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工贸易,缩小地区差距的纽带——对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文[1](2021)在《FDI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物流业是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消费状况的衡量指标之一。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获批成立,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和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使北部湾经济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但尽管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物流业方面仍存在投资结构失衡、规模偏小等问题。与此同时,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自身发展也存在着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企业转型升级意愿不强等现象。因此,开展研究将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与FDI进行联系,探讨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产生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如何有效地吸收和利用FDI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FDI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来说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采用定量分析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历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历年产值两类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FDI的增长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值的提高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FDI对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业的成功发展作为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第四部分,论文最后从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北部湾物流产业稳健发展和充分发挥北部湾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效应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胡述聚[2](2020)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网络理论或融合网络因素的区域经济新理论。在区域经济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网络现象对于拓展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网络视角剖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复杂的结构关系、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复杂的经济联系,识别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域经济“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最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区域间经济联系产生的本质——企业联系出发,基于企业总部分支关系大数据对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尝试建立区域经济网络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建立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二,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一般过程和网络组织模式。第三,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基于3053024条企业大数据,以及由140669个公司总部及其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6章,前3章是理论研究,后3章为实证研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界定,并对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和主要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评述。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网络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将本文的理论基础归纳为网络理论和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切入点。第三章是区域经济网络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区域关系研究的中心地范式和网络范式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随后尝试建立了一个包含分工演进、运输成本变化、规模报酬递增、多部门企业在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四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基于由140669个公司总部以及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从网络节点性、网络连通性以及网络子群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和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经济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产业空间演变四个维度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人口过程、经济过程、产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体网络以及部分典型产业网络化过程的剖析归纳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网络的组织模式。第六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从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对外经济联系、市场力、行政力、产业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政府规划协调6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网络化,区域经济呈现显着的“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3、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和轴线具有显着的层级特征,网络节点和轴线的等级与城市原有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密切相关。4、区域经济网络化是一个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口先集聚后分散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区域经济网络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具有层级特征的构建过程。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是由同等级城市间的水平联系网络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垂直联系网络构成的。6、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前期因素,而对外经济联系、行政力则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后期因素。7、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历史基础;产业分工与协作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纽带;产业集聚与扩散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基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外部推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物质载体;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周益赟[3](2020)在《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风貌逐渐趋同,尤其是城市建设标准和模式的套用,导致许多乡镇失去了原本“非正规”和“自然式”的地域特色,历史环境与乡土文化渐行渐远。村镇聚落是现实生活与经济活动开展的舞台,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的长期影响,社会群体之间的认同得到维护,因此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基因,且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村镇聚落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共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宁波镇海的庄市古镇,借用“地方记忆”和“城市意象”理论,详细阐释了“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结合庄市古镇的案例,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调研获取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据其特征梳理记忆线索,从而得出古镇当代价值,并进一步提出“聚落式博物馆”这一概念,为当前村镇历史聚落的保护以及地方文脉延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解析,包括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三个部分。分析了在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下,甬商形成的以民生行业安身立命、以主导行业为依托,以新生行业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并根据地方记忆理论归纳了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以及场景化、体化、符号化三个方面的记忆载体构成。第二部分是对庄市古镇承载的甬商记忆及其当代价值的分析。首先根据调研情况对记忆碎片进行梳理,并结合庄市甬商的发展轨迹对庄市的甬商记忆沉淀分层,得到三个阶段的记忆主题。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甬商群体、城市等多个角度对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针对庄市古镇现有的甬商记忆特征和当代价值而提出的新的保护方法,即聚落式博物馆。并根据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特征,围绕身份认同的核心思想,提出相应的建设模式以及聚落式博物馆所必须的展陈路径,为相关的历史聚落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李杰[4](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夏蓝图[5](2020)在《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乡旅游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我国城市建造水平和对居民的生活条件保障水平不断地改善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型乡村地区的社会产业结构也开始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结构性问题。与传统的城市地区相比,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优越地理环境及区位综合发展优势的新型乡村地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下,乡村旅游凭借其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悠闲舒适的农家生活脱颖而出,迎来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时代。然而,在我国旅游产业长期处于资源开发型的思想禁锢下,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往往只重视景区景点的建设,而忽略了发挥城市与乡村旅游二者互动协调作用。这种单独研究开发城市旅游或乡村旅游,将城乡旅游割裂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领域,无形中扩大了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严重制约了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发挥旅游业在城乡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创建城乡互动帮扶模式,对实现城乡旅游资源优势整合,提高城乡辐射区域内的旅游竞争力,寻求城乡旅游持续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实际意义。当前,面对宁波市实现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景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本文利用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中的“城市—乡村”磁铁模型,把城市和乡村统一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区域为理论立足根据。最先对论文研究对象的背景等做了阐明,明晰了本论文研究所需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接着,对国内外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城乡互动旅游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然后,对城乡旅游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就当下我国城乡旅游互动的几种现存模式进行归类总结,通过对城乡旅游互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为构建城乡旅游互动模型奠定基础。然后以“田园城市”的相关理论和思想为指导,构想了城乡旅游互动的内涵、逻辑以及动力,进而构建了城乡旅游互动的“城-乡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具体内容;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和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就宁波市的城市和乡村构成的区域旅游系统而言,分析了宁波市城乡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宁波市城乡互动旅游开展的条件和问题,旨在提出促进宁波市城乡旅游互动的策略,从而来推动城乡旅游之间的相互供给,形成特色互补,有效刺激宁波城乡旅游的需求,形成活跃不断的客源流,最终实现宁波市的城乡旅游互动共赢。
沈华夏[6](2019)在《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及其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金融产业嵌入到价值链循环,支持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网络视角下,金融机构跨域设置网点,在城市内形成金融集聚,在城市之间形成金融集聚网络。同时,金融集聚又作为产业集聚的一种形式,参与到区域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并影响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金融集聚视为城市内部属性难以适应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形势。我国金融集聚发展具有怎样的网络格局,如何嵌入价值链分工网络,带来怎样的经济效应?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以中国大陆的金融集聚网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层面研究了其发展格局、趋势以及经济影响。本文引入金融发展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流动空间理论的相关内容作为理论基础。其中金融发展理论是探讨金融集聚经济影响的理论基础;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下的价值链升级思想,是本文将金融集聚经济影响拓展至网络视角的理论工具;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的链锁网络模型是金融集聚网络实证研究的量化工具。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探讨了金融集聚网络的理论内涵与经济影响路径。将金融集聚网络定义为“由于金融集聚内部的金融机构跨城市设置网点,形成以城市金融集聚为网络节点,城市之间金融发展关联连接的金融业网络式集聚格局”。探讨了金融集聚网络的现实特征,明确了网络效应作用下金融集聚存在正外部性影响,微观视角下为金融集聚带来异质性。为了探讨网络视角下金融集聚的经济影响,本文以产业集聚为纽带,构建网络模型,提出理论假设,将金融集聚网络视为价值链分工网络的一个层面,得到金融集聚网络嵌入价值链分工网络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路径,形成本文核心论点:由于金融业位于价值链上游,金融集聚网络可以映射出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格局,影响城市内部和跨城市的产业升级,继而对城市经济效率和发展产生影响并具有跨城市联动效应。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大陆金融集聚网络进行了全面量化。使用链锁网络模型对中国大陆2000-2016年金融集聚网络进行量化得到金融网络连接度(Financial Network Connectivity,简称FNC)和金融连接度(Financial Connectivity,简称FC),分别是网络节点属性和网络连接属性。全国层面,我国金融集聚网络的规模和密度发展迅速,但等级性分化情况也较为明显,不均衡发展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层聚类和空间地理可视化得到四边形主干网格局,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为顶点。城市群层面,沿海城市群金融网络密度相对领先,内陆城市群居于第二梯队的追赶位置,但网络规模增长速度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层聚类和空间地理可视化逐一量化分析我国七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网络的主干网络和多中心化发展格局,体现出区域发展异质性。通过FNC和GDP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国家、城市群层面墨兰指数趋势和散点图格局存在较强相似性,初步体现金融集聚网络与城市经济发展格局的潜在关联。在网络量化的基础上,本文围绕FNC和FC两个指标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网络的经济效应。首先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利用动态面板回归检验发现FNC显着促进城市内部产业升级,而核心城市对非核心城市的金融连接FC可以跨城市带动非核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城市经济价值链升级的替代指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验证了FNC对城市经济价值链升级的正向影响。最后,使用面板回归分层检验了金融集聚网络对城市经济与贸易增长的影响:全国层面,我国城市FNC显着促进城市经济与贸易增长;城市群层面,七大城市群FNC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异质性影响,沿海城市群相对更为显着;城市群核心城市层面,检验发现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金融连接对非核心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影响,并利用七大城市群回归结果展开对比分析。在网络视角下,金融集聚具有网络式的发展格局与趋势,金融聚集发展以金融集聚网络的形式嵌入区域价值链分工网络,是在全球价值链深化发展背景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与升级的重要路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网络连接度FNC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与贸易增长,金融连接度FC能够跨城市带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针对这种网络视角下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本文认为,在宏观层面,应进一步消除行业壁垒与区域内行政壁垒,增强城市群内相关政策协同,减少政策差异。城市群层面,金融集聚网络的分化发展有利于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协同发展,沿海发达城市群应强化当前金融网络的多中心化发展趋势,内陆城市群应强化金融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的分化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层面,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不仅要关注城市内部的金融集聚,更要注意城市金融集聚或产业集聚的外部关联,以更好地利用网络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马盟雨[7](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刘静[8](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钱小平[9](2019)在《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集装箱运输成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集装箱多式联运作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高级运输组织形式,在发达国家先进港口占比达到20%至40%,而目前我国各大港口的占比多数不超过5%。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为国际多式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成本低、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少和安全的比较优势,尤其适合港口与内陆间(中长运距)的运输,成为世界很多国家优先发展的运输组织形式,近年来集装箱海铁联运在我国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起步于2009年,2011年至2017年,海铁联运箱量实现了年均约40%的增速,线路不断增多,腹地不断延伸,营运机构不断增加;但即使2017年海铁联运箱量达到40.5万TEU,占总吞吐箱量2461万的比例也只有1.64%,远低于我国六大海铁联运示范通道的平均水平2.8%,同时基础设施薄弱、辐射腹地狭窄、铁路运价较高、业务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仍制约着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得出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宜选择发展型战略。接着,分析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需求,并运用灰色RBF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海铁联运的集装箱箱量进行定量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发展战略重点:建立全方位的揽货体系、高效的物流信息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最后结合宁波舟山港发展实际,提出了优化内陆“无水港”网络、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拓展新通道线路、加强集疏运设施建设、整合信息应用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保障等六点具体的发展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周燕清[10](2019)在《宁波方言谚语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宁波文化镜像的宁波谚语,是宁波人民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经验性总结。宁波谚语内容丰富,涉及自然物候、生产实践、风俗文化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本文以宁波谚语为研究对象,在搜集语料和查阅宁波谚语专着的基础上,探究宁波谚语的语言特征、认知机制和文化意义构建。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研究综述及理论背景,第三章至第五章为正文,第六章为结语。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理由和意义,介绍了宁波市概况,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谚语研究现状,包括谚语概念及相关界定、谚语研究历程、宁波谚语的相关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第三章考察了宁波谚语的语言特征。语音方面,探究宁波谚语节奏和用韵的规律。语法方面,对宁波谚语语法结构进行描写和系统分析,分析宁波谚语单句、复句和紧缩复句形式特点。语义方面,论述宁波谚语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修辞方面,探究宁波谚语辞格的运用及特征。第四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探究宁波谚语的认知运作机制。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模式,宁波谚语存在三种隐喻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宁波谚语转喻类型主要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转喻,整体内部分和部分之间的转喻。隐喻和转喻机制在宁波谚语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Geeraerts的棱柱形模式体现了宁波谚语语义延伸的同构性和理据性。第五章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研究宁波谚语的社会意义构建,阐释宁波谚语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关系,总结宁波谚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第六章为结语,从语音、语法、语义和修辞角度总结了宁波谚语的语言特征,从认知角度总结了宁波谚语隐喻和转喻机制的作用,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宁波谚语的意义构建。最后总结文章创新点,发现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二、加工贸易,缩小地区差距的纽带——对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工贸易,缩小地区差距的纽带——对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FDI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外商直接投资与物流业的基本概念 |
2.1.1 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 |
2.1.2 物流业的基本概念 |
2.2 物流业FDI相关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家层面FDI对物流业发展的研究 |
2.3.2 区域层面FDI对物流业发展的研究 |
2.3.3 FDI与物流业各方面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影响现状分析 |
3.1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概况 |
3.1.1 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
3.1.2 物流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 |
3.1.3 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初步形成 |
3.1.4 物流行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
3.1.5 物流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 |
3.1.6 政策明显倾斜 |
3.2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影响的现状 |
3.2.1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FDI总体规模 |
3.2.2 北部湾经济区利用物流业FDI具体情况 |
3.3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行业利润率较低 |
3.3.2 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
3.3.3 投资结构不合理 |
3.3.4 相对规模偏小 |
3.3.5 引资方式过于单一 |
3.3.6 产业优化欠佳 |
第四章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影响的SWOT分析 |
4.1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
4.1.1 市场潜力大 |
4.1.2 产业关联性强 |
4.2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
4.2.1 投资结构不合理 |
4.2.2 投资环境仍待改善 |
4.2.3 生态环境矛盾突出 |
4.2.4 自主品牌缺失 |
4.3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
4.3.1 FDI大规模涌入 |
4.3.2 引资政策逐步完善 |
4.4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
4.4.1 新基建成为投资新热点 |
4.4.2 新冠疫情削弱投资能力 |
第五章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
5.2 模型的设立 |
5.3 实证分析 |
5.3.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
5.3.2 变量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 |
5.3.3 E-G两步法协整检验 |
5.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5 误差修正模型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FDI对物流业发展的案例及启示:以珠三角经济区为例 |
6.1 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业FDI以及物流业发展概况 |
6.1.1 总体规模 |
6.1.2 物流市场需求 |
6.1.3 交通运输网络 |
6.1.4 园区建设 |
6.1.5 政策环境 |
6.2 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业利用FDI的经验 |
6.2.1 物流技术的溢出效应 |
6.2.2 投资物流设施与设备 |
6.2.3 建设绿色物流 |
6.2.4 培养人才与扩大就业 |
6.3 珠三角经济区的成果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与建议 |
7.2.1 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北部湾物流产业稳健发展的六点建议 |
7.2.2 充分发挥北部湾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综合效应的三点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复杂网络 |
二、城市网络 |
三、区域经济网络 |
四、区域经济网络化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 |
二、企业联系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三、要素流动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四、社会文化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五、引力模型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及评述 |
一、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主流的网络分析工具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网络理论 |
一、城市网络理论 |
二、复杂网络理论 |
三、社会网络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
二、卡斯特的流空间理论 |
三、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四、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五、其他学者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第三节 理论切入点 |
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二、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 |
三、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
第三章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范式 |
一、传统的区域关系研究范式 |
二、区域关系的网络研究范式 |
三、中心地范式与网络范式的对比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 |
一、对现有空间经济理论及建模策略的分析 |
二、理论假设及合理性解释 |
三、企业视角的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 |
第三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
一、自然差异、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 |
二、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 |
三、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 |
四、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
五、产业分工机制 |
六、制度因素与区域政策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及空间范围界定 |
一、研究区概况 |
二、研究区空间范围界定 |
第二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 |
一、研究视角与行业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三、经济联系测度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分析 |
一、网络度中心性分析 |
二、网络中间中心性分析 |
三、网络节点层级分析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连通性分析 |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网络密度分析 |
二、长江三角洲内部经济网络分析 |
三、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网络分析 |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一、199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二、200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三、201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四、2017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 |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首位度变化 |
二、长江三角洲城镇等级规模变化 |
三、长江三角洲建设用地空间演变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人口演变过程 |
一、人口集聚测度 |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变化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经济演变过程 |
一、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测度 |
二、经济总量和经济重心变化 |
三、人均GDP空间格局演变 |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产业专业化演变过程 |
一、数据来源 |
二、区域专业化测度 |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专业化演变 |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及网络组织模式 |
一、不同网络节点的功能分析 |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
三、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网络组织模式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三、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
一、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 |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 |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
四、产业集聚与扩散 |
五、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
六、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甬商文化的相关研究 |
1.4.2 地方记忆的相关研究 |
1.4.3 历史村镇保护的相关研究 |
1.4.4 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 |
1.4.5 主题小镇的相关研究 |
1.4.6 综合述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甬商记忆的形成、内涵与载体构成 |
2.1 甬商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地理条件的制约与优势 |
2.1.2 社会环境的时代变革 |
2.1.3 浙东文化的长期熏陶 |
2.2 历史环境中的甬商 |
2.2.1 甬商的经营之道 |
2.2.2 甬商的社会身份 |
2.3 甬商记忆的主要内涵、特征及意义 |
2.3.1 甬商记忆的内涵 |
2.3.2 甬商记忆的特征 |
2.3.3 甬商记忆的意义 |
2.4 甬商的记忆载体构成 |
2.4.1 场景化记忆 |
2.4.2 体化记忆 |
2.4.3 符号化记忆 |
3 庄市古镇甬商记忆的当代价值 |
3.1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要素 |
3.1.1 聚落环境要素 |
3.1.2 建筑景观要素 |
3.1.3 人物事件要素 |
3.1.4 历史文本要素 |
3.1.5 民俗生活要素 |
3.2 庄市古镇的甬商记忆线索 |
3.2.1 “九龙漕”河——商船往来、贸易据点 |
3.2.2 宗族祠堂——寻根谒祖、家业兴旺 |
3.2.3 止所门头——建功立业、联络据点 |
3.2.4 学堂云集——叶荫故里、人杰辈出 |
3.3 庄市古镇的当代价值 |
3.3.1 甬商文化的空间遗产 |
3.3.2 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摇篮 |
3.3.3 甬商集体的乡愁之源 |
3.3.4 甬商品牌的活力源泉 |
3.3.5 甬商故里的广泛认同 |
4 庄市古镇的整体保护探索:聚落式博物馆模型 |
4.1 聚落式博物馆的内涵 |
4.2 聚落式博物馆的意义 |
4.2.1 从单体建筑到整个聚落——凸显集聚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
4.2.2 从馆藏藏品到空间遗产——保留生长环境,整合地方资源 |
4.2.3 从静态观赏到参与互动——体现品牌效应,推动精神传递 |
4.2.4 从专业解说到当地居民——倡导公众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
4.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体系 |
4.3.1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发展优势 |
4.3.2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理念 |
4.3.3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建设模式 |
5 庄市甬商博物馆的展陈路径 |
5.1 融合甬商记忆场景的当代生活形态 |
5.2 展示甬商记忆主题的系列文化产品 |
5.2.1 “水乡街市记忆”产品 |
5.2.2 “民族工商记忆”产品 |
5.2.3 “薪火相传记忆”产品 |
5.3 演绎甬商记忆情节的叙事空间序列 |
5.4 传播甬商记忆形象的视觉符号系统 |
5.4.1 历史记忆地图 |
5.4.2 游览导视系统 |
5.4.3 交通工具设计 |
5.4.4 多媒体宣传 |
6 结语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5)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乡旅游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加速造成城市风貌同质化和城市旅游同类化 |
1.1.2 旅游业发展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
1.1.3 乡村旅游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及区域发展新途径 |
1.1.4 宁波市城乡旅游互动发展潜力巨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旅游 |
2.1.2 乡村旅游 |
2.1.3 城乡旅游互动 |
2.2 国内外城乡旅游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城乡旅游互动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乡旅游互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城乡旅游互动现状 |
3.1.1 现状概述 |
3.1.2 现存模式 |
3.2 我国城乡旅游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城乡旅游上层规划政策落实不到位 |
3.2.2 城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
3.2.3 城乡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
3.2.4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失衡 |
3.3 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
3.3.1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
3.3.2 城乡旅游通道建设落后 |
3.3.3 城乡区域产业竞争压力上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田园城市”理论下的城乡旅游互动模型构建 |
4.1 田园城市理论 |
4.1.1 形成历史背景 |
4.1.2 主要内容 |
4.2 城乡旅游互动的相关构思 |
4.2.1 城乡旅游互动的内涵 |
4.2.2 城乡旅游互动的逻辑 |
4.2.3 城乡旅游互动的动力 |
4.3 城乡旅游互动模型构设 |
4.3.1 理论依据 |
4.3.2 遵循原则 |
4.3.3 “城-乡模型” |
4.3.4 具体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案例:宁波市城乡旅游互动发展 |
5.1 宁波市总体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社会经济概况 |
5.1.3 旅游资源分析 |
5.2 宁波市城乡旅游发展现状 |
5.2.1 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
5.2.2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
5.2.3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5.3 宁波市城乡旅游互动条件分析 |
5.3.1 旅游资源条件 |
5.3.2 旅游市场条件 |
5.3.3 旅游交通条件 |
5.3.4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
5.3.5 旅游政策条件 |
5.4 宁波市城乡旅游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5.4.1 城乡旅游产业利益差异 |
5.4.2 城乡思想文化观念障碍 |
5.4.3 城乡旅游基础设施不尽完善 |
5.4.4 城乡旅游销售缺乏创新意识 |
5.4.5 城乡旅游管理规划缺乏整体意识 |
5.5 基于“城-乡模型”的宁波市旅游互动开发策略 |
5.5.1 城乡资源差异化开发,突出城乡旅游资源特色 |
5.5.2 整合城乡旅游市场,构建统一严格的旅游市场管理体系 |
5.5.3 协调城乡旅游参与各方利益,实现城乡旅游互动共赢 |
5.5.4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
5.5.5 加强城乡交通通道基础建设,实现城乡旅游交流无障碍 |
5.5.6 制定城乡旅游统筹发展规划,促进城乡旅游产业融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及其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概念梳理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 |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2.1.2 金融集聚研究与网络视角拓展 |
2.2 价值链升级与金融业嵌入 |
2.2.1 价值链升级与服务业的参与 |
2.2.2 金融业嵌入价值链升级 |
2.3 网络视角与全球价值链 |
2.3.1 流动空间理论,城市网络实证与金融细分研究 |
2.3.2 世界城市网络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集聚网络的理论内涵与经济影响路径 |
3.1 从金融集聚到金融集聚网络 |
3.1.1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金融集聚 |
3.1.2 金融集聚网络的理论内涵与现实特征 |
3.2 网络视角下的金融集聚 |
3.2.1 金融业的网络效应 |
3.2.2 金融业网络效应的数理推导 |
3.2.3 网络视角下金融集聚的异质性 |
3.3 基于产业集聚的价值链分工网络 |
3.3.1 城市的产业集聚与价值链分异 |
3.3.2 基于城市产业集聚的价值链分工网络 |
3.4 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的经济影响路径 |
3.4.1 金融集聚网络嵌入价值链分工网络 |
3.4.2 金融集聚网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集聚网络的量化与格局分析 |
4.1 网络模型介绍与数据来源 |
4.1.1 链锁网络模型量化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网络模型结果与描述性统计 |
4.2.1 网络模型结果 |
4.2.2 描述性统计 |
4.3 中国金融集聚网络格局趋势分析 |
4.3.1 发展趋势分析 |
4.3.2 基于PAM聚类分层的全国层面主干网络格局分析 |
4.4 金融集聚网络与城市群多中心化发展 |
4.4.1 沿海城市群 |
4.4.2 内陆城市群 |
4.5 中国城市经济与金融集聚网络联合空间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集聚网络的经济影响分析 |
5.1 金融集聚与城市产业升级 |
5.1.1 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指标构建 |
5.1.2 金融集聚网络连接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
5.1.3 核心城市金融连接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升级的影响(长三角为例) |
5.2 金融集聚网络与价值链升级 |
5.2.1 回归模型构建 |
5.2.2 金融网络连接度对城市经济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
5.3 金融集聚网络与城市经济贸易 |
5.3.1 全国层面金融网络连接度对城市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
5.3.2 金融网络连接度的城市群层面经济影响 |
5.3.3 城市群核心城市金融连接对其他城市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金融机构选取与网点数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文章创新点 |
2 海铁联运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
2.1 海铁联运相关理论 |
2.1.1 集装箱海铁联运 |
2.1.2 相关概念 |
2.2 国内外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2.2.1 国外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2.2.2 国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
3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和发展战略方向 |
3.1 宁波舟山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宁波舟山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内部条件 |
3.1.2 宁波舟山港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外部环境 |
3.2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SWOT分析 |
3.2.1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优势 |
3.2.2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劣势 |
3.2.3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机遇 |
3.2.4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威胁 |
3.3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方向的选择 |
4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需求和运量预测 |
4.1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需求 |
4.1.1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腹地经济 |
4.1.2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集装箱腹地货源 |
4.2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运量预测 |
4.2.1 影响因素 |
4.2.2 预测模型 |
5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与对策 |
5.1 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5.1.1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目标 |
5.1.2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重点 |
5.2 发展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
5.2.1 拓展完善内陆腹地“无水港”网络,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
5.2.2 培育海铁联运市场经营主体,扶持发展无车(船)承运人 |
5.2.3 拓展海铁联运新通道,加大新线路开发力度 |
5.2.4 建设海铁联运物流节点,加快集疏运网络基础设施衔接融合 |
5.2.5 整合规范集装箱海铁联运信息体系,加快信息化应用实践探索 |
5.2.6 完善海铁联运扶持政策,建立全面人才保障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宁波方言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1.2 宁波市概况 |
1.2.1 宁波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
1.2.2 宁波方言概况 |
1.3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背景 |
2.1 谚语研究现状综述 |
2.1.1 谚语概述 |
2.1.2 谚语研究综述 |
2.1.3 方言谚语研究综述 |
2.1.4 宁波谚语研究综述 |
2.2 本文的理论背景 |
2.2.1 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 |
2.2.2 社会语言学理论 |
第三章 宁波谚语的语言特征 |
3.1 宁波谚语的语音特征 |
3.1.1 节奏 |
3.1.2 押韵 |
3.2 宁波谚语的语法特征 |
3.2.1 单句式结构 |
3.2.2 复句式结构 |
3.2.3 紧缩式结构 |
3.3 宁波谚语的语义特征 |
3.3.1 同义关系 |
3.3.2 反义关系 |
3.3.3 同类关系 |
3.3.4 对等关系 |
3.3.5 因果关系 |
3.3.6 选择关系 |
3.3.7 指导关系 |
3.4 宁波谚语的修辞特征 |
3.4.1 对偶 |
3.4.2 比喻 |
3.4.3 夸张 |
3.4.4 拟人 |
3.4.5 顶真 |
3.4.6 回环 |
3.4.7 排比 |
3.5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宁波谚语的认知机制 |
4.1 宁波谚语的隐喻认知 |
4.1.1 宁波谚语和方位隐喻 |
4.1.2 宁波谚语和实体隐喻 |
4.1.3 宁波谚语和结构隐喻 |
4.2 宁波谚语的转喻认知 |
4.2.1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
4.2.2 整体内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
4.3 宁波谚语隐喻和转喻互相作用 |
4.3.1 隐喻和转喻的互相关系 |
4.3.2 隐喻和转喻的作用模式 |
4.4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宁波谚语的文化意义构建 |
5.1 宁波谚语与地域文化 |
5.1.1 宁波谚语与物质文化 |
5.1.2 宁波谚语与精神文化 |
5.2 宁波谚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
5.2.1 宁波谚语的文化内涵 |
5.2.2 宁波谚语的社会功能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四、加工贸易,缩小地区差距的纽带——对宁波市加工贸易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FDI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志文. 北部湾大学, 2021(08)
- [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D]. 胡述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基于甬商记忆的庄市古镇当代价值及保护研究[D]. 周益赟.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乡旅游互动研究[D]. 夏蓝图.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价值链视角下金融集聚网络及其经济影响研究[D]. 沈华夏. 上海大学, 2019(03)
-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9]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钱小平. 宁波大学, 2019(06)
- [10]宁波方言谚语研究[D]. 周燕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