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其刚[1](2019)在《青南儿童棘球蚴病调查分析及AE免疫学诊断、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指出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及其它动物的肝脏、肺脏等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青海省是全国罕见的棘球蚴病的高发区,流行区域主要分布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各县。两型棘球蚴病(CE/AE)混合流行,且流行程度高、疫情严重。为了摸清青海南部地区儿童棘球蚴病的流行状况和流行特征、青海田鼠Em感染情况及其病原学特征、探索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早期诊断技术,本研究对青海南部地区儿童棘球蚴病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青海田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了Em青海田鼠株的分离、鉴定;利用分离、鉴定的青海田鼠株Em,表达和纯化了EmAgB3和EmAgB3-GGGS-Em18两个蛋白,并利用纯化的这两个蛋白分别进行了ELISA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的探索;利用分离鉴定的Em青海田鼠株构建了Em沙鼠感染模型,并对构建的Em沙鼠感染模型进行了肝脏、脾脏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采用影像学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青海南部地区儿童棘球蚴病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明确了该区域儿童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情况和特征。这对患棘球蚴病儿童采取早期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保障患病儿童尽早地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健康的儿童,也可以尽早地进行预防、保健及调理。(2)通过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青海田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捕获的50只青海田鼠中分离、鉴定得到了11株Em,Em感染率为22%。通过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了Em青海田鼠分离株为亚洲型,且存在不同核苷酸位点的变异。该研究发现进一步确立了青海田鼠作为Em中间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的重要地位,这为在该地区通过控制青海田鼠的数量来降低人感染AE的风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3)通过提取Em青海田鼠分离株的基因组DNA,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克隆、表达和纯化了EmAgB3蛋白和EmAgB3-GGGS-Em18蛋白,获得了高纯度和高浓度的重组蛋白(EmAgB3蛋白的浓度为1.05 mg/mL,EmAgB3-GGGS-Em18蛋白浓度为0.5 mg/mL)。另外,通过利用3C酶酶切的方式,成功将重组EmAgB3蛋白的GST标签进行了切除。进行了纯化和蛋白复性,使其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天然EmAgB3蛋白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4)通过对重组EmAgB3蛋白和重组EmAgB3-GGGS-Em18蛋白进行ELISA和胶体金试纸条技术的包装,分别建立了ELISA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诊断方法。经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性试验,均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5)通过将分离鉴定的Em青海田鼠分离株进行腹腔接种沙鼠的方式,成功构建了Em沙鼠感染模型,感染率高达100%。这为将来进行更深入的针对Em青海田鼠分离株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种子基础。(6)采集了Em沙鼠模型和正常沙鼠对照的肝脏、脾脏和血浆样本,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分别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筛选获得了数量众多的差异代谢物。肝脏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在肝脏中检测到10493个代谢物,从中筛选出150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309个代谢物较正常肝脏代谢物上调,1200个代谢物下调;脾脏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在脾脏中检测到8679个代谢物,从中筛选出111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586个代谢物较正常脾脏代谢物上调,525个代谢物下调;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在血浆中检测到4085个代谢物,从中筛选出31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00个代谢物较正常血浆代谢物上调,116个代谢物下调。这些代谢组学的数据,为将来开展针对特异性代谢物的研究、筛选药物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提供了参考。
曹管[2](2018)在《95例脑寄生虫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近5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寄生虫病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情况等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感染性疾病科收治住院的95例具有完整资料的脑寄生虫病例。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分为脑囊虫病92例,脑裂头蚴病3例。记录95例脑寄生虫病的相关资料:年龄、性别、工作种类、流行病史、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诊断、治疗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应用?2检验分析脑囊虫病病灶数量、位置、分期、病程与手术干预的关联性。结果:年龄范围为1275岁,平均年龄为45.2岁;男性78例(82.1%),女性17例(17.9%)。61例(66.3%)脑囊虫病患者曾食生猪肉、猪血。3例脑裂头蚴病患者中,2例曾用生蛙肉敷贴伤口,1例曾食生青蛙肉。病程3天30年,其中1年以内的59例(62.1%),15年的26例(27.4%),610年的6例(6.3%),10年以上的4例(4.2%)。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癫痫发作(52.6%)、头痛(42.1%)、头晕(27.4%)、乏力(15.8%)。CT或MRI上可见囊泡样病灶、钙化灶、脑积水、斑片状影、环形强化影、隧道征象、串珠样征象及其他影像学表现。首次就诊被诊断为脑寄生虫病71例(74.7%),误诊率25.3%,分别被误诊为脑肿瘤12例(12.6%)、原发性癫痫7例(7.4%)、脑脓肿5例(占5.3%)。内科治疗66例(69.5%),外科手术治疗29例(30.5%)。结论:脑囊虫病多与食生猪肉、猪血有关,脑裂头蚴病主要与生吃蛙肉和使用蛙肉敷伤口相关。CT和MRI有助于上述两种疾病的诊断,但仍需仔细鉴别。如出现颅内占位效应和脑积水高颅压症状需手术干预。
李焕璋,臧新中,钱门宝,薛靖波,周长海,陈颖丹,田添,曹淳力,李石柱[3](2018)在《囊尾蚴病流行现况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囊尾蚴病是由于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畜体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中、低收入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水平不高、民族饮食习俗难以改变,囊尾蚴病病例仍然较多,表现为局部高流行。该病通常以CT和MRI影像学技术诊断为主,血清学检测为辅。现阶段我国囊尾蚴病防控仍较为薄弱。本文就囊尾蚴病的流行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囊尾蚴病的防控提出进一步建议。
胡杨红[4](2017)在《儿童肺吸虫病1174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肺吸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为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174例肺吸虫病患者,并且统计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儿童肺吸虫病以男性为主。82.00%的儿童发病年龄在3-10岁之间。72.06%的患儿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以生食溪蟹或饮用溪水最常见。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胸肺型(34.41%)最为常见,其次为混合型(33.65%)、脑型(13.54%)、皮肤型(13.03%)、腹型(2.13%)。肺吸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多样,85.65%的胸片、97.91%的胸部CT异常。仅2.54%活组织检查见虫体或虫卵,但74.91%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68.73%的儿童在院外被误诊。总共1164例患者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大部分患者治愈或好转带药出院,2例患儿死亡。结论:肺吸虫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诊断时应当充分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后应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好,少数可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李彦,孙黎,陈闯,杨春梅[5](2015)在《吡喹酮诊断性治疗疑似脑囊尾蚴病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吡喹酮诊断性治疗在疑似脑囊尾蚴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疑似脑囊尾蚴病病例进行诊断性治疗,以吡喹酮50 mg/(kg·d),分3次服用,每个疗程1012天,治疗35个疗程,并进行12年的随访观察,评价疗效。结果共收集到94例疑似脑囊尾蚴病病例,其中78例(占82.98%)经诊断性治疗确诊为脑囊尾蚴病,13例(占13.83%)排除脑囊尾蚴病可能,另外3例(3.19%)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吡喹酮诊断性治疗能减少非典型脑囊尾蚴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姜宁,张西臣,白雪,吴秀萍[6](2014)在《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1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品安全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所有能够经口随食物(水源)感染的寄生虫病的总称,分为食物寄生性(内源性)寄生虫病与食物污染性(外源性)寄生虫病。根据食物种类可分为六大类,包括肉源性寄生虫病、植物源性寄生虫病、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螺源性寄生虫病、水源性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和危害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包虫病、肉孢子虫病、带绦虫/囊尾蚴病、弓形虫病、旋毛虫
姜颖[7](2014)在《蛛网膜型脑囊虫病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蛛网膜型脑囊虫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诊断的7例蛛网膜型脑囊虫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得到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7例均为男性,年龄45岁(32岁,63岁),病程为3年(2周,10年)。4例流行病史阳性。6例出现颅高压表现,3例出现视力改变,2例出现运动系统受累。2例出现癫痫发作,1例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7例均无脑膜刺激征阳性。血清学:7/7囊虫酶标均阳性,3/7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便学:1/7虫卵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内压改变(4/7例增高,3/7例降低)。3/7例出现葡萄糖、氯化物有改变。蛋白异常(6/7定性异常,3/7定量异常)。3/7例脑脊液细胞数增高。4/4腺苷脱氢酶正常范围。7/7病例脑脊液囊虫酶标阳性。7例头颅MRI检查异常,3/6例MRI增强出现病灶强化。1例术中病理。结论:1、蛛网膜型脑囊虫病是一种少见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之一。2、蛛网膜型脑囊虫临床特点与包囊部位、数目及大小有关,高颅压征表现多见,容易合并有颅神经损害及“卒中”类似现象。其临床特点多变,免疫学、影像学、病理活检以及流行病学有助于诊断。3、蛛网膜型脑囊虫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尤其内镜下去除包囊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好,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之一。
邱麟[8](2013)在《常规MR序列+DWI在脑囊虫病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常规MRI序列T1-FLAIR、FSE-T2WI、T2-FLAIR、EPI-DWI、EPI-T2WI及增强FSE-T1WI对脑囊虫病灶检出的敏感性。2、探讨EPI-DWI序列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分期及诊治过程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脑囊虫病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31.1±10.7)岁。临床确诊方法包括试验性抗囊虫治疗有效(随访2-3次治疗后复查的33例)、免疫酶联反应阳性(7例)和手术病理证实(5例)。颅脑MR检查采用GE1.5T-HDe超导型磁共振仪,全部行MR平扫及增强。MR平扫序列包括轴位T1-FLAIR、FSE-T2WI、T2-FLAIR、EPI-DWI和EPI-T2WI,增强扫描序列包括轴位、矢状和冠状面T1WI。计算每个序列检出病灶的个数,计算和比较轴位MR平扫各序列和增强扫描对脑囊虫病病灶的敏感性;对检出的病灶根据李文方提出的分期标准将脑囊虫病灶分为典型表现组和不典型表现组(前者又分为水样囊泡期,胶样囊泡期,肉芽肿结节期和钙化期),测量并比较不同时期囊虫病灶各成分、和正常区域脑实质和脑脊液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脑囊虫病不同时期ADC伪彩图和eADC伪彩图特征。统计治疗后不典型病灶的吸收率。结果:1、CE-T1WI检出脑囊虫病灶279个,明显高于其他序列(2=144.06,P<0.01);T2FLAIR检出脑囊虫病灶253个,高于T2WI(221个)(2=20.83,P<0.01);EPI-T2WI(215个)与T2WI(221个)的脑囊虫病灶检出效果相当,DWI的病灶检出最低(154个)。2、典型表现组的胶样囊泡期囊壁ADC值高于水样囊泡期囊壁并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3);水样囊泡期和胶样囊泡期囊液ADC值高于肉芽肿结节期囊液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4,p<0.01);囊液低于脑脊液ADC值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15.08,p<0.01);头节和周围水肿的ADC值二者之间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典型表现组的病囊壁和囊液ADC值与水样囊泡期相似,无统计学差异。3、脑囊虫病不同时期的ADC伪彩图与eADC伪彩图表现不同:水样囊泡期病灶典型特征是囊壁的连续规则伪彩色带;胶样囊泡期病灶典型特征是囊壁为不规则的不均伪彩色带;肉芽肿结节期病灶典型特征是囊壁为不连续厚度不均匀的伪彩色带;钙化期病灶不能显示。4、33例患者检出不典型病灶72个,2-3次驱虫治疗后有57个病灶完全吸收。结论:1、MRI不同序列对脑囊虫病病灶的敏感性存在差异,CET1WI能明显提高病灶的显示能力。2、 MRI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病理变化过程,ADC值、ADC伪彩图和eADC伪彩图有助于对病灶进行分期;不典型表现组的病变与水样囊泡期病灶MR表现相似,多为早期病灶,治疗后79.17%的病灶可完全吸收,及时治疗效果良好。
吴伟,黄一心[9](2010)在《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文中提出本文复习并分析了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文献,得出联合应用阿苯达唑和吡喹酮疗效较好的结论 。
刘粉[10](2009)在《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吡喹酮作为广谱抗寄生虫药,对日本血吸虫有杀灭作用,口服给药有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本课题研究了吡喹酮注射剂的制备、检测方法及其在兔的刺激性与小鼠的药效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研制根据吡喹酮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通过分析和比较各种药用辅料及溶剂特性,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制备了以丙二醇等为主要溶剂、附加少量必要的稳定剂和助溶剂的高浓度吡喹酮非水注射剂,并进行了处方优化,确定了制备工艺,为吡喹酮注射液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2质量标准研究采用不同的色谱条件测定吡喹酮注射剂中吡喹酮的含量,色谱柱为迪马DiamonsilC18(4.6×250,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及乙腈-水,检测波长为263nm及210m,流速1mL/min。结果显示,在两个不同的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分别为r=0.9998/0.9996),吡喹酮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8%和99.90%,RSD=1.13%和1.1%。两种方法简便易行,精密度、回收率、重现性均符合要求。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吡喹酮注射剂的含量测定。吡喹酮注射剂为近无色至浅黄色澄明油状液体,pH值为3.5-4.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定性鉴别:吡喹酮对照品与吡喹酮注射剂供试品最大吸收波长相同。采用HPLC法测定吡喹酮注射剂中吡喹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吡喹酮注射剂的百分标示量为100.51%,RSD为0.303%,符合制剂要求。3吡喹酮注射剂稳定性研究为考察20%吡喹酮非水溶液注射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室温留样试验,并依据新兽药申报技术指南要求,将3批次中试样品放置于40℃,湿度75%的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中,连续6个月,每月对样品的外观、含量、pH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制剂的外观性状和澄明度无变化,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下降,pH值基本稳定,制剂稳定性符合要求。4吡喹酮注射剂刺激性与药效学研究研究自制20%吡喹酮注射液对新西兰兔肌肉注射部位的刺激性,主要通过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引起红肿、充血、渗出、变性或坏死等局部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使用该制剂后注射部位肌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但病变程度轻微,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不影响临床应用。用研制出的200mg/mL的吡喹酮注射剂,三个剂量水平对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进行了肌肉注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吡喹酮注射剂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的治疗效果良好,减雌率达100%,减虫率可达97.9%,效果明显优于灌胃给药组,说明研制的吡喹酮注射剂在治疗动物血吸虫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南儿童棘球蚴病调查分析及AE免疫学诊断、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棘球蚴病简史 |
2 病原体及其特征 |
2.1 生物学分类地位 |
2.2 棘球属绦虫种类及其形态 |
2.2.1 细粒棘球绦虫 |
2.2.2 多房棘球绦虫 |
2.3 棘球绦虫的生活史 |
3 棘球蚴病临床症状 |
4 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情况 |
5 泡型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
5.1 理想的Em动物模型应具备的特点 |
5.2 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
5.2.1 口服虫卵感染 |
5.2.2 经皮肝穿刺法 |
5.2.3 开腹肝穿刺法 |
5.2.4 切开皮肤经腹壁肌层肝穿刺法 |
5.2.5 门静脉分支注射法 |
5.2.6 腹腔注射法 |
5.3 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
5.3.1 剖检法 |
5.3.2 影像学方法 |
5.3.3 免疫学方法 |
6 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6.1 病原学检测 |
6.2 影像学诊断 |
6.3 血清免疫学诊断 |
6.4 DNA检测 |
7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7.1 基因组特征 |
7.2 棘球蚴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7.3 棘球蚴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8 棘球蚴病疫苗免疫学研究进展 |
8.1 基因工程疫苗 |
8.2 核酸(DNA)疫苗 |
8.3 多肽疫苗 |
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青南地区儿童棘球蚴病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调查区域 |
1.2 学校调查 |
1.3 超声检查 |
1.4 血清学检测 |
1.4.1 前期准备 |
1.4.2 样品检测 |
1.4.3 参考范围 |
1.4.4 结果判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儿童棘球蚴病病例的地理分布情况 |
2.2 儿童棘球蚴病病例的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 |
2.3 儿童棘球蚴病的地域分布情况 |
2.4 AE和 CE病变的超声分类 |
3 讨论 |
第三章 青海田鼠株多房棘球蚴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青海田鼠的捕获 |
1.2 捕获青海田鼠解剖及囊液收集 |
1.3 包囊HE染色 |
1.4 原头蚴分离及镜检 |
1.5 PCR分析 |
1.6 进化分析 |
1.7 Em感染的青海田鼠物种的鉴定 |
2 结果 |
2.1 样本收集 |
2.2 捕获青海田鼠的解剖特征 |
2.3 包囊原头蚴HE染色 |
2.4 原头蚴分离及镜检 |
2.5 PCR分析 |
2.6 进化分析 |
2.7 Em感染的青海田鼠物种的鉴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EmAgB3 蛋白及串联EmAgB3-GGGS-Em18 蛋白的克隆表达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寄生虫 |
1.1.2 质粒及菌种 |
1.1.3 试剂与仪器 |
1.1.4 扩增用引物 |
1.2 方法 |
1.2.1 EmAgB3及Em18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1.2.2 EmAgB3和EmAgB3-GGGS-Em18 的基因合成 |
1.2.3 载体酶切 |
1.2.4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1.2.5 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后筛选克隆 |
1.2.6 诱导表达融合蛋白 |
1.2.7 蛋白的纯化 |
1.2.8 纯化蛋白的检测 |
2 结果 |
2.1 EmAgB3及Em18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2.1.1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
2.1.2 PCR产物克隆测序鉴定 |
2.2 Bam HI-EmAgB3-Xho I及 Nde I-EmAgB3-GGGS-Em18-Xho I基因生物合成 |
2.3 重组载体酶切鉴定 |
2.4 融合蛋白诱导结果 |
2.5 融合蛋白GST/镍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 |
2.6 EmAgB3 融合蛋白酶切后SDS-PAGE检测 |
2.7 EmAgB3 融合蛋白酶切后透析 |
2.8 蛋白最终Tricine-SDS-PAGE分析 |
2.9 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
2.10 蛋白浓度测定 |
3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EmAgB3和EmAgB3-GGGS-Em18 重组蛋白的AE 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抗原 |
1.1.2 血清 |
1.1.3 试剂 |
1.1.4 仪器耗材 |
1.2 方法 |
1.2.1 基本方法 |
1.2.2 抗原包被用浓度及阳性血清稀释倍数的筛选 |
1.2.3 临界值的确定及判定方法 |
1.2.4 特异性检测 |
1.2.5 符合性检测 |
2 结果 |
2.1 抗原包被用浓度及阳性血清稀释倍数确定 |
2.2 临界值的确定 |
2.3 特异性交叉检测 |
2.4 符合性检测 |
3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重组蛋白EmAgB3和EmAgB3-GGGS-Em18 的棘球蚴病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抗原 |
1.1.2 血清 |
1.1.3 试剂 |
1.1.4 仪器耗材 |
1.2 方法 |
1.2.1 所需溶液配制 |
1.2.2 材料准备 |
1.2.3 胶体金的制备 |
1.2.4 胶体金标记二抗(山羊抗人Ig G Fc)及纯化 |
1.2.5 金标垫、样品垫处理 |
1.2.6 喷金与划膜 |
1.2.7 组装与测试 |
1.2.8 特异性试验 |
1.2.9 敏感性试验 |
1.2.10 符合性试验 |
2 结果 |
2.1 特异性试验 |
2.2 敏感性试验 |
2.3 符合性试验 |
3 讨论 |
第七章 Em沙鼠模型的建立及其代谢组学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鼠及寄生虫虫株 |
1.1.2 样品 |
1.1.3 试剂 |
1.1.4 仪器耗材 |
1.2 方法 |
1.2.1 Em沙鼠模型的建立 |
1.2.2 代谢组学研究用样本采集 |
1.2.3 代谢物提取 |
1.2.4 上机检测 |
1.2.5 数据处理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Em沙鼠模型的建立 |
2.2 沙鼠组织UHPLC-QTOF-MS检测 |
2.3 质量控制 |
2.3.1 过程质控 |
2.3.2 数据质控 |
2.4 统计分析 |
2.4.1 肝脏代谢组学变化 |
2.4.2 脾脏代谢组学变化 |
2.4.3 血浆代谢组学变化 |
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2)95例脑寄生虫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
(4)儿童肺吸虫病117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肺吸虫病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源性寄生虫病在食品安全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 |
1.1 造成大量原因不明公共卫生事件频发 |
1.2 隐性感染人数攀升 |
1.3 中间宿主广泛,感染率升高 |
1.3.1 包虫方面 |
1.3.2 肉孢子虫方面 |
1.3.3 带绦虫/囊尾蚴方面 |
1.3.4 弓形虫方面 |
1.3.5 旋毛虫方面 |
1.3.6 华支睾吸虫方面 |
1.3.7 异尖线虫方面 |
1.3.8 姜片吸虫方面 |
1.4 经济损失巨大 |
1.4.1 包虫病方面 |
1.4.2 带绦虫/囊尾蚴病方面 |
1.4.3 弓形虫病方面 |
1.4.4 旋毛虫病方面 |
1.5 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
1.5.1 包虫病 |
1.5.2 肉孢子虫病 |
1.5.3 囊尾蚴病与带状绦虫病 |
1.5.4 弓形虫病 |
1.5.5 旋毛虫病 |
1.5.6 华支睾吸虫病 |
1.5.7 广州管圆线虫病 |
1.5.8 异尖线虫病 |
1.5.9 姜片吸虫病 |
1.6造成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
1.6.1 不良饮食习惯 |
1.6.2 食物种类的增加 |
1.6.3 气候环境的变化 |
1.6.4 独特的膳食习俗 |
1.7 研究投入与水平存在诸多短板 |
1.7.1 带绦虫/囊尾蚴病研究方面 |
1.7.2 弓形虫病研究方面 |
1.7.3 诊断检测方面 |
1.7.4 旋毛虫病研究方面 |
1.7.5 广州管圆线虫病研究方面 |
1.7.6 隐孢子虫病研究方面 2 发达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策略 |
2.1 欧盟等发达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的策略 |
2.1.1欧盟 |
2.1.2 美国 |
2.1.3 日本 |
2.1.4 澳大利亚 |
2.2 国外食源性寄生虫病总体控制策略 |
2.2.1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
2.2.2 动物饲养及监督 |
2.2.3 腌制、浸酸、烟熏和发酵处理 |
2.2.4 烹调和加热处理 |
2.2.5 冷冻 |
2.2.6 过滤、氯化及其他消毒剂 |
2.2.7 其他的物理方式处理 |
2.2.8 破坏寄生虫的生活史 |
2.3 国外食源性吸虫病防控的战略 |
2.3.1 食源性吸虫病的诊断 |
2.3.2 食源性吸虫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 3 国内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国内食源性寄生虫防控研究现状 |
3.1.1 流行病学现状 |
3.1.2 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
3.1.3 政策法规 |
3.2 食源性寄生虫防控存在的问题 |
3.2.1 食源性寄生虫病分布的改变 |
3.2.2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群体有较大的改变 |
3.2.3人们防范意识薄弱是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的主要因素 |
3.2.4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有待创新 |
3.2.5 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才匮乏 |
3.2.6 防治经费紧缺 4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挑战 |
4.1.1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
4.1.2 打破贸易壁垒的需要 |
4.1.3 技术层面的短板 |
4.2 机遇 |
4.2.1 政府高度重视 |
4.2.2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
4.2.3 科学技术发展有诸多突破 5 食源性寄生虫防控的科学发展方向 |
5.1 技术层面科学发展方向 |
5.1.1 深入开展全国范围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分析、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 |
5.1.2大力推进食源性寄生虫快速、敏感和特异检测技术科技创新及应用 |
5.1.3 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控体系建设 |
5.1.4 加大食源性寄生虫基础研究 |
5.2 政策与管理层面科学发展方向 |
5.2.1 加大经费投入 |
5.2.2 建立有效的国家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 |
5.2.3 加强国际合作 |
5.2.4 培养一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监测及防治科研人才 |
5.2.5 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多层次提高人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识 |
5.2.6 完善管理体制建设 6 建议与对策 |
6.1 技术层面 |
6.1.1 开展大规模全国性的、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本底 |
6.1.2 加大我国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
6.2 政策与管理层面 |
6.2.1 设立重要病种参考实验室与工作实验室 |
6.2.2 建立完备及完善的监测、预警网络信息系统及上报制度 |
6.2.3 加强媒体教育 |
(7)蛛网膜型脑囊虫病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资料及方法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2.诊断 |
3.疗效评估 |
结果 |
1.我院7例病例临床资料 |
2.回顾分析文献结果 |
讨论 |
一、颜内高压是蛛网膜型脑囊虫常见症状 |
二、颉神经受累 |
三、“卒中”类似症状 |
四、继发性癫痫 |
五、实验室检查 |
六、影像学表现 |
七、治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脑囊虫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常规MR序列+DWI在脑囊虫病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链状带绦虫的病原学特点 |
1.2 感染方式及病理改变 |
1.3 诊断标准及分型 |
1.4 脑囊虫病的诊断现状及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仪器与方法 |
2.3 筛选标准与测量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序列对病灶的敏感性 |
3.2 典型病灶组与不典型病灶组 ADC 的值和不同成分间的比较 |
3.3 典型表现组不同时期脑囊虫病灶与不典型病灶在 ADC 伪彩图和 eADC伪彩图上的表现 |
3.4 不典型表现组随访情况 |
4 讨论 |
4.1 不同 MR 序列对脑囊虫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4.2 MR 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囊虫病中的应用 |
4.3 ADC 伪彩图与 eADC 伪彩图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分期中价值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及说明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9)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独应用阿苯达唑 |
2 单独应用吡喹酮 |
3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的疗效比较 |
4 阿苯达唑与吡喹酮联合应用 |
5 疑似脑囊尾蚴病的诊断性治疗 |
6 药物反应及其处理 |
7 小结 |
(10)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吡喹酮简介 |
2 吡喹酮生物学特性 |
3 吡喹酮的临床应用 |
4 吡喹酮制剂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吡喹酮注射剂质量标准研究 |
试验一 吡喹酮注射剂分析方法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吡喹酮注射剂质量检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吡喹酮注射剂稳定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吡喹酮注射剂刺激性与药效学研究 |
试验一 吡喹酮注射剂对兔肌肉刺激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20%吡喹酮注射剂对小鼠血吸虫病治疗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南儿童棘球蚴病调查分析及AE免疫学诊断、代谢组学研究[D]. 蔡其刚.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2]95例脑寄生虫病例分析[D]. 曹管.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 [3]囊尾蚴病流行现况及研究进展[J]. 李焕璋,臧新中,钱门宝,薛靖波,周长海,陈颖丹,田添,曹淳力,李石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01)
- [4]儿童肺吸虫病1174例临床分析[D]. 胡杨红. 重庆医科大学, 2017(01)
- [5]吡喹酮诊断性治疗疑似脑囊尾蚴病的临床应用[J]. 李彦,孙黎,陈闯,杨春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05)
- [6]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姜宁,张西臣,白雪,吴秀萍. 中国兽医学报, 2014(07)
- [7]蛛网膜型脑囊虫病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D]. 姜颖.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3)
- [8]常规MR序列+DWI在脑囊虫病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D]. 邱麟. 暨南大学, 2013(01)
- [9]脑囊尾蚴病的抗虫治疗[J]. 吴伟,黄一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03)
- [10]高浓度吡喹酮注射剂的初步研究[D]. 刘粉.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