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谱方法论文_唐光武,郭立业,高文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谱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法,震级,参数,桥墩,刚度,阻尼,历史。

反应谱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唐光武,郭立业,高文军[1](2019)在《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的桥墩质量换算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减隔震桥梁计算中,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计算时,结构位移和墩底剪力的计算精度较高,但桥墩间添加横系梁后,结构横桥向墩底剪力的计算精度有所降低。为进一步完善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减小横桥向第2阶振型下的桥墩换算质量的计算误差,对桥墩质量换算系数的双折线法、直接积分法、系数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文中给出的最佳桥墩质量换算系数值,运用系数法计算时,结构顺、横桥向的第2阶周期、支座位移、盖梁顶位移的计算精度较高,横桥向第2阶振型下的桥墩换算质量的计算误差进一步减小,墩底剪力的计算精度有所提高,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更加简便。(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程卫红,肖从真[2](2019)在《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反应谱分析方法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总结现有的两种抗震分析方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和规范基于迭代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本文提出两种简化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阻尼修正反应谱法和一阶阻尼修正反应谱法,通过累计耗能计算有效附加阻尼比,并利用单一目标位移简化所有阻尼器的等效线性刚度。通过2个框架结构算例,对比4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模型验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反应谱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精度,同时避免了大量的迭代计算,适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韩昕,薄景山,常晁瑜[3](2019)在《关于设计反应谱平台值及其标定方法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谱是表征地震强地面运动的一种方法,是地震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计算的基础。它的表达形式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是工程抗震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对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沿革进行归纳和梳理,通过对比中美抗震设计规范,评述了设计反应谱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设计反应谱平台值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反应谱标定方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抗震设计反应谱研究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渝刚,褚蒙,黄小林,丁振坤[4](2019)在《匹配设计反应谱的目标功率谱密度的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核管会标准审查大纲(SRP)3.7.1节要求,核电厂结构、系统和部件(SSCs)抗震设计时程需同时满足包络设计反应谱和匹配设计反应谱的目标功率谱密度(PSD)的要求。本文结合2014版SRP 3.7.1,对匹配设计反应谱的目标PSD的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并根据其算法编写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算例分析对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所得RG1.60谱、美国中东部和西部基岩厂址谱的目标PSD与SRP 3.7.1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基于本文所得目标PSD和叁角级数迭加法所构造的加速度时程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匹配良好。本文所给出的目标PSD的确定方法可为核电厂抗震设计时程的PSD检验提供重要依据,且采用本文方法生成目标PSD,设计时程的PSD检验仅需包络该目标PSD的70%。(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侯红梅,刘文锋[5](2019)在《基于反应谱的地震动备选库建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时程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至关重要。以地震动反应谱与抗震设计反应谱相一致为评价原则,比较反应谱一致性控制参数均方差和均值相对差值,提出分周期段—双频段选择地震动的方法;按设防烈度和场地特征周期分组,在反应谱全周期范围内,采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当结构基本周期确定后,可直接使用备选库中相应周期段内的地震动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省去因结构周期变化需重新选择地震动的繁琐工作。研究表明: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在各周期段内选取的地震动记录效果较好;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9期)

唐光武,郭立业,高文军[6](2018)在《减隔震梁式桥抗震分析的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非隔震桥梁中,支座刚度大,主梁对下部结构有较大的约束作用,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内力,精度较高。而减隔震桥梁中,支座等效刚度较小,上下部结构联系弱,振动分离,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内力,误差较大。为了提高采用简化算法计算一般减隔震梁式桥结构内力的精度,根据此类桥梁前2阶振型的振动特性及作用效应,提出并研究基于单自由度模型的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并通过与具体算例的多模态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在减隔震梁式桥抗震分析中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般减隔震梁式桥,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计算时,基本周期、梁体位移、支座位移的计算精度较高,但墩底剪力、墩底弯矩的计算精度严重偏低;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计算时,可大幅提高墩底剪力、墩底弯矩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胡卢成,李志文,马海涛[7](2018)在《隔震结构分析的等效迭代CCQC反应谱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提出了一种修正的CCQC (complex complete quadratic combination)反应谱法。鉴于常规CCQC反应谱方法应用中等效参数选择的困难,构造了通过迭代确定隔震支座合理等效力学参数的新算法——等效迭代CCQC反应谱法。采用该方法对一栋七层基础隔震框架结构进行响应计算,并与非线性时程法和常规CCQC反应谱法进行结果比较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排除常规分析中隔震层等效刚度与阻尼参数选择的主观因素影响,有效提高分析精度和计算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35期)

蒋晓涵,薄景山,王竞,韩昕,郭晓云[8](2018)在《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是工程抗震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设计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评述了研究进程中的若干节点问题;介绍了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原理和当前几种有代表性的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方法;分析了设计反应谱标定参数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研究中的强震资料积累问题、谱形状问题、标定参数的确定问题以及标定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赵培培[9](2018)在《设计反应谱拟合方法研究及特征参数统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反应谱是通过仪器记录并经过处理的强地面运动信息,利用强震记录研究不同场地的反应谱,对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近20年来,我国在南北地震带所覆盖的川滇甘陕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有详细场地资料的强震观测台站,获得了丰富的有研究价值的强震记录。本文在总结已有反应谱标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应谱标定方法。利用川滇甘陕地区大量的强震记录,统计分析了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参数。本文主要研究(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8年11期)

蒋晓涵[10](2018)在《设计反应谱标定的工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世纪30年代初M.A.Biot教授提出了地震反应谱的概念以来,地震反应谱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已成为人们分析地震动特性的重要方法;设计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它已成为工程抗震设计不可缺少的工具。反应谱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是工程抗震研究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并且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方法很多,各有所长,但缺乏统一的工程标定方法。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国内外的强震记录资料统计分析了反应谱平台值和特征周期的取值范围,提出了设计反应谱标定的工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和评述了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原理,详细介绍了Newmark叁参数标定法、双参数标定法、最小二乘分段拟合标定法和反应谱标定的差分进化算法的标定的技术细节。采用刘红帅提出的验证方法对这四种标定方法进行比较,并用我国川滇甘陕地区的18条强震记录为例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标定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与地震反应谱拟合的最好。本文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收集到的地震反应谱进行标定并给出了相应的标定参数。2.按照震级、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叁个因素对收集到的强震记录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了各组的反应谱平台值和特征周期的取值范围。总结了各组的反应谱平台值和特征周期值随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特征。3.针对目前工程界在设计反应谱标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反应谱标定的工程方法和工作流程,阐述了新方法的标定的过程,并以两个不同场地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新方法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并且方便工程应用,可以较好地反映场地相关谱的特性,且场地相关谱规准谱的特征参数为标定参数的取值范围。(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期刊2018-06-01)

反应谱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总结现有的两种抗震分析方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和规范基于迭代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本文提出两种简化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阻尼修正反应谱法和一阶阻尼修正反应谱法,通过累计耗能计算有效附加阻尼比,并利用单一目标位移简化所有阻尼器的等效线性刚度。通过2个框架结构算例,对比4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模型验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反应谱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精度,同时避免了大量的迭代计算,适用性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谱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唐光武,郭立业,高文军.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的桥墩质量换算系数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9

[2].程卫红,肖从真.布置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框架结构的反应谱分析方法讨论[J].建筑科学.2019

[3].韩昕,薄景山,常晁瑜.关于设计反应谱平台值及其标定方法的讨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9

[4].孙渝刚,褚蒙,黄小林,丁振坤.匹配设计反应谱的目标功率谱密度的确定方法[J].核动力工程.2019

[5].侯红梅,刘文锋.基于反应谱的地震动备选库建构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9

[6].唐光武,郭立业,高文军.减隔震梁式桥抗震分析的单振型反应谱法修正方法[J].公路交通技术.2018

[7].胡卢成,李志文,马海涛.隔震结构分析的等效迭代CCQC反应谱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8].蒋晓涵,薄景山,王竞,韩昕,郭晓云.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讨论[J].世界地震工程.2018

[9].赵培培.设计反应谱拟合方法研究及特征参数统计[J].国际地震动态.2018

[10].蒋晓涵.设计反应谱标定的工程方法[D].防灾科技学院.2018

论文知识图

个台站分布汶川地震余震分布外部反射装置示意图,箭头表示辐射途...异型柱框架的六阶振型计算结果对比用随机点源方法计算得到的卢龙地震加...

标签:;  ;  ;  ;  ;  ;  ;  

反应谱方法论文_唐光武,郭立业,高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