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清(项城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站河南周口466000)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面向的是企业内部,是一种技术支配型的管理模式,被视为缺乏外向性、动态性。在当今战略竞争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模式难以奏效,因此成本企划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成本企划价值工程生命周期
成本企划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企业成本企划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如下:(1)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目标成本。所谓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市场导向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不仅涉及到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等过程,而且把消费者购入产品后发生的使用成本、维修成本等也包括在内。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要满足顾客在质量、功能及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顾客的使用成本尽可能低。目标成本的设定需要融合价值工程方法、组织管理方法和会计计量方法等来确定,由专门的超团队组织来完成。(2)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挤压。任何一种构思成熟的产品都要在图纸上进行规划。日本将这种成本规划的过程看作是产品生产的一种预演,通过目标成本的对比对预演的成本进行挤压。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成本的反反复复以至无穷,直到达到目标成本。(3)产品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分解和压力传递。成本挤压工作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对目标成本的分解,将目标成本的压力细化到班、组,甚至个人和供应商身上。总体上说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是横向分解。这一步将成本压力分解到了各水平的各个责任中心;第二步是将产品层次的成本进行纵向分解。通过纵向分解将成本压力传递给各供应商,为成本的降低争取更大的空间。(4)试生产阶段的信息反馈控制。目标成本法的制定以及依据目标成本设计的产品流程和销售策略是否真实有效,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产品的构思、策划和设计阶段结束后的试生产阶段就是对前期工作的一种考核。通过试生产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奖惩措施使成本企划的思想目标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5)目标成本的优化。技术在不断的革新,市场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我们的产品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目标成本的设定跟上技术和市场变化的脚步。这样,成本企划的整个流程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反复循环,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始终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才能占据优势。
一、我国实行成本企划的理论基础
成本企划的实现需要以若干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为前提。信息革命后,世界各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如弹性制造系统、准时制、价值工程、生产组装线的设置、质量功能分解、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等。在我国的理论研究领域,上述理论方法组成了一个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出现为成本企划在我国企业中得以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我国,传统成本管理已经包含了很多先进理念的因子,为我们吸纳先进的经验、进行成本管理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成本企划的主要工具是价值工程。所谓价值工程,指的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选定的研究对象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生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其产品或服务的附价值。2007年,我国首批价值工程师获认证,我国价值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均有了新发展,这成为我国实行成本企划不可缺少的一个理论驱动因素。
二、我国实行成本企划的实践基础
90年代初,邯郸钢铁厂颇有成效的“模拟市场机制,实施成本否决”制度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尽管“邯钢经验”牵涉面较广,但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基础测算目标成本,并以相应的组织措施确保成本否决制度的实施。虽然邯钢的目标成本策划只是在制造过程中实施,但它找到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市场的结合点,并且首创了成本倒推法,这都与日本的成本企划有着相似之处。因此,邯钢经验可以称为中国成本企划的“萌芽”,这也是在我国实行成本企划的实践基础。
三、我国推行成本企划的意义
(一)有助于企业树立市场导向观念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往往重复着传统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市场”的老路。由于设计人员与市场脱节,往往出现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产品投放市场后,在质量、功能、价格等方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从而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在我国推广日本企业成本企划的先进经验,有利于培养企业的市场导向观念,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安排企业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走一条“市场→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市场”的道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有助于企业重视成本的前馈控制
目前,无论是在我国企业传统的观念中,还是在成本会计的教科书中,都认为产品成本由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只看到成本形成于其制造过程,将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制造环节,而忽视了开发设计环节与控制的重要性。由于生产设备、方法、技术等生产条件与产品设计式样等在产品设计阶段几乎都已确定,产品成本的大部分便随之确定,若待产品设计制造完成后再从事改善,不但可能需花费额外的成本,且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尤其在自动化已趋普及的今日,进入制造阶段后,可改善的空间与成果更是受到限制,如欲大幅度降低成本及掌握创造利益的机会,则应在进入制造阶段之前就对成本加以管理控制。因此,引入成本“源流管理”、“成本筑入”的先进管理思想和做法,有利于企业转变成本控制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抓住成本控制的源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助于企业树立“顾客满意”观念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普遍的急功近利的现象,企业为了自己眼前的短期利益,不惜牺牲顾客的利益,过分地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对企业而言是十分危险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中指出,企业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创造顾客”。所谓的“创造顾客”,就是企业生产出顾客所需要的商品或劳务,以企业的创新,使消费者成为自己的顾客。引入成本企划,追求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顾客满意”,对于提高培养我国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有助于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成本企划的全新的成本管理观就是要求一种创新性的成本管理结构——超团队组织。为了能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行成本控制,成立了一个包括总经理、工程师、产品的项目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销售人员、财务经理和技术人员在内的跨部门的组织机构。通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协调工作来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成本,以期达到根据市场调研确定的目标成本,挖掘企业的成本潜力。因为从日本成本企划的做法来看,成本企划首先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它需要开拓和创新,企划小组的负责人必须是来自于技术方面的骨干;同时,成本企划的过程本身需要周密的计划工作,需要组织来自各部门的人员完成,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利益等等。显而易见,成本企划有助于培养企划小组负责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指挥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管理素质,这些能力正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所必备的。因此,成本企划有助于企业培养、发现、造就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五)有助于企业将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我国企业的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日常的常规性的工作,对其重要性重视不够。这种观念在企业的战略层次则表现为:只重视市场的开拓、重视新产品的开发、重视企业的营销等等,而忽视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有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三种。其中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的最基本战略,其他两种战略的正确实施也是建立在良好的成本管理基础之上的。因此,推行成本企划有助于企业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成本管理观念问题,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任心雅.《在“图纸”上控制成本——日本企业推行成本企划管理经验介绍》.《理财杂志》,2005年.第11期;
[2]陈伟、李进.《成本企划对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财会审计》.2005年.第6期;
[3]周海荣、李玲.《成本企划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财会通讯》.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