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术前诊断技术研究

胆管癌术前诊断技术研究

李澄, 刘振生, 王礼同, 王苇, 杜芳[1]2006年在《MRCP、MR平扫和增强与MSCT结合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癌术前检出的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用接受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分析对比多排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外胆管癌术前检出的研究。方法: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23例肝外胆管癌和30例胆胰系统其它疾病患者完整的MSCT和MRI 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用SPSS11.0软件对上述诊断结果进行ROC分析。

高中山, 贾志斌, 曾祥高, 邓世贤, 孙丽芳[2]2018年在《~(18)F-FDG PET-CT在肝外胆管细胞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PET-CT)在肝外胆管细胞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7年9月就诊的103例疑似肝外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于术前进行了~(18)F-FDG PET-CT显像和增强CT扫描,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103例患者中共有92例患者为恶性肿瘤,11例患者为良性肿瘤,~(18)F-FDG PET-CT诊断和增强CT诊断在肿瘤性质、肿瘤类型、胆管癌分化程度以及胆管癌转移情况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PET-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83%、100.00%、84.62%和98.06%,均高于增强CT(90.22%、81.82%、50.00%、8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预测值相当(100.00%vs 97.65%,P>0.05)。结论~(18)F-FDG PET-CT可以有效应用于肝外胆管细胞癌术前的临床诊断中,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分期判断。

H., Furukawa, H., Ikuma, K., Asakura-Yokoe, K., Uesaka, 赵峰[3]2009年在《~(18)F-脱氧葡萄糖PET对胆管癌术前分期:PET+CT、多层螺旋CT与组织病理学对照》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评价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发射显像术(FDG-PET)在术前诊断胆管癌的价值。72例有可切除可能的胆管癌病人在术前行多层螺旋CT(MDCT)和FDG-PET检查。对比两者的诊断结果与随后的组织病理学

李海民, 周景师, 窦科峰, 高志清, 李开宗[4]2001年在《影像学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诊断及可切除性的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价值及术前评估肿瘤切除的准确性。方法对71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资料总结。结果肝门部胆管癌:B超、CT、PTC、ERCP、MRCP 术前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7,87.3,96.4,96.3,100%,实际切除与术前评估能够切除数比率分别为:40.4,36.2,78.3,71.4,93.3%。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在定性诊断上 MRCP、PTC 和 ERCP 虽高于 B 超及 CT,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估切除准确率上MRCP、ERCP 和 PTC 明显高于 B 超和 CT(P<0.05)。

塔西乌(Elh.Issoufou, Mahaman, Tassiou)[5]2003年在《胆管癌术前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胆管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多发生于老年病人,切除率低,预后差,对部分体质较弱的病人,胆道内支架的应用就成为治疗选择。当前,胆管癌的诊治尚存在不少问题:(1)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缺乏规范性指导意见。(2)胆管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胆管良性病变误当胆管癌治疗时有发生。(3)胆管癌未确诊前就植入胆道金属内支架,有可能埋下隐患。因此,胆管癌术前定性诊断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从五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中下段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探讨中下段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1例经术后确诊为中下段胆管癌(确诊组)与18例术前误诊为中下段胆管癌(误诊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中上腹胀不适、无痛性黄疸、低热、消瘦等。确诊组中78.9%血清CA19-9值异常增高,而误诊组仅为33%。确诊组中,术前B超、CT和ERCP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47.6%, 55.55%,和87.5%。而误诊组中9例经ERCP、6例MRCP、以及PTC、T管胆道造影、CT各1例确定胆管狭窄部位。误诊组中16例经手术探查确定诊断,分别为:胆总管损伤3例,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点过低伴结石嵌顿2例,胆囊癌转移灶2例,胰腺癌2例,胰腺结核2例,慢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和腹腔结核各1例;2例经随访治疗分别确定为腹腔结核和硬化性胆管炎。结论:单凭胆管狭窄的影像学资料难以将中下段胆管癌与许多病变相鉴别。应研究其术前和术中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以便选择最适当的治疗方案。关键词:胆管癌;影像学检查;诊断

钱晓莉, 司芩, 吕效平, 仝威, 黄声稀[6]2008年在《超声在肝外胆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术前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3例肝外胆管癌病人的超声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二维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癌符合66例占90.4%,其中肝门部胆管癌31例;胆总管癌35例。结论超声能显示胆管癌的形态、大小及周围淋巴结肿大等异常声像图。应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能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是否浸润,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意义。

陈敏华, 霍苓, 廖盛日, 严昆, 张晖[7]1997年在《超声对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探讨:关于壁浸润程度诊断》文中认为由于超声在显示胆管肿瘤的同时,也能显示胆管壁的形态及与邻近脏器组织的关系,因此有望对胆管癌术前分期作出诊断。本文根据肿瘤与胆管壁的关系、胆管壁形态、连续性、尤其外侧缘的形态改变等指标,确定了胆管癌壁浸润的叁个程度,即未侵及浆膜下及浆膜层(以下简称浆膜)(S1),侵及浆膜(S2),侵及浆膜外(S3)的超声诊断标准;井报告了经超声显示出肿瘤,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61例胆管癌壁浸润程度的超声诊断结果。根据此标准,超声诊断正确率分别为S1达69%;S2达78%;S3达56%;总诊断正确率达67%(41/61)。本文还讨论了胆管壁受侵不同程度的声像图特征及提高诊断率的要点。超声对胆管癌壁浸润程度的判断为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敏华, 霍苓, 张晖, 严昆, 廖盛日[8]2000年在《超声对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像诊断的进步提高了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但肿瘤容易发生浸润转移、术后复发率高,故术前分期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超声不仅能确认肿瘤,还能很好显示局部管壁形态、与周围相邻脏器组织及大血管关系、淋巴结等;从而为分期诊断研究提供依据。在目前影像学诊断中,较其他方法更具优越性。本室于1994~1996年,根据肿瘤与胆管壁的关系、胆管壁的形态、连续性、尤其外侧缘的形态改变等指标,提出了胆管癌壁浸润程度即未侵及浆膜(S1)、侵及浆膜(S2)、侵及浆膜外(S3)的超声诊断标准,诊断率达67%。继而根据中上段胆管肿瘤局部胆管壁形态及与肝脏、胆囊的分界关系,以及中下段胆管肿瘤与胰腺、十二指肠的关系,肿瘤与其旁大血管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状况等,设定了超声对胆管癌侵及邻近脏器组织的程度及分期诊断标准;总的分期诊断符合率达 70%;显示超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回顾性总结为胆管癌分期诊断前瞻性研究打下了基础。于1996~ 1999年,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等确诊的胆管癌34例,进行术前超声分期诊断,壁浸润诊断正确率达79%(27/34),超声术前分期诊断正确率达76%。该研究对发病率较高的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无创有效的分期诊断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操作技巧和附加方法的应用仍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张天华[9]2010年在《多排螺旋CT在肝门区胆管癌术前TNM分期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肝门区胆管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门区胆管癌约占胆管癌发病率的50%~57%,由于解剖结构特殊,周围毗邻关系复杂,临床医生对肝门区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困难。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能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梗阻近端胆管的扩张程度,胆管壁的形态、厚度以及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和浸润程度,了解有无腹腔转移的情况。为了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肝门区胆管癌术前TNM分期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辅助选择合理手术治疗方案,收集2007年至2009年在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病人4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将各时相数据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olum rendering ,V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法(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等叁维重建方式,通过观察原始轴位图像,结合叁维重建图像了解肿瘤范围、胆道、血管及邻近组织器官受侵情况,是否转移。结果表明: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CT,MDCT)不仅能显示肝门区胆管癌腔内的生长情况,还能显示其侵犯胆管壁、相邻周围组织器官、血管、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根治术34例,其准确性73.9%(34/46)非根治术12例,其准确性26.0%(12/46)。研究认为:MDCT对肝门区胆管癌术前TNM分期及分型与术后评估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为临床选择提供简便、全面、有效的检查方法并提高早期诊断率,对术前拟定手术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付兵, 曹瑛, 王忠, 彭竹琴[10]2010年在《肝门胆管癌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肝门胆管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手术结果,评价肝门胆管癌多层螺旋CT扫描术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3月~2010年7月间CT术前扫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66例,由3名主治以上医师联合读片诊断。以下情况认为肿瘤不可切除:对侧肝动脉侵犯、门静脉主干或对侧门静脉支侵犯、腹腔及膜膜后淋巴结肿大。由3名主治医师以上放射专家集体读片得出诊断结论。结果与术后结果对比,CT诊断门静脉侵犯准确性达80.8%(21/26),CT显示肝动脉侵犯准确性约90.5%(19/21),淋巴结肿大显示准确性约93.8%(15/16),沿管壁侵犯显示准确性约82.0%,CT认为可切除肿瘤47例中,手术中36例(76.6%)成功切除,19例CT提示不能切除,术中17例(89.5%)不能切除。结论术前CT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判断总的准确性约80.3%。

参考文献:

[1]. MRCP、MR平扫和增强与MSCT结合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癌术前检出的对照研究[C]. 李澄, 刘振生, 王礼同, 王苇, 杜芳. 中华医学会第十叁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 2006

[2]. ~(18)F-FDG PET-CT在肝外胆管细胞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 高中山, 贾志斌, 曾祥高, 邓世贤, 孙丽芳. 中国临床研究. 2018

[3]. ~(18)F-脱氧葡萄糖PET对胆管癌术前分期:PET+CT、多层螺旋CT与组织病理学对照[J]. H., Furukawa, H., Ikuma, K., Asakura-Yokoe, K., Uesaka, 赵峰.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

[4]. 影像学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诊断及可切除性的评估[J]. 李海民, 周景师, 窦科峰, 高志清, 李开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1

[5]. 胆管癌术前诊断技术研究[D]. 塔西乌(Elh.Issoufou, Mahaman, Tassiou). 复旦大学. 2003

[6]. 超声在肝外胆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J]. 钱晓莉, 司芩, 吕效平, 仝威, 黄声稀.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

[7]. 超声对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探讨:关于壁浸润程度诊断[J]. 陈敏华, 霍苓, 廖盛日, 严昆, 张晖.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7

[8]. 超声对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研究[C]. 陈敏华, 霍苓, 张晖, 严昆, 廖盛日. 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0

[9]. 多排螺旋CT在肝门区胆管癌术前TNM分期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D]. 张天华. 吉林大学. 2010

[10]. 肝门胆管癌术前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 付兵, 曹瑛, 王忠, 彭竹琴. 四川医学. 2010

标签:;  ;  ;  ;  ;  ;  ;  

胆管癌术前诊断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