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及二者区域混合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及二者区域混合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论文摘要

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h-BN)都是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的二维材料,二者均具有诸多奇特且优异的性能,在很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石墨烯和h-BN的区域混合结构(h-BNC)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即石墨烯和h-BN在层内的横向异质结构。它具有石墨烯和h-BN的很多优点,带隙介于石墨烯和h-BN中间。本研究对石墨烯、h-BN和h-BNC进行了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其能带结构及其他一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石墨烯和h-BN均在航空航天领域有所应用,而低地球轨道的航天器需要在富原子氧的环境下工作,所以对石墨烯和h-BN在富原子氧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h-BNC,现在仍然缺少可以准确调控其带隙值的制备工艺。针对这些背景,作了如下几项研究:对氧原子的吸附和掺杂对h-BN的电学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原子氧在h-BN上的吸附都会使h-BN的带隙下降,下降的幅度与原子氧吸附的方式有关。空位缺陷会使h-BN带隙下降,而单纯的氧掺杂不能使h-BN带隙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当掺杂的位点同时存在悬键时,带隙则会大幅下降。本研究发现,存在缺陷的h-BN在富原子氧环境下存在着自修复效应。研究显示,h-BN对于各种气体分子均有不透过性,而缺陷会大大降低它对氧分子的阻隔能力。而计算结果显示,原子氧可以在h-BN缺陷位置发生化学吸附,从而减少缺陷对h-BN的影响。相比于缺陷被修复之前的情况,被修复之后h-BN对于氧分子的阻隔能力大为上升。并且,原子氧修复过后,原本h-BN缺陷位置处的电子密度也有所上升,电子云孔洞大幅缩小。所以,原子氧会对h-BN的缺陷位置进行修补,从而增强带缺陷h-BN的阻隔能力。对h-BNC最稳定的结构类型进行了研究,并且探明了碳含量和层数对其带隙的影响。能量计算显示,h-BNC中h-BN和石墨烯分布越集中,结构越稳定;对带隙的计算显示,含碳量越高,单层h-BNC的带隙就越低。可以通过调节碳含量,精确地在0-4.647 eV之间控制h-BNC的带隙。同时,h-BNC的层数上升,它的带隙也会剧烈地下降。因此,可以通过对h-BNC含碳量的控制和层数的控制,协同调节h-BNC的带隙。本研究对于石墨烯和h-BN在富原子氧环境下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对评估石墨烯和h-BN在富原子氧环境下电学性能表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对h-BNC带隙的计算,为制备特定带隙的h-BNC工艺设计提供了参考,对hBNC在带隙工程方面的应用也有一定的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
  •   1.3 石墨烯
  •   1.4 六方氮化硼
  •   1.5 石墨烯与六方氮化硼的区域混合结构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原子氧掺杂和吸附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   2.1 模型及计算参数
  •   2.2 氧原子的吸附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     2.2.1 单个原子氧的吸附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     2.2.2 多个原子氧吸附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   2.3 氧原子掺杂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     2.3.1 单个氧原子的掺杂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     2.3.2 多个氧原子的掺杂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子氧吸附和掺杂对六方氮化硼电学性能的影响
  •   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2 原子氧吸附对h-BN电学性能的影响
  •     3.2.1 单个原子氧的吸附对h-BN电学性能的影响
  •     3.2.2 多个氧原子的吸附对h-BN电学性能的影响
  •   3.3 氧原子掺杂对h-BN电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单个氧原子的掺杂对h-BN电学性能的影响
  •     3.3.2 多个氧原子的掺杂对h-BN电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方氮化硼在原子氧环境下的自修复效应
  •   4.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2 单层氮化硼的阻隔性能
  •   4.3 原子氧对h-BN单原子缺陷的修复效应
  •   4.4 原子氧对h-BN多原子缺陷的修复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墨烯与氮化硼区域混合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5.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5.2 h-BNC分散度与稳定性的关系
  •   5.3 h-BNC带隙与含碳量的关系
  •   5.4 h-BNC带隙与层数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坤

    导师: 马飞,鲁志斌

    关键词: 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区域混合材料,能带结构

    来源: 兰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兰州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B0703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775535)

    分类号: O469

    总页数: 66

    文件大小: 4740K

    下载量: 175

    相关论文文献

    • [1].半导体所等在多层石墨烯物理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2(02)
    • [2].美利用电子成像技术分析石墨烯[J]. 中国粉体工业 2012(06)
    • [3].全球首条石墨烯生产线明年8月投产 潜力巨大[J]. 中国粉体工业 2012(06)
    • [4].天奈科技开发出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锂电池助导剂[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3)
    • [5].广西大学破解石墨烯制备难题 可大批量生产粉体材料[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3)
    • [6].新的视觉体验 变色石墨烯泡沫创建“机械像素”[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6)
    • [7].不完美石墨烯的“华丽蜕变”[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6)
    • [8].石墨烯改变未来有望从这五大领域开始[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6)
    • [9].德阳将打造“中国西部石墨烯产业先导基地”[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3)
    • [10].科学家找到大规模生产纳米石墨烯薄片新方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2(02)
    • [11].英国石墨烯相关产业研发呈下降趋势[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3)
    • [12].青岛:以标准化为引领 促进石墨烯产业规范发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3)
    • [13].业内专家:石墨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需10到15年[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3)
    • [14].丰台园将打造国际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3)
    • [15].川大成功制备石墨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J]. 中国粉体工业 2015(04)
    • [16].石墨烯能否成为“开启梦幻未来的钥匙”?[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5)
    • [17].美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微波法制备高质量石墨烯[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5)
    • [18].浙大制得宏观石墨烯长纤维[J]. 中国粉体工业 2012(01)
    • [19].构造石墨烯纳米结构的新进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09(05)
    • [20].推开石墨烯的产业之门[J]. 中国建材资讯 2017(01)
    • [21].石墨烯将承载未来变革产业领域希望[J]. 中国粉体工业 2015(04)
    • [22].工信部:将组织实施“石墨烯+”行动 构建贯通上下游的产业链[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5)
    • [23].资本热炒石墨烯 何难题困扰产业发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5)
    • [24].神奇的石墨烯[J]. 泰州科技 2011(09)
    • [25].英国欲建造领军全球的石墨烯研究中心[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2)
    • [26].石墨烯的研究进展[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4)
    • [27].石墨烯产学研相结合 产业规模化即将形成[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4)
    • [28].欧盟20亿欧元资助石墨烯工程[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2)
    • [29].石墨烯坎坷的产业化之路[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2)
    • [30].石墨烯产业化步伐悄然加快[J]. 中国粉体工业 2013(02)

    标签:;  ;  ;  ;  

    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及二者区域混合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