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泛型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程序设计,面向对象,自定义,类型,规约,方法,用户。
泛型程序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包得海,刘昉[1](2011)在《面向过程、面向对象与泛型程序设计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编程语言在软件设计领域经历过叁次重大的变革,它们分别是面向过程的编程,面向对象的编程和泛型编程。其中的每一次变革不仅影响到编程语言本身,更影响到软件工程中的各个领域。文章介绍了这叁种程序的设计方法,并且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电脑与信息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魏惠茹,李晓东[2](2009)在《泛型程序设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型程序设计将类型安全的任务从程序员转移给编译器,不再需要程序员编写代码来检测数据类型是否正确,而是在编译时由编译器强制使用正确的数据类型。因此,采用泛型程序设计可以减少类型强制转换的需要和运行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09年23期)
韩玉坤[3](2006)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泛型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程序设计领域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占据着的主导地位,而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广泛应用,其自身固有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也就显露出来。于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泛型程序设计近年来开始倍受人们的关注。因此对面向对象和泛型这两种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介绍、分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马林兵,张新长,伍少坤[4](2006)在《泛型程序设计技术在传统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结构是目前许多理工类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中应多采用程序设计的新技术、新概念。本文重点讨论了如何把新兴的泛型程序设计技术应用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以缩小教学实验和实际运用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与现代化》期刊2006年01期)
孙斌[5](2004)在《面向对象、泛型程序设计与类型约束检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面向对象和泛型程序设计 (genericprogramming)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阐明了各自的目标、技术特征及其优缺点所在 ,介绍了泛型程序设计针对对象技术的不足所引进的重大革新 ,即通过类型需求抽象来设计通用、高效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着重论述了作者在进一步增强泛型程序设计实际运用方面所提出的改进工作 ,以C ++语言的一个泛型编程扩充语言C 为实施例 ,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一种叫做“命名类型约束”的新的机制来比较完整地实现静态类型需求的直接语言支持和编译检查 ,为当前泛型程序设计模型的首例编程语言实例 .(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学报》期刊2004年11期)
屈文建[6](2004)在《泛型程序设计的范畴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型程序设计思想是软件重用技术中重要的思想,近年来这个思想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发展很快,为了更有效地保证泛型程序设计的正确性,本文将范畴论理论用于研究泛型程序设计。 范畴论描述的规约,它不同于许多其它的规约,它的规约和精化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基础(范畴论)上,高度保证正确性,尤其,精化的过程是可证明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如何将范畴论知识用于程序设计,介绍了泛型程序设计思想和范畴论有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范畴论用于泛型程序设计的思想. 类型参数化的方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重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鉴于此本文将泛型程序设计的思想与范畴论理论结合起来,应用范畴论的概念建立代数的模型,将范畴论理论应用于泛型程序设计过程中从而保证程序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石海鹤[7](2004)在《支持泛型程序设计的Apla-Java自动程序转换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软件危机”爆发至今,人们提出了很多新方法和新工具,这些方法和工具致力于解决“软件危机”的各个方面。但现有的这些解决方案并没有使人们彻底地从“软件危机”中解脱出来。用形式化方法开发正确、高效的算法程序,被当今计算机界誉为克服“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的革命性途径。 薛锦云教授在国家863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资助下,根据多年从事算法程序设计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和证明算法的形式化方法——PAR。在该方法的指导下,定义了Radl(Recurrence-based Algorithm Design Language)算法设计语言来描述算法规约和抽象算法。定义了Apla(Abstract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来描述抽象程序。 自动程序转换系统是整个PAR方法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PAR方法开发高级语言程序的辅助工具。本研究选取新型程序设计语言Java作为程序自动转换系统的目标语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和实现了支持泛型程序设计的Apla-Java自动程序转换系统。这项研究是目前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PAR方法应用于Java程序开发方法研究”和“基于PAR方法的算法设计形式化和自动化研究”的子课题。 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 对原有程序自动转换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并作出测试报告。 2 对整个自定义Java可重用部件库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对部件库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使其更好、更自然的支持高级功能的实现,同时也保持了对已实现功能的支持。 3 对转换器进行了重构。在此基础上,对转换系统的原有转换功能进行了完善,使得转换器的语法检测功能更加强大;并为转换系统添加了一些新的特性,增强了其可用性。 4 进一步完善了自动程序转换系统泛型问题中的类型参数化问题,实现了泛型子程序的成功转换,添加了特殊符号直接作子程序参数名等功能。 5 研究了Apla中支持的泛型程序Java实现,并最终在本系统中实现了对其转换的支持。 6 研究了Apla中自定义泛型ADT机制的Java实现,并在本系统中实现了其转换。 目前一些形式化方法的支持工具,只能支持规约的编辑、求精或手工证明等。而本系统在以下方面体现出其特色和创新: 1 它是PAR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的算法用Radl语言描述,Apla程序在Radl算法的基础上得到。Radl语言的引入使得算法和程序相分离,并具有引用透明性,这些都有利于算法和程序的推导,从而可保证作为系统输入的Apla程序的正确性。 2 允许用户在Apla程序中使用简单的数学符号; 3 强迫用户使用抽象数据类型设计程序,使其注意力集中于算法的推导; 4 在部件库的支持下,用户使用组合数据类型就像使用简单数据类型一样简单方便; 5 集Apla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于一体,使用方便; 6 为我们正在研制的程序设计智能教学软件提供了支撑。 7 能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软件的开发效率,可以为克服“软件危机”作出有益的贡献。 Apla语言具有高度抽象、表达能力强等特点,并且含有明显的语法机制支持泛型程序设计;而Java语言没有明显的机制支持泛型程序设计。如何使用Java语言实现Apla的这些机制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杨鹏[8](2003)在《泛型程序设计的常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型程序设计是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后对程序设计领域的又一次大的冲击,它对问题高效,而优雅的处理方法是很值得计算机专业人员参考与借鉴的。总结了一些最常用的泛型程序设计技术。实践证明,掌握这些常用技术,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可以更好的理解泛型程序设计的精髓。(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杨鹏,瞿国忠,张涛[9](2003)在《谈泛型程序设计影响编程者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泛型程序设计是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后对程序设计领域的又一次大的冲击。本文从泛型程序设计的历史、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泛型程序设计做了一个总体概括 ,向读者介绍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技术。(本文来源于《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周侃[10](2003)在《支持泛型程序设计的APLA-Delphi自动程序转换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解决“软件危机”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使用形式化方法来开发软件产品。薛锦云教授在国家863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根据多年从事算法程序设计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开发和证明算法的方法——PAR。在该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定义了Radl(Recurrence-based Algorithm Design Language)抽象算法设计语言来描述算法规约和抽象算法,定义了Apla(Abstract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来描述抽象程序。并制作了Radl到Apla,Apla到各种高级语言程序的转换工具。本项研究选用Delphi编译器使用的Object Pascal语言作为目标语言,设计和实现了支持泛型程序设计和用户自定义ADT类型的Apla→Delphi自动程序转换系统,该系统支持Apla程序到Delphi程序的自动转换和转换后的直接执行。 该转换器的源语言是Apla,目标语言是Delphi编译器所使用的Object Pascal。Apla是一种抽象算法描述语言,具有高度抽象、表达力强等特点。Apla语言把树、图、集合、序列等组合数据类型作为预定义类型,并且含有明显的语法机制支持泛型程序设计和用户自定义ADT类型。相反,Object Pascal中不能直接使用树、图、集合、序列等组合类型,而且没有明显的反映泛型程序设计思想的语法机制。如何在Delphi中很好的支持Apla的这些机制是本系统所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Apla→Delphi自动程序转换系统的目标是使得所有正确的Apla程序都能通过转换器得到正确的Delphi程序,并且能运行得到正确结果。 在系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吸取了一些流行软件开发工具的特点,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如:中间变量临时生成、目标代码直接执行、动态分割显示窗口、特殊符号工具栏、类型参数化、子程序参数化等技术;并改进了系统中许多关键算法,如:多重赋值语句转换算法、代码优化算法。通过构造预定义ADT库解决了树、图、集合、序列等组合类型的直接使用问题,通过利用现有的oop技术解决了没有明显的反映泛型程序设计思想的语法机制的Delphi语言中使用泛型程序设计方法的问题,通过VC++编译器实现了整个转换系统(源代码15000多行)。 本系统使用大量经过严格PAR方法开发出来的Apla程序进行测试。这些Apla程序的开发过程得到PAR方法的正确性保证;而Delphi部件库本身采用了防卫程序设计,软件容错,软件避错等现代程序设计手段,增强了转换得到的Delphi程序的正确性。我们使用Apla描述了现有《数据结构》教科书上的绝大部分算法程序,并增加了一些难度较大的算法程序Apla描述,如:KMP算法、KLEENE算法。在这些Apla程序中,既有简单的,又有复杂的,既有非数值计算类型的,也有数值计算类型的。所有例子全部在本系统中得到直接转换和直接执行,并得到正确结果。 进一步的工作包括完善Apla→Delphi自动程序转换系统的转换机制;提高Apla→Delphi自动程序转换系统的可靠性;增加Apla转换实例,使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并积极准备申请专利。(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泛型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泛型程序设计将类型安全的任务从程序员转移给编译器,不再需要程序员编写代码来检测数据类型是否正确,而是在编译时由编译器强制使用正确的数据类型。因此,采用泛型程序设计可以减少类型强制转换的需要和运行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泛型程序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包得海,刘昉.面向过程、面向对象与泛型程序设计的对比分析[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1
[2].魏惠茹,李晓东.泛型程序设计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3].韩玉坤.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泛型程序设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
[4].马林兵,张新长,伍少坤.泛型程序设计技术在传统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现代化.2006
[5].孙斌.面向对象、泛型程序设计与类型约束检查[J].计算机学报.2004
[6].屈文建.泛型程序设计的范畴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4
[7].石海鹤.支持泛型程序设计的Apla-Java自动程序转换系统[D].江西师范大学.2004
[8].杨鹏.泛型程序设计的常用技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9].杨鹏,瞿国忠,张涛.谈泛型程序设计影响编程者思维[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10].周侃.支持泛型程序设计的APLA-Delphi自动程序转换系统[D].江西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