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主义论文-李永新

重建主义论文-李永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建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艺术生产,历史唯物主义,生产,文化批判

重建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新[1](2019)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重建——本雅明、伊格尔顿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提出艺术生产理论。这一理论从经济学意义的生产出发,既承认文艺的独立性,又将其与物质条件和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入批判。本雅明与伊格尔顿将这一社会历史批评理论转换成文化批判理论。他们一方面重构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的意义,以物质"生产"的内涵解释艺术生产,强调艺术生产具有建构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把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化,从历史的"不在场"中寻找历史,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一种文化理论。他们主要在文化层面使用"生产"概念,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进行单面性的言说,最终只能在美学层面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隋云鹏[2](2019)在《重建最高文化信仰:天命与理性的共产主义革命——兼论人类不自由的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最高文化信仰是指对某种文化终极精神的虔诚信念、崇高敬仰和奉行实践。天命信仰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文化信仰,是理性的、具有深厚科学根基和唯物主义传统的国家文化信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成为启蒙学者极力确立的最高文化信仰。人类和人类社会本身是自然发展一般规律的产物,从进入历史发展过程开始,即进入探寻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进程。恩格斯认为"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因此,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中,起基础作用的是分工规律,从而揭开了天命与理性的神秘面纱——分工,而分工也是人类不自由的根源。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天命与理性的彻底批判,实现了天命与理性的共产主义革命,自由成为最高文化信仰。(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赵志强[3](2019)在《经济理性批判与生态理性重建:安德烈·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逻辑进路与价值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兹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源于经济理性,由此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为了消除经济理性给生态、社会和劳动工人带来的危害,高兹提出了重建生态理性,并基于此建构了其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高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启示。(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荒林[4](2019)在《文学女性主义重建男性经验与男性形象的政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中国崛起"过程,以反思姿态介入男性支配气质建构,文学女性主义在重建男性经验和男性形象的政治策略上不断推进,试图还原男性现代生存真相,充分关注男性中那些"沉默的、缺席的、没有说出的、符码化的,有可能是他自己失落的一部分"。在这个重建过程中,采用了如下几项文本政治策略:一是对男性弱势经验的书写,二是对父权支配性气质的反思,叁是对性别政治中的竞争赌性的审视。论文以虹影《饥饿的女儿》、张洁《无字》、严歌苓《妈阁是座城》等重要文本的男性书写作为分析重点,展示大中华语境下文学女性主义男性关怀的多重努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政文[5](2019)在《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阐释观的迷失导致理论转场的失败。当代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各种丧失知识公共性的阐释形式表现出来,注定无法成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公共文化成果。鉴此,在当代历史书写中务须坚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重返阐释的正确历史观为价值诉求,充分整合并吸纳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优秀理论资源,以科学的态度、方法和标准展示史实的真实现场,澄明思想的演进谱系,回归历史的真实性、真理性、知识性,从而在当代历史书写中真正消除历史虚无主义,重建阐释的知识图谱,以历史的至真达成文化的至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南湜[6](2019)在《《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云霞[7](2019)在《资本主义的生态失范与绿色社会的重建——科尔曼与福斯特生态政治思想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尔曼的生态政治思想虽不乏洞见,但因其运思路径未跳出资本主义架构,对绿色社会的构想不免落入幻象。福斯特的生态政治思想则因其深谙并洞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实质,加之对社会主义的鲜明态度,因而更富于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对我国当下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其意义更是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隽,乔瑞金[8](2019)在《主体与实践的逻辑关系探析——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与实践逻辑关系的系统梳理对于清晰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阐述对主体的理解与认识,确立了科学的主体观。鉴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在主体与实践关系理解上的偏差,西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开始致力于从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总体性原则出发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从逻辑关系看,其实践概念却是从主体范畴中推演出来的,并侧重从一种抽象的精神文化层面来揭示实践的内在机制。这一缺陷为西方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洞察,由此他们提出了拒斥主体的结构主义范式。这两种思潮的交锋又催生出一种寻求主客体力量动态平衡以及从主体间性出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理论动向。(本文来源于《理论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王霏[9](2019)在《“教派主义”与叙利亚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强调"教派主义"既是叙利亚危机中的突出元素,也将是影响叙利亚重建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论证叙利亚危机不完全属于教派冲突,指出阶级、意识形态、地方关系等也在叙利亚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继而对叙利亚"教派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动员进行详细论述,指出叙利亚"教派主义"因为长期的历史矛盾、短期的危机刺激及教派成员对集体被灭绝的恐惧等诸多因素动员起来。最后,结合哈菲兹·阿萨德与巴沙尔·阿萨德统治时期"教派主义"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分析在叙利亚未来重建中"教派主义"将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金胜[10](2019)在《现实主义总体性重建与文化中国想象——论陈彦《主角》兼及《白鹿原》》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彦的《主角》包含着在特定历史情境和立场下,以现实主义文学叙述总体性的重构,形塑"文化中国"主体的明确文化政治意涵。这一意涵表现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其诗学表征为现实主义总体性叙述的重构。因此小说既有以朴素现实主义手法书写中国世俗生活和文化精神、重构总体性叙述的诉求,又以对中国文化主流传统的认同和重塑,传达以传统文化精髓重构"文化中国"主体的精神超越期待。小说以"传统"为"现代",超越了"传统/现代"的对立结构;以"空间"超越"地方",从特殊性中获得普遍性。小说呈现了在我们这个时代,重建现实主义整体性叙述的可能、路径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难度,这是《主角》的症候性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重建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最高文化信仰是指对某种文化终极精神的虔诚信念、崇高敬仰和奉行实践。天命信仰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文化信仰,是理性的、具有深厚科学根基和唯物主义传统的国家文化信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成为启蒙学者极力确立的最高文化信仰。人类和人类社会本身是自然发展一般规律的产物,从进入历史发展过程开始,即进入探寻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进程。恩格斯认为"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因此,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中,起基础作用的是分工规律,从而揭开了天命与理性的神秘面纱——分工,而分工也是人类不自由的根源。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天命与理性的彻底批判,实现了天命与理性的共产主义革命,自由成为最高文化信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建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重建——本雅明、伊格尔顿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转换[J].文学评论.2019

[2].隋云鹏.重建最高文化信仰:天命与理性的共产主义革命——兼论人类不自由的根源[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

[3].赵志强.经济理性批判与生态理性重建:安德烈·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逻辑进路与价值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荒林.文学女性主义重建男性经验与男性形象的政治策略[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5].张政文.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19

[6].王南湜.《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2019

[7].王云霞.资本主义的生态失范与绿色社会的重建——科尔曼与福斯特生态政治思想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8].李隽,乔瑞金.主体与实践的逻辑关系探析——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路径[J].理论探索.2019

[9].王霏.“教派主义”与叙利亚重建[J].世界宗教研究.2019

[10].王金胜.现实主义总体性重建与文化中国想象——论陈彦《主角》兼及《白鹿原》[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标签:;  ;  ;  ;  

重建主义论文-李永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