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传统论文_匡书劲,王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叙事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传统,中国,复线,谱系,建筑,史实,纪录片。

中国叙事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匡书劲,王兵[1](2019)在《大学校园建筑的传统文化叙事模式解析——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1号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1号楼的考察,根据其建筑、环境和室内空间叁个维度的特点,分析该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叙事模式;以及根据人居、环境和空间理论试图探讨设计师为校园空间中的传统文化性建筑设计提供的新视角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李志孝[2](2019)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知识分子叙事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学题材的角度看,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传统之一,就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叙事。许多现代文学大家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而通过对他们生活道路、命运遭际的描写,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精神文化风貌,也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从"五四"时期的呐喊者和彷徨者,到20世纪叁四十年代向革命者的转变,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启蒙、革命、救亡的变奏,构成了知识分子叙事的主题嬗变;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成为知识分子叙事的中心冲突。从中反映出时代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以及文学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吴家渝,赵怀远,钟景怡[3](2019)在《叙事学视角下文博类节目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路径探索——以《国家宝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叙事学及电视艺术的相关理论分析《国家宝藏》,探索出文博类节目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需以通俗文化为外衣,以精英文化为骨肉,节目叙事应年轻化并借力全媒体叙事,同时要深挖中华传统文化,激发读者共鸣,并将文艺叙事与历史叙事相结合,希望为同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19期)

刘雅萌,吴健康,王蕴寰[4](2019)在《“中国语言文学及其叙事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5月23—26日,为庆祝南京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合作四十周年,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语言文学及其叙事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六十多位学者参加会议。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主持开幕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瑞贝卡·布兰科(Chancellor(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9年05期)

邵雪飞[5](2019)在《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叙事传统经验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在文学层面也有诸多体现。在千余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叙事传统经验中例如复线并行式结构模式、虚构与纪实有机统一的叙事特点、劝谕功能与启蒙功能等,在日本文学中均能找到契合之处。以《源氏物语》《平家物语》等日本文学史上经典作品及夏目漱石、井上靖、村上春树等着名作家的作品为例,详细分析日本文学与中国叙事传统经验的契合之处,帮助读者深入地、多层次地解读日本文学作品,了解中日两国文学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赵宋文[6](2019)在《中国古代戏剧的叙事传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戏剧主要是"以歌舞演故事",发生和起源问题存在较多的说法。当今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特点。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完成了仪式向艺术转换的过程,延续了"礼乐"的传统,并没有像西方戏剧成为独特的艺术形态。中国古代戏剧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受到了诗歌传统的深厚影响,具有抒情传统;第二,具备叙事性质,在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上有鲜明的特点。一、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研究现状中国古代就有"戏曲"这一语汇。到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定义"戏曲"为"以歌舞演故事"。(本文来源于《名家名作》期刊2019年08期)

李震[7](2019)在《贾平凹与中国叙事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叙事传统日渐式微的当代小说中,贾平凹对中国叙事传统的切入和赓续,显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贾平凹在40多年的写作中,逐步融通了中国叙事的几大主流传统:从汉语汉字中找到了中国叙事的象征思维根基,并由此切入了诗骚传统;从佛道哲学中进入了中国叙事的静观美学和空间建构传统;从笔记、志怪中承续了将日常生活趣味化、传奇化的文人小说叙事传统;从明清小说和民间方言中习得了使用活态口语的白话小说叙事传统。在近十几年的写作中,贾平凹自觉将各种叙事传统汇流到了作为中国叙事主流的史志传统之中,书写出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小说。(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7期)

彭亚非[8](2019)在《论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中虚构观念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叙事文学源于历史叙事性写作,因此其文统上重史实、重本事,而虚构意识不突出。虚构性是叙事性文学写作的基本特性之一,因此,即使是在历史的或写实的叙事性文本写作中,虚构性意识与创作实践依然潜在地发挥着作用。尤其是当俗文学兴起、兴盛之后,中国传统叙事文学中的虚构观念,借助于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点的用语、概念和范式,也日益变得清晰、明确和自觉起来,并最终走向了成熟与成型。(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9年04期)

林娟芳[9](2019)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日纪录片叙事特点比较——以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广播公司的传统文化纪录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园林》《手艺》与日本NHK的《Japanology》《工匠达人》等系列片,寻找制作者对内容和叙事的表达差别,进而分析制作者话语意识的区别。通过比较可知两者跨文化传播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差异:一是对于纵向代际传承的叙事表达方式不同;二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的日常链接感的表述差异。NHK纪录片对于传统文化充满信心的叙事方式,使得其自身文化对外传播时更具渗透性,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璐[10](2019)在《苏童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童以先锋作家的姿态步入文坛。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苏童的写作逐渐游离了原来的先锋实验色彩,表现出对传统的回归,这与中国叙事传统有诸多暗通款曲之处。苏童之所以回望传统,与其生活在古典文化浓郁的江南城市文化密切相关,亦与苏童本人的敏感心性与忧郁气质勾连,加之童年时期的家庭影响。苏童小说总体上呈现奇幻诗境,写鬼神,塑造传奇类人物,有空灵幻化的叙事元素;同时以古雅优美的语言,营构小说的诗性韵味。如此幻化与诗化的特征,是与唐传奇空灵玄幻、诗骚色彩相沿袭的。苏童小说的对历史想象性重构,对中国“讲史”话本传统有继承也有新变。继承方面多述家族争斗,帝王将相。新变方面则不再拘泥于“叁虚七实”,而是以新历史主义方法,把历史完全“文本化”。与此同时,“常中见奇”的情节设置、“包孕式”的故事讲法,与话本的叙事结构类同。苏童以浓郁的古典文人气息书写着妻妾间的明争暗斗,笔下的“红粉佳人”多沦落红尘,此又与《金瓶梅》《红楼梦》等章回小说如出一辙。苏童小说的时间观循环下暗涵着古典的宿命意识和循环论思想,空间环境的流转预示着人物命运的变迁,这与中国传统古老意识形态中天道轮回、因果报应道德观念息息相关。这亦益于苏童从章回小说汲取的营养。苏童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的悠然相通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个人的取舍决断与时代文化氛围,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传统要素与苏童本身的西方文学修养的融渗、结合,形成了苏童小说别具一格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中国叙事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文学题材的角度看,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传统之一,就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叙事。许多现代文学大家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而通过对他们生活道路、命运遭际的描写,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精神文化风貌,也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从"五四"时期的呐喊者和彷徨者,到20世纪叁四十年代向革命者的转变,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形象谱系;启蒙、革命、救亡的变奏,构成了知识分子叙事的主题嬗变;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成为知识分子叙事的中心冲突。从中反映出时代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以及文学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叙事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1].匡书劲,王兵.大学校园建筑的传统文化叙事模式解析——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1号楼为例[J].大众文艺.2019

[2].李志孝.中国现代文学的知识分子叙事传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吴家渝,赵怀远,钟景怡.叙事学视角下文博类节目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路径探索——以《国家宝藏》为例[J].科技传播.2019

[4].刘雅萌,吴健康,王蕴寰.“中国语言文学及其叙事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19

[5].邵雪飞.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叙事传统经验探析[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9

[6].赵宋文.中国古代戏剧的叙事传统分析[J].名家名作.2019

[7].李震.贾平凹与中国叙事传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8].彭亚非.论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中虚构观念的形成[J].社会科学辑刊.2019

[9].林娟芳.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日纪录片叙事特点比较——以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广播公司的传统文化纪录片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9

[10].刘璐.苏童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D].河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文章框架图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4)河南大学着作(3)河南大学着作(2)

标签:;  ;  ;  ;  ;  ;  ;  

中国叙事传统论文_匡书劲,王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