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阵营论文_武国友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主义阵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阵营,大跃进,布加勒斯特,赫鲁晓夫,国家,华东师范大学,全民。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文献综述

武国友[1](2014)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竞赛大潮与中国的“大跃进”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跃进"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阵营和平竞赛大潮涌入中国的一股支流,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股大潮的影响和推动下,为尽早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迅速奠定社会主义强大物质基础而发动的一场"冒进"式运动。这一运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消极影响,但其经验与教训却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当代中国史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陈伟楠[2](2013)在《论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的不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时期,东西方形成了以社会制度为其本质区别的两大阵营。但社会主义阵营始终不稳定,从其建立到解体,总共也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而其后苏联独霸的"斯拉夫大家庭"的成员也逐渐离心离德,为走向巨变埋下了深刻的伏笔。本文将就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到彻底瓦解这一段历史进行梳理,同时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新的分析角度加以总结,重点对其中的不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制度方面进行深入的考量。(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3年10期)

张建华[3](2013)在《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引发的反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不论在苏联朝野还是在世界各国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近年来,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未有专文或专着论及"秘密报告"的国际影响。"秘密报告"和苏联的"解冻"对东欧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的令人陶醉的酒"[1]400,并引发了1956年(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骆亦粟[4](2009)在《1964年中国为恢复社会主义阵营团结采取的外交行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964年中国在外交方面采取了叁个比较大的行动:一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大论战愈益加剧的形势下,邀请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派代表团来华参加国庆15周年庆典;二是赫鲁晓夫下台,中国倡议举行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会晤;叁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提出召开世界各(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资料》期刊2009年03期)

郭洁[5](2008)在《“冷战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关系”圆桌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11月,适逢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第一次莫斯科会议召开50周年。值此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特主办了题为"冷战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关系"(Inter-Communist States relations in the Cold War Era)的圆桌会议,会议于22日在丽娃河畔举行。来自匈牙利、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美国等国家的(本文来源于《冷战国际史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沈志华[6](2007)在《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的矛盾、分歧及其解决——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关系研究案例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档案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录等资料为依据,深入探讨了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和朝鲜两国高层领导之间矛盾、分歧的产生及其解决过程,还原了冷战背景下中朝关系的客观状况,由此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也揭示了冷战过程中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关系的内在特点。(本文来源于《暨南史学》期刊2007年00期)

金慧子[7](2007)在《前社会主义阵营文学中的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集体化是指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的体制改革运动,农业集体化作为叁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基本步骤,表现由共产党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全国规模性的活动,强调集体性。它不仅是社会体制的一大变革,还包括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苏联的《被开垦的处女地》、中国的《山乡巨变》、朝鲜的《石溪邑的新春》堪称反映农业集体化的代表性作品。笔者尝试性地对逝去的农业集体化作系统的研究,以政治社会语境、人物形象、作者创作意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比较研究的顺序为叁部作品建立新的定位。文学反映现实,文学以外的非文学因素,包括社会背景中政治力、经济力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而绝对的。文学与历史、现实的交融已经成为农业集体化小说的一种性格。叁部作品正因为对现实的体察和参与,而获得了“当代性”。第一章绪论中简单概述了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在历史语境中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是开放的,文本具有多重意义的。作者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中的影响研究方法和水平研究方法,以整体思维和客观思维、摈弃单一视觉和线性思维,综合考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二章主要对叁国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产生的社会政治语境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叁国的社会政治背景中的各种趋势进行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中国、朝鲜之间的文化交流颇为密切,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是中朝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模版,对中朝两国的农业集体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叁章对叁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即新型干部、中间人物、敌对势力,根据社会背景和阶级身份的异同,研究其共同性和差异性。第四章主要从作者的政治意识、民间意识、创作主体意识入手,对作者创作意识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分析叁部作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特性,作者从新旧势力的对峙、典型化、革命浪漫主义叁个方面展开,加以比较。最后对农业集体化小说的审美价值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7-05-31)

文大山[8](2006)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赶超浪潮与“大跃进”运动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其中,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出现的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浪潮是"大跃进"运动发生的重要国际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9-01)

洪礼维[9](2006)在《社会主义阵营政治关系论析——中苏大论战中激烈争议的论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中期的中苏大论战激烈地争议了“全民国家”、“全民党”、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的问题。论战双方都提出过许多重要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双方互有得失。这些就决定了论战的复杂性和激烈性,也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久远的教益。(本文来源于《巢湖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杨艳丽[10](2005)在《浅谈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12月出版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第四章第叁节《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句“但到了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原有的合作遭到破坏,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我认为应把这个“初”字改成“中后期”。先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说起:书中讲(本文来源于《历史学习》期刊2005年01期)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冷战时期,东西方形成了以社会制度为其本质区别的两大阵营。但社会主义阵营始终不稳定,从其建立到解体,总共也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而其后苏联独霸的"斯拉夫大家庭"的成员也逐渐离心离德,为走向巨变埋下了深刻的伏笔。本文将就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到彻底瓦解这一段历史进行梳理,同时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新的分析角度加以总结,重点对其中的不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制度方面进行深入的考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参考文献

[1].武国友.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竞赛大潮与中国的“大跃进”运动[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

[2].陈伟楠.论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的不稳定性[J].金田.2013

[3].张建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引发的反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

[4].骆亦粟.1964年中国为恢复社会主义阵营团结采取的外交行动[J].中共党史资料.2009

[5].郭洁.“冷战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关系”圆桌会议综述[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8

[6].沈志华.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的矛盾、分歧及其解决——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内国家关系研究案例之一[J].暨南史学.2007

[7].金慧子.前社会主义阵营文学中的农业集体化题材小说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

[8].文大山.社会主义阵营的赶超浪潮与“大跃进”运动的发生[C].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9].洪礼维.社会主义阵营政治关系论析——中苏大论战中激烈争议的论题[J].巢湖学院学报.2006

[10].杨艳丽.浅谈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J].历史学习.2005

论文知识图

江北区望江厂和巴南区水轮机厂抗战时...第叁种国际政治力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兴...18,左图,《毛主席》新闻摄影局陈正青...世纪匆年代两脸力汤分布示意圈2 当代中国的政治身份变迁社会主义 !!~...苏联解体的原因———利益关系图

标签:;  ;  ;  ;  ;  ;  ;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_武国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