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果实发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果实,生长发育,释迦,碳水化合物,食心虫,砧木,细胞壁。
果实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学英,李振侠,尹宝颖,李中勇,张媛[1](2019)在《'斗南'苹果大果芽变果实发育早期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斗南'大果芽变是由'斗南'苹果(Malus domestica'Tonami')的一主枝自然变异产生的。为明确'斗南'苹果大果芽变的机理,本研究以'斗南'苹果及其大果芽变'大果斗南'苹果为材料,对果实大小、细胞倍性、细胞组织结构及果实发育早期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果斗南'平均单果重是'斗南'的1.5倍,二者差异显着(P<0.05)。果实细胞大小无显着差异,但在盛花后28 d和成熟期'大果斗南'的细胞数量显着多于'斗南'(P<0.05),'大果斗南'与'斗南'细胞倍性相同。通过比较'斗南'与'大果斗南'盛花后14和28 d的果实转录组数据,获得51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从中筛选出5个可能与大果芽变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及乙烯信号转导途径,表明'斗南'大果芽变可能与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变化有关。本研究结果为苹果大果型芽变的细胞学和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方仁,安振宇,黄伟雄,白先进,尧金燕[2](2019)在《不同砧木对凤梨释迦‘吉夫纳’品种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对凤梨释迦‘吉夫纳’品种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出广西中南部地区凤梨释迦的适宜嫁接砧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牛心梨、细鳞种、台东二号、冷子番荔枝和‘非洲骄傲’等为供试砧木,嫁接接穗凤梨释迦‘吉夫纳'品种,分析比较不同砧木对苗木嫁接成活率、田间生长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砧木与接穗均表现出较好的嫁接亲和性,苗木嫁接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但牛心梨、冷子番荔枝和‘非洲骄傲’等砧木在嫁接植株田间生长势、产量性状和果实品质等综合表现上要优于其它供试砧木。【结论】牛心梨、冷子番荔枝和‘非洲骄傲’等适合用作广西中南部地区的凤梨释迦的嫁接砧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双梅,柯卫东,黄新芳,彭静,李明华[3](2019)在《菱果实形态发育变异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两角菱(Trapa natans L.)和四角菱果实形态发育变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两角菱果实形态发育变异率达36.9%,其中肩角姿态变异率最高,为36.9%,锐尖果角数目变异率较低,为3.1%;四角菱果实形态发育变异率达45.1%,其中锐尖果角数目和锐尖果角部位变异率最高,均为26.5%,其次为腰角姿态,变异率为18.7%,再次为肩角姿态,变异率仅为0.7%。②综合两角菱和四角菱,从菱的整体来看,果实形态发育变异率达41.0%,其中肩角姿态变异率最高,为18.8%,其次为四角菱腰角姿态变异率,为18.6%,锐尖果角数目和锐尖果角部位变异率最低,均为14.8%。无论是两角菱还是四角菱,果角数目均无变化。(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庾琴,杜恩强,封云涛,郭晓君,张润祥[4](2019)在《果实种类及发育阶段对梨小食心虫幼虫钻蛀率和蛹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在寄主果实上的钻蛀率和蛹重与寄主种类和果实发育阶段的关系,为其田间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接卵后72 h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3个种共6个品种水果[苹果Malus pumila(嘎啦苹果),桃Amygdalus persica(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和霞光油桃),梨Pyrus bretschneideri(砀山酥梨和玉露香梨)]果实上的钻蛀率以及在不同果实状态的4个水果品种(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砀山酥梨和玉露香梨)果实上72 h的钻蛀率;比较了接卵后24 h和72 h初孵幼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3个苹果品种(嘎啦苹果、富士苹果和金冠苹果)果实上的钻蛀率;并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的金冠苹果、富士苹果、嘎啦苹果、砀山酥梨和丰白毛桃上的梨小食心虫蛹重。【结果】接卵后72 h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在6个不同水果品种果实上的钻蛀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霞光油桃>嘎啦苹果>砀山酥梨>玉露香梨>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除霞光油桃外,其他5个水果品种果实的发育阶段显着影响初孵幼虫钻蛀率。对于嘎啦苹果,接卵后72 h初孵幼虫在其幼果上的钻蛀率最高(73.69%),在其着色期果实上钻蛀率最低(32.51%);在大久保毛桃、丰白毛桃、砀山酥梨和玉露香梨上,接卵后72 h初孵幼虫的钻蛀率均随果实生长发育而增加。初孵幼虫在3个苹果品种着色期和成熟期果实上的钻蛀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显着下降,而在其幼果上变化不显着。寄主种类及其发育阶段也显着影响梨小食心虫蛹重,成熟毛桃和梨饲养的雌、雄蛹重显着高于未成熟果实饲养的蛹重,着色期苹果不利于蛹重的增加。【结论】果实种类及发育阶段显着影响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钻蛀率和蛹重,取食成熟期梨和桃的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钻蛀率和蛹重显着高于取食未成熟果实的个体。(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梅正敏,区善汉,张社南,贺申魁,肖远辉[5](2019)在《“特晚熟蕉柑”落花落果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观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2018年在广西桂林对蕉柑芽变新品种"特晚熟蕉柑"(枳砧,2015年定植,2017年进入结果期)进行了落花落果和果实生长发育观察,并对果园温湿度与落花落果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落蕾期为4月2—21日,历时20 d;落花期为4月4—21日,历时18 d;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为4月4日至5月18日,历时45 d,5月3—4日达最高峰;第二次生理落果期为5月9日至7月3日,历时56 d,5月15—18日为高峰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末期与第二次生理落果前期重迭约10 d。2018年平均单株成花总量18 747朵,落蕾率为8.85%,落花率为4.36%,第一次生理落果率为76.26%,第二次生理落果率为8.38%,自然着果率为2.16%。在不同年份均表现为前期果实纵径大于横径,后期果实横径均大于纵径,整个果实生长发育动态曲线呈抛物线,果径增量变化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果实成熟时近圆形。果园日平均气温与落蕾量呈显着正相关,与第二次生理落果量、果实纵径增量、果实横径增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果园空气相对湿度与果实横径增量呈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9年06期)
张翠芳,王世伟,马彬,吉昱,张梅[6](2019)在《‘新新2号’核桃果实发育进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南疆盆地核桃主栽品种‘新新2号’(Juglans regia ‘Xinxin2’)为研究对象,研究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节其青皮和种仁中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含量和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花后45~70 d,果实处于速生生长期,青皮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高于蔗糖和淀粉,AI活性保持较高水平,种仁中果糖含量高于蔗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花后90~110 d,果实处于油脂转化期,青皮蔗糖含量和SS、SPS活性迅速升高,种仁蔗糖和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SS和SPS活性急剧升高,NI和AI活性保持较低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皮蔗糖含量与SS活性、SPS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果糖含量与AI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种仁淀粉含量与青皮淀粉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青皮AI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在速生生长期,核桃果实青皮中的蔗糖在高活性的AI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为果实细胞分裂和形态构建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在油脂转化期,核桃果实青皮和种仁中蔗糖的积累是高活性的SS、SPS和低活性的AI、NI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1期)
邱志浩,陈晶英,彭远琴,李水祥,吴世涛[7](2019)在《橄榄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和相关酶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橄榄(Canarium album)果实质地差异形成的原因,以鲜食型橄榄‘清榄1号’和加工型橄榄‘长营’为材料,对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橄榄果实的成熟,‘清榄1号’较‘长营’维持较高的果胶甲酯酶(PME)活性,促进了果胶的水解,离子型果胶(ISP)含量较高而共价型果胶(CSP)含量较低。2个橄榄品种纤维素含量均较高,‘清榄1号’果实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长营’。‘清榄1号’木质素含量低于‘长营’,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促进了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因此,ISP、CSP、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不同可能是2个橄榄品种果实质地差异形成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丽丽,辛彬,刘爱群[8](2019)在《不同控水控肥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适宜春茬栽培的番茄品种草莓1号为试材,以田间持水量的80%和常规施肥为对照(CK),设置3个土壤水肥处理,分别为处理1(田间持水量的70%,正常施肥的70%),处理2(田间持水量的60%,正常施肥的60%),处理3(田间持水量的50%,正常施肥的50%),研究不同控水和控肥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果实纵径、横径、糖、酸和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番茄植株和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的适宜水肥方案。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处理间,随着水分和肥料供应量的减少,番茄株高、茎粗逐渐降低,开花时间延迟,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产量也随之减小,果实中糖含量不断升高,可滴定酸变化不显着,糖酸比提高,品质提升,糖酸比与水肥供应量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9](2019)在《重庆大学邓伟课题组揭示番茄生长素响应因子对光合和果实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重要的果实农作物,也是茄科果实研究的模式植物,其果实的形成和发育一直都是研究热点。果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机制来调控,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化和分子改变的过程。生长素,作为植物激素在调控果实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ARFs (Auxin Response Factors)是一类重要的生长素响应因子,由特异性调控依赖生长素的发育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权桂蓉,惠竹梅[10](2019)在《‘西拉’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西拉’(Syrah)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的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积累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系,以山西临汾地区‘西拉’葡萄5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材,测定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还原糖、总酸以及葡萄果皮酚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转运蛋白、单糖转运蛋白以及糖代谢相关酶(蔗糖合酶、蔗糖磷酸合酶和转化酶)等15个基因的表达量以及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葡萄糖、果糖质量分数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己糖转运蛋白合成基因 VvHT1表达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果实发育的后期下降较快; VvHT2和 VvHT5表达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VvHT3和VvMSA的表达量呈"降-升-降"的趋势,两者的表达量均在花后71 d最高。蔗糖运输蛋白(VvSUC11,VvSUC12,VvSUC27)合成基因的表达模式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VvSUC11和VvSUC12表达水平上调,VvSUC27呈下调的表达趋势。蔗糖转运蛋白、转化酶和单糖转运蛋白等的协同表达促进‘西拉’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积累,在‘西拉’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果实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对凤梨释迦‘吉夫纳’品种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出广西中南部地区凤梨释迦的适宜嫁接砧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牛心梨、细鳞种、台东二号、冷子番荔枝和‘非洲骄傲’等为供试砧木,嫁接接穗凤梨释迦‘吉夫纳'品种,分析比较不同砧木对苗木嫁接成活率、田间生长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砧木与接穗均表现出较好的嫁接亲和性,苗木嫁接成活率均达到80%以上,但牛心梨、冷子番荔枝和‘非洲骄傲’等砧木在嫁接植株田间生长势、产量性状和果实品质等综合表现上要优于其它供试砧木。【结论】牛心梨、冷子番荔枝和‘非洲骄傲’等适合用作广西中南部地区的凤梨释迦的嫁接砧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果实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学英,李振侠,尹宝颖,李中勇,张媛.'斗南'苹果大果芽变果实发育早期转录组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2].方仁,安振宇,黄伟雄,白先进,尧金燕.不同砧木对凤梨释迦‘吉夫纳’品种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9
[3].李双梅,柯卫东,黄新芳,彭静,李明华.菱果实形态发育变异调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庾琴,杜恩强,封云涛,郭晓君,张润祥.果实种类及发育阶段对梨小食心虫幼虫钻蛀率和蛹重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9
[5].梅正敏,区善汉,张社南,贺申魁,肖远辉.“特晚熟蕉柑”落花落果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观察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2019
[6].张翠芳,王世伟,马彬,吉昱,张梅.‘新新2号’核桃果实发育进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变化[J].北方园艺.2019
[7].邱志浩,陈晶英,彭远琴,李水祥,吴世涛.橄榄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和相关酶活性变化[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8].赵丽丽,辛彬,刘爱群.不同控水控肥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9
[9]..重庆大学邓伟课题组揭示番茄生长素响应因子对光合和果实发育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10].权桂蓉,惠竹梅.‘西拉’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番茄MhFIE过量表达株系叶片和种子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487726.nh0025&suffix=.jpg)
![过量表达番茄株系分析](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487726.nh0031&suffix=.jpg)
![一1果实发育期果实纵径的变化](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1405637.nh0001&suffix=.jpg)
![一2果实发育期果实横径的变化](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1405637.nh0002&suffix=.jpg)
![一1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质POD(POD...](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10173258.nh0022&suffix=.jpg)
![:HAESA植株的表型Figure3-28Ph...](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442457.nh0057&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