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可视化实验论文-周杰,赵亮,史晔,喜冠南

流动可视化实验论文-周杰,赵亮,史晔,喜冠南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可视化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叉排,染色法,PIV技术,加速

流动可视化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周杰,赵亮,史晔,喜冠南[1](2019)在《中雷诺数下叉排圆柱列流动特性的可视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叉排圆柱列的流动规律,针对本实验搭建了开式循坏水槽,并设计叉排管束实验模型,从而对以叉排形式分布的管束列的换热效果提供理论性指导。利用染色法及PIV技术对叉排圆柱列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在确定横向及纵向间距的情况下改变雷诺数,以及在确定雷诺数及纵向间距的情况下改变横向间距,从而对叉排圆柱列的瞬时场及时均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雷诺数下,横向间距足够小时,第二列圆柱具有整流作用。增加横向间距后,上游圆柱及下游圆柱尾流均有涡的形成及脱落。同时叉排圆柱列的分布具有加速作用。(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3期)

刘上,陈炜,张兴军,赵瑞国,王玫[2](2019)在《文氏管非定常空化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高速摄影和脉动压力测量技术,在模拟发动机供应系统动力学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某型文氏管非定常空化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获得了空化区详细的内部结构和脉动压力数据,分析了空化区形态的变化和非定常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文氏管流场从初生空化、膜状空化,过渡至云状空化.在云状空化阶段,文氏管空化流场呈现出复杂的动态过程,空化区可以划分为附着型环向气泡膜和脱落型气泡云.附着型气泡膜作为一个整体,相对较为稳定,内部的压力波动很小.脱落型气泡云上存在大块云团的断裂、脱落和溃灭过程,产生明显的脉动压力峰,脉动压力在频域上表现为无固定频率的宽频带.空化区下游存在局部的高速逆向射流,驱动附着型气泡膜长度不断缩短和伸长,使得气泡膜的长度沿周向也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在云状空化阶段,文氏管下游系统出现了290~400 Hz范围的系统性自激振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陆亮,何承鹏[3](2018)在《液压阀口典型激振流动及其可视化实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阀口通常伴随剧烈的介质流动,诱发空化相变、流体自激、结构振动等复杂气液固耦合激振问题。通过流动可视化实验,获得流动现象的直观捕捉,有助于深入理解现象的物理本质,揭示问题的内在机制,获得合理的建模依据,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在分析液压阀口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进展基础上,综合实验内容要素,阐述了"看"、"听"、"演"的可视化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8年04期)

唐晓,李镇宇,孙正,曹强,李芃[4](2018)在《基于烟线技术的脉管制冷机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管制冷机在低温部分没有运动部件,具有振动低、寿命长等突出优点,在空间技术、超导磁体冷却等方面应用广泛。但是脉管制冷机工作机理复杂,内部为交变流动,很多参数难以测量。常规方法无法显示实验过程中制冷机内部气体的流动情况,给学生理解脉管制冷机原理和工作特性带来了困难。基于烟线技术的可视化实验,可以直观地反映脉管制冷机内部气体的流场,能够直接观察制冷机运行时内部气体的流动情况。(本文来源于《制冷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王金宇,王均,昝元锋[5](2017)在《环形通道内再淹没流动沸腾的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可视化实验手段观察环形通道内再淹没过程的流动沸腾现象,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可视化图像和骤冷曲线,研究初始壁温、入口温度对再淹没过程流型和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发现在本参数范围内,初始壁温主要通过储热影响再淹没过程,影响先驱冷却持续时间而不显着先驱冷却传热速率;入口温度主要通过骤冷前沿附近的过冷度影响再淹没过程,影响骤冷过程而不影响先驱冷却传热。(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9-24)

禹法文,刘向东,张程宾[6](2017)在《小型热虹吸管脉动流动传热特性的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速显微成像系统对小型热虹吸管中气液两相流型演化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并对其脉动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端压差和重力的耦合作用下,液塞的随机形成和沿槽道方向的脉动是脉动流动的典型特征.塞状流和环状流是小型热虹吸管脉动情况下的主要流型,液塞的脉动速度约为-1.5~1.5 m/s.对于脉动流工况,在启动过程中管壁导热和气液两相的膜态蒸发、膜态冷凝是小型热虹吸管的主要传热方式,该过程中热虹吸管的壁面温度持续升高,未出现温度波动;脉动启动后,小型热虹吸管内出现了液塞的随机形成和脉动运动交替冲刷壁面现象,此过程中小型热虹吸管主要靠对流蒸发、冷凝实现热量传递,且各段壁面温度皆表现出脉动特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于程,刘向东,张孟臣,陈永平,施明恒[7](2017)在《平板热管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高速摄像仪设计搭建了平板热管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可视化平台,开展平板热管受限空间内气液两相工质运行状态和相变传热行为的可视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平板热管存在突然启动和渐进式启动两种启动方式,在高充液率情况发生突然启动,而在低充液率情况下发生渐进式启动。在准稳定运行阶段,蒸发面先处于能量积累状态,随后热量伴随着核态沸腾快速释放到冷凝面,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壁面温度表现出周期性的温度脉动变化。在热量积累过程中平板热管蒸发段与冷凝端之间的传热性能弱,在核态过程中蒸发段与冷凝端之间的传热性能强。(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谷芳,吴华杰,崔国起[8](2016)在《过冷流动沸腾气泡生成状态的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CD高速摄像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针对各种操作条件和加热面结构下的过冷沸腾气泡生成状态进行了可视化的实验研究。讨论了流场、主体温度、热流密度、加热面结构、加热面材质等对过冷沸腾传热的影响。结果显示,随主体流量增大,气化核心密度和气泡Satuer直径呈减小趋势,但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两者均变得与主体温度无关;随热流密度增加和过冷度减小,气泡S砒uer直径随之增加;加热面材质对气泡粒径无太大影响。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论提出了沸腾气泡Satuer直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王绍庆,李志合,李宁,王祥[9](2016)在《可视化鼓泡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生物质在鼓泡流化床热解过程中床料与生物质颗粒的混合流动特性,设计制造了可以进行可视化流场研究的透明流化床实验台。以20~40目石英砂为床料,利用高速摄影仪对50,80,110 mm 3种静止床层高度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获得了不同床高对床层压降、稀相区高度以及气泡大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床层高度为80 mm时,床层压降波动小,气泡形成均匀,无大气泡产生,整体流化效果最好。以石英砂和玉米秸颗粒为原料,利用PIV技术,在操作风速为0.56,0.69,0.82 m/s,混合质量比为20∶1,30∶1,40∶1的工况下进行实验,获得了操作风速以及混合质量比对颗粒横向速度及纵向速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表观风速的增加,其横向速度整体增加平缓,中心区粒子总体表现横向速度较小,过渡区粒子流动复杂;轴向速度增加较大,中心区上升颗粒的数量增加,中心区颗粒纵向速度比边壁区增加明显;石英砂与玉米秸颗粒的质量比越大,颗粒横向速度略微增加,中心区向上流动的颗粒及纵向速度显着增加,纵向速度分布更加分散。(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6年02期)

易哲宇,吴嘉峰,陈亚平,纪光菊[10](2015)在《管排与V形丝网填料交替结构中液膜流动可视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管排和填料交替结构中液膜流动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并对管排和V形不锈钢丝网填料交替结构以及无丝网的光管排中的溴化锂溶液流动进行了观察实验.通过对比溴化锂溶液在单列光管排和管排加丝网填料交替结构中的流动特征,分析了V形丝网填料对溶液流动的引流、布液和收集飞溅液体的有益作用.溴化锂溶液在交替结构中流动时,溶液在填料上依附于丝网表面向下流淌,并由丝网填料导流至下层管子上端.这种结构能够加强溶液混合,减小溶液的飞溅率和管子表面的干斑比例,有利于增加溶液与蒸汽接触的时间和传质面积,从而增强溶液吸收的驱动势,有利于吸收传热传质的强化.(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流动可视化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高速摄影和脉动压力测量技术,在模拟发动机供应系统动力学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某型文氏管非定常空化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获得了空化区详细的内部结构和脉动压力数据,分析了空化区形态的变化和非定常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文氏管流场从初生空化、膜状空化,过渡至云状空化.在云状空化阶段,文氏管空化流场呈现出复杂的动态过程,空化区可以划分为附着型环向气泡膜和脱落型气泡云.附着型气泡膜作为一个整体,相对较为稳定,内部的压力波动很小.脱落型气泡云上存在大块云团的断裂、脱落和溃灭过程,产生明显的脉动压力峰,脉动压力在频域上表现为无固定频率的宽频带.空化区下游存在局部的高速逆向射流,驱动附着型气泡膜长度不断缩短和伸长,使得气泡膜的长度沿周向也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在云状空化阶段,文氏管下游系统出现了290~400 Hz范围的系统性自激振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可视化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周杰,赵亮,史晔,喜冠南.中雷诺数下叉排圆柱列流动特性的可视化实验[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刘上,陈炜,张兴军,赵瑞国,王玫.文氏管非定常空化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3].陆亮,何承鹏.液压阀口典型激振流动及其可视化实验方法[J].液压与气动.2018

[4].唐晓,李镇宇,孙正,曹强,李芃.基于烟线技术的脉管制冷机流动可视化实验研究[J].制冷技术.2018

[5].王金宇,王均,昝元锋.环形通道内再淹没流动沸腾的可视化实验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6].禹法文,刘向东,张程宾.小型热虹吸管脉动流动传热特性的可视化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于程,刘向东,张孟臣,陈永平,施明恒.平板热管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的可视化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

[8].谷芳,吴华杰,崔国起.过冷流动沸腾气泡生成状态的可视化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

[9].王绍庆,李志合,李宁,王祥.可视化鼓泡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6

[10].易哲宇,吴嘉峰,陈亚平,纪光菊.管排与V形丝网填料交替结构中液膜流动可视化实验[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  

流动可视化实验论文-周杰,赵亮,史晔,喜冠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