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着丝粒序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座子,转录,序列,麦草,玉蜀黍,玉米,体长。
着丝粒序列论文文献综述
李胤嘉[1](2018)在《二穗短柄草功能着丝粒序列组成及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穗短柄草被认为是禾本科最理想的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测序工作的完成及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禾谷类经济作物以及能源植物的深入研究。然而,目前二穗短柄草着丝粒序列的组成以及多倍化过程中的进化机制并未有深入分析。本课题利用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H3的抗体来识别着丝粒区域,并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ChIP-seq)获得了着丝粒区域特异的DNA序列,借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序列进行验证,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基于序列相似性的聚类方法对获取的二穗短柄草着丝粒特异DNA序列进行分析,最终我们得到了 5类二穗短柄草Bd21着丝粒特异的重复序列,并结合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二穗短柄草着丝粒区域特异的序列是由卫星重复(CentBd)和反转录转座子(CRBds)组成。(2)采用DNA纤维原位杂交技术(fiber-FISH)对卫星重复序列(CentBd)和反转录转座子(CRBds)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CentBd在着丝粒区呈串联分布其覆盖的长度为27-144kb,而CRBds在着丝粒区呈散在分布。(3)将卫星重复序列(CentBd)与二穗短柄草Bd21的3个近交系进行FISH实验,并结合检测信号灰度值的方法,结果表明卫星重复序列在不同染色体着丝粒上的拷贝数不同,即使在亲缘关系近的种内拷贝数也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减少或扩增。(4)根据着丝粒反转录转座子(CRBds)在短柄草属不同种中的细胞学分析,表明反转录转座子在不同种间存在分化,这一结果为短柄草的亲缘关系及分类提供了新的证据。(5)利用转录组数据并结合RT-qPCR的方法对着丝粒区域基因表达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着丝粒区域同样具有活跃的基因。统计着丝粒区域的基因密度发现,着丝粒区域基因密度很低,远低于染色体的其他区域,并且着丝粒区域大部分基因存在于H3区域。本课题的开展对深入解析着丝粒序列组成及其演化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为禾本科经济作物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4-01)
郑险峰,潘一鸣,孙沛颖[2](2016)在《脉胞菌Ⅰ号染色体着丝粒序列边界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源自组蛋白H3K4甲基化抗体和组蛋白H3K9甲基化抗体通过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所获得的DNA为材料,利用半定量PCR检测,确定脉胞菌Ⅰ号染色体着丝粒序列的上游边界位于62.1f和62.1r引物组合检测区,下游边界位于92.3f和92.3r引物组合检测区.(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夏薇,杨耀东,肖勇,周丽霞,李静[3](2014)在《高等生物着丝粒序列更新与进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等生物着丝粒序列更新与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着丝粒序列的进化与变异、着丝粒序列变异的分子机制(插入缺失、扩增)以及着丝粒序列的选择动力等。(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夏薇,李静,周丽霞,杨耀东,肖勇[4](2014)在《高等植物着丝粒序列的结构与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行使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着丝粒在不同的物1种中保持着一致的功能,即在细胞分裂中期,着丝粒在纺锤丝的牵引下使染色体向两级运动,从而完成细胞的分裂。如此保守的功能,是乎暗示着丝粒序列不同物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然而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种的基因组序列被释放,分析发现着丝粒序列主要由重复序列和反转录转座子组成,然而不同物种着丝粒序列比对发现,它们之间的同源性极低,此外染色体的着丝粒的序列的组成和大小都相差甚远。文中回顾了近些年在着丝粒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维持着丝粒功能稳定性的序列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郝薇薇[5](2012)在《偃麦草属着丝粒序列组成分析及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广谱抗锈易位系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偃麦草属植物是迄今在小麦育种中利用最成功的小麦近缘种属之一,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优异的基因资源。真核生物的着丝粒保证了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准确分离。外源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去留与着丝粒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了解偃麦草属植物和小麦着丝粒组成的异同,将为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提高远缘杂交育种的效率。本文对偃麦草着丝粒序列和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杂交后代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构建了偃麦草属祖先种二倍体拟鹅冠草(Pseudoroegneiria stipifolia,2n=14, StSt)的BAC文库,根据禾本科着丝粒特异序列CCS1设计的引物筛选BAC克隆。结合荧光原位杂交,筛选到1个着丝粒特异的BAC克隆和2个着丝粒及近着丝粒区相关的BAC,构建了这3个BAC克隆的Shotgun文库,并完成了测序和组装。2、发现Ps. stipifolia的着丝粒区包含与小麦着丝粒区特异的反转录转座子CRW、Quinta及unnamedfam6的同源序列,相似性均在85%以上;在Ps. stipifolia的着丝粒区,还发现一种尚未见报道的串联重复序列,基序长度约为500bp,暂命名为CentSt。在小麦中也存在CentSt的同源序列,串联重复单元长度为550bp,两者相似性约85%。3、利用CRW、Quinta、unnamedfam6和CentSt分析四倍体拟鹅冠草(2n=28, StSt)、四倍体长穗偃麦草(2n=28, EeEe)、中间偃麦草(2n=42, StEbEe)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2n=70, StStEbEeEx)的着丝粒组成,发现除了四倍体长穗偃麦草中没有检测到unnamedfam6的信号外,其它的叁个物种中都含有这些元件,但是它们的分布规律不尽相同。说明在偃麦草多倍体化的过程中,着丝粒的序列组成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4、同源克隆了Ps. stipifolia、Th. elongatum(2n=14, EeEe)、Th. bessarabicum(2n=14, EbEb)、中间偃麦草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着丝粒功能关键蛋白CENH3的编码基因,它们与小麦的CENH3基因相似性在95%以上。小麦的CENH3蛋白抗体能够结合在偃麦草染色体的着丝粒区。以上结果说明偃麦草属的着丝粒在DNA组成上和着丝粒关键蛋白水平上与小麦有很高的相似性,为偃麦草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下的稳定传递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与小麦染色体的重组提供了更多机会。5、从普通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杂交、回交后代中,获得了对小麦条锈病流行混合小种具有广谱抗性的新种质。通过对其进行条锈病抗性鉴定、农艺性状调查、分子细胞学和品质相关性状分析发现:这批材料在苗期普遍表现为轻度感病,但成株后则完全高抗或免疫,对8份材料进行了连续叁年的人工接种鉴定,抗性表现十分稳定,对多个致病小种及混合小种具有很好的抗性,这些材料根尖细胞染色体均为2n=42,农艺性状良好。原位杂交分析显示这些材料中含有同一个易位片段,即在4DS末端有一来自长穗偃麦草St基因组的小片段,其中一个品系(GDR3)还携带一个未能准确定位的小片段易位,该材料对混合小种的抗性优于其它材料。推测这两个小片段易位上均携带抗条锈病基因。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分析表明,这批材料均含有优质亚基14+15。新的广谱抗性易位系的育成,将有可能在我国小麦抗锈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偃麦草属植物着丝粒在DNA组成和着丝粒关键蛋白CENH3水平上与小麦相似性很高,为偃麦草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下的稳定传递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与小麦染色体的重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小麦与偃麦草染色体自发抗病易位系的发生和发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前一结论的可靠性,这些工作为未来的作物远缘杂交育种选材提供了新的视角,即物种间享有共同的着丝粒序列是外源染色体稳定传递的重要基础,也为自发易位和重组的发生创造了机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2-09-01)
胡晓[6](2011)在《棉花显微切割技术体系的建立及着丝粒序列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丝粒结构和功能、物理图谱着丝粒区Gap填补等已成为当今分子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的热点之一,而对于棉花的着丝粒的研究,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棉花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纤维经济作物之一,对棉花着丝粒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阐明各棉种之间的遗传进化和亲缘关系,而且也会为正在进行的棉花基因组测序的序列拼接提供借鉴和帮助。本研究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及PCR扩增技术,探寻棉花的着丝粒序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棉花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微分离及LA-PCR技术体系的建立。采用前低渗、酶解、后低渗和压片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适于切割的中期染色体膜制片,进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单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切割流程。对切割获得的目标染色体或片段,利用LA-PCR进行扩增,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目标染色体或片段的收集。扩增后,通过FSIH验证,形成了完整的验证体系。建立了一套高效、快捷、易于操作的棉花染色体片段微分离技术体系。2.切割的亚洲棉着丝粒区域片段经LA-PCR扩增后,着丝粒片段并未被克隆出来,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棉花染色体小,在激光灼烧过程中对着丝点部分形成损伤,没有获得棉花着丝粒的DNA序列;二是棉属着丝粒序列中可能不含Sau3A酶切位点,不能有效的扩增其DNA序列。具体是以上哪种原因引起的,我们还需做进一步验证。3.对石系亚1号第5号单染色体扩增后产物进行FISH验证,信号分布于亚洲棉所有染色体上,而其中有两条染色体的杂交信号较强。用第5号染色体的特异BAC87P01与扩增产物进行双色FISH验证,发现BAC 87P01信号与扩增产物产生的较强的信号位于同一染色体上。4.利用拟南芥的着丝粒序列(Cen1, Cen2)和逆转录转座子序列(CR1, CR2)设计的4对引物分别对亚洲棉基因组DNA和雷蒙德氏棉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只有Cen1引物扩增出产物,进过FISH验证,所扩增的产物在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上均不产生信号,这可能是因为拟南芥着丝粒序列及逆转录转座子序列与棉属的着丝粒序列具有极低或不具有同源性。5.以海岛棉部分gypsp逆转录转座子序列设计两对引物(K201,K202),这两对引物均在亚洲棉基因组DNA和雷蒙德氏棉基因组DNA扩增出产物,FISH验证结果显示,只有K202引物扩增的产物在亚洲棉染色体上产生信号,信号位于端粒附近。对K202扩增的序列进行分别验证,发现端粒附近的信号由818bp的片段所产生。对818bp的序列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发现,它与gypsp类的逆转录转座子有94%的同源性,与陆地棉LIB5327-017-A1-N1-D12_P_S_Gh557中的微卫星序列相比,同源性高达98%。(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佘朝文,蒋向辉,宋运淳,刘伟[7](2010)在《玉米近缘种中玉米着丝粒序列的FISH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玉米着丝粒卫星DNA(CentC)和着丝粒反转录转座子(CRM)在玉米种的亚种及近缘种中的保守性,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了这两种重复序列在墨西哥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多年生类玉米、摩擦禾、薏苡、高粱中的存在和分布。CentC、CRM探针在墨西哥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和多年生类玉米的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区产生了强或较强的杂交信号,而且不同染色体的杂交信号的强度存在差异,表明两种玉米着丝粒重复序列在不同着丝粒中的数量不同;此外,部分着丝粒中的CentC和CRM信号的强度存在差异,不完全重迭。CentC、CRM探针仅在摩擦禾的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产生了弱的杂交信号。在薏苡和高粱中仅测检到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区的较强或强的CRM信号。这些结果表明,CentC在玉米种的亚种间及玉蜀黍属的物种间高度保守,在与玉蜀黍属亲缘关系最近的摩擦禾属物种中也具有较高的保守性;CRM在与玉蜀黍属亲缘关系较近和较远的禾本科种属中都具有保守性。(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0年03期)
张伟[8](2005)在《植物染色体DNA重要组成因子—端粒和着丝粒序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它是保证染色体的精确复制,维持染色体长度及稳定性的功能性结构。端粒主要是由5-8bp的串联重复序列及相关的蛋白质因子组成的复合体,串联重复序列的一条链富含C,一条链富含G,通过非Waston-Crick的方式形成G—G配对的四链平行的G4四聚体的立体结构,这种独特的G4四聚体结构为端粒在真核细胞中抵抗核酸酶的侵袭、保证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完整性提供了充足的抵抗力。但是端粒独特的短高度重复序列和G—G特殊配对也决定了,端粒序列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中利用DNA聚合酶而不是真核生物的端粒酶复制时,会产生跳跃复制和G—G发卡结构阻碍复制进行的问题,从而使得包含端粒序列的质粒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很难稳定的存在,会发生缺失甚至整个质粒丢失的现象。 着丝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标志性结构,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和特异性的蛋白结合成动粒,由微管结合在动粒上牵引染色单体向两极运动。因此,着丝粒作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在细胞周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着丝粒主要是由高度重复序列组成,不易构建测序时所用的克隆重迭群,因此尽管着丝粒被发现的很早,却成了人们理解真核生物最后的边界。除了象人类染色体4和8以及细胞中的B染色体等几个比较特化的着丝粒以外,至今还没有一个物种的着丝粒区域被完整、完全地测序。着丝粒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点、即虽然其功能在所有真核生物中极为保守,但是其序列却极为不保守,是真核生物进化最快的序列之一。这也违反了“保守的功能一般会有相对应的保守的序列”的原则,使得着丝粒区域更成为人类理解真核生物的一个谜。拟南芥的着丝粒卫星序列为180bp长的高度重复序列,拟南芥测序计划的完成,使得十字花科植物很有优势成为研究着丝粒在进化的模式组,帮助人们去洞察这个模式组的进化和歧化关系以及着丝粒的功能角色。由于早期对十字花科的分类,主要是人为的根据形态学和分子标记上进行的,而不是依照各个物种间的进化关系确定的。研究十字花科植物着丝粒卫星序列的进化关系,也有利于人们更好的把握该科植物的进化地位,为其按照进化关系重新正确的划分定位。 本研究通过利用T4 DNA聚合酶将PCR扩增出的拟南芥端粒序列平滑化后连入钝端载体的方法,构建了包含拟南芥端粒序列的大肠杆菌克隆。结合聚丙烯酰(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5-05-01)
着丝粒序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源自组蛋白H3K4甲基化抗体和组蛋白H3K9甲基化抗体通过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所获得的DNA为材料,利用半定量PCR检测,确定脉胞菌Ⅰ号染色体着丝粒序列的上游边界位于62.1f和62.1r引物组合检测区,下游边界位于92.3f和92.3r引物组合检测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着丝粒序列论文参考文献
[1].李胤嘉.二穗短柄草功能着丝粒序列组成及进化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8
[2].郑险峰,潘一鸣,孙沛颖.脉胞菌Ⅰ号染色体着丝粒序列边界的确定[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夏薇,杨耀东,肖勇,周丽霞,李静.高等生物着丝粒序列更新与进化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4
[4].夏薇,李静,周丽霞,杨耀东,肖勇.高等植物着丝粒序列的结构与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5].郝薇薇.偃麦草属着丝粒序列组成分析及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广谱抗锈易位系的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6].胡晓.棉花显微切割技术体系的建立及着丝粒序列探索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7].佘朝文,蒋向辉,宋运淳,刘伟.玉米近缘种中玉米着丝粒序列的FISH检测[J].遗传.2010
[8].张伟.植物染色体DNA重要组成因子—端粒和着丝粒序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