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快完善代谢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1](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2](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闫雪芳[4](2020)在《肠道菌群在高盐高血压发病及硝苯地平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论文Ⅰ 肠道菌群在高盐饮食引起的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研究1研究背景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根据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的定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30 mm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80 mmHg),45.6%的美国人患有高血压。在我国即使按宽松的标准(SBP≥140 mmHg,DBP≥90 mmHg),也有近一半成人(44.7%)是高血压患者,而2014年这一比例只有29.6%。我国数亿高血压患者只有约30%接受了治疗,但血压(blood pressure,BP)控制达标的患者仅有7.2%,而全球的高血压控制率也不超过10%。高血压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人类健康事业的重要一环。目前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5大类60多种,但仍面临患者治疗率低、依从性差、达标率低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等各种困难。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各种原因使中枢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性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活、大动脉和小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以及胰岛素抵抗、免疫系统失调有关。根据发病原因是否明确,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病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而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达95%。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和个体差异较大的疾病,是遗传与饮食、吸烟、精神应激等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合理控制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一项重要原则,而限制钠盐摄入是饮食控制中的重中之重。我国高血压病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也与北方多高盐饮食有关。高盐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由肾脏水钠异常潴留、血容量升高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一些遗传因素(如GNB3,ADD1和ACE等的多态性)也影响对高盐的敏感性,但引起这些病理改变的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已报道的机制包括:RAAS、交感神经系统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异常激活;内分泌系统(包括雄激素和胰岛素抵抗)与高盐的相互作用;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和血管内皮糖萼层受损以及氧化应激增强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尽管如此,高盐高血压的确切发病机制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学实验进一步研究。人类肠道共生着约1013-1014个细菌(即肠道菌群),是影响遗传易感个体发生多种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在胃肠道中定殖,而结肠因其独特的厌氧、高营养环境成为肠道菌群的优选定植位点。肠道菌群不仅能在宿主的食物消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能执行其他许多重要功能并且与宿主进行相互作用。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免疫学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早期研究显示无菌大鼠BP升高,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BP调节。最近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动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着降低,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如乙酸和丁酸)的细菌显着减少,而产Lactobacillus、促炎菌和机会致病菌显着增加。SBP与产乳酸的Lactobacillus的丰度正相关,而与产SCFAs的Odoribacter和Holdemania的丰度负相关。移植高血压动物的肠道菌群能显着升高正常动物的BP,反之则降低高血压动物的BP。全球50%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是盐敏感性高血压,但目前对其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仍然很少。Mell等发现盐敏感的高血压和耐盐的正常BP的Dahl大鼠盲肠菌群组成有显着差异;移植前者的肠道菌群并不引起耐盐鼠的BP变化,但将耐盐鼠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前者,则使前者BP升高,生存期缩短;而且抗生素处理也不能降低前者的BP。这与其它研究差别很大,可能与盐敏感与耐盐Dahl大鼠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有关。最近Wilck等的研究发现高盐饮食能升高FVB/N小鼠BP,降低其肠道菌群多样性,使Rothia,Clostrdium ⅩⅣa和Lactobacillus等细菌明显减少,而Parasutterella菌增加。特别是Lactobacillus murinus,在体外其生长受高盐抑制,在小鼠和人体内则在高盐饮食时消失,正常饮食时又恢复正常。口服L.murinus能减轻高盐诱导的小鼠高血压,其机制在于Lactobacillus能代谢饮食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减轻免疫炎症。值得注意的是,既往关于肠道菌群和高盐高血压的研究发现的高盐饮食诱导的差异肠道菌和肠道代谢物并不完全相同,可能与研究所用动物的品系、高盐喂养时间、饲料配方、分析平台及方法不一致有关。这也说明高盐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否仍有其他细菌和代谢物在高盐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试验加以研究。因此,本研究计划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给以高盐饮食4周,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明确肠道菌群变化与BP变化的因果关系,收集外周血和大便,用16S rRNA测序确定菌群结构异常,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确定其肠道中的代谢异常。阐明肠道菌群在高盐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2目的(1)高盐饮食诱导wistar大鼠BP升高,通过菌群移植明确BP升高与菌群变化的因果关系;(2)利用16s rRNA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等技术明确揭示肠道菌群在高盐高血压中的作用和机制。3方法3.1建立动物模型及给于药物处理高盐饲料诱导大鼠高血压:选4周龄正常Wistar雄性大鼠,实验组用高盐(8%NaCl)饲料喂养诱导高血压,正常对照组用低盐(0.49%NaCl)饲料喂养。每周测量大鼠BP,以SBP≥130mmHg或DBP≥80 mmHg作为是否高血压的标准,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诱导成功率超过95%0(58/60)。随机分组如下:低盐对照组(A 组,control(n=32):分为 A1(n=16),A2(n=16)高盐高血压组(B 组,HSD(n=32):分为 B1(n=16),B2(n=16))3.2大鼠肠道菌群移植(1)移植方案●E组:A1接受B1组菌群●F组:B2接受A2组菌群(2)清除肠道菌群用四联抗生素混合物(1 g/L ampicillin,500 mg/L vancomycin,1 g/L neomycin sulfate,1 g/L metronidazole)连续灌胃3周清除受体鼠肠道菌群,管饲液体剂量为2.5ml/kg。管饲前将抗生素混合物溶液充分混匀。移植肠道菌群的前48小时停药。(3)制备供体鼠肠道菌群悬液并移植麻醉后处死供体鼠,在无菌手术台内立即收集结肠内容物,少量多次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共约20ml),用无菌玻璃棒研磨内容物使其尽可能溶于生理盐水。将混悬液通过200目筛网过滤以清除食物残渣。将滤液于4℃,6000g条件下离心20min,收集沉淀重悬于12ml 10%无菌甘油溶液中制备成悬浮液,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上述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向相应的受体大鼠每2天管饲一次来自供体大鼠的结肠内容物悬液(200 mg/ml),每次1ml,3次。每周两次监测BP。3.3血压测量(1)尾量尾袖法测量血压各组大鼠分别于高盐(或正常盐)饮食前、高盐(或正常盐)饮食后、抗生素后、移植后用尾袖法测量大鼠BP,提前5天适应性测量,每次测量均测量三次,间隔30秒,三次测量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本次测量的BP结果。(2)遥测法测量血压●血压植入子植入手术操作动物手术前24小时需禁食、不禁水,使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诱导完全麻醉状态。用蒸馏水配制2%戊二醛水溶液,将植入子完全浸泡其中,加盖,浸泡12-24小时,无菌操作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后备用。记下植入子编号。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将植入子插入腹主动脉内,快速覆盖纤维素膜并添加少量粘合剂,确保穿刺口无渗血。将动物转移至接收板,软件内输入校正值后查看波形,波形正常后取出纱布条和提拉线,清理腹腔,将植入子固定于腹腔肌肉层,并缝合好伤口。手术后将动物保温,直到动物清醒。手术后4-6小时等动物排便后再喂食,防止术后胃肠於张引起死亡。●收集数据按照说明书连接好设备各组分,将带有植入子的动物放在接收板上,指示灯亮,即可开始采集数据。3.4静脉血及粪便样本收集及处理(1)收集及处理静脉血利用活结将大鼠以“十字架”型、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头部朝上,两前肢成一条直线且与躯干垂直),用酒精棉球沿同一方向擦拭。沿上肢下沿划一横线,沿颈根部外侧划一竖线,交点即为进针点。用带有0.6号蓝色针头的2ml注射器进行穿刺,与躯干成30°水平进针,一旦针头进入皮下组织,立即轻微外抽活塞轴形成管内的负压状态,约到达锁骨上方针头呈30度角向下刺,当血液进入注射器,固定注射器并保持负压,直到在注射器中收集到所需的血液量(1 ml)。采血后,拔出穿刺针,并用棉签轻轻按压穿刺部位1-2分钟以止血。整个过程大鼠均为清醒状态,若5分钟内未能取血成功应该将大鼠解绑并放回鼠笼,稍后再试。将血液样本迅速转移到抗凝管中,3000rpm,15min离心收取上清,于-80℃保存备用。(2)收集及处理粪便样本实验人员带好防护手套单手固定大鼠,酒精棉球消毒肛门附近皮肤,通过直肠按摩手法促使大鼠排便,并用无菌组织冻存管于肛门处直接收取粪便颗粒(每次取2-3粒粪便)。装有粪便颗粒的冻存管立即放入液氮速冻并尽快转移至-80℃冰箱保存备用。整个过程应注意避免管口与肛门皮肤接触,避免杂菌污染。3.5 16s rRNA基因测序及分析以各组肠道菌群gDNA为模版,PCR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v4区,纯化后再用PCR加入接头序列,定量后测序,测序量>20万序列/样品。原始数据经去除接头和低质量碱基等处理后生成有效数据,用于后续分析。综合Qiime2、USearch和Calypso等工具确定扩增子序列变体(AVS)并进行注释和差异分析,揭示各组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然后用聚类、PCA和PcoA等特征提取工具,比较硝苯地平前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种类和丰富度等特征。3.6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用1 mL甲醇提取大约100 mg的粪便,并添加60 μ L2-氯-L-苯丙氨酸和庚二酸作为内标。涡旋,超声处理和离心后,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管中并干燥。依次加入60p L15 mg/mL甲氧基胺吡啶和N,0-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试剂,于37℃孵育。离心后,根据制造商说明书,使用ACQUITY UPLC系统(Waters Corporation,Milford,美国)结合 AB SCIEX Triple TOF 6600 系统(AB SCIEX,Framingham,MA)以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进行分析。将所有代谢物离子归一化,并通过SIMCA 14.0(Umetrics,Umea,瑞典)和XCMS 1.50软件进一步分析离子(RSD%<30%)。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及其验证是在通过 SIMCA 进行平均居中和单位方差缩放后进行的。根据从OPLS-DA模型获得的对投影(VIP)值(>1)和对标准化峰面积进行的Wilcoxon秩和检验的p值(<0.05)的组合,选择差异峰特征。保留至少一组中非零值超过50%的峰特征,并通过HMDB,METLIN和大连化学数据解决方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参考材料数据库将其用于鉴别差异代谢物。代谢云图是使用 XCMS online 生成的(https://xcmsonline.scripps.edu/)。3.7整合分析多维数据,发现并筛选与离盐高血压有关的细菌及代谢物将各组大鼠16s rRNA测序、代谢组的组学数据、BP等指标数据统一成二维表达矩阵,然后采用WGCNA、特征选择和因子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以及R多变量分析工具,整合分析上述多维数据,发现与高盐高血压相关的肠道细菌及相应的代谢物。3.8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用于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所有实验均按照说明书操作。测定内和测定间变异系数分别控制在10%和15%以内。ELISA的所有样品均一式两份运行。3.9实时定量PCR验证肠道菌水平如前所述,使用CTAB方法从粪便样品中提取gDNA。然后,在CFX96实时PCR系统(Bio-Rad)上使用TB Green Premix Ex Taq(TaKaRa)和特异性引物(表S3)进行定量PCR。3.10统计学分析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或中位数(最小到最大)表示。Shapiro-Wilk检验用于评估数据的正态性。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之间的比较和多组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事后检验(Turky或Dunnett)进行多重校正。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之间的比较和多组比较分别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用事后检验(Dunn)进行多重矫正。为了对包括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数据在内的组学数据进行某些多重比较或统计分析,在FDR<5%条件下,使用经Benjamini-Hochberg方法调整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使用GraphPad Prism v8 和 R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 或 adjusted p<0.05 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实验至少重复三次。4实验结果4.1高盐饮食能显着诱导W i star大鼠发生高血压用高盐(8%NaCl)饲料喂养正常Wistar雄性大鼠诱导高血压(HSD组),正常饲料喂养作为control组。在喂养期间,2组大鼠体重均升高,但组间没有明显差异。随着高盐喂养时间的延长,HSD组大鼠BP逐渐升高,在第4周SBP达到 167.9± 13mmHg,DBP 125.4±17mmHg,显着高于同周龄 BP 正常的 control 组大鼠(101.7±10/76.5±9mmHg),达到高血压标准。4.2高盐饮食使大鼠肠道菌群生态明显失调16s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主坐标轴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PCoA)均发现 control 和 HSD 组大鼠肠道菌群出现明显分离,表明两组大鼠的肠菌群特征显着不同。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HSD 组大鼠肠道菌群的Firmicu tes/Bac teroride tes比例(F/B ratio)发生严重的肠道菌群的生态失调。除了Firmicu tes和Bacteroridetes明显变化外,高盐高血压大鼠肠道中spirochaete比例大幅增加,而Verrucomicrobia明显降低。4.3高盐饮食显着改变了大鼠肠道菌群之间的共生关系肠道细菌之间存在复杂的共生关系和相互作用。共同网络分析的结果表明4周的高盐喂养细菌之间的共生关系,高盐的摄入使某些益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打破。很多这些丰度显着改变的细菌与BP升高关系密切。4.4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和Bacteroides属显着减少高盐饮食后大鼠肠道共有31个菌属或种的丰度显着变化,其中22个AVS簇的丰度显着降低。细菌丰度与BP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也发现在差异AVS中,Bacteroride tes 的所有差异细菌、Firmicutes 中的 Lactobacillus 与 SBP、DBP显着负相关,与BP显着负相关。并且在丰度最高的前十种差异肠道菌中,Bacteroides的丰度远高于其它菌属,这提示它在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发病中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4.5高盐饮食HSD显着改变了肠道菌群的代谢谱OPLS-DA表明control组和HSD组的代谢数据簇彼此分离。在ES+和ES-模式下,分别有955和641个峰特征的峰强度发生了显着变化。这些结果表明HSD显着改变了肠道菌群的代谢谱。4.6多种代谢物与血压和差异菌显着相关肠道差异菌丰度、BP与许多代谢产物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0.5,FDR-adjusted p<0.05)。例如,二氢速固醇和乙酰胆碱与SBP和DBP显着负相关,而分别与Odoribacter和Flexispira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前列腺素E2和白三烯B4与BP呈强正相关,与Distasonis和Psychrobacter分别呈显着负相关和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HSD组肠皮质酮浓度增加了 4.4倍。皮质酮与某些高度丰富的细菌(如Bacteroides,Lactobacillus)显着负相关。此外,它也与SBP和DBP显着正相关(图4E)。4.7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可经肠道菌群移植传递HSD组大鼠升高的SBP和DBP在抗生素处理后都显着下降,而进一步移植BP正常的正常饮食的control组大鼠肠道菌群后,它们的BP又进一步明显下降到近正常水平。相反的,抗生素处理正常饮食的control组大鼠仅使其SBPSBP显着升高,对DBP的升高作用不显着。但进一步移植高血压的HSD大鼠的肠道菌群后,其SBP和DBP都升高非常显着。这些结果说明高盐饮食引起的大鼠肠道菌群异常是高盐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和机制之一,而不仅仅是这一过程中的伴随现象。5结论(1)高盐摄入使wistar大鼠BP升高,升高的BP可经FMT传递;(2)高盐摄入显着改变高盐高血压大鼠的肠道菌群组,降低肠道Bacteroides水平;(3)高盐摄入显着改变高盐高血压大鼠的肠道菌群代谢普,降低肠道及血清皮质酮水平。论文 Ⅱ 肠道菌群调节的肠源性皮质酮在高盐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研究背景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有近一半成人(44.7%)是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Hg),而这一比例在 2014 年只有 29.6%。高血压能引起心、脑、肾和血管等重要组织脏器结构和功能的障碍,是中风、心梗和心衰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每年在全球导致至少45%的心脏病死亡和51%的脑卒中死亡,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已报道的机制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异常激活,交感神经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这些机制中,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功能障碍对于高血压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盐敏感性高血压。糖皮质激素(即人类的皮质醇,啮齿动物的皮质酮)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肾上腺皮质是皮质酮和皮质醇合成和释放的主要部位。但是,用于固醇合成的许多关键酶也在肠道上皮,胸腺,大脑和其他能够合成生物活性糖皮质激素的组织中表达。在生理条件下,肠产生的皮质酮非常低,但在炎性环境中会显着增加。在经过肾上腺切除术的肠道细菌耗竭的小鼠中,肠源性皮质酮甚至可以使血浆皮质酮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皮质酮,皮质醇和醛固酮是体内钠和钾稳态,血液动力学和血压(BP)的主要调节剂。所有这些激素均可激活MR,导致钠潴留和BP升高。因此,这些激素的异常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和动物的肠道菌群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的细菌减少以及促炎性细菌和机会性病原体的增加。通过移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或动物的肠道菌群,可以显着提高健康动物的BP。一些益生菌或益生元也可以降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或动物的BP。但是,关于肠道菌群与高血压之间关系的机制的研究还很少。最近,Wilck等已经发现HSD可以显着降低高血压FVB/N小鼠的肠道粘液性Lactobac11lus,而粘液性Lactobacillus可以通过饮食中的色氨酸代谢产生引哚,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减轻炎症和降低BP。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也发现hSIH可以通过粪便菌群移植进行转移,表明肠道菌群在hSIH发育中具有关键作用。HSD降低了肠道中的Bacteroides属的水平,增加了粪便皮质酮浓度,而Bac teroides及皮质酮水平与BP彼此显着相关。然而,Bac teroiades属及粪便中的皮质酮是否真的在高血压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以及其中的具体机制尚需要更多研究来阐明。2目的(1)研究Bac teroides和肠道皮质酮在高血压中的角色,揭示Bacteroides和皮质酮在高血压大鼠及患者中的变化趋势;(2)研究Bac teroides和皮质酮的具体关系,揭示Bacteroides如何调控皮质酮以及两者在高血压的发展中的具体机制。3方法3.1建立动物模型及给于药物处理高盐饲料诱导大鼠高血压:选4周龄正常Wistar雄性大鼠,实验组用高盐(8%NaCl)饲料喂养诱导高血压,正常对照组用低盐(0.5%NaCl)饲料喂养。每周测量大鼠BP,以SBP≥130mmHg或DBP≥80 mmHg作为是否高血压的标准,我们前期研究结果显示诱导成功率超过95%(58/60)。随机分组如下:低盐对照组(control(n=32))高盐高血压组(HSD(n=32))3.2尾袖法测量血压各组大鼠分别于高盐(或正常盐)饮食前、高盐(或正常盐)饮食后、抗生素后、移植后用尾压法测量大鼠BP,提前5天适应性测量,每次测量均测量三次,间隔5分钟,三次测量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本次测量的BP结果。3.3 样本收集及处理(1)临床样本收集●临床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根据高血压指南(新ACC/AHA高血压指南,2017)诊断标准,我们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招募了 11名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SBP≥130 mm Hg,或DBP≥80 mm Hg)和12名健康人。排除标准如下:妊娠,腹泻;在3个月内使用以下药物:抗生素,益生菌,益生元,泻药,中草药和胃肠道手术。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均相匹配。●收集及处理静脉血样本禁食过夜(≥8 h)后于早晨采集5 mL外周血,将血液样本迅速转移到抗凝管中,3000rpm,15min离心收取上清,于-80℃保存备用。●收集及处理粪便样本所有受试者均配备了便桶标本采集套件,用于粪便采集。每位受试者采集约2g新鲜粪便,置于液氮速冻,并迅速转移至-80℃保存备用。用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纯化180mg大便样品中的肠道菌群gDNA,另外180mg大便样品用PBS溶解,反复冻融并匀浆后16000g,4℃离心10分钟;沉淀用不同浓度的PBS-乙腈萃取,每次用16000g,4℃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并用0.2um滤膜过滤,最后将每次离心的上清合并后-80℃贮存用于代谢物分析。(2)大鼠样本收集●收集处理大鼠静脉血利用活结将大鼠以“十字架”型、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头部朝上,两前肢成一条直线且与躯干垂直),保证捆绑线松紧适宜且充分暴露胸骨、颈部等位置,用酒精棉球沿同一方向擦拭,可见两侧颈静脉窦,并有轻微的跳动。沿上肢下沿划一横线,沿颈根部外侧划一竖线,交点即为进针点。用带有0.6号蓝色针头的2ml注射器进行穿刺,与躯干成30°水平进针,一旦针头进入皮下组织,立即轻微外抽活塞轴形成管内的负压状态,约到达锁骨上方针头呈30度角向下刺,当血液进入注射器,固定注射器并保持负压,直到在注射器中收集到所需的血液量(1 ml)。如果没有血液流入注射器,则将其停止。然后慢慢抽回注射器并保持负压。在大多数情况下,抽回时血液会进入注射器。采血后,拔出穿刺针,并用棉签轻轻按压穿刺部位1-2分钟以止血。整个过程大鼠均为清醒状态,若5分钟内未能取血成功应该将大鼠解绑并放回鼠笼,稍后再试。将血液样本迅速转移到抗凝管中,3000rpm,15min离心收取上清,与-80℃保存备用。●收集处理大鼠粪便样本实验人员带好防护手套单手固定大鼠,酒精棉球消毒肛门附近皮肤,通过直肠按摩手法促使大鼠排便,并用无菌组织冻存管于肛门处直接收取粪便颗粒(每次取2-3粒粪便)。装有粪便颗粒的冻存管立即放入液氮速冻并尽快转移至-80℃冰箱保存备用。整个过程应注意避免管口与肛门皮肤接触,避免杂菌污染。用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纯化180mg大便样品中的肠道菌群gDNA,另外180mg大便样品用PBS溶解,反复冻融并匀浆后16000g,4℃离心10分钟;沉淀用不同浓度的PBS-乙腈萃取,每次都用16000g,4℃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并用0.2um滤膜过滤,最后将每次离心的上清合并后-80℃贮存用于代谢物分析。3.4 Bacteroides fragilis的选择性培养和物种鉴定将来自对照组成年雄性大鼠的一克粪便样品在厌氧M2GSC培养基中匀浆。离心并连续10倍稀释后,将0.3 ml悬浮液在均涂于1.5%M2GSC琼脂平板上,在37℃的环氧环境下孵育48 h。挑选单个菌落,转移至装有10 ml M2GSC的培养瓶中,在37℃的环氧环境下孵育过夜。然后,提取分离细菌的gDNA,并使用通用 16S 引物用 PrimeSTAR Max Premix(TaKaRa)扩增全长 16S rRNA 基因。通过Sanger测序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并使用本地比对搜索工具(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对测序数据进行比对,鉴定为B.fragilis YCH46。3.5 C57BL/6小鼠结肠组织体外培养四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正常饲养的C57B1/6小鼠,高盐组为8%高盐饲料喂养辅以管饲3%盐水1天的C57B1/6的小鼠。安乐死后,在无菌条件下获得结肠段,并用含10%FBS和抗生素的DMEM洗涤。将小块干净的结肠段转移到含有培养基的无菌12孔板中,并在37℃下孵育2小时。洗涤后,根据实验分组,将不同的溶液,例如M2GSC培养基,易碎芽孢杆菌YCH46(BfS)在 M2GSC 培养基,AA(Acros,0.25 μmol/L),DHA(ApexBio,0.25 μmol/L)或EPA(ApexBio,0.25 μmol/L)加入培养的结肠组织块中12 h。然后收集结肠组织和培养物上清液。上清液3000rpm,15min离心收取上清,结肠组织提取RNA,进行逆转录。将样品保存在-80℃尽快使用。3.6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使用TRIzol试剂(Invitrogen)提取组织总RNA,并使用PrimeScript RT试剂盒(TaKaRa)进行逆转录。另外,使用CTAB方法从粪便样品中提取gDNA。然后,在 CFX96 实时 PCR 系统(Bio-Rad)上使用 TB Green Premix Ex Taq(TaKaRa)和特异性引物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Mr、Cyp11a1、Cyp11b1、Hsd11b1、Hsd11b2,以及粪便脆弱Bac teroides的含量。3.7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用于检测结肠段,血清和粪便的培养上清液中花生四烯酸,皮质酮,醛固酮和20-HETE的水平。所有实验均按照说明书操作。测定内和测定间变异系数分别控制在10%和15%以内。ELISA的所有样品均一式两份运行。3.8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或中位数(最小到最大)表示。Shapiro-Wilk检验用于评估数据的正态性。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之间的比较和多组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事后检验(Turky或Dunnett)进行多重校正。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之间的比较和多组比较分别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用事后检验(Dunn)进行多重矫正。为了对包括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数据在内的组学数据进行某些多重比较或统计分析,在FDR<5%条件下,使用经Benjamini-Hochberg方法调整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使用GraphPad Prism v8 和 R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 或 adjusted 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实验至少重复三次。4结果4.1高盐饮食使丰度最高的Bacteroides属细菌减少利用RT-qPCR技术发现与对照组相比,Bacteroides属在高血压大鼠和患者肠道中显着下降。从健康大鼠粪便中分离培养出Bacteroides,经sanger测序鉴定为脆弱BacteroidesYCH46,RT-qPCR发现脆弱BacteroidesYCH46在高血压大鼠和患者肠道中显着下降。说明脆弱Bacteroides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4.2高盐饮食显着升高粪便及血清的皮质酮水平利用ELISA技术测定高血压大鼠血清和粪便的皮质酮水平,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盐饮食显着升高大鼠血清和粪便的皮质酮水平,与临床样本结果一致。考虑到皮质酮能结合并激活盐皮质激素受体,与RAAS系统密切相关,我们检测醛固酮的血清水平,发现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高血压大鼠和患者的血清醛固酮水平显着低于相应对照组。说明皮质酮在高盐高血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4.3高盐饮食显着升高肠源性皮质酮既往研究发现,肠道是合成活性皮质酮的重要场所,肠道来源的皮质酮除了在原位发挥作用外,还可进入血液发挥全身作用。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大鼠结肠组织皮质酮合成关键酶(Cyp11a1、Cyp11b1、Hsd11b1)的mRNA水平显着升高,而可降解皮质酮的Hsd11b2和Mr的mRNA水平显着下降。ELISA结果证实高盐处理使结肠组织合成的皮质酮显着增加。4.4脆弱Bacteroides可以逆转高盐诱导的肠源性皮质酮的增加我们用分离培养的脆弱Bac teroidesYCH46的培养上清处理体外培养的结肠组织,发现脆弱Bac teroiades的上清液显着逆转高盐饮食诱导的Cyp11a1、Cyp11b1、Hsd11b1、Hsd11b2、Mr的mRNA的变化,逆转高盐诱导的结肠衍生皮质酮的增加,说明脆弱Bac teroides可调控肠源性皮质酮的合成。但是具体通过何种机制逆转并不清楚。4.5脆弱Bacteroides可产生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可逆转高盐诱导的肠源性皮质酮的增加相关性分析发现脆弱Bacteroides、皮质酮与花生四烯酸四烯酸显着相关,而花生四烯酸与BP显着相关,可以合理假设花生四烯酸可能介导脆弱Bacteroides对结肠皮质酮的调控。我们用花生四烯酸刺激体外培养、经不同处理的结肠组织,发现与Bacteroides上清液作用一致,花生四烯酸显着逆转高盐饮食诱导的Cyp11a1、Cyp11b1、Hsd11b1、Hsd11b2、Mr的mRNA的变化,逆转高盐诱导的结肠衍生皮质酮的增加。而ELISA证实脆弱Bacteroides可以产生花生四烯酸,并且花生四烯酸在高血压大鼠和患者肠道中的水平显着高于相应的对照组。说明花生四烯酸使介导脆弱Bac teroides调控结肠皮质酮的重要因子。4.6 B.f ragilis和AA可以降低HSD大鼠血压我们对高盐高血压大鼠补充脆弱Bacteroides和花生四烯酸,改用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辅助移植。我们发现补充B.fragilis YCH46可使SBP降低约17.3±2.3mmHg,DBP 降低约 20.7±0.8mmHg,补充AA使SBP降低 16.8±1.1mmHg,DBP降低18.3±1.7mmHg。尽管BP未达到正常水平,但与同期HSD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停止灌胃后第7天(41d),SBP和DBP均略有增加,B.fragilis仍使SBP和DBP明显低于HSD组。5结论(1)高盐饮食显着增加结肠衍生的皮质酮水平。(2)脆弱Bacteroides上清液可以逆转高盐诱导的结肠皮质酮的增加。(3)脆弱Bacteroides能够产生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可以逆转高盐诱导的结肠皮质酮的增加。论文Ⅲ 肠道菌群在硝苯地平抗高盐诱导的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研究背景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有近一半成人(44.7%)是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140 mm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90 mmHg),而这一比例在 2014 年只有 29.6%。高血压能引起心、脑、肾和血管等重要组织脏器结构和功能的障碍,是中风、心梗和心衰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每年在全球导致至少45%的心脏病死亡和51%的脑卒中死亡,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高血压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共5大类60多种,但临床仍面临易产生耐药、药物不良反应大和患者治疗率以及达标率低等问题。如我国数亿高血压患者只有约30%接受了治疗,血压控制达标率仅有7.2%,在全球高血压的控制率也不超过10%。另外,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两种或更多降压药物才能有效降压,而很多患者即使如此也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还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ACEI类降压药物能显着增加患者肺癌的发病率。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0%以上,高盐通过何种机制影响BP尚不明确。因此,面对这些问题,亟需对高血压的发病和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更多研究,从而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方案和策略。肠道是人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界面,在这个界面上共生着约1013-1014个细菌(肠道菌群),它们是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调控者,在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硝苯地平(NF)是CCB的代表药物,也是治疗HSD的首选药物之一。其经典作用机制是抑制电压门控L-型钙通道,阻止钙离子从胞外流向胞内,从而舒张血管、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使BP降低。然而,HSD患者BP波动大、靶器官损害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往往需要使用一种CCB、利尿剂和一种ACEI/ARB的三联疗法、甚至更多抗高血压药物才能有效降压;而且很多患者即使如此也不能有效控制BP。因此,为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全面认识这些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机制。很多研究发现多种不属于抗生素的常用药物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如抗组胺药、抗高血压药、抗炎药和精神药物等。同样,CCB也有明显的抗生素样活性:如氨氯地平在体外能明显抑制、杀灭4种革兰氏阳性菌属和15种革兰氏阴性菌属共504种细菌,在体内能保护小鼠免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拉西地平在体外能显着抑制233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株生长,还有明显的抗霍乱弧菌作用,在体内能显着减少实验兔感染霍乱弧菌的程度和症状。非洛地平、尼莫地平和NF在体外都能明显抑制111种革兰氏阴性菌和220种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维拉帕米则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能减少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这些研究都充分说明包括NF在内的多种临床常用的CCB都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肠道菌群能通过调控药物在肠道的吸收、排泄和代谢等过程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肠道菌群对NF等降压药物在肠道中的吸收、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已有很多研究。但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很多非抗生素类药物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今年1月的最新研究也表明质子泵抑制剂等19种常用药物都能显着影响肠道菌群。那么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是否与这些药物的疗效有关?是否是药物发挥疗效的重要机制?调整肠道菌群能否作为药物协同增效和减少耐药的手段?等等,这些问题目前的研究仍然不多。近年来发现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能显着改变T2D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降糖作用。这与它们经典的药理作用机制是截然不同的,大大拓宽了人们对这些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很多研究已经证明NF等CCB能抑制杀灭多种细菌,HSD患者长期口服CCB,其抗生素样活性必然深刻影响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那具体是什么影响?而且,考虑到肠道菌群在(高盐)高血压发生中的重要作用,那么NF等CCB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是否像二甲双胍降低血糖一样,也是它们除了经典机制外发挥降压作用的另一重要途径?这一途径涉及的机制是什么?能否利用这一途径协同改善NF等CCB药物的降压作用?等等,这些问题迄今仍然都不清楚,也未见研究报道。然而,阐明这些问题对解决目前高血压治疗中面临的药物易耐受、患者依从性差等很多问题都有重要价值。2目的(1)研究肠道菌群是否介导硝苯地平的降BP作用;(2)研究硝苯地平是否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3)研究硝苯地平如何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3方法3.1建立高盐高血压大鼠模型及药物处理(1)高盐饲料诱导大鼠高血压选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高盐高血压组用高盐(8%NaCl)饲料喂养诱导高血压(HSD),低盐(0.5%NaCl)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SD)。用鼠尾血压计每周测量大鼠BP,以SBP≥130mmHg、DBP≥80 mmHg作为高血压标准,预实验显示成功率超过95%。(2)实验分组和样本量确定根据实验设计,总共分为组,包括NSD组(n=10)、HSD组(n=32,分为H1组(n=16)、H2 组(n=32))、HSD+NF 组(n=32,分为 N1 组(n=16)、N2 组(n=16))。根据我们已发表的相关工作及预实验数据确定的effect size,使用SAS(版本9.4)的PROC POWER功能计算样本量。将显着水平(a)设为005,将检验效能power 设为 80%。3.2肠道菌群移植(1)移植方案●E组:H1接受N1组菌群●F组:N2接受H2组菌群(2)清除肠道菌群用四联抗生素混合物(1 g/L ampicillin,500 mg/L vancomycin,1 g/L neomycin sulfate,1 g/L metronidazole)连续灌胃3周清除受体鼠肠道菌群,管饲液体剂量为2.5ml/kg。每次管饲前将抗生素混合物溶液充分混匀。进行肠道菌群移植48小时前停药。(3)制备供体鼠肠道菌群悬液并移植麻醉后处死供体鼠,在无菌手术台内立即收集结肠内容物,少量多次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共约20ml),用无菌玻璃棒研磨内容物使其尽可能溶于生理盐水。将混悬液通过200 μm筛网过滤以清除食物残渣。将滤液于4℃,6000g条件下离心20min,收集沉淀重悬于12ml 10%无菌甘油溶液中制备成悬浮液,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上述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向相应的受体大鼠每2天管饲一次来自供体大鼠的结肠内容物悬液(200mg/ml),每次1ml,3次。每周两次监测BP。3.3尾袖法测量血压各组大鼠分别于高盐(或正常盐)饮食前、高盐(或正常盐)饮食后、硝苯地平后、抗生素后、移植后用尾压法(Tail-cuff法)测量大鼠BP,提前5天适应性测量,每次测量均测量三次,间隔5分钟,三次测量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本次测量的BP结果。3.4样本收集及处理(1)收集处理大鼠静脉血利用活结将大鼠以“十字架”型、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头部朝上,两前肢成一条直线且与躯干垂直),保证捆绑线松紧适宜且充分暴露胸骨、颈部等位置,用酒精棉球沿同一方向擦拭,可见两侧颈静脉窦,并有轻微的跳动。沿上肢下沿划一横线,沿颈根部外侧划一竖线,交点即为进针点。用带有0.6号蓝色针头的2ml注射器进行穿刺,与躯干成30°水平进针,一旦针头进入皮下组织,立即轻微外抽活塞轴形成管内的负压状态,约到达锁骨上方针头呈30度角向下刺,当血液进入注射器,固定注射器并保持负压,直到在注射器中收集到所需的血液量(1 ml)。如果没有血液流入注射器,则将其停止。然后慢慢抽回注射器并保持负压。在大多数情况下,抽回时血液会进入注射器。采血后,拔出穿刺针,并用棉签轻轻按压穿刺部位1-2分钟以止血。整个过程大鼠均为清醒状态,若5分钟内未能取血成功应该将大鼠解绑并放回鼠笼,稍后再试。将血液样本迅速转移到抗凝管中,3000rpm,15min离心收取上清,与-80℃保存备用。(2)收集处理大鼠粪便样本实验人员带好防护手套单手固定大鼠,酒精棉球消毒肛门附近皮肤,通过直肠按摩手法促使大鼠排便,并用无菌组织冻存管于肛门处直接收取粪便颗粒(每次取2-3粒粪便)。装有粪便颗粒的冻存管立即放入液氮速冻并尽快转移至-80℃冰箱保存备用。整个过程应注意避免管口与肛门皮肤接触,避免杂菌污染。用QIAamp DNA Stool Mini Kit纯化180mg大便样品中的肠道菌群gDNA,另外180mg大便样品用PBS溶解,反复冻融并匀浆后16000g,4℃离心10分钟;沉淀用不同浓度的PBS-乙腈萃取,每次都用16000g,4℃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并用0.2um滤膜过滤,最后将每次离心的上清合并后-80℃贮存用于代谢物分析。3.5 16s rRNA基因测序及分析以各组肠道菌群gDNA为模版,PCR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v4区,纯化后再用PCR加入接头序列,定量后测序,测序量>20万序列/样品。原始数据经去除接头和低质量碱基等处理后生成有效数据,用于后续分析。综合Qiime2、USearch和Calypso等工具确定AVS并进行注释和差异分析,揭示各组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然后用聚类、PCA和PcoA等特征提取工具,比较硝苯地平前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种类和丰富度等特征。3.6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用1 mL甲醇提取大约100 mg的粪便,并添加60 μ L2-氯-L-苯丙氨酸和庚二酸作为内标。涡旋,超声处理和离心后,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管中并干燥。依次加入60 μ L15 mg/mL甲氧基胺吡啶和N,0-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试剂,于37℃孵育。离心后,根据制造商说明书,使用ACQUITY UPLC系统(Waters Corporation,Milford,美国)结合 AB SCIEX Triple TOF 6600 系统(AB SCIEX,Framingham,MA)以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进行分析。将所有代谢物离子归一化,并通过SIMCA 14.0(Umetrics,Umea,瑞典)和XCMS 1.50软件进一步分析离子(RSD%<30%)。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其验证是在通过SIMCA进行平均居中和单位方差缩放后进行的。根据从OPLS-DA模型获得的对投影(VIP)值(>1)和对标准化峰面积进行的Wilcoxon秩和检验的p值(<0.05)的组合,选择差异峰特征。保留至少一组中非零值超过50%的峰特征,并通过HMDB,METLIN和大连化学数据解决方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的参考材料数据库将其用于鉴别差异代谢物。代谢云图是使用 XCMS online生成的(https://xcmsonline.s cripps.edu/)。3.7整合分析多维数据,发现并筛选与钙通道阻滞剂降压作用相关的菌种及代谢物整合分析各组组学和功能指标数据,发现特征菌种及代谢物:将各组大鼠16s rRNA测序、代谢组的组学数据,以及BP等数据统一成二维表达矩阵,然后采用 WGCNA、特征选择和因子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以及Omics skin for SIMCA 14.1多变量分析工具,整合分析上述多维数据,发现与硝苯地平降压作用和炎症改善相关的肠道菌种、功能基因群及相应的代谢物。3.7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用于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所有实验均按照说明书操作。测定内和测定间变异系数分别控制在10%和15%以内。ELISA的所有样品均一式两份运行。3.8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或中位数(最小到最大)表示。Shapiro-Wilk检验用于评估数据的正态性。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之间的比较和多组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事后检验(Turky或Dunnett)进行多重校正。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之间的比较和多组比较分别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用事后检验(Dunn)进行多重矫正。为了对包括代谢组学和16S rRNA基因测序数据在内的组学数据进行某些多重比较或统计分析,在FDR<5%条件下,使用经Benjamini-Hochberg方法调整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使用GraphPad Prism v8 和 R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 或 adjusted p<0.05 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实验至少重复三次。4结果4.1硝苯地平显着降低高盐饮食大鼠的血压水平,改善炎症状态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硝苯地平能显着降低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HSD)大鼠的BP、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1 β、IL-17和TNF-a的水平。4.2硝苯地平的降压效果可部分经肠道菌群移植传递把NF治疗后BP正常的HSD大鼠的肠道菌群移植给未治疗的HSD大鼠能显着降低后者BP,而将后者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前者则使前者的BP重新升高。这一结果说明NF的降压作用能通过肠道菌群传递,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4.3硝苯地平明显改善由高盐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硝苯地平治疗前后高盐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16s rRNA测序结果发现硝苯地平在降BP的同时,也明显纠正了高盐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失衡,使其组成特征向正常菌群的方向改善,如使降低的菌群多样性、Eubacterium和Barnesiella等肠道菌的丰度明显升高;使增加的Dorea longicatena等肠道菌的丰度显着降低。PICRUSt分析结果也表明NF治疗能显着改善高盐高血压大鼠失衡的肠道菌群功能。4.4硝苯地平改变肠道细菌之间的相关关系NF改变了许多肠道细菌之间的相关性。如在HSD大鼠中,益生菌Bacteroides仅与Anaerotruncus、Mucispirillum属显着负相关,与其他细菌没有正相关关系,而NF的治疗使原有的负相关关系消失,而新形成了与Butyricimonas之间的显着成相关;在HSD大鼠肠道中,Baraesillla与其他任何细菌均无显着先惯性,但是 NF 后Barnesillla与Phascolarc tobac terium显着正相关,与Dehalobacterium显着负相关;同样的,HSD大鼠Eubacterium与其他细菌亦无显着相关性,但是NF的治疗使其与Psychrobac ter、En terobacter等显着正相关。4.5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和Bacteroides属显着减少NF显着改变了 25种属和/或种水平的细菌,其中Barnesiella、Eubacterium和Dorea等细菌的丰度显着增加,Adlerceutzia、Anaerofus tis等细菌的水平显着下降。4.6硝苯地平显
冯雪[5](2020)在《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程序化构建》文中提出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在大众健身领域,运动损伤,几乎都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主题,于是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也日益得到重视。同时,关于康复性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关注以体能训练对康复影响的研究。尽管以功能康复为目标的体能训练,在实践中愈加得到重视,然而,却没有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操作层面,也没有形成相对合理规范的程序。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的程序化构建进行理论探讨,不仅有助于整合以功能康复为旨向的体能训练内容体系,而且针对体能训练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的优化安排,将有助于提升康复性体能训练的效率和康复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康复性体能训练的学科属性、概念界定、原则遵循、内容体系、以及训练内容的程序化构建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康复性体能训练旨在以体能训练方法为手段去解决和康复运动功能障碍,预防运动损伤发生,提升伤后竞技表现。从学科属性上看,康复性体能训练是康复训练与体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属于一个交叉学科或专业。2.从宏观意义上说,康复性体能训练是一种训练理念,是人们在出现身体不适状况时,为提升健康水平而采取的预防损伤与保证健康的一种主动进行的身体训练。在竞技体育中,康复性体能训练是对处于受伤或者亚健康状态下的运动员进行诊断,建立在康复目标的基础上用体能训练方法为手段去解决和康复运动性功能障碍,使运动员预防损伤,伤后运动员尽早恢复竞技状态以及日常训练的、具有针对性的一种功能性训练。3.康复性体能训练的原则遵循:平衡性训练原则、进阶性原则、专门性原则和叠加性原则;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构建需要遵循程序化原则。4.内容体系往往代表着关联性、系统性、整体性,是若干内容共同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横向分为:运动障碍起始状态筛查与评估、纠正训练、激活与再生和目标状态功能测试与评估四大模块。它们之间互相关联共同构成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5.康复性体能训练四大模块的关系为:激活与再生系统贯穿于整个康复性体能训练当中;起始状态筛查与评估是康复性体能训练的前提条件;康复性纠正性训练是链接功能障碍表现与专门康复性训练的桥梁;目标状态功能测试与评估是运动员重返赛场的必要条件。6.基于有序、合理、高效的理念,从理论上构建了康复性体能训练四大模块的程序化内容体系(具体见文中图3-7,3-10,3-16,3-17)。
赵津津[6](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7](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任甲子[8](2019)在《转录因子Foxp1对调节性T细胞稳态和抑制性功能的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cell)是一类调节机体免疫耐受和维持机体自稳的T细胞亚群,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活化发挥效应,与感染、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我们提及的传统Treg细胞是指CD4+Foxp3+T细胞亚群,其中Foxp3在Treg细胞的发育、稳态及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人类和小鼠中,Foxp3的病理突变或缺失可产生致死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表明,尽管Foxp3在Treg细胞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Foxp3本身并不足以调控Treg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相反,Treg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维持需要一个包括Foxp3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内的精细的转录调控网络。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与Foxp3共同调控Treg细胞分化和功能的转录因子,包括NFATc2、Runx1、Bcl11b、Foxp1、Foxp4、GATA-3、STAT3、Ikaros(Ikzf1)、Aiolos(Ikzf3)、Ets 和 Cnot3 等。其中,Foxp1和Foxp3同属于叉形头(Forkhead box,FOX)转录因子P类亚家族成员,具有保守的叉形头结构域并能够结合相同的DNA基序,且二者还可以形成异源二聚体。然而,Foxp1在Treg细胞中的功能以及Treg细胞中Foxp1和Foxp3之间的关系尚未被解析。Treg细胞根据表面分子标记CD44和CD62L的表达水平可分为CD44lowCD62Lhigh的静息 Treg 细胞(resting Treg cell,rTreg cell)和 CD44highCD62Llow的活化 Treg 细胞(activated Treg cell,aTreg cell)。和 rTreg 细胞相比,aTreg 细胞有着更强的增殖能力;同时在炎症反应中,aTreg细胞主要发挥抑制功能,而rTreg细胞则是作为一个储备库,保证Treg细胞的供给。因此维持机体rTreg和aTreg细胞的稳态同样非常重要。已有研究表明,转录因子Blimp-1、IRF4、Myb、NF-κB c-Rel、Foxol和Nrpl参与调控aTreg细胞的分化和迁移。尽管如此,对rTreg细胞静息状态维持的研究和对Treg细胞稳态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Treg细胞激活和分化的转录调控仍是Treg细胞领域倍受关注的科学问题。基于上述科学问题,本研究主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Foxp1对Treg细胞稳态的调控及机制研究。首先,我们解析了 Foxp1在rTreg和aTreg细胞中的独特表达模式,我们发现,rTreg细胞表达较高含量的Foxp1,其中Foxp1A是主要的剪接体,而在aTreg细胞中,尽管Foxp1D相对表达水平有所增加,Foxp1总体表达水平较低;其次,我们发现Foxp1不影响胸腺Treg细胞的产生和维持,而影响诱导型Treg细胞的分化和维持;接着,通过动态观察不同年龄小鼠Treg细胞的激活变化,我们发现Foxp1对于维持Treg细胞的静息状态并抑制aTreg细胞的分化十分重要;进一步,结合Foxp1f/fFoxp3Ce/+雌性小鼠和Foxp1急性敲除小鼠模型,我们证明了 Foxp1以内在方式调控Treg细胞的静息状态;机制上,通过分析Treg细胞的增殖、凋亡并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Foxp1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能量代谢来维持Treg细胞的静息状态,该机制与Foxp1调控CD8+T细胞静息状态的机制十分类似。二、Foxp1对Treg细胞抑制性功能的调控及机制研究。首先,我们分析了稳态条件下不同年龄小鼠的T细胞激活,我们发现年轻小鼠已经表现出淋巴结、脾脏的增大和更多conventional T细胞的激活,同时相对年老小鼠体内的炎症情况也更为严重;进一步,我们利用两种不同的炎症性疾病模型研究了 Foxpl缺失的Treg细胞在对抗炎症反应中的功能,我们发现,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 S S)诱导的肠炎模型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中,Foxp1缺失的Treg细胞在抑制炎症过程中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机制上,我们证实Foxp3和Ctla4是Foxp1在Treg细胞中的靶基因,Foxp1部分通过控制Foxp3的稳定表达影响Treg细胞的抑制性功能,不仅如此,我们还以Ctla4为例,证明了 Foxp1和Foxp3在Treg细胞中的协同调控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了 Foxp1在维持Treg细胞的稳态和抑制性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相关的分子机制,进一步完善了 Treg细胞的调控网络。此外,Foxp1和Foxp3能够共同调控Treg细胞的关键基因,为Treg细胞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提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10](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二、尽快完善代谢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尽快完善代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肠道菌群在高盐高血压发病及硝苯地平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Ⅰ 肠道菌群在高盐饮食引起的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说明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论文Ⅱ 肠道菌群调节的肠源性皮质酮在高盐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说明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论文Ⅲ 肠道菌群在硝苯地平抗高盐诱导的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说明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SCI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5)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程序化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1 众说纷纭: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亟待优化完善 |
1.1.2 运动损伤: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程序化构建的迫切需求 |
1.1.3 功能诉求: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程序化构建的原则遵循 |
1.1.4 程序化构建:康复性体能训练具体内容合理实效性安排的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能训练概念和内容体系相关研究 |
1.3.2 康复性训练概念和内容体系相关研究 |
1.3.3 康复性体能训练概念和内容体系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案例分析法 |
2.2.4 专题小组讨论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康复性体能训练的学科属性及研究内容 |
3.1.1 康复性体能训练基本含义阐述 |
3.1.2 康复性体能训练的概念辨析 |
3.2 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般训练理论范畴审视 |
3.2.1 康复性体能训练理念设计 |
3.2.2 康复性体能训练原则遵循 |
3.2.3 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价值体现 |
3.3 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模块程序化构建 |
3.3.1 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程序化解读 |
3.3.2 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之筛查与评估 |
3.3.3 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之纠正训练模块 |
3.3.4 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之激活与再生 |
3.4 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程序化展示 |
3.4.1 预防性康复体能训练案例展示 |
3.4.2 治疗性康复体能训练案例展示 |
4 结论 |
5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专家访谈提纲一览表 |
附件二:图表目录 |
致谢 |
(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心力衰竭的概述 |
1.1定义 |
1.2分类 |
1.3分期和分级 |
1.4流行病学 |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1.5.1病因 |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
1.5.2诱因 |
1.5.3病理生理机制 |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2.1症状与体征 |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2.2.1常规检查 |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
2.2.1.3生物学标志物 |
2.2.1.4实验室检查 |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
2.2.2.4冠状动脉造影 |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
2.2.2.6 6 min步行试验 |
2.2.2.7心肺运动试验 |
2.2.2.8基因检测 |
2.2.2.9心肌活检 |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2.3诊断流程 |
2.4预后评估 |
3心力衰竭的预防 |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
3.1.1高血压治疗 |
3.1.2血脂异常 |
3.1.3糖代谢异 |
3.1.4其他危险因素 |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4.1一般治疗 |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
4.1.2限钠 |
4.1.3限水 |
4.1.4营养和饮食 |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
4.1.6监测体重 |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利尿剂 |
4.2.1适应证 |
4.2.2利尿剂的分类 |
4.2.3使用方法 |
4.2.4禁忌证 |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 RAAS抑制剂 |
4.3.1 ACEI |
4.3.2 ARB |
4.3.3 ARNI |
4.4β受体阻滞剂 |
4.4.1适应证 |
4.4.2禁忌证 |
4.4.3应用方法 |
4.4.4不良反应 |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5.1适应证 |
4.5.2禁忌证 |
4.5.3应用方法 |
4.5.4不良反应 |
4.6伊伐布雷定 |
4.6.1适应证 |
4.6.2禁忌证 |
4.6.3应用方法 |
4.6.4不良反应 |
4.7洋地黄类药物 |
4.7.1适应证 |
4.7.2禁忌证 |
4.7.3应用方法 |
4.7.4不良反应 |
4.8中药 |
4.8.1辨证分型 |
4.8.2分期治疗 |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
4.9.1曲美他嗪 |
4.9.2辅酶Q10 |
4.9.3辅酶Ⅰ (NAD+) |
4.9.4左卡尼汀 |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
4.9.6雷诺嗪 |
4.10血管扩张剂 |
4.11抗血栓药物 |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
4.12.3 CCB |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
4.12.5糖皮质激素 |
4.12.6西洛他唑 |
4.12.7口服降糖药 |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
5.1利尿剂 |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
6.1.2急性肺水肿 |
6.1.3心源性休克 |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
6.2.1院前急救阶段 |
6.2.2急诊室阶段 |
6.3辅助检查 |
6.3.1常规检查 |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
6.3.3动脉血气分析 |
6.4监测 |
6.4.1无创监测 |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
6.6治疗原则 |
6.6.1一般处理 |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
6.6.3容量管理 |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
6.7.4血管收缩药物 |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7.1利尿剂 |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
7.5中药治疗 |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
8.1.1诊断标准 |
8.1.2鉴别诊断 |
8.1.3病情评估 |
8.2治疗原则 |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9.1.1房颤 |
9.1.2室性心律失常 |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
9.2心脏瓣膜病 |
9.2.1二尖瓣病变 |
9.2.2主动脉瓣病变 |
9.3冠心病 |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4高血压 |
9.5心肌炎 |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
9.7先天性心脏病 |
9.8高原性心脏病 |
9.8.1高原肺水肿 |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
9.9糖尿病 |
9.10血脂异常 |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
9.12肥胖 |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
9.13电解质紊乱 |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
9.13.2低钠血症 |
9.14缺铁和贫血 |
9.15泌尿系统疾病 |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
9.16肺部疾病 |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
9.20恶病质 |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
10.1心衰管理团队 |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
10.4患者教育 |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
10.4.3运动 |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
10.5.2一般治疗 |
10.5.3药物治疗 |
10.6妊娠心衰管理 |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
10.7.2与患者沟通 |
10.7.3治疗方法 |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
(8)转录因子Foxp1对调节性T细胞稳态和抑制性功能的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Treg细胞的分类与亚群 |
1.2 Treg细胞的转录调控网络 |
1.2.1 Foxp3表达的转录调控 |
1.2.2 Foxp3非依赖的Treg细胞的转录调控 |
1.3 Foxp1及其家族成员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小鼠 |
2.2 细胞培养 |
2.2.1 培养基 |
2.2.2 细胞系的培养 |
2.2.3 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增殖实验 |
2.3 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的体外培养与过继转移 |
2.4 质粒构建 |
2.5 流式细胞分析 |
2.5.1 细胞表面分子染色 |
2.5.2 细胞内转录因子染色 |
2.5.3 Foxp1的细胞内染色 |
2.5.4 细胞因子染色 |
2.5.5 细胞凋亡染色 |
2.6 流式细胞分选 |
2.7 RNA提取 |
2.8 逆转录PCR |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0 蛋白质定量 |
2.11 蛋白质SDS-PAGE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记 |
2.12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
2.13 小鼠逆转录病毒的包装 |
2.14 小鼠逆转录病毒感染Treg细胞 |
2.15 肠炎模型的建立 |
2.15.1 DSS诱导的肠炎模型的建立 |
2.15.2 T细胞诱导的肠炎模型的建立 |
2.16 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淋巴细胞的分离 |
2.17 EAE模型的诱导和调节性T细胞的过继转移 |
2.18 大脑和脊髓中单个核淋巴细胞的分离 |
2.19 组织病理学分析 |
2.20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2.21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1.1 RNA提取与质控 |
2.21.2 原始数据的处理 |
2.21.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21.4 基因富集分析 |
2.21.5 基因热图的构建 |
2.22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Foxp1对Treg细胞稳态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
3.1 Foxp1对Treg细胞稳态的调控 |
3.1.1 Foxp1在rTreg和aTreg细胞中的差异表达 |
3.1.2 Foxp1不影响tTreg细胞的发育 |
3.1.3 Foxp1影响iTreg细胞的分化和维持 |
3.1.4 Foxp1维持Treg细胞的静息状态并抑制aTreg细胞的分化 |
3.2 Foxp1对Treg细胞稳态调控的相关机制研究 |
3.3 小结 |
第4章 Foxp1对Treg细胞抑制性功能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
4.1 Foxp1对Treg细胞抑制性功能的调控 |
4.1.1 Foxp1调控稳态条件下Treg细胞的抑制性功能 |
4.1.2 Foxp1调控炎症条件下Treg细胞的抑制性功能 |
4.2 Foxp1对Treg细胞抑制性功能调控的相关机制研究 |
4.2.1 Foxp3是Foxp1的下游靶基因 |
4.2.2 Foxp1控制Foxp3的稳定表达 |
4.2.3 Foxp1通过控制Foxp3的稳定表达部分维持Treg细胞的抑制性功能 |
4.2.4 Ctla4是Foxpl的下游靶基因 |
4.2.5 Foxp1调控Treg细胞的谱系特征 |
4.2.6 Foxp1和Foxp3协同调控Treg细胞中CTLA-4的表达水平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专业综述 |
Reference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四、尽快完善代谢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肠道菌群在高盐高血压发病及硝苯地平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闫雪芳. 山东大学, 2020(12)
- [5]康复性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程序化构建[D]. 冯雪.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7]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8]转录因子Foxp1对调节性T细胞稳态和抑制性功能的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D]. 任甲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19(07)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