K/mTOR、ERK和Bcl-2信号网络能够高效的杀伤AML主体细胞;新型抗肿瘤药物ONC213能够通过靶向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根除AML干细胞。配合这两种新的策略将为治愈AML提供新的希望。
谢敏[2](2021)在《齐墩果酸在hiPSC-CMs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hiPSC-CMs生物学特性检测目的检测hiPSCs诱导成为hiPSC-CMs前后细胞形态和标志物的变化以及线粒体形态的改变。方法hiPSCs通过专用培养基维持细胞干性,进行细胞扩增;当hiPSCs长至一定密度,通过在第0天添加含GSK3抑制剂(CHIR99021)培养基、第2天换无胰岛素B27培养基、第3天添加含Wnt通路抑制剂(IWP2)培养基、第5天换无胰岛素B27培养基、第7天换含胰岛素B27培养基、第14天含乳酸钠培养基进行纯化、第17天进行重接种,来进行hiPSC-CMs诱导。并通过免疫荧光对hiPSCs干性因子和hiPSC-CMs心肌相关标志物进行检测;RT-q PCR检测hiPSC-CMs肌钙蛋白TNNI1、TNNI3和肌球蛋白重链MYH6、MYH7的表达;Mito Traker检测hiPSCs和hiPSC-CMs细胞内线粒体形状和分布情况;JC-1检测hiPSCs和hiPSC-CMs线粒体膜电位;电镜检测hiPSCs和hiPSC-CMs细胞线粒体形态。观察hiPSCs和hiPSC-CMs细胞形态和不同标志物的表达,以及线粒体形态结构和膜电位的变化。结果hiPSCs胞体小而呈圆形,细胞核位于中央,细胞间紧密排列形成细胞团块,细胞团边缘光滑,细胞表达干性因子Nanog和SOX2;hiPSC-CMs在第7天开始跳动,重接种后可观察到单个细胞搏动,免疫荧光和RT-q PCR结果显示hiPSC-CMs表达心肌相关标志物c Tn T、Cx43、α-actinin以及肌钙蛋白TNNI1、TNNI3,肌球蛋白重链MYH6、MYH7;Mito Traker结果显示hiPSCs线粒体呈散在点状分布于胞质中,hiPSC-CMs线粒体由点状变为线状或网络状环绕于核周;JC-1结果显示hiPSCs经诱导后线粒体膜电位红色荧光增强;电镜结果显示hiPSCs线粒体体积较小,嵴疏松,hiPSC-CMs细胞中线粒体体积增大长度变长且嵴变丰富。结论hiPSCs具有多能性可进行诱导;经诱导后形成的hiPSC-CMs表现出心肌细胞样特征;诱导过后细胞形态、线粒体结构均发生了很大转变。第二部分齐墩果酸介导丙酮酸激酶同工型转换促进hiPSC-CMs成熟目的探究齐墩果酸在hiPSC-CMs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CCK8检测hiPSC-CMs加入齐墩果酸(OA)后的细胞活性,WB检测丙酮酸激酶M1型(PKM1)与丙酮酸激酶M2型(PKM2)的表达以确定药物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hiPSC-CMs分为三组:Control组、DMSO组和OA加药组,用最适药物浓度和同等DMSO处理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对三组细胞α-actinin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胞大小、形态和肌节长度分析;WB对三组细胞PKM1、PKM2、MFN2的表达进行检测;RT-q PCR对心肌相关基因TNNI3、MYH6、MYH7进行检测;Mito Traker对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进行观察;JC-1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进行观察;电镜对三组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细胞活性检测和WB检测PKM1和PKM2蛋白表达确定10umol/L为OA的最适药物浓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加入OA后hiPSC-CMs细胞面积增大、细胞圆度指数降低、肌节长度增加;WB结果显示,OA加药组PKM1/PKM2比值和MFN2表达增加;RT-q PCR结果显示OA加药组心肌相关基因TNNI3、MYH6、MYH7表达增加;Mito Traker结果显示,对照组线粒体多为线状散在分布,OA加药组线粒体形成更为成熟的的网状结构;JC-1结果显示OA加药组线粒体膜电位有所增强;电镜下可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OA加药组线粒体更为细长且有线粒体融合趋势;EDU结果显示OA加药组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周期结果显示OA加药组多核细胞占比上升,而单核细胞的比例下降。结论加入OA后,hiPSC-CMs细胞形态和肌节结构向更成熟发展,心肌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也说明加药后细胞更加成熟。而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也说明OA可促进hiPSC-CMs线粒体向更成熟方向发展;EDU结果显示OA加药组细胞增殖下降,但细胞周期结果显示OA加药组细胞多核数目细胞增多,说明OA加药组细胞多核化增多。这些结果均表明加入OA后促进了hiPSC-CMs的成熟。
卢雅琴[3](2021)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外泌体(Exosome,Exo)是由细胞分泌的内含蛋白或核酸等活性物质、直径为30~20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囊泡。外泌体主要参与细胞间的通讯,并且正在成为造血的关键调节剂。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2 nt的单链非编码RNA,多次被证明在外泌体中富集,发挥疾病治疗的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Exosome derived from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MSCs-Exo)是否是通过传递miR-222-3p来抑制IRF2/INPP4B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对AML细胞的生长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方法:1.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h BM-MSCs-Exo,并将其导入THP-1细胞,以阐明THP-1细胞中外泌体的作用。THP-1细胞的增殖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通过q 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iR-222-3p、IRF2和INPP4B的表达。2.通过荧光素酶报告法对miR-222-3p和IRF2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1.h BM-MSCs-Exo诱导的THP-1细胞存活率低,凋亡率高,miR-222-3p表达增高,IRF2/INPP4B表达降低。2.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Exo中的miR-222-3p表达受到抑制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对THP-1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明显减弱。一方面,miR-222-3p直接靶向于THP-1细胞的IRF2/INPP4B信号转导。另一方面,IRF2或INPP4B的过度表达抵消了由BM-MSCs-Exo介导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2-3p,靶向IRF2负向调控THP-1细胞的IRF2/INPP4B信号转导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刘芳兵[4](2021)在《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未成熟的髓样细胞的爆炸性克隆增殖和细胞凋亡减少。儿科和成人的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65%和25%)。40多年来,标准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疗法为阿糖胞苷加蒽环类药物的7+3方案(阿糖胞苷7天加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3天),随后是以高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治疗。但是,这是一种高强度化疗方案,由于其广泛的毒性,许多6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以及其他合并症患者,不适合应用7+3化疗进行治疗。同时由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对静止,传统化疗药物难以根除,使得急性髓系白血病极易复发,且一旦复发便对化疗药物丧失敏感性,导致许多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患者死于耐药、复发或并发症。因此,亟待寻找一种老年人耐受性佳,复发率低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来延长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最终提高治愈率。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Venetoclax(ABT-199)与Vosaroxin联合使用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及分子机制。Venetoclax是一种口服选择性Bcl-2抑制剂,于2018年11月21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与低剂量阿糖胞苷或去甲基化药物组合作为一线药物治疗75岁以上新诊断的或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我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表明,Venetoclax可将促凋亡蛋白Bim从Bcl-2上游离出来,但是抗凋亡蛋白Mcl-1会与游离出来的Bim结合,阻止其诱导细胞凋亡,导致Venetoclax耐药。另外,我们还发现Venetoclax可显着增加DNA损伤类药物所诱导的DNA链的断裂,产生协同抗AML活性。Vosaroxin(SNS-595)是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和DNA嵌入剂,其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似乎不足以作为单一疗法应用。我们假设Vosaroxin与Venetoclax的组合将通过DNA损伤和抑制Bcl-2而展现出高度可耐受的协同抗AML作用。结果表明,Venetocalx与Vosaroxin在多种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中均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Venetoclax可增加Vosaroxin诱导产生的DNA损伤,并干扰细胞对Vosaroxin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此外,两药联用成功抑制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但是对人正常造血祖细胞无影响。上述结果预示,Venetoclax和Vosaroxin的联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探究了Venetoclax与IACS-010759联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和NSGS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IACS-010759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I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外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中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显示抗白血病活性。据报道,复合物I缺乏会抑制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而细胞色素c的释放受到Bcl-2家族的严格调控,同时Venetoclax也被报导可在体外靶向OXPHOS。因此,我们假设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应用可通过抑制OXPHOS和/或释放细胞色素c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本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而在依赖糖酵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则无法发挥其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但是,当我们将培养基中的碳源由葡萄糖替换为半乳糖,从而迫使细胞更依赖OXPHOS途径之后,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也能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发现,当细胞转而依赖OXPHOS后,IACS-010759能引起细胞色素c的累积,而Venetoclax可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诱导细胞内源性凋亡。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中,IACS-010579和Venetoclax的联合同样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并联合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此外,在体内实验中,IACS-010759与Venetoclax的组合显着提高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的存活率。并未对小鼠的体重产生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拥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Venetoclax与Vosaroxin或IACS-010759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张云峰[5](2021)在《促绵羊iPSC生成效率的miRNAs筛选与评价及向雌性PGC样细胞定向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绵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家养动物,利用基因修饰手段来改良或育种是一个方向。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分子育种,存在较难控制外源基因与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的基因打靶技术能进行精确有效的敲入或敲出。由于绵羊ESC很难分离获得,利用同样具有多能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代替ESC进行精确遗传工程操作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绵羊的iPSC存在诱导效率低,难以获得完全重编程的iPSC的问题。microRNA是基因表达转录后的调节器,研究证明ESC特异性的miRNAs能促进体细胞重编程。因此,筛选能促绵羊体细胞重编程的miRNAs,并探讨其重编程机制,有望建立一种高效获得绵羊iPSC的体系,对优质绵羊培育具有应用价值,也为获得绵羊ESC奠定基础。生殖细胞是唯一将基因组和表观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细胞谱系,但在体外重建生殖细胞发育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挑战。随着小鼠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PGCLC),进而发育为卵母细胞并能进行生殖系传代,为绵羊多能干细胞在体外生产PGC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研究绵羊iPSC定向分化为雌性PGCLC,为绵羊PGC的发育研究可以提供一种细胞模型,为后期分化为功能卵子奠定了基础,对提高绵羊优质配子利用,加快畜群的改良速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的:(1)筛选出能促进绵羊体细胞重编程的microRNA;(2)初步探索microRNA在绵羊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机制;(3)建立一种利用绵羊iPSC诱导分化为原始生殖样细胞的方法。方法:(1)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妊娠45d左右的绵羊胎儿肾细胞(SKC),作为重编程的起始细胞;胰酶消化法分离CF-1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诱导绵羊iPSC的饲养层细胞。(2)结合文献报道和数据库综合分析在小鼠和人干细胞中高表达或可促进重编程的miRNAs,筛选出可能促绵羊体细胞重编程的miR302/367簇、miR200b-200a-429簇、miR200c-141簇,并包装慢病毒;同时将Oct4、Klf4、Sox2、c-Myc、Nanog、Lin28、SV40T、h TERT等八种人源转录因子包装慢病毒;利用不同慢病毒感染SKC进行诱导重编程,通过碱性磷酸酶(AP)染色统计诱导效率,筛选出可促进绵羊体细胞重编程的最优miRNA;并对获得的绵羊iPSC从AP染色、实时定量PCR、细胞免疫荧光、核型分析、甲基化测序分析、拟胚体分化这几个方面进行鉴定。(3)利用miRbase和Target Scan等生物信息平台预测miR-200c靶基因,并送公司合成oar-miR-200c模拟物、抑制物和阴性对照;设计引物,克隆靶基因结合位点的3’UTR区及突变3’UTR,构建ZEB1和TWISTNB靶基因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载体。(4)通过oar-miR-200c mimics转染细胞,利用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与靶基因的作用;利用qRT-PCR检测靶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蛋白水平;探讨oar-miR-200c在绵羊体细胞重编程过程的作用机制。(5)设计引物,扩增克隆绵羊生殖相关基因DAZL和BOULE,并构建慢病毒载体PLVX-Dazl和PLVX-Boule,并进行包装慢病毒。(6)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原代绵羊卵巢细胞;DAZL和BOULE慢病毒感染绵羊iPSC,建立转基因绵羊iPSC;通过摸索培养体系和条件,利用绵羊iPSC定向分化原始生殖细胞;利用qRT-PCR检测绵羊生殖细胞特异因子的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生殖细胞特异因子的蛋白水平。结果:(1)成功分离绵羊体细胞SKC,其表达角蛋白CK18;成功分离小鼠CF-1MEF细胞,并制备饲养层细胞,能很好的支持siPSC生长。(2)筛选的三个miRNA簇,成功包装miRNA慢病毒;成功包装8种转录因子的慢病毒;慢病毒感染绵羊SKC后,通过诱导效率比较分析,筛选出miR-200c-141簇可将重编程效率提高到0.95%;获得的绵羊iPSC经鉴定呈阳性;(3)成功构建miR-200c靶基因ZEB1和TWISTNB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4)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oar-miR-200c靶向ZEB1和TWISTNB的3’UT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oar-miR-200c可显着降低ZEB1和TWISTNB基因的表达,但可增加E-cadherin的表达;oar-miR-200c通过对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提高MET转化,从而提高绵羊体细胞重编程效率;(5)成功构建绵羊生殖相关基因慢病毒载体LVX-Dazl-F2A-mcherry-IRES-NEO和PLVX-Boule-F2A-mcherry-IRES-NEO,并成功包装慢病毒;(6)成功建立稳转Dazl和Boule基因的绵羊iPSC,在培养液中添加Activin A、bFGF、BMP4、LIF、EGF等因子及卵巢细胞培养上清,可使绵羊iPSC分化为PGC样细胞,分化第八天可表达生殖相关标记蛋白PRDM1、PRDM14和VASA,其基因Dazl、Boule、Prdm14和Vasa的mRNA转录呈高水平状态。结论:(1)成功筛选出miR-200c-141可以促进绵羊体细胞重编程为iPSC;(2)oar-miR-200c靶向Zeb1和Twist NB基因的3’UTR,显着降低Zeb1和Twist NB表达水平,增加E-cadherin的表达;oar-miR-200c通过对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提高MET转化,从而提高绵羊体细胞重编程效率。(3)利用生殖系相关基因DAZL和BOULE的慢病毒感染绵羊iPSC,在添加activin A、b FGF、BMP4、LIF、EGF等因子的条件下,可以将绵羊iPSC诱导分化为原始生殖样细胞。
田荣荣[6](2020)在《基于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结直肠癌糖基化合物配体的筛选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糖类物质/糖基化合物是指细胞表面各种各样的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物质,在细胞分化与增殖、细胞间信号传递、免疫反应、肿瘤发展与转移等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凝集素是一类非酶、非抗体的糖结合蛋白,一种凝集素具有对特定糖基专一性结合的能力。由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通常存在细胞表面糖基化合物表达的差异,凝集素能够作为特异性糖基化合物配体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分型。因此,发展能用于研究细胞表面糖基化合物与凝集素相互作用的高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微阵列芯片技术因样品需求量少、高通量和自动化等优势在基因、蛋白等领域的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特别的是,凝集素微阵列芯片已成为研究细胞表面糖基化合物表达、细胞分类和变异细胞检测及捕获的重要工具。本文以聚丙烯酰胺(PAAM)水凝胶凝集素微阵列芯片为反应平台,分析了不同细胞(包括三种常见的结直肠癌(CRC)细胞和一种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糖基化合物表达,筛选出对早期结直肠癌细胞(SW480)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凝集素,并将该凝集素作为一种糖基化合物配体应用于早期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的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制备了以PAAM水凝胶为基底的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用于分析结直肠癌细胞表面的糖基化合物表达,并通过对比27种凝集素与三种不同阶段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和SW620细胞)和一种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NCM460细胞)的相互作用,筛选出对早期结直肠癌细胞(SW480)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荆豆凝集素(UEA-I)。进一步制备了 UEA-I功能化的上转换纳米探针(NaGdF4:20%Yb,2%Er@NaGdF4@SiO2-UEA-I,简称为 UCNP@SiO2-UEA-I),通过细胞及活体的多模态成像(UCL/MR/CT)证明UEA-I可作为一种糖基化合物配体用于检测SW480细胞及肿瘤。2.以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为靶点,利用固定UEA-I的凝集素微阵列芯片间接考察了五种小分子抑制剂对SW480细胞内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的抑制能力。进一步将荧光素标记的UEA-I(FL-UEA-I)探针和UEA-I功能化的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探针(UCNP@SiO2-UEA-I)分别用于细胞及活体内肿瘤的荧光成像,探究了槲皮素对细胞及肿瘤内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的抑制能力,同时探究了槲皮素对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很好地证实了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分析结果,说明槲皮素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药物。3.合成了一种新型808 nm激发强红光发射的上转换纳米粒子(NaErF4:10%Yb@NaYF4:40%Yb@NaNdF4:10%Yb@NaGdF4:20%Yb UCNPs),通过包裹羧基化二氧化硅将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UCNP@SiO2-COOH),获得的纳米探针可用于深层组织荧光成像。通过修饰NH2-PEG3400-COOH、多肽D-SP5、凝集素UEA-I,获得了三种新型纳米探针UCNP@SiO2-PEG、UCNP@SiO2-D-SP5、UCNP@SiO2-UEA-I,并通过活体内肝、肾和肿瘤的UCL荧光成像进一步探究了 UCNP@SiO2-COOH、UCNP@SiO2-PEG、UCNP@SiO2-D-SP5和UCNP@SiO2-UEA-I在活体内的分布、清除及对结直肠肿瘤(SW480)的靶向能力。体内及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这四种不同修饰的纳米探针在活体内的分布及清除没有明显的区别,但UCNP@SiO2-UEA-I对SW480肿瘤的靶向结合能力明显强于其它三种纳米探针,且UCNP@SiO2-UEA-I可作为一种灵敏的光学探针实现活体内约3 mm3超小肿瘤的诊断。4.制备了 UEA-I功能化的Fe3O4磁株(MB-UEA-I)并将其用于高效特异性地捕获分离完全培养基及全血中的α-1,2-岩藻糖过量表达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被捕获的细胞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细胞活率(>90%)和良好的细胞增殖能力,有利于进行下游突变检测和细胞增殖等研究。此外,结合三色免疫细胞化学(ICC)鉴定技术,利用MB-UEA-I可成功捕获分离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α-1,2-岩藻糖过量表达的CTCs,进一步证实了 MB-UEA-I在临床方面的实用性,且实验结果表明,原发性结直肠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具有不同的CTCs特征。
刘茜[7](2020)在《mTOR信号通路在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红系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红细胞成分输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疾病的治疗,是血液病、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创伤、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疾病得以有效治疗的重要保障,更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及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等疾病骨髓移植之外唯一有效和维持患者生命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使用的红细胞等血制品仍依赖于献血志愿者外周血捐献,然而,全球献血量中存在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输血存在血液相容性及感染的风险。在献血志愿者之外找到更为充足、安全、经济的血液替代来源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小组已经建立了体外诱导包括人骨髓、外周血、脐带血等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方法,并在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NHP)模型中证实了体外培养得到的红细胞的生理。然而目前已有的诱导方法所获得的红细胞在脱核效率与扩增效率方面都远未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因此,只有充分阐明人红细胞分化、增殖各调控层面及信号通路间的相互作用与机理,尤其是终末期成熟的调控机制,才能突破目前的技术瓶颈,建立并优化大规模体外诱导分化的方法,提高分化终末期脱核成熟及扩增效率,使之尽早用于临床,同时为治疗地中海贫血、慢病性贫血等疾病中出现的无效红系造血,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供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与思路。目前自噬被认为是红细胞终末成熟的主要机制。自噬相关的信号调节通路非常复杂,mTOR信号通路是其中最主要的负性调节因子。雷帕霉素是最早发现的mTOR抑制剂,已经被FDA批准用于临床。然而,雷帕霉素到底是治疗贫血还是导致贫血,存在争议。我们前期在动物体内的研究发现,mTOR信号通路是在红细胞分化早期造血干细胞分化和增殖中所必须的;体内和体外对mTOR通路的抑制显示可部分纠正缺陷红细胞成熟的异常。但由于受实验材料及手段的限制,mTOR在人红细胞分化与终末期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目的:1)观察人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mTOR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影响。2)研究mTOR通路调控人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的红系定向分化的机制。3)优化体外诱导人造血干/祖细胞红系定向分化的培养体系,提高红细胞的终末期成熟效率。方法:1)采用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人脐带血CD34+细胞。2)采用无血清无饲养层体系体外诱导人脐带血来源的CD34+细胞向红细胞定向分化。3)实验分组:在红系定向分化不同时间点(Day8,Day11,Day18,Day22,Day44),向培养基中加入50n M雷帕霉素作为药物处理组,以未处理组和DMSO组(溶剂组)作为对照组。4)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进行细胞表面抗原CD34、CD36、CD71和CD235a染色,以分析分化进程;CFDA SE染色后比较细胞增殖能力;PI染色后比较细胞周期;Brd U染色后进一步验证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结果;Annexin V-FITC/7-AAD染色检测凋亡率;DRAQ5染色后,检测脱核细胞比例;CD235a和Mito Tracker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中线粒体的清除;H2DCFDA染色后检测活性氧水平;JC-1染色检测成熟末期红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5)Wright-Giemsa染色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May-Grünwald-Giemsa(MGG)染色观察挑出的BFU-E/CFU-E细胞形态及表型。6)CD235a和Mitotracker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检测CD235a阳性细胞中Mitotracker的平均荧光强度。Lysotracker和Mitotracker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检测检测红细胞中线粒体自噬。7)RT-q PCR检测珠蛋白基因,红系分化特异性基因,脱核相关基因及mTOR下游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8)Western blot检测脱核相关基因,mTOR下游基因及自噬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1)从人脐带血中纯化得到CD34+细胞,并成功诱导其向红细胞分化。2)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在分化早期,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后,BFU-E和CFU-E-E数目显着降低,尤其是BFU-E形成明显被抑制。3)在分化早期,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凋亡和分化进程未受影响,同时检测发现G1-S过渡调控基因p27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升高。4)在红系分化中、后期,雷帕霉素处理使红细胞脱核率增高,珠蛋白转录水平增高,活性氧水平降低,且促进了成熟末期红细胞内的线粒体清除。5)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后,mTOR通路的下游靶蛋白(p70S6及S6)磷酸化水平降低,mTOR通路被抑制,大部分自噬相关基因的m RNA和蛋白水平升高。结论1)我们在体外建立的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可成功诱导人脐带血CD34+细胞向红细胞定向分化,且在我们建立的人脐带血CD34+细胞红系分化体系中,于分化的第18天加入雷帕霉素处理可明显提高红细胞终末期脱核成熟的效率而不降低细胞数量。2)mTOR信号通路对于人红系早期分化与细胞增殖是必需的,mTOR通路抑制导致了细胞周期停滞与细胞增殖抑制,从而抑制了BFU-E与CFU-E等红系集落的形成,但凋亡率和分化进程未有明显改变。3)在人红系分化中后期,mTOR通路的抑制使自噬过程增强,从而提高了红细胞的脱核效率,促进了线粒体清除,并最终促进了红细胞的终末期成熟。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朱颜铂[9](2020)在《长链非编码RNA Oslr9对干细胞多能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终末分化的体细胞可以通过核移植、细胞融合、转录因子的转导等方法重编程为类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状态,使其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及分化成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体细胞重编程(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SCR)。该技术的产生为再生医学、疾病个体化治疗及药物筛选等提供了巨大的前景。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的体细胞重编程均具有非常低的效率,因此限制了其在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潜能。目前,多能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维持以及重编程过程的机制尚未明确,但是这对于维持干细胞多能性以及提高重编程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表明多能性状态的维持或向任何胚层分化取决于数千个基因表达的因子通过表观遗传学、转录中及转录后的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但却参与到很多生物学过程的RNA,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通过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等方面调控基因的表达,并且被发现参与到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与细胞分化中。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lnc RNA在干细胞多能性中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作用,从而找到改进细胞重编程效率的方法。在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中,我们使用染色质-RNA原位逆转录测序(chromatin-RNA in situ reverse transcription sequencing,CRIST-seq)技术,捕捉与多能性基因Oct4、Sox2启动子相结合的lnc RNA。通过结合分析CRIST-seq和RNA-seq的结果,发现了一条与Oct4、Sox2启动子结合的长链非编码RNA,并将其命名为Oct4-Sox2 promoter binding lnc RNA 9,简称Oslr9。我们推测Oslr9与干细胞多能性密切相关,并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lnc RNA Oslr9的差异性表达、全长序列和亚细胞定位等基本信息,并探索其对干细胞多能性的调控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法:1.联合使用染色质-RNA原位逆转录测序(CRIST-seq)和RNA测序(RNA-seq)的结果揭示与干细胞多能性密切相关的lnc RNA Oslr9。2.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来确定Oslr9的全长序列信息。3.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测定Oslr9及3种干细胞多能性核心因子(Oct4、Sox2、Nanog)在细胞重编程各个阶段、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水平。4.通过R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胞核胞浆分离实验确定Oslr9的亚细胞定位。5.在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 PSC)中敲低表达Oslr9,检测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构建两个含有短发夹RNA结构的质粒并稳定转染到mi PSC中,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测定Oslr9及Oct4、Sox2、Nanog在mi PSC组、mi PSC+p Green vector组和mi PSC+sh Oslr9组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分别测定mi PSC组、mi PSC+p Green vector组和mi PSC+sh Oslr9组细胞增殖能力;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评定下调Oslr9后对细胞的多能性状态的影响。6.Oslr9激活干细胞多能性因子的作用:构建Oslr9过表达质粒,并将其稳定转染到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用RT-q PCR测定在m FIB、m FIB+Ds Red vector组和m FIB+Oslr9组中Oslr9及Oct4、Sox2、Nanog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ystem)明确Oslr9对于多能性基因启动子的激活情况。7.通过RNA逆转录相关捕获实验(RNA reverse transcription-associated trap,RAT)来揭示Oslr9与DNA的结合情况。8.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来判定Oct4基因处启动子和增强子元件甲基化状态。9.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技术检测Tet蛋白与Oct4基因调控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10.采用RNA免疫共沉淀(RNA immunoprecipitation,RIP)技术明确Oslr9与Tet蛋白的结合情况。11.采用染色质空间构想捕获(chromatin conformation capture,3C)技术来研究Oslr9对Oct4基因增强子-启动子三维空间环状结构的调控作用。结果:1.通过CRIST-seq和RNA-seq结果分析,筛选出多能性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Oslr9。RNA-seq提示Oslr9在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 PSC)中高表达而在小鼠成纤维细胞(m FIB)中低表达;CRIST-seq提示Oslr9与多能性基因Oct4和Sox2启动子处结合。3’-和5’-RACE显示Oslr9存在两个转录变体,其中一个与Gm28268具有相同的序列,另外一个具有两个外显子且5’末端与Gm28268不同,长度为914 bp。2.Oslr9在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i PSC)和小鼠胚胎干细胞(m E14)中高表达,而在小鼠成纤维细胞(m FIB)和未成功重编程为i PSC的细胞(m URC)中表达沉默;在拟胚体形成过程中Oslr9表达情况与Oct4、Sox2和Nanog一致,均呈现出逐渐下调趋势。3.胞核胞浆分离实验及RNA-FISH表明Oslr9主要位于细胞核内。4.在mi PSC中敲低表达Oslr9后,与转入了p Green vector及mi PSC组比较,其多能性基因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下调,且增殖能力降低;形态学上显示下调Oslr9表达后的mi PSC细胞增大,呈现出扁平且细长的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其多能性因子Oct4和Nanog的表达降低。5.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Oslr9后,多能性基因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上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转入了Oslr9过表达质粒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Oct4、Sox2和Nanog基因的启动子被明显激活。6.甲基化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入了Oslr9过表达质粒的成纤维细胞中Oct4基因启动子和5’近端增强子处发生明显去甲基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提示Oslr9可以介导Tet1蛋白与Oct4基因调控元件的结合;RNA免疫共沉淀及测序结果显示Oslr9通过第1外显子与Tet1蛋白结合。7.染色质-RNA原位逆转录测序(CRIST-seq)结果表明Oslr9的第1外显子与Oct4启动子结合,Oslr9的多个外显子均与Sox2启动子有结合;RNA逆转录相关捕获实验证实Oslr9与Oct4基因的启动子、增强子及外显子均有结合。染色质空间构象捕获(3C)实验表明Oslr9参与到Oct4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多个环状结构的形成中,拉近了启动子与增强子的距离,从而促进了多能性基因Oct4的表达。结论:1.Oslr9为X染色体上的结合于Oct4-Sox2基因启动子的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其存在两个转录变体。2.Oslr9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在mi PSC和m ESC中高表达,在m FIB和m URC中几乎不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多能性基因成正相关。3.Oslr9与干细胞多能性和重编程密切相关,具有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及促进多能性基因表达的作用。4.Oslr9通过第1外显子招募Tet1蛋白,诱导Oct4启动子和5’近端增强子去甲基化,激活Oct4的启动子和5’近端增强子,从而促进多能性基因Oct4的表达。5.Oslr9可以参与介导形成Oct4基因处的5’增强子-启动子和3’增强子-启动子的四个染色质内环空间三维结构,拉近增强子与启动子的距离,促进Oct4基因的表达。
许小宇[10](2020)在《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一、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临床特征目的: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7173例AML患者,根据细胞遗传学和融合基因检测的不同结果,分析不同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以及生存预后的差别。方法:1.完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AML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系统性分析全部AML患者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2.根据融合基因和细胞遗传学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融合基因亚型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差异。3.详细分析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分子以及预后生存特点。结果:1.7173例A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正常核型患者3025人,占42.1%;染色体核型未检测或者检测结果丢失的患者占6.5%(463/7173);2.4%(172/7173)的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未见细胞分裂相;49%(3156/7173)的患者染色体核型存在异常,其中 t(15;17),t(8;21),inv(16),t(9;22)分别占 12.3%(884),11.2%(809),1.8%(129),1.4%(103)。2.从2006年起对初诊AML患者进行融合基因检测,共有398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结果提示融合基因阴性的患者2492例,占62.6%,AML1-ETO,PML-RARa,CBFb-MYH11,BCR-ABL,MLL 重排分别占 12.6%(500),13.2%(527),5.0%(198),1.8%(71),3.8%(152)。其他少见类型的融合基因有 DEK-NUP214(17),FUS-ERG(10),NPM-MLF1(3)和AML1-MTG16(2)。我们对不同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现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小,中位发病年龄为24.5岁(8-52岁),与其他融合基因组年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检测到的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病例数仅为10人,样本数少统计结果可能存在偏差。3.搜集到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共38例,其中34例为AML患者,占全部AML患者的0.47%(34/7173),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以及 1 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ixed-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对AML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早期死亡(6月内死亡)患者达到17.6%(6/34),一疗程诱导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CR)为64.7%(22/34);AML患者中有17例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患者与单纯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5,p=0.021),移植组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是移植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达到41.2%(7/17),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极差。结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细胞遗传学特点与国际上的报道相类似,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约占42.1%;49%的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存在异常,其中 t(8;21),t(15;17),inv(16),t(9;22)分别占 11.2%,12.3%,1.8%,1.4%。2.进行融合基因检测的3984例AML患者,结果提示融合基因阴性的患者占62.6%,AML1-ETO,PML-RARa,CBFb-MYH11,BCR-ABL,MLL 重排阳性分别占12.6%,13.2%,5.0%,1.8%,3.8%;其他少见类型如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中位发病年龄24.5岁(8-52岁),与其他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中位年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3.0.47%的AML患者可检测到FUS-ERG融合基因,但是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一共38例,其中34例AML,1例MPAL和3例ALL。在AML患者中,患者早期死亡患者达到17.6%;17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患者的复发率达到41.2%(7/17),此类患者的生存预后极差。二、FUS-ERG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分子特征目的: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n sequencing technology,WES),全转录组测序(Whol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echnology,RNA-sequencing)及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揭示 FUS-ERG 融合基因阳性 AML 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1.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的A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筛选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DNA或者RNA标本。2.通过WES对10例初诊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DNA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寻找共同伴随基因突变特征。3.通过RNA-sequencing对10例初诊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RNA标本进行基因表达和融合基因的检测,分析FUS基因和ERG基因断裂融合方式,以正常核型和其他类型AML患者作为对照,分析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特征及与其他类型AML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寻找FUS-ERG融合基因可能的致病机制。4.采用包含51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NGS,对13例初诊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DNA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进一步揭示其基因突变特征。结果:1.搜集到10例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初诊骨髓细胞DNA标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显示:出现6次以上的重现性突变基因有RPL14、MUC4、LNP1、CAMKK2、FADS6、NBPF14,未检测到常见的 AML 基因突变。2.搜集到10例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初诊骨髓细胞RNA标本进行RNA-sequencing检测,分析这组病人和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因表达差异,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显着上调的通路有肿瘤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以及Rap1超RAS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和其他类型的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的GSEA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差异信号通路是主要是代谢相关通路:包括抗环血酸和醛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以及组氨酸代谢通路。3.搜集到13例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初诊骨髓细胞DNA标本进行靶向NGS测序,一共检测到20个基因突变,其中PTPN11激活性突变出现次数最多,频率为30.8%(4/13),其次是WT1突变,推测PTPN11突变可能对疾病的发生进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和其他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表达的GSEA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差异的通路主要是代谢相关通路:包括抗环血酸和醛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以及组氨酸代谢通路。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二代靶基因深度测序共检测到20个基因突变,其中PTPN11激活性突变出现次数最多(4/13),推测PTPN11激活性突变可能对疾病的进展起重要作用。三、FUS-E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研究目的:应用体外和体内实验模型,阐述FUS-E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方法:1.构建FUS-ERG融合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质粒载体,三质粒系统包装慢病毒,分别在HL-60以及32D细胞株中稳定过表达,探究FUS-ERG融合基因在体外细胞株中对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化的作用。2.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脐血CD34阳性的细胞,流式分选CD34+GFP+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和液体培养髓系诱导分化实验,观察克隆数目和类别的差异,以及其对原代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3.构建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将PTPN11-WT、PTPN11-D61V、PTPN11-E76K突变体分别在32D-Venus与32D-FUS-ERG细胞中过表达,研究PTPN11-WT及突变体对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作用。4.构建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Balb/c小鼠骨髓CD117阳性细胞,胫骨原位移植到同种Balb/c小鼠骨髓内,观察移植后小鼠的发病情况。5.构建Vav-1为启动子的FUS-ERG融合基因敲入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FUS-ERG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白血病细胞株,研究结果显示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HL-60细胞增殖增多和凋亡减少,亦可以引起32D细胞分化阻滞。2.成功分选脐血中CD34阳性细胞,感染逆转录病毒,研究结果显示FUS-ERG融合基因可引起脐血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加,多潜能集落形成单位比例增加,髓系成熟分化阻滞,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阻滞在干祖细胞及早幼粒细胞阶段。3.在体外,FUS-ERG融合基因可协同PTPN11激活性突变,引起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导致32D细胞增殖能力显着增加以及髓系成熟分化阻滞,促使下游基因HIF-1a、IKKa、Casp9 基因的下调。4.在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体内实验中,检测移植后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显示FUS-ERG融合基因移植小鼠全部死亡,载体对照组小鼠仅死亡一只,两组小鼠总生存率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75)。小鼠进行流式细胞学以及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单独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移植小鼠发病,但是小鼠疾病的发生骨髓原始细胞增多,同时表达CD3和/或ter1 19的阳性细胞,发病形式不统一,此和临床上FUS-ERG融合基因的疾病发生类型相似。结论:1.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HL-60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细胞凋亡减少;亦可以引起32D细胞髓系成熟分化阻滞。2.FUS-ERG融合基因引起脐血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加,髓系成熟分化阻滞,分化阻滞在干祖细胞及早幼粒细胞阶段。3.FUS-ERG融合基因协同PTPN11突变,引起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导致32D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和髓系分化阻滞,下游HIF-1a、IKKa、Casp9基因下调。4.单独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移植小鼠发病,但是小鼠疾病的发生类型多样,此结果和临床上FUS-ERG融合基因的发生白血病的类型相似。
二、英国公司称可将血细胞转变为干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公司称可将血细胞转变为干细胞(论文提纲范文)
(1)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主体细胞和干细胞的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简介 |
1.1.1 白血病的定义及分类 |
1.1.2 AML的治疗现状 |
1.2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 |
1.3 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 |
1.4 Bcl-2 家族蛋白 |
1.5 AML干细胞 |
1.6 氧化磷酸化 |
1.7 ONC213 |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靶向PI3K/mTOR、ERK和Bcl-2信号网络杀伤AML主体细胞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2.1 背景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溶液的配置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MTT法测定体外药物活性 |
2.3.3 JC-1 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
2.3.4 Western blotting |
2.3.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6 免疫共沉淀(IP) |
2.3.7 过表达或基因沉默工程细胞株的构建 |
2.3.8 集落形成实验 |
2.3.9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VS-5584 抑制AML细胞的生长 |
2.4.2 VS-5584 诱导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死亡 |
2.4.3 SCH772984 能够消除VS-5584 诱导的ERK活化 |
2.4.4 VS-5584和SCH772984 协调诱导AML细胞死亡 |
2.4.5 VS-5584 联合SCH772984 诱导细胞死亡部分依赖caspase |
2.4.6 VS-5584 联合SCH772984 协同诱导AML临床样本细胞死亡 |
2.4.7 VS-5584 联合SCH772984 对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没有明显毒性 |
2.4.8 VS5584 联合SCH772984 能够下调 Mcl-1 同时上调 Bim |
2.4.9 VS-5584和SCH772984 联合处理使Bim与 Bcl-2 结合 |
2.4.10 ABT-199 能显着增加VS-5584和SCH772984 两药联合诱导的细胞死亡 |
2.4.11 Bim在三药联合诱导细胞死亡中起关键作用 |
2.4.12 三药联合诱导的细胞死亡部分依赖caspase |
2.4.13 三药联合诱导AML临床样本细胞发生细胞死亡 |
2.4.14 三药联合抑制AML祖细胞的活性 |
2.4.15 三药联合对正常人CD34+脐带血细胞没有影响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ONC213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活性及机制研究 |
3.1 背景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试剂 |
3.2.3 溶液配制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3.3.3 海马XF24 生物能量测定仪测定细胞氧气消耗速率 |
3.3.4 线粒体提取 |
3.3.5 电子显微镜考察细胞线粒体结构 |
3.3.6 小鼠模型检测ONC213 体外处理对AML干细胞的影响 |
3.3.7 药代动力学实验 |
3.3.8 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的构建及动物实验 |
3.3.9 基因表达数据库的筛选和分析 |
3.3.10 线粒体酶活性测定实验 |
3.3.11 hClpP WLA实验 |
3.3.12 hClpP络蛋白-FITC实验 |
3.3.13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ONC213 抑制AML活细胞增殖 |
3.4.2 ONC213 诱导AML细胞死亡 |
3.4.3 ONC213 部分通过内源性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
3.4.4 ONC213与ONC201、ONC212 具有不同的分子机制 |
3.4.5 ONC213 抑制线粒体呼吸 |
3.4.6 ONC213 影响线粒体外周膜电位 |
3.4.7 ONC213 影响线粒体的数量与形态 |
3.4.8 改变碳源为D-半乳糖可以增强ONC213 的活性 |
3.4.9 ONC213 抑制电子传递链膜蛋白复合物Ⅰ、Ⅱ |
3.4.10 ONC213 活化CLpP |
3.4.11 AML细胞株中OXPHOS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内源性差异 |
3.4.12 Mcl-1在ONC213 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3.4.13 ONC213 耐药的MOLM-13 细胞丧失对OXPHOS的依赖性并上调Mcl-1 |
3.4.14 ONC213 抑制AML主体细胞和祖细胞 |
3.4.15 ONC213 对正常人CD34+脐带血细胞没有明显影响 |
3.4.16 ONC213 具有体外抗AML干细胞的活性 |
3.4.17 ONC213 具有体内抗AML活性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齐墩果酸在hiPSC-CMs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hiPSC-CMs生物学特性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齐墩果酸介导丙酮酸激酶同工型转换促进hiPSC-CMs的成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干细胞疗法在修复受损心肌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
(3)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B 常用试剂配制 |
附录C 个人简历 |
附录D 综述 外泌体和 miRNA 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及其治疗意义 |
参考文献 |
(4)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白血病 |
1.1.1 白血病的定义 |
1.1.2 白血病的分类 |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 |
1.2.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定义 |
1.2.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型 |
1.2.3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突变 |
1.2.4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
1.2.5 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 |
1.3 BCL-2 家族蛋白及BCL-2 抑制剂 |
1.3.1 Bcl-2 家族蛋白成员及结构 |
1.3.2 Bcl-2 家族蛋白功能 |
1.3.3 Bcl-2 抑制剂 |
1.4 DNA拓扑异构酶 |
1.4.1 拓扑异构酶Ⅱ |
1.4.2 拓扑异构酶Ⅱ α抑制剂 |
1.4.3 Vosaroxin(SNS-595) |
1.5 瓦氏效应(Warburg effect) |
1.6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 |
1.7 线粒体复合物Ⅰ抑制剂IACS-010759 |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Vosaroxin协同增强Venetoclax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细胞及组织 |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3 溶液配制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复苏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胞冻存 |
2.3.4 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及正常人骨髓单核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2.3.5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 |
2.3.6 集落形成实验 |
2.3.7 Western blotting |
2.3.8 碱性彗星实验 |
2.3.9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
2.3.10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具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 |
2.4.2 Vosaroxin可部分削弱Venetoclax对 Mcl-1 的诱导作用,但无法阻止Mcl-1 与游离的Bim结合 |
2.4.3 DNA损伤在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4.4 Venetoclax干扰对Vosaroxin诱导的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
2.4.5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 |
2.4.6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但不伤害正常的造血祖细胞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IACS-010759 协同Venetoclax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线粒体提取 |
3.3.2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3.3.3 Seahorse实验 |
3.3.4 shRNA沉默细胞株及cDNA过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
3.3.5 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构建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凋亡 |
3.4.2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并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 |
3.4.3 Venetoclax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显着增强IACS-010759 的抗白血病活性 |
3.4.4 Venetoclax不能增强IACS-010759对OXPHOS的抑制作用 |
3.4.5 IACS-010759 诱导线粒体易感态,从而增强Venetoclax所诱导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 |
3.5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促绵羊iPSC生成效率的miRNAs筛选与评价及向雌性PGC样细胞定向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2.1.1 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 |
2.1.2 多能干细胞由不同信号通路调节 |
2.1.3 提高体细胞重编程效率的研究 |
2.2 家畜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
2.2.1 猪诱导多能干细胞 |
2.2.2 绵羊和山羊诱导多能干细胞 |
2.2.3 牛诱导多能干细胞 |
2.3 miRNAs与多能干细胞 |
2.3.1 miRNA简介及生物学功能 |
2.3.2 miRNA在多能干细胞中的作用 |
2.3.3 miRNAs促进体细胞重编程 |
2.4 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原始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 |
2.4.1 形成原始生殖细胞的关键因子和基因 |
2.4.2 ESC/iPSC定向分化原始生殖细胞的途径 |
2.4.3 ESC/iPSC体外诱导分化为生殖细胞的培养体系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促进绵羊体细胞重编程miRNAs的筛选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动物和细胞 |
1.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1.3 主要试剂耗材 |
1.1.4 质粒 |
1.2 方法 |
1.2.1 绵羊肾细胞(SKC)分离培养及鉴定 |
1.2.2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分离培养与饲养层细胞制作 |
1.2.3 促绵羊体细胞重编程miRNAs的初步筛选 |
1.2.4 慢病毒质粒提取与酶切鉴定 |
1.2.5 慢病毒包装 |
1.2.6 慢病毒收集及病毒滴度测定 |
1.2.7 miRNAs促绵羊肾上皮细胞重编程效率比较 |
1.2.8 siPSC的鉴定 |
1.2.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绵羊体细胞的分离纯化 |
2.2 MEF细胞分离培养及饲养层细胞的制备 |
2.3 慢病毒质粒提取与酶切鉴定 |
2.4 成功包装各类慢病毒 |
2.5 促绵羊SKC重编程的miRNAs筛选 |
2.5.1 慢病毒成功感染SKC |
2.5.2 比较不同miRNA诱导绵羊SKC的效率 |
2.5.3 miR-200c-141+8因子诱导绵羊iPSC |
2.6 由miR-200c-141促进重编程获得的siPSC的多能性鉴定 |
2.6.1 AP染色鉴定 |
2.6.2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siPSC中多能性蛋白因子表达 |
2.6.3 qPCR鉴定siPSC中多能性因子基因转录 |
2.6.4 siPSC中多能基因Nanog启动子甲基化分析 |
2.6.5 siPSC核型分析 |
2.6.6 siPSC向拟胚体(EB)三胚层分化鉴定 |
3 讨论 |
3.1 绵羊iPSC的特征及诱导效率 |
3.2 miRNA提高干细胞诱导效率 |
4 小结 |
试验二 miR-200c提高羊体细胞重编程机制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和载体 |
1.1.2 重要仪器和设备 |
1.1.3 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miR-200c靶蛋白的预测 |
1.2.2 合成绵羊miR-200c模拟物、抑制物和阴性对照 |
1.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
1.2.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200c靶基因 |
1.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c靶基因的m RNA水平 |
1.2.6 Western blot检测miR-200c靶基因的蛋白水平 |
1.2.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R-200c靶基因的预测 |
2.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 |
2.2.1 靶基因ZEB1和TWISTNB3’UTR区扩增测序 |
2.2.2 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
2.3 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ZEB1、TWISTNB及 E-cadherin转录水平 |
2.5 Western blot检测ZEB1、TWISTNB及 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 |
3 讨论 |
3.1 TGF-β信号通路与细胞重编程 |
3.2 miRNA提高重编程的机制 |
4 小结 |
试验三 绵羊iPSC定向分化雌性PGC样细胞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胞和载体 |
1.1.2 重要仪器和设备 |
1.1.3 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绵羊生殖相关基因DAZL和 BOULE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1.2.2 PLVX-Dazl和 PLVX-Boule的慢病毒包装 |
1.2.3 慢病毒滴度测定 |
1.2.4 绵羊卵巢细胞的分离培养 |
1.2.5 绵羊iPSC定向分化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PGCLC) |
1.2.6 绵羊iPSC定向分化雌性PGC样细胞鉴定 |
1.2.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绵羊生殖相关基因DAZL和 BOULE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2.1.1 绵羊生殖相关基因DAZL和 BOULE的扩增 |
2.1.2 成功构建绵羊生殖相关基因DAZL和 BOULE慢病毒载体 |
2.1.3 成功包装慢病毒LV-DAZL和 LV-BOULE |
2.2 绵羊卵巢细胞分离培养 |
2.3 稳转DAZL和 BOULE基因siPSC的建立 |
2.4 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PGCCL)的鉴定 |
2.4.1 绵羊PGC样细胞的分化条件和过程 |
2.4.2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绵羊PGC样细胞 |
2.4.3 实时定量RT-PCR验证绵羊PGC样细胞 |
3 讨论 |
3.1 原始生殖细胞与多能干细胞 |
3.2 体外重构原始生殖细胞的方法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基于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结直肠癌糖基化合物配体的筛选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糖基化及糖基化合物概述 |
1.2 糖基化的功能 |
1.2.1 糖基化的生理功能 |
1.2.2 癌症中的糖基化 |
1.3 糖基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方法 |
1.3.1 质谱法 |
1.3.2 电化学分析法 |
1.3.3 微流控分析法 |
1.3.4 微阵列芯片分析法 |
1.4 凝集素微阵列芯片 |
1.4.1 凝集素概述 |
1.4.1.1 凝集素的定义及特性 |
1.4.1.2 凝集素的应用 |
1.4.2 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构建 |
1.4.3 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1.4.3.1 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检测方法 |
1.4.3.2 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应用 |
1.5 糖基转移酶抑制剂的筛选 |
1.5.1 糖基转移酶概述 |
1.5.2 糖基转移酶抑制剂及其分析方法 |
1.5.2.1 糖基转移酶抑制剂 |
1.5.2.2 糖基转移酶抑制剂的分析方法 |
1.6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
1.6.1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概述 |
1.6.2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
1.6.3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
1.6.3.1 磁共振成像(MRI) |
1.6.3.2 X-射线CT成像 |
1.6.3.3 光学成像 |
1.6.3.4 多模态成像 |
1.7 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富集技术及研究意义 |
1.7.1 循环肿瘤细胞概述 |
1.7.2 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富集方法 |
1.7.2.1 基于物理特性的分离富集方法 |
1.7.2.2 基于生物特性的分离富集方法 |
1.7.3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的临床意义 |
1.8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结直肠癌细胞表面糖基化合物配体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仪器表征 |
2.2.3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微阵列芯片的制备与活化 |
2.2.4 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制备 |
2.2.5 结直肠癌细胞特异性凝集素的筛选 |
2.2.6 NaGdF_4:Yb~(3+),Er~(3+)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合成 |
2.2.7 NaGdF_4:Yb~(3+),Er~(3+)@NaGdF_4 UCNPs的合成 |
2.2.8 UCNP@SiO_(2-)COOH纳米粒子的合成 |
2.2.9 UCNP@SiO_(2-)UEA-I的合成 |
2.2.10 UCNP@SiO_(2-)COOH和UCNP@SiO_(2-)UEA-I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分析 |
2.2.11 试管CT和MR成像分析 |
2.2.12 细胞多模态成像(UCL/MR/CT)分析 |
2.2.13 活体多模态成像(UCL/MR/CT)分析 |
2.2.14 UCNP@SiO_(2-)COOH和UCNP@SiO_(2-)UEA-I的体内分布及体内毒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PAAM水凝胶基底的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制备和表征 |
2.3.2 结直肠癌细胞表面糖基化合物配体的筛选 |
2.3.3 UCNP@SiO_(2-)UEA-I纳米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
2.3.4 UCNP@SiO_(2-)UEA-I对SW480细胞的特异性靶向能力分析 |
2.3.5 UCNP@SiO_(2-)UEA-I对SW480肿瘤的特异性靶向能力分析 |
2.3.6 体内毒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凝集素微阵列芯片在糖基转移酶抑制剂分析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抑制剂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抑制处理 |
3.2.4 利用PAAM凝集素微阵列芯片分析抑制剂的抑制能力 |
3.2.5 细胞荧光成像 |
3.2.6 槲皮素的体外抑制效果评估 |
3.2.7 槲皮素的体内抑制效果评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PAAM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糖基转移酶抑制剂分析 |
3.3.2 槲皮素的体外抑制效果评估 |
3.3.3 槲皮素的体内抑制效果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EA-I功能化上转换纳米探针在生物光学成像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仪器表征 |
4.2.3 NaErF_4:10% Yb纳米粒子的合成(简称为Er) |
4.2.4 Er@Y、Er@Y@Nd、Er@Y@Nd@Gd UCNPs的合成 |
4.2.5 UCNP@SiO_2-COOH的合成 |
4.2.6 UCNP@SiO_2-PEG、UCNP@SiO_2-D-SP5和UCNP@SiO_2-UEA-I的合成 |
4.2.7 UCNP@SiO_2-COOH、UCNP@SiO_2-PEG、UCNP@SiO_2-D-SP5和UCNP@SiO_2-UEA-I的细胞毒性分析 |
4.2.8 细胞的UCL成像 |
4.2.9 组织穿透深度的探究 |
4.2.10 UCNPs在体内分布及清除的探究 |
4.2.11 UCNPs靶向SW480肿瘤能力的探究 |
4.2.12 UCNPs的体内毒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r@Y@Nd@Gd UCNPs的合成及表征 |
4.3.2 UCNP@SiO_2-COOH、UCNP@SiO_2-PEG、UCNP@SiO_2-D-SP5和UCNP@SiO_2-UEA-I的合成及表征 |
4.3.3 UCNP@SiO_2-COOH、UCNP@SiO_2-PEG、UCNP@SiO_2-D-SP5和UCNP@SiO_2-UEA-I对SW480细胞的靶向作用 |
4.3.4 组织穿透深度 |
4.3.5 UCNP@SiO_2-COOH、UCNP@SiO_2-PEG、UCNP@SiO_2-D-SP5和UCNP@SiO_(2-)UEA-I在体内的分布及清除 |
4.3.6 UCNP@SiO_(2-)COOH、UCNP@SiO_2-PEG、UCNP@SiO_2-D-SP5和UCNP@SiO_2-UEA-I靶向SW480肿瘤的能力 |
4.3.7 纳米粒子体内毒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EA-I功能化磁珠在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和分离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2.3 MB-UEA-I的合成 |
5.2.4 MB-UEA-I浓度及捕获时间的优化 |
5.2.5 MB-UEA-I捕获SW480细胞的特异性及捕获效率 |
5.2.6 被捕获细胞的活率及增殖能力分析 |
5.2.7 模拟病人血液样本中CTCs的捕获 |
5.2.8 捕获临床样本中病人血液中的CTCs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Bs和MB-UEA-I的制备和表征 |
5.3.2 MB-UEA-I捕获SW480细胞的特异性及捕获效率 |
5.3.3 捕获模拟病人血液中的CTCs |
5.3.4 被捕获细胞的活率及增殖能力 |
5.3.5 捕获临床病人外周血中的CTCs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mTOR信号通路在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红系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输血治疗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
1.2 体外制备的红细胞的研究现状 |
1.3 自噬是红细胞最终成熟的主要机制 |
1.4 自噬与红系分化 |
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试剂 |
2.3 器械的处理 |
2.4 实验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体外诱导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向红细胞定向分化体系的建立 |
3.2 雷帕霉素对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早期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
3.3 雷帕霉素对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中晚期分化和成熟的影响及机制 |
第四章 讨论 |
4.1 无血清、无饲养层体系体外诱导人脐血CD34+细胞生成红细胞 |
4.2 mTOR在人脐带血来源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分化早期增殖阶段的重要作用 |
4.3 mTOR与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分化进程 |
4.4 mTOR在人脐带血来源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分化中晚期与红细胞成熟的关系 |
4.5 总结和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自噬调控红细胞成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长链非编码RNA Oslr9对干细胞多能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干细胞 |
2.1.1 干细胞的分类 |
2.1.2 干细胞的应用 |
2.1.3 干细胞面临的挑战 |
2.2 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
2.2.1 体细胞核移植(SCNT) |
2.2.2 细胞融合 |
2.2.3 转录因子过表达 |
2.2.4 非基因重编程法 |
2.3 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 |
2.3.1 OSKM因子 |
2.3.2 体细胞重编程与表观遗传学 |
2.3.3 非编码RNA与重编程 |
2.3.4 染色质重塑 |
2.4 小结 |
第3章 Oslr9在体细胞重编程及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与定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细胞 |
3.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3.1.3 实验试剂 |
3.1.4 相关试剂的配置方法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2.1 细胞复苏、培养和冻存 |
3.2.2 细胞总RNA的抽提 |
3.2.3 合成cDNA |
3.2.4 细胞核浆分离的方法 |
3.2.5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3.2.6 PCR产物电泳鉴定 |
3.2.7 PCR产物的回收 |
3.2.8 RT-Cas9免疫共沉淀 |
3.2.9 RNA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
3.2.10 拟胚体形成实验 |
3.2.11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
3.3 统计学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LncRNA Oslr9的确定 |
3.4.2 Oslr9在重编程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
3.4.3 Oslr9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
3.4.4 Oslr9的亚细胞定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4章 长链非编码RNA Oslr9对多能性的维持作用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细胞 |
4.1.2 实验质粒 |
4.1.3 实验器材 |
4.1.4 实验试剂 |
4.1.5 相关试剂的配制方法 |
4.2 实验方法 |
4.2.1 Oslr9短发夹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2 质粒的扩增 |
4.2.3 慢病毒的包装 |
4.2.4 病毒浓缩 |
4.2.5 细胞稳定转染 |
4.2.6 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筛选 |
4.2.7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
4.2.8 免疫荧光染色 |
4.3 统计学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Oslr9下调后对多能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4.4.2 Oslr9下调后对mi PSC增殖能力的影响 |
4.4.3 Oslr9下调后对mi PSC形态学及Oct4/Nanog表达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5章 长链非编码RNA Oslr9对多能性基因的活化作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细胞 |
5.1.2 实验质粒 |
5.1.3 实验器材 |
5.1.4 实验试剂 |
5.2 相关试剂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Oslr9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
5.3.2 质粒扩增 |
5.3.3 慢病毒包装 |
5.3.4 稳定转染及筛选 |
5.3.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5.4 统计学处理 |
5.5 实验结果 |
5.5.1 在m FIB中上调表达Oslr9后对多能性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2 Oslr9对Oct4、Sox2和Nanog启动子区的作用 |
5.6 讨论 |
5.7 结论 |
第6章 Oslr9通过Tet1调控Oct4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细胞 |
6.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6.1.3 实验试剂 |
6.2 相关试剂的配制 |
6.3 实验方法 |
6.3.1 RNA免疫共沉淀 |
6.3.2 Oct4基因甲基化检测 |
6.3.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6.4 实验结果 |
6.4.1 Oslr9对Oct4基因甲基化状态的调控 |
6.4.2 Oslr9与Tet蛋白家族 |
6.5 讨论 |
6.6 结论 |
第7章 Oslr9通过介导形成染色质内环状结构激活多能性基因Oct4的表达 |
7.1 实验材料 |
7.1.1 实验细胞 |
7.1.2 实验器材 |
7.1.3 实验试剂 |
7.2 相关试剂的配制 |
7.3 实验方法 |
7.3.1 逆转录相关捕获实验 |
7.3.2 染色质构象捕获实验 |
7.4 统计学处理 |
7.5 实验结果 |
7.5.1 CRIST-seq结果分析Oslr9与Oct4、Sox2启动子结合情况 |
7.5.2 RNA逆转录相关捕获实验(RAT)揭示Oslr9结合Oct4基因多个调控元件 |
7.5.3 Oslr9对Oct4基因处染色质空间三维结构的调控作用 |
7.6 讨论 |
7.7 结论 |
第8章 全文小结及主要结论 |
8.1 全文小结 |
8.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临床特征 |
引言 |
病例资料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 |
引言 |
病例资料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FUS-E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英国公司称可将血细胞转变为干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 [1]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主体细胞和干细胞的新策略研究[D]. 苏永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齐墩果酸在hiPSC-CMs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谢敏.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D]. 卢雅琴.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D]. 刘芳兵. 吉林大学, 2021(01)
- [5]促绵羊iPSC生成效率的miRNAs筛选与评价及向雌性PGC样细胞定向分化研究[D]. 张云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6]基于凝集素微阵列芯片的结直肠癌糖基化合物配体的筛选及应用[D]. 田荣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mTOR信号通路在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红系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茜. 汕头大学, 2020(02)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长链非编码RNA Oslr9对干细胞多能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朱颜铂. 吉林大学, 2020(08)
- [10]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D]. 许小宇.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线粒体论文; 细胞分化论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论文; 血细胞论文; 融合蛋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