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光性颗粒物对积雪融化的影响研究

吸光性颗粒物对积雪融化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东北地区冬季吸光性颗粒物排放较多且积雪面积减少、融雪时间提前的大背景下,积雪中的吸光性颗粒物(黑碳、沙尘和煤灰等)通过干湿沉降至积雪中,能够有效降低积雪反照率,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减小积雪覆盖面积,加速积雪融化,对区域水循环和全球气候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室内试验,采用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校园内2018年1月至3月期间的自然积雪,通过2种吸光性颗粒物存在方式(沉积表面、均匀混合),人为地向定量积雪样本中分别添加7种吸光性颗粒物质(黑碳、沙尘、煤灰、黑碳+沙尘、黑碳+煤灰、沙尘+煤灰、黑碳+沙尘+煤灰),观测各方式下吸光性颗粒物对积雪融化时间的影响与差异,并结合黑碳粒径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定量评估了各因素对融雪时间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吸光性颗粒物对积雪融化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且不同颗粒物之间对融雪时间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雪中任何一种吸光性颗粒物的存在,均使积雪融化时间小于对照组,同时随着颗粒物浓度增加,融雪时间均随之减少。黑碳和沙尘两种颗粒物对积雪融化时间的影响与其他颗粒物之间有明显差异。黑碳是使得积雪融化时间减少速度最快的颗粒物,而沙尘则为最慢;(2)吸光性颗粒物的存在方式对积雪融化时间的影响存在差异(黑煤和黑尘煤除外),主要表现为均匀混合于积雪中的融化时间小于沉积于积雪表面时的融化时间;(3)黑碳粒径越大积雪融化时间越少,且减少速度逐渐减慢。黑碳粒径与浓度共同作用于融雪时,黑碳浓度对积雪融化时间减少的贡献率更大,约为70.925%,而粒径的贡献率仅为29.075%;(4)温度对积雪融化时间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在任何黑碳浓度水平下,均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融雪时间减少且减少速度逐渐减慢的变化特征。在温度与黑碳浓度二者的共同影响下,温度对积雪融化时间减少的贡献率更大,约为73.953%,而黑碳浓度的贡献率仅为26.047%。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制备
  •     2.1.1 雪样采集与保存
  •     2.1.2 吸光性颗粒物采集与制备
  •   2.2 试验设计与步骤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步骤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3.1 回归分析
  •     2.3.2 方差分析
  • 第3章 不同吸光性颗粒物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3.1 不同颗粒物沉积于积雪表面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3.1.1 颗粒物浓度变化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3.1.2 不同颗粒物沉积于积雪表面对积雪融化的影响比较
  •   3.2 不同颗粒物均匀混合于积雪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3.2.1 颗粒物浓度变化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3.2.2 不同颗粒物均匀混合于积雪对积雪融化的影响比较
  •   3.3 不同颗粒物存在方式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碳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4.1 不同浓度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4.1.1 沉积于积雪表面时黑碳浓度变化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4.1.2 均匀混合于积雪时黑碳浓度变化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4.2 不同粒径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4.2.1 同一浓度下粒径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4.2.2 黑碳粒径与浓度对积雪融化时间的贡献率分析
  •   4.3 黑碳与温度对积雪融化的影响
  •     4.3.1 同一浓度下温度对积雪融化时间影响的趋势分析
  •     4.3.2 温度与黑碳浓度对积雪融化时间的贡献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许越

    导师: 张丽娟

    关键词: 吸光性颗粒物,积雪融化,黑碳,温度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分类号: P426.635

    总页数: 70

    文件大小: 2816K

    下载量: 50

    相关论文文献

    • [1].番茄耐弱光性鉴定的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8)
    • [2].氧化锌/卟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转光性能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3].辣椒耐弱光性的多元统计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 [4].提高光性矿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6)
    • [5].日光性视网膜病变1例[J]. 航空航天医药 2010(05)
    • [6].塑料管材不透光性对输送水质的影响[J]. 给水排水 2008(S1)
    • [7].黄瓜耐弱光性的多元统计分析[J]. 园艺学报 2009(04)
    • [8].聚合物质薄膜透光性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9].光性矿物学教学实践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6)
    • [10].茄子耐弱光性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J]. 中国蔬菜 2008(06)
    • [11].水杨酸对番茄幼果期耐弱光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6)
    • [12].ZnS微球的制备及吸光性能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2(11)
    • [13].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品种耐弱光性的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4)
    • [14].用相机测量金刚石膜透光性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14(05)
    • [15].茄子耐低温弱光性研究进展[J]. 上海农业学报 2008(03)
    • [16].聚吡咯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及光性能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9)
    • [17].锡纸可以把银饰“洗白白”[J].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2019(03)
    • [18].不同黄瓜品系耐弱光性与几种酶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02)
    • [19].轻质高强透光性石材复合板的制作[J]. 石材 2011(10)
    • [20].Cu掺杂浓度对ZnO薄膜的结构、透光性和电学性质的影响[J]. 微细加工技术 2008(06)
    • [21].第一代“可调透光性玻璃窗”的灵感与诞生[J].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1(11)
    • [22].航天器大型网状天线透光性遮挡的精确计算方法[J]. 宇航学报 2018(04)
    • [23].可乐丽塑料开发出透光性高的阻燃薄膜[J]. 塑料科技 2011(07)
    • [24].广州冬季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和类腐殖质的吸光性和荧光光谱特性[J]. 环境科学 2019(02)
    • [25].基于机器视觉的光性智能检定系统设计与实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10)
    • [26].红外显微观测被俘获吸光性颗粒[J]. 物理学报 2013(20)
    • [27].基于机器视觉识别的高光性镭射商标纸色差测量方法研究[J]. 昆明学院学报 2019(03)
    • [28].多次烧结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5(03)
    • [29].光性矿物检索鉴定程序设计原理与应用[J]. 岩矿测试 2013(06)
    • [30].现代信息技术在光性矿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4)

    标签:;  ;  ;  ;  

    吸光性颗粒物对积雪融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