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多媒体处理器论文-苑玮琦,黄旭

数字多媒体处理器论文-苑玮琦,黄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多媒体处理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M355,启动方式,NAND,Flash,视频监控

数字多媒体处理器论文文献综述

苑玮琦,黄旭[1](2012)在《数字多媒体处理器TMS320DM355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TI公司的TMS320DM355的启动方式和NAND启动流程,使开发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改动DVSDK中的UBL与编译U-Boot,并排除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开发者通过各种方式下载操作系统内核映像至DM355的Flsah,并建立NFS文件系统,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开发环境。(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2年03期)

李凯[2](2006)在《以最少元件实现“全业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无线手机已经实现了多种多样的功能,远非简单的仅具备语音功能的终端。多媒体处理,尤其是视频和音频编解码器,以及数码相机(DSC)功能,对于现在手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就在手机功能需求增加的同时,设备制造商们也一直面临着压力,就是要减少元件数量和(本文来源于《通信产业报》期刊2006-06-26)

黄豪佑[3](2006)在《视频压缩算法在数字多媒体处理器上的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压缩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此产生的各种视频压缩国际标准则为视频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提供了解决方案,并推动了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和拓展了其应用领域。H.263视频压缩标准是ITU-T为适应低码率视频通信的要求并在H.261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它在信源编码上采用了与H.261标准相类似的混合编码技术:在空域上采用DCT变换编码方式消除空间冗余,在时域上采用帧间预测编码消除时间冗余;但它取消了H.261标准中的环路滤波器,而在传输上采用可变长度编码(VLC)技术和在解码恢复中改用半像素运动补偿技术来降低码率,除了基本模式外,还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增强编码模式来适应通信系统或信道的需求:无限制运动矢量模式、先进预测模式、PB帧模式及基于语法的算术编码模式。这些可选模式都可以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 本文所做的工作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了解视频压缩标准的意义、发展过程,深入研究H.263标准的工作原理和核心算法。根据H.263的工作原理,结合TMS320DM642的硬件特性,利用高速电子设计理论设计基于TMS320DM642的H.263的硬件实现平台,该平台主要是由DSP(DM642)、FPGA、视频编解码芯片(SAA7113SAA7121)以及其它外围模块(SDRAM、E2PROM)等构成;并在平台上实现H.263压缩算法,最后研究了压缩算法中基于DSP的各种优化方法和优化技术。本文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视频压缩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深入介绍了H.263视频压缩标准,第叁章详细介绍TMS320DM642芯片以及实现平台的设计方案,给出详细的电路原理图,并介绍了高速PCB设计理论及板级仿真结果。第四章系统阐述了在平台上如何实现H.263压缩标准算法,给出了主要的程序流程图和核心算法的源代码,并深入讨论了在存储器、程序代码级上优化算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Jose,Fridman[4](2006)在《数字基带处理器AD6900的多媒体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最近几年,多媒体处理,特别是视频和音频编解码以及数码照相机已经成为手机的常见功能。然而,正当手机对功能需求日益增长的时候,手机生产厂商和OEM设备制造商却面临着不断减少器件数量和降低物料(BOM)成本同时满足严格低功耗要求的压力。他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来源于《今日电子》期刊2006年04期)

[5](2006)在《富士通推出基于FRV多媒体处理器的数字转录盒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士通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为客户提供数字转录盒(Recorder Box)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富士通微电子的 FRV 多媒体处理器芯片,此芯片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支持多种视频格式,集成了丰富的外部接口。基于 FRV 的数字转录盒解决方案为 TV、STB 及 DVD等产品添加了录制功能,使用户可以将喜爱的音视频内容转录在存储卡如 MS,SD 或 mini-SD 上,然后回放到手持设备如 PSP、PDA 或手机上。数字转录盒解决方案为用户解决了电视节目时间限制的问题,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自己喜爱的音视频内容。(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06年Z1期)

张旭东[6](2005)在《数字信号处理器 第四讲 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IC技术讲座是本刊2005年全新推出的技术类栏目。为了让工程师在设计开发中完善和拓展基础理论与系统知识,丰富应用经验,《世界电子元器件》和中电网联合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同创办了这个栏目,特约知名学者、教授以及着名半导体公司的应用工程师撰写,以系列讲座的方式对热点IC技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涵盖最新技术要点。最先开设的讲座将围绕叁大课题:DSP、FPGA和嵌入式系统,每个课题都将连载6期。(本文来源于《世界电子元器件》期刊2005年05期)

薛醒先[7](2004)在《多媒体应用处理器移动影音设备/数字家电展雄风》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 根据市场统计预测(见图1),2003年DSP市场值为61.3亿美元,展望未来5年,随着传统DSP产品单价(ASP)下滑、及新一代DSP附加更多功能、强化效能设计的前提下,预期该产品在2008年前将保持平均23.2%的高年复合成长率。(本文来源于《电子与电脑》期刊2004年10期)

郑伟[8](2003)在《多媒体应用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功能部件结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以DSP处理器结构为基础的媒体处理器芯片的研究成为热点。在深亚微米媒体处理器芯片设计实践中,高性能功能部件的设计和实现是研究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深亚微米时代VLSI设计的特点出发,主要研究了面向多媒体应用的处理器芯片MD32中高速功能部件的结构设计、片上存储系统设计和低功耗考虑: 在MAC(乘加器)模块的研究与设计中,通过对乘法运算的拆分,以四级流水的方式实现了单周期32比特乘累加运算;通过分析二进制乘法运算步骤以及时延分布,提出利用部分积计算结果产生次序的差异,将MSB(Most Significant Bits)部分和LSB(Least Significant Bits)部分的进位传递处理提早进行,最终以改进Booth算法、Wallace树结构和LRCF(Left-to-Right,Carry-Free)算法实现了具有较高速度和较好功耗性能的16比特×8比特乘法器。 支持多媒体扩展指令的ALU模块以及DAG(Data Address Generation)模块的研究和结构设计是MD32处理器设计的重要环节。MD32的指令集中包括大量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结构的多媒体扩展指令,ALU模块是其主要的硬件支持部分。在分裂式ALU设计工作中,提出了叁种方法解决时延问题: (一)具体分析关键路径中决定时延的关键信号,优化其相关逻辑电路,提高速度,减小模块整体关键路径时延。 (二)在逻辑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连线时延的影响,利用带时延的DFG分析逻辑结构,特别是复杂的选择结构,通过分解任务,调整次序,优化结构,减小电路时延。 (叁)对于功能复杂,经过上述优化方法仍然不能满足时延要求的,采用流水技术分级实现。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于窗口寻址和比特反转寻址等特殊寻址模式的支持。在DAG模块的设计中,以超前进位加法器构成进位选择结构实现了对于比特反转寻址计算,以两级流水(ID、DA)实现了窗口寻址计算,满足了时延要求。 在MD32的片上存储系统设计中,进行了相应的低功牦设计考虑。由于MD32采用了cache结构加片上RAM组成面积较大的片上存储系统,其功耗成为整块芯片的最主要部分。考虑采用子组块(sub-bank)技术和线缓冲器(Line Buffer)技术降低片上存储系统的功耗。 数据通路的功耗也是DSP处理器功耗的重要部分,考虑采用门控时钟技术防止MAC模块和ALU模块同时工作造成的功耗浪费,最后分析了MD32芯片的功耗特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10-01)

张旭东,张海昆,杨守峰[9](2002)在《宽带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器——MAP-CA》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速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发展很快,尤其是VLIW(超长指令字)结构成为高端DSP的主流技术,除了传统的通用DSP产品采用VLIW技术外,针对多媒体应用的专门化通用可编程DSP也有了长足进展,例如Philips的Tri-Media系列和Equa-tor的MAP_CA系列等,在我国都已经开始应用于多媒体系统设计中,本文以MAP_CA为例,分析一下这类多媒体处理器的特点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电子元器件》期刊2002年06期)

樊凌涛,陈健[10](2002)在《数字信号处理器面向多媒体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多媒体信息处理、传输对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要求,从实用角度分析总结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特点,以DSPDSP及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2年02期)

数字多媒体处理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无线手机已经实现了多种多样的功能,远非简单的仅具备语音功能的终端。多媒体处理,尤其是视频和音频编解码器,以及数码相机(DSC)功能,对于现在手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就在手机功能需求增加的同时,设备制造商们也一直面临着压力,就是要减少元件数量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多媒体处理器论文参考文献

[1].苑玮琦,黄旭.数字多媒体处理器TMS320DM355启动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12

[2].李凯.以最少元件实现“全业务”[N].通信产业报.2006

[3].黄豪佑.视频压缩算法在数字多媒体处理器上的应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Jose,Fridman.数字基带处理器AD6900的多媒体应用[J].今日电子.2006

[5]..富士通推出基于FRV多媒体处理器的数字转录盒解决方案[J].计算机与网络.2006

[6].张旭东.数字信号处理器第四讲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5

[7].薛醒先.多媒体应用处理器移动影音设备/数字家电展雄风[J].电子与电脑.2004

[8].郑伟.多媒体应用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功能部件结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3

[9].张旭东,张海昆,杨守峰.宽带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器——MAP-CA[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2

[10].樊凌涛,陈健.数字信号处理器面向多媒体的发展[J].计算机工程.2002

标签:;  ;  ;  ;  ;  

数字多媒体处理器论文-苑玮琦,黄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