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现象”说明了什么?

“李湘现象”说明了什么?

一、“李响现象”说明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美[1](2016)在《基于性别差异的中国新闻奖项女性得主研究 ——以长江韬奋奖为例》文中提出新闻从业人员的性别构成是关系到传播的源头与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男女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各自的优势决定了新闻稿件的指向性及关注点的不同,对于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职业女性主义的研究较为纷杂,而对媒体行业的女性研究较少,而且国内尚无针对历届中国新闻人物奖全样本数据的分析。随着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迅速增多,已有研究内容的广度及深度已不足以体现我国新闻精英的全貌。当前,女性新闻从业者在数量上已超过男性,然而作为新闻领域表彰杰出新闻工作者的最高人物奖项-长江韬奋奖,在其得主的性别方面,女性以不到20%的获奖比例处于绝对劣势,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值得分析。本文利用假设论证的思路对包括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工龄及推荐单位级别等在内的各因素与男女性别进行关联性分析,对男女获奖得主的代表作进行统计分析,将报道领域分为九个版块,分析出男女获奖者擅长的领域及关注的内容,结合女性得主访谈及代表作内容在文中论证出女性新闻从业者的优势,对于指导女性新闻工作者规划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媒体文化管理层根据现状修正评选规则,从而引导相关从业者积极投身新闻传播事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量上的数据分析及质上的深度访谈全面解析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性别特点,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新闻作品奖及人物奖在评选结果上具有较浓的政治特色,这既体现在长江韬奋奖得主中无职务新闻工作者占比极低,也体现在中国新闻作品奖的获奖作品往往是由较大的新闻媒体推荐。第二,对女性来说性别劣势仍然存在,性别角色冲突将众多女性束缚在了家庭中,严重限制了女性职业发展,但部分女性也有其他资本优势。第三,与男性相比,女性新闻人物奖获得者以更高的教育背景和较好的成长环境为获奖增加了一定机会,而随着近些年地方媒体的崛起,地方性媒体与中央媒体的任职人员相比,在评选中已经没有明显的劣势。第四,男性代表作报道领域较为均衡,女性则在民生动态领域的报道有着细致、独特的角度,能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同时女性也有能力掌控重大事件报道,女性新闻从业者的作品不再仅仅是“软新闻”,此外女性新闻从业者也应拓展自身的视野,关注更多不同领域。

梁玉婷[2](2014)在《中国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反思》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媒体的商业化浪潮,中国传媒界出现了一波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2010年,随着央视记者芮成钢在韩国首尔举办的G20峰会上“代表亚洲”的言论;2013年,由央视记者柴静和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引发的“挺柴”和“劈柴”运动这两起因明星记者引起广泛争论的事件,新闻记者的“明星化”现象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问题开始引发大家的思考。因此,本文选取了这个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本文从概念上明确了“明星记者”、“记者明星化”的具体定义,从美国新闻主播明星制度探询记者明星化的起源,并对中国当代新闻界泛明星化现象的现状进行剖析。将中国明星新闻记者分为三类:品牌型明星记者、公益型明星记者、娱乐型明星记者。并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位着名记者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各类型明星记者的成名路径和优势、劣势。媒体塑造品牌型的明星记者,有助于实现记者和媒体品牌的双赢,能保障传媒市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记者的个人风格和价值取向有可能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破坏其所在媒体的品牌公信力;公益型明星记者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但也会造成记者对自身定位的迷失;而娱乐型明星记者一些过于娱乐化的行为,可能会扭曲大众对记者职业形象的认知,质疑其新闻报道的可靠性,不值得媒体提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最后,结合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记者的正确定位进行分析,为“明星记者”向“名记者”转型提出可行建议,并从记者、媒体、受众、社会等角度,找出如何正确地、理性地应对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的策略。

吕莎[3](2013)在《《足球》报历史变迀分析(1980-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足球》报是广州日报社在广州市体委的支持下,于1980年正式创办的一份专业体育报刊。它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份由党的机关报自办的专业体育报。《足球》报在其发展历程中,曾在多年时间内引领中国专业体育报刊的风气,如今因众多内外因素的作用而陷入发展的低潮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分析《足球》报从1980年正式创刊到2012年这32年发展的历史变迁。根据《足球》报发展的态势和所处的经济、足球环境,本文将该报的发展变迁史分为三个阶段:开创与探索阶段(1980-1992)、繁荣与竞争阶段(1993-2002)、低落与重生阶段(2003-2012)。研究表明,《足球》报在1980年到1992年期间传者身份多样、报道内容从广州本土发展到全国各地,重视国家队和国际大赛报道,与受众联系紧密,起到了正面引导球迷、培养球迷素养、促进中国足球体制改革的传播效果。这一时期《足球》报与足协相处和谐,通过与企业联手举办青少年足球赛逐渐打响品牌。该报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期发行量最大的专业体育报刊。在1993年到2002年期间,《足球》报凭借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启和国足冲击世界杯的成功,打造明星记者评论员,加强报道的策划性,迎来了发展的最高峰。但同时,也因竞争的增加和足球职业联赛问题的暴露而逐渐失去专业体育报刊老大的位置。韩日世界杯后,在中国足球陷入低谷和新媒体的冲击下,《足球》报的发展步入低潮期。在这一阶段,《足球》报尝试了娱乐化和全体育的变化,都不算特别成功,却也借此孵化出了《篮球先锋报》、《足球大赢家》、《型格》、《车间》等系列新纸媒品牌,也在与新媒体的合作中拥有了网站、电子报、手机报、彩信、微博等多种平台。笔者分析后认为,影响《足球》报历史发展变迁最重要的外因为经济体制因素、足球环境因素和媒介格局因素。内部因素为《足球》报传者队伍的建设,是否平衡了“受众本位”与“传者本位”新闻传播理念及经营方式的转变。

任雪菲[4](2011)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文中指出男女劳动者权利平等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是现代法制社会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准则。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益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各高校在扩招后,面对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就业领域发生性别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应届大学生的个人访谈、问卷调查;与不同媒体中有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和个别媒体的领导进行沟通,运用收集到的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求职过程中女性毕业生是否遇到性别歧视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她们在面对这种情况下的态度,社会的现实环境和她们的理想之间有多大的差距。通过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女性大学毕业生多数在求职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这是由多种原因结合在一起所决定的,有外界环境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社会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女性毕业生对待这种情况的态度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她们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精神面貌,对未来充满着希望。虽然性别角色理论使女性被赋予女性角色,男性被赋予男性角色,但是社会的进步,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慢慢的弱化了这种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概念,使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更加多样化,男女平等趋势越加明显。

穆晓静[5](2011)在《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研究》文中指出媒介作为信息传输的窗口,其公众影响力是巨大的。媒介在对女性体育的报道和女性体育文化的传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媒介对女性体育的真实呈现不仅是对女性体育的尊重、对女性价值的重新审视,还是对承载力与美、公平与公正的体育精神的一种回报。正如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所以,女性体育在媒介中如何呈现直接反映出女性在体育领域的地位并且影响到体育的整体进步。媒介与女性体育的研究属于体育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等多个交叉领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块边缘性区域。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媒介与女性体育的研究热情不断升温,但就文献资料显示,这一研究尚且处于初始阶段,资料对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内容、方式以及态度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和细致,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媒介报道女性体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角度以及态度的现状分析,得出媒介对女性体育呈现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以及女性体育在媒介报道中所呈现出的边缘化、刻板化、商业化、视觉化和娱乐化等特点。媒介在对女性体育的呈现中暴露出很多性别歧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1.社会层面:不平等的两性价值观、社会性别逻辑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2.体育层面:体育领域的性别本位思想、国际体坛的性别歧视;体育世界的权利分配不平衡;3.女性自身层面:女性自我角色冲突;女性参与体育组织的数量少、地位低;女性对体育运动认识上的偏差。媒介对女性体育失真的呈现对女性社会意识的提高、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广大女性体育受众造成的负面影响颇深。因此,本文提出改善媒介对女性体育呈现的诸多建议:首先,女性要实现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其次,全社会要从观念上树立男女性别平等意识;再次,加强正确社会舆论的引导;第四,传媒行业注重行业的自省和自律;第五,政府要加强对媒介的监管、监测力度;第六,要强化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最后,积极构建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

张艳红[6](2009)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文中指出当下中国大众传媒不仅对自古以来歧视女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存在弱意识、不作为甚至推波助澜的态度,而且自身也在不同程度地传播性别歧视内容:强化、暗示女性的传统角色;将女性描画为公共领域的附属者、活跃于私人领域的主角、被看的审美客体。其客观效果是以“唯贤妻良母论”奴化女性受众、以女性视觉化或性对象化的“唯审美对象论”将女性予以商业化利用。广告、电视剧、新闻报道均不同程度涵有“女人味塑造=魅力女人”、“女强人=孤独、不幸福”、“美女=妖魔”等带有偏颇性质的思维强化。其主观意图是维护现有的男性中心秩序,一味迎合受众的故有思维,以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其客观效果是对大多数女性受众的奴化。当代中国女性传者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被局限于所谓软新闻报道领域。近些年来,在战争、灾难、时政等所谓硬新闻领域涌现了一批知名的女新闻工作者,且因其其独创性、人文性、亲和性的作品风格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职业精神而声名大振,但却付出了多倍于男性的代价、顶住多倍来自家庭内外的压力或偏见,更不能抹煞女性传者整体上的非主流、边缘化趋势;广播电视领域里女性似乎有独领风骚的趋势。在传媒市场竞争白热化甚至全球化的严峻现实面前,一部分传煤女性却以“无奈、清醒、暖昧的被看者”被传媒机构商业化利用。娱乐节目女主持人的“低龄化、美貌化、愚乐化”现象,知名女记者的女性身份、美丽外表被传媒过多炒作而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被忽略的“媒体宝贝”现象,虽有“足情达趣乃人的天性”、“受众是上帝”、“内容为王”、“趋利性是市场经济的特质”等诸多解释与说辞,但大众传媒追求经济效益、牺牲社会效益,但在担当引领受众审美趣味的社会职责方面,存有不足;相对于传媒领域男性决策者的人数比例,女性传者进入决策层的比例偏低。少数能够进入传媒决策层的女性担任副职的居多,担任正职的女性大多秉持职业人思维,无力(或不能)专门张扬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一是当下中国大众传媒意识到传媒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经营运作日益商业化;被注意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将女性性对象化、商品化是大众传媒商业化竞争中吸引受众眼球的制胜秘诀;受众被投其所好的程度与其接近、亲近大众传媒的可能性成正比,而中国受众的媒介素养和性别敏感意识不容乐观。二是“传媒女性更适宜于软新闻或私人话题”的领域划分、传媒决策层男性化,女性传者面对性别歧视存在无语或失语现象;男性传播者及决策层的社会性别意识普遍较弱。三是女性受众对冲破男权中心的传媒秩序,多持无为心态;作为消费者,权利意识不强。四是当代中国女性(女性受众、女性传者)的群体意识较弱,彼此之间缺少呼应、支持与形成群体力量的强烈意识。六是对大众传媒的社会监测尚显不足,公众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性别意识是文化规范的产物;当代大众传媒操纵其传播内容、语言模式和传播过程,最终达到操控社会文化规范的目的;大众传媒由于其公共性与影响力,具有建构性别模式的功能。大众传媒淡漠、推波助澜于性别歧视是一种带有全球性、流行性的传媒病态,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遭到了女性主义者们的强烈批判,逐渐成为媒介批评的一个独特视角;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受到关注;20世纪90年代,随着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女性主义开始进入媒介批评领域。随着传媒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因特网在中国的兴起,大众传媒影响受众乃至整个社会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的深度和广度不容小视;其巨大影响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大众传媒既可以张扬真善美,注重其“社会效果”,也可能在受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受众需求日益难以迎合的不良生态环境下,牺牲社会效益而趋经济效益,或以经济效益损害社会效益。新闻传播学理论中的“既要注重经济效果,又要注重社会效果”之完美主义诉求常常在当下传媒现实生态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是大众传媒业内、业外均已意识到的世界性的通病。媒介批评的主要功能是充当大众传媒机构(包括传者、受众、传媒作品等等)、传媒领域不良现象的“啄木鸟”或“鉴赏者”,除了欣赏其中值得推介、彰显的优胜者、宝贵经验或优良作品,主要在于发现、警示、矫正传播过程中的病态现象,张扬、彰显一种既能体现大众传播专业主义倾向又能推促人类和谐的人文主义诉求。概言之,监督大众传媒、针对大众传媒的病态现象提出预警或治疗方案。媒介批评的学术理论框架与思维视角是多样的。批判大众传媒的文化工业化、去个性化是法兰克福学派予以媒介批评的主旨要意;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是较为常见的媒介批评理论模式。以批判大众传媒对女性性别歧视或贬抑女性合法权益为宗旨之一的女性主义视角,是一种富有批判精神的媒介批评。这是本文进行媒介批评的理论模式和立论点。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政治思潮、理论思潮、批评方法的女性主义,其历史基础和理论背景、其日益发展与学科化建立,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第一、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以及直接得益于第三世界妇女提出诉求的第三次女权运动的推促,发展于关于女权运动的反思、总结与学科化研究,兴盛于全球化浪潮的推促与文化多元理论的支持,具体于女性主义理论的跨学科趋势与多元化的边缘学科的建立;女性主义不仅在全世界扩展与深入,而且已渗入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其观点与方法被逐步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成为最具有解构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媒介批评,推进了其自身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双重进步,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应运而生。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多种研究方法。本文涉及的概念主要包括: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传者与受众、女新闻工作者、女作家与女导演;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意识与性别敏感、文献分析、内容分析、个案研究、个别访问、问卷调查、网上调查。其中,“女性主义”意指“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政治主张或学术思想”,侧重于批判男性霸权,后又增加了“注重自我反思与批判、女性主体意识与女性独特视角”。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普遍将“女权主义”译为“女性主义”。鉴于中国妇女解放的复杂性与长期性、追求妇女合法权利的任重道远,以及女性主义(及其媒介批评)拷问性别权、政治权与话语权的“维权性”,本文仍在概念界定时介绍了“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社会性别意识”意指关于人的性别认知,来源于社会对性别意识的建构,社会性别虽然存在差异,但男、女应该平等;“性别敏感”指的是对包括传媒领域在内乃至全社会中对女性的性别成见、性别贬抑、性别歧视等诸多不平等现象保持高度清醒与理性解构的态度。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受众批判基于西方综合性的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传媒理论。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经过选择、剥离、分析、诠释、整合等细致环节,借鉴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等西方批判学派的批判性视角,从中归结了自由派女性主义、激进派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五个学派的受众批判理论,分别予以评析,并将之置于中国的具体语境中予以考量。共同点是以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追问女性权利”、“社会性别意识及性别敏感”为立论点,以批判大众传媒对女性受众的观念奴化、商业化利用为基点。后现代女性主义敢于颠覆“主流与边缘”、“精英与平民”的划分,从性别歧视中识别性别歧视,对性别歧视的传播内容做出逆反式解读,张扬“积极的受众论”,既注重解构又寻求建构的思维进路,带有一种乐观、空谷足响的意味;其余四个学派对大众传媒领域的性别歧视注重解构、轻建构,带有一丝悲观色彩。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体制中的东西方受众之间存在诸多差异,西方女性主义受众理论正处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向进程中,所有西学东渐的理论都无法超越这一点。本文参阅、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受众理论,结合中国传媒生态的具体特点,深入观照中国“贬抑与放权相融的两性关系”、“女性传者与女性受众的群体意识比较薄弱”、“具有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隔漠于其他女性”、“中国的总体经济水平与广大普通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与观念困境”等不同于西方女性的情形,对西方女性主义受众理论予以中国化思考,以期能够理性矫正西方女性主义传媒研究理论在被译介、移植过程中的“准成熟状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传者批判主要以中国女性传者为侧重点。其一,女性受众的解读权、女性主体权常被大众传媒漠视或损害;其解读心理、价值取向常被大众传媒有意、无意地误导甚至是商业化利用。男性受众作为男性中心秩序的性别受益者,受到的性别利益损害少于或弱于女性受众(当然,男性受众也是广告内容的劝服对象和商业化对象)。其二,传者是传播过程的主体,女性受众能否摆脱来自大众传媒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利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身为女性、更易对性别歧视感同身受的性别移情的女性传者(这并非意味着抹煞一些男性传者为消解性别歧视所作的努力)。女性传者对性别群体利益受损的敏感度与深切度一般先于、高于男性传者,从事女性报道、从事女性主义传媒研究的,女性占绝对比例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其三,女性传者本身也是男性中心性别秩序的被强化者和受贬抑者。她们比一般的普通女性可能具有更高的性别敏感度或性别文化批判力,但她们至今未能摆脱男性中心的性别秩序和大众传媒领域的男性霸权。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传播内容批判,致力于揭露传播内容所含的性别歧视、贬抑或性别利用:媒介有意复制性别刻板印象;过度渲染女性年轻美貌的外在价值,忽视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贬低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妇女常被当作暴力受害者或作为有辱人格的色情形象出现在媒体中。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采用了文献分析、内容分析、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研究途径是个别访问、网上调查、问卷调查。主要侧重于受众调查,包括网民、少数民族地区男女受众和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具有跨学科性、立体性、渐进性的特点,不仅有机整合了女性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而且以其深刻性、立体性指导着媒介批评的现实实践,既为女性主义找到了具有实践干预性和可操作性的现实途径,也为媒介批评找到一个独辟蹊径的思维视角;启示着女性主义在政治领域、学术领域、实践领域的新增长点和延伸方向;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关涉市场经济、国家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等客观原因,使媒介批评避免陷入极端化、感性化、男女对立化等倾向,突破了当下中国学术界关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原有的理论范式,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大胆理念,引领着相关学术实践沿着更为理性与务实的方向发展。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媒介批评理论,从实践层面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加强女性传者的自身素质和性别主体意识,加强女性传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和女性受众媒介素养培训,建立传媒监测网络,从制度和法律层面遏制大众传媒贬抑、利用女性;呼吁女性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网络)来拓展反对性别歧视的空间与策略。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观点:女性受众可以制约大众传媒传播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促使大众传媒均衡再现或塑造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其前提是要树立女性主体意识和传媒消费者的权利意识;男性受众可以被争取、劝服成“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同情者、支持者甚至是研究者;相关研究者应该走出男女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同时走出隔漠、隔离、隔阂于各阶层女性的“象牙塔”,培养与男性传者、男性传媒决策层对话、沟通、谈判的“弹性意识”与“策略意识”,并通过其性别观念的转变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性别观念,但也预料到这种假设在当下中国现实中被消解的可能性;女性新闻或涵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新闻应在新闻价值的考量范围之内;女性进入传媒决策层,具备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应是选拔德才兼备女性进入传媒决策层的重要标准;博客调查真实可靠。这种研究方法具有迅捷性、交互性、真实性等优点,“以假名说真话”是已被证实的博客特点。

张帆[7](2007)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闻业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新闻报道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数量正日益增多,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体育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也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给体育新闻报道研究提出了更加迫切和现实的要求。体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决定了体育新闻报道归根结底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运动员永远是观众和读者关注的中心。人物专访这种新闻报道方式以时效性、真实性、现场感等鲜明的特点,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充分展现了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满足了受众深入了解体育新闻人物和背景的愿望,有着其他报道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预测,期望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内涵和特性,并揭示了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越来越受到受众欢迎和喜爱的原因,以及其特征和方式;第三部分在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分类比较中,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独具魅力的新闻报道方式的特征,并用大量实例分析阐述了各类媒体、各国媒体中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不同特点;第四部分论述了记者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中的作用,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记者的作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第五部分论述了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现状,并对今后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预测;第六部分总结概括了全文,强调了重视和加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的重要性。体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我国举行,不仅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而且给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提出了更加迫切和现实的要求。我们通过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研究和探讨,不断丰富体育新闻报道形式,促进体育新闻报道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新闻的需求,在2008年奥运会上奏响中国体育新闻界的最强音。

胡湘玲[8](2007)在《地方传媒人才流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人才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对于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国际进程的加快,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充分流动起来,通过优化配置,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党的十六大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和要求,需要充足、稳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年来传媒界人事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从国家对影视传媒的人才政策演变来看,传媒人才的流动正处于过渡时期,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远未建立,故在2004年才有了《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工作的意见》的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对于我国传媒人才流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系统地研究,既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思辨研究法为主,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从地方传媒人才流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传媒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利弊,然后再对人才合理流动的度进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了防止人才不合理流动的对策。得出的基本结论也就是:传媒业既要积极参与竞争,吸引人才,又要鼓励人才流动。同时,通过人才流动,才能使传媒业按照市场平均工资水平来设计薪酬标准,对传媒业需要的人才给予略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的薪酬,对于不需要的人员实行低于市场同类岗位的工资薪酬,使人才该留的留,该流的流,进而促进全社会人才进行合理流动。

胡蕾[9](2006)在《试论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崛起及现实困境》文中研究指明媒介与性别的研究,属于传播学、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交叉研究领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一块边缘性区域。国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始于1995年世妇会之后,较之国外同类研究晚了近20年时间。 在媒介与性别的研究之中,女性传播者、女性受众和文本中的女性形象都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但是在这三方面中对女性传播者本体的关注及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入手,就新闻传播中的女性传播者本体进行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女性传播者本体即本文所指的女性新闻从业者。大众传媒从它诞生的那天起,是以男权为中心形象出现的,女性新闻从业者在新闻领域的生存状况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传媒的领域,就整体而言,新闻职场内的女性从业者顶起了半边天,她们挑战传统女性角色定位,不断扩展报道领域。在传媒领域内由女性新闻从业者参与为主的女性传媒品牌异军突起,丰富了新闻传媒中的节目特色,也让人们对媒体之中的女性刮目相看。女性在新闻职场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不可小觑,不仅提高了女性在媒介当中的地位,也使女性话语权得以构建。社会的经济发展、观念进步、性别意识重构是女性新闻职场崛起的社会原因,同时电视媒体以女记者作为竞争的突破点也为女性新闻从业者创造了发展空间,其次女性的特质如敏感、冲动、亲和力、柔韧和独特的新闻关注点彰显了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优势。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这个行业当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劣势仍然存在,这种劣势主要表现在女性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一是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外显性冲突,二是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另外由于传播理论中性别研究的缺乏和女性主义研究的缺陷与纷争,造成女性新闻从业者寻求理论依据的困境。 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崛起以及在媒体实践、理论认识上的困境和冲突,也是整个女性新闻从业者现实生存状态的写照。媒体业界、理论研究界和女性新闻从业者都要积极思考,打破媒体大一统的局面,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女性自己也要获得同步发展。

曾尼[10](2005)在《中国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角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大众传播领域,女性传播者、女性受众均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性别歧视。而由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则以各种男权策略传播着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并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思潮已经渗透入社会学科的诸多领域;同时,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多元理论的鼓舞,女性主义理论也变得越来越具体,这一趋势促成了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引入。本论文运用历史的观点,追溯了中国女性主义思潮流变的时代背景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并结合现实的社会语境,分析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本土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相互对接的学科背景。论文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女性在媒介话语中“不被呈现”的原因,同时指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在颠覆与建构之间所面临的困境。

二、“李响现象”说明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响现象”说明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性别差异的中国新闻奖项女性得主研究 ——以长江韬奋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两性传媒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概况
    2.1 女性在传媒领域的兴起
    2.2 女性在传媒领域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2.2.1 女性新闻人支撑起我国新闻事业的“半边天”
        2.2.2 女性新闻从业者报道领域的扩展
        2.2.3 女性在新媒体领域存在感的提升
    2.3 传媒领域从业者性别差异情况
        2.3.1 传媒领域从业者性别组成现状
        2.3.2 传媒行业性别差异现状的情况描述
    2.4 长江韬奋奖项的社会承认度分析
        2.4.1 长江韬奋奖项的设立由来
        2.4.2 长江韬奋奖的评选
        2.4.3 长江韬奋奖对获奖个人职业发展的促进情况
    2.5 长江韬奋奖男女获奖得主概述
第3章 长江韬奋奖获奖得主性别差异对比
    3.1 “性别劣势”的存在对女记者的影响
        3.1.1 角色冲突
        3.1.2 刻板印象的无形压制
        3.1.3 “职场天花板”现象解析
        3.1.4 职业女性的现实困境
    3.2 补偿模型的可能性检验
    3.3 社会性别塑造
第4章 长江韬奋奖获奖男女得主代表作品研究
    4.1 范长江新闻奖及长江系列男女获奖者代表作品的报道领域研究
        4.1.1 男性获奖者代表作品报道领域分析
        4.1.2 女性获奖者代表作品报道领域分析
    4.2 韬奋新闻奖及韬奋系列男女获奖者代表作品的报道领域研究
        4.2.1 男性获奖者代表作品报道领域分析
        4.2.2 女性获奖者代表作品报道领域分析
    4.3 长江韬奋奖男女获奖者代表作品的报道领域的异同
        4.3.1 长江韬奋奖男女获奖者代表作品报道领域的相同点
        4.3.2 长江韬奋奖男女获奖者代表作品报道领域的不同点
第5章 女性媒体从业者发展原因及女性得主的优势运用
    5.1 男女受教育水平差距的缩小增强了女性从业者优势基础
    5.2 女性获奖得主性别优势在传媒领域的发挥
        5.2.1 女性获奖得主特有的新闻敏感和表达方式
        5.2.2 女性获奖得主采访中表达的亲和力
        5.2.3 女性获奖得主特有的柔韧与执着
    5.3 补偿模型
        5.3.1 不同时期的补偿模型
        5.3.2 补偿资本内容的变化
结论
    1、主要结论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研究的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名单
附录2:范长江新闻奖及长江系列女性获奖者代表作
附录3:韬奋新闻奖及韬奋系列女性获奖者代表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中国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方法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第2章 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的滥觞
    2.1 新闻记者明星化的概念辨析
        2.1.1 新闻记者与明星
        2.1.2 名记者与明星记者
        2.1.3 本文中讨论的新闻记者的范畴
    2.2 新闻明星制度的滥觞
        2.2.1 美国的新闻明星制度
        2.2.2 凤凰卫视的新闻明星制度
    2.3 中国内地新闻记者明星化的起源
第3章 中国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原因探析
    3.1 失衡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
    3.2 媒介经济学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品牌建构竞争
    3.3 新闻记者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3.4 媒介的“英雄崇拜”情结和受众的反权威心理
    3.5 “二级传播理论”下新闻记者的舆论领袖功能
    3.6 新媒体时代构建出崭新的传播关系
第4章 中国新闻记者明星化路径及其影响
    4.1 品牌型明星记者
        4.1.1 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闾丘露薇
        4.1.2 央视记者:白岩松、柴静、芮成钢
        4.1.3 媒体塑造品牌型明星记者的利弊分析与反思
        4.1.3.1 实现记者和媒体品牌的双赢
        4.1.3.2 保障传媒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
        4.1.3.3 记者个人风格和价值取向影响新闻客观性
    4.2 公益型明星记者
        4.2.1 公益型明星记者:王克勤、孙春龙、邓飞
        4.2.2 公益型明星记者的辩证分析
        4.2.2.1 对社会的正面引导作用
        4.2.2.2 记者对自身定位的迷失
    4.3 娱乐型明星记者
        4.3.1 娱乐型明星记者:李承鹏
        4.3.2 娱乐型明星记者对记者职业形象的负面影响
第5章 中国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应对策略
    5.1 记者: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由“明星记者”向“名记者”转型
    5.2 媒体:对明星记者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凸显记者正面形象
    5.3 受众:切忌对明星记者盲目崇拜,理性看待新闻报道
    5.4 社会:摆脱记者“神圣化”形象,塑造记者“职业化”理念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足球》报历史变迀分析(1980-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报刊发展概况的研究
    2.2 有关《足球》报的研究
        2.2.1 有关《足球》报发展历史的研究
        2.2.2 有关《足球》报报道特色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历史研究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足球》报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4.2 《足球》报开创与探索阶段分析(1980-1992)
        4.2.1 《足球》报的创办背景
        4.2.2 开创与探索阶段《足球》报特点分析
        4.2.3 开创与探索阶段《足球》报公共关系
    4.3 《足球》报的竞争和繁荣阶段分析(1993—2002)
        4.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展让《足球》报加速发展
        4.3.2 竞争和繁荣阶段《足球》报特点分析
        4.3.3 竞争和繁荣阶段《足球》报公共关系
    4.4 《足球》报的低落与重生阶段分析(2003-2012)
        4.4.1 中国足球陷入低谷和新媒体冲击压缩《足球》报生存空间
        4.4.2 低落与重生阶段《足球》报特点分析
        4.4.3 《足球》报低落与重生阶段的公共关系
    4.5 《足球》报发展变迁内外影响因素及启示
        4.5.1 主要外部因素对《足球》报发展变迁的影响及启示
        4.5.2 主要内部因素对《足球》报发展变迁的影响及启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二章 女性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关于女性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新经济与新技术理论
    第二节 国内关于女性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女大学生求职现状的社会性别分析
    第一节 女性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现状
        一、各班级人数男女比例状况
        二、女性大学生求职多数遭遇过"性别歧视"
    第二节 女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调查
        一、女性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态度
        二、女性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偏重高学历、求稳定
    第三节 新闻传播专业女性求职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
        二、性别的刻板印象
        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
        四、家庭原因
        五、造成女性在媒介领域弱势的组织原因
        六、"沉默的螺旋"是导致女性在媒体中呈现弱势的另一个原因
第四章 从媒体行业的现状看性别歧视
    第一节 媒体从业人员看女性求职者
    第二节 女性从业人员头顶上的"玻璃天花板"
    第三节 现今媒介组织中的女性地位
第五章 对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女性自身的发展
    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三、经济调节
    四、社会发展创造了机会
    五、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读硕期间硕士论文
致谢

(5)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媒介的内涵、分类及功能
        1.2.1.1 媒介的内涵
        1.2.1.2 媒介的分类
        1.2.1.3 媒介的功能
        1.2.2 "女性体育"的界定
        1.2.3 "媒介呈现"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对几对关系的研究综述
        1.3.1.1 体育与女性
        1.3.1.2 体育与媒介
        1.3.1.3 女性与媒介
        1.3.2 对女性体育的研究综述
2 研究步骤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个案分析法
        3.2.3 比较分析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专家访谈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方式、途径与策略
        4.1.1 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方式
        4.1.2 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途径
        4.1.3 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策略
    4.2 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现状调查与分析
        4.2.1 女性体育的报纸呈现现状分析
        4.2.1.1 报道条数
        4.2.1.2 版面面积
        4.2.1.3 图片数量
        4.2.1.4 版面位置
        4.2.2 女性体育电视呈现现状分析
        4.2.2.1 媒介女性从业者的失语或无语
        4.2.2.2 女性体育报道方式遭遇不公对待
        4.2.3 女性体育的网络呈现现状分析
        4.2.4 相关资料分析
        4.2.4.1 女性参与奥运会的资料分析
        4.2.4.2 女性媒介从业者的职场地位分析
        4.2.5 典型案例分析
        4.2.5.1 案例一:"李响现象"背后的媒介女性话语权的挣扎
        4.2.5.2 案例二:赛场上的另类比拼:美丽与性感
        4.2.5.3 案例三:女性体育事业辉煌过后的性别回归
    4.3 女性体育在媒介呈现中的问题及特点
        4.3.1 女性体育在媒介呈现中存在问题
        4.3.2 女性体育媒介呈现的特点
        4.3.2.1 边缘化
        4.3.2.2 刻板化
        4.3.2.3 商业化
        4.3.2.4 娱乐化
    4.4 女性体育媒介呈现失真的原因剖析
        4.4.1 社会层面
        4.4.1.1 社会价值观的渗透
        4.4.1.2 性别逻辑的诱导
        4.4.1.3 消费主义文化的怂恿
        4.4.2 体育层面
        4.4.2.1 女性体育价值扭曲
        4.4.2.2 国际体坛由来已久的性别歧视
        4.4.2.3 体育世界的权利分配不平衡
        4.4.3 媒介层面
        4.4.3.1 男性主导媒介权力结构
        4.4.3.2 男性主导媒介制作结构与机制
        4.4.3.3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4.4.4 女性自身层面
        4.4.4.1 女性自我角色冲突
        4.4.4.2 女性在各项体育组织中的数量不足
        4.4.4.3 女性对体育运动认识上的偏差
    4.5 女性体育媒介呈现失真的负面影响
        4.5.1 对女性社会性别意识的影响
        4.5.2 对女性体育文化的影响
        4.5.3 对女性体育传媒事业的影响
        4.5.4 对女性体育受众的影响
        4.5.4.1 女性受众信息接收的缺失
        4.5.4.2 女性受众价值体现的缺失
    4.6 女性体育媒介呈现的策略研究
        4.6.1 女性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
        4.6.2 正确社会舆论引导的加强
        4.6.2.1 冲破男性中心文化桎梏
        4.6.2.2 加大女性体育发展舆论环境
        4.6.3 传媒行业的自省和自律
        4.6.3.1 提高体育传媒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4.6.3.2 提升体育女性的媒介素养
        4.6.3.3 培养媒介从业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4.6.3.4 增强媒介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
        4.6.3.5 提高女性在媒介决策层中的比例
        4.6.4 对媒介监管、监测力度的加强
        4.6.5 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落实
        4.6.6 健康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 致谢
9 附录

(6)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起因
    二、研究方法
    三、章节结构
第—章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特质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女性主义
        二、媒介批评
        三、受众与传者
        四、社会性别意识、性别敏感、性别歧视
        五、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的历史流变
        一、女性主义的历史流变
        二、媒介批评的历史流变
    第三节 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的互融
        一、商业广告: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关注重点
        二、女性主义与媒介批评的融合
        三、个案分析:国内首家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网站
第二章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概况与实证启示
    第一节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理路
        一、四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二、研究脉络及其核心点
    第二节 有待深化与拓展的研究空间
    第三节 实证研究的积极尝试
        一、调研的出发点
        二、调研结果概述
第三章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受众批判
    第一节 女性主义的五个主要流派
        一、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
        三、激进的女性主义
        四、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
        五、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二节 两种范式的女性主义受众批判
        一、消极视角的女性主义受众批判
        二、积极视角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受众批判
    第三节 普适性与局限性
        一、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受众理论评析
        二、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受众理论评析
        三、激进派女性主义的受众理论评析
        四、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受众理论评析
        五、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受众理论评析
    第四节 中国化思考
        一、受众状况的多维性与复杂性
        二、两个维度
第四章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传者批判
    第一节 以女性传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立论点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女作家、女导演的性别意识分析
        一、中国女作家的性别意识
        二、中国女导演的性别意识
    第三节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职业地位探讨
        一、不同时期女新闻工作者的共性特征
        二、当代中国女新闻工作者职业地位探讨
第五章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研究意义
结语建议与展望
    一、受众层面
    二、传者层面
    三、体制层面
    四、新媒体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姻观之网上调查》
附录二: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大众传媒受众调查》
后记

(7)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力与美的结合: 体育、体育新闻与人物专访
    一、体育、体育新闻与人物专访的内在联系
    二、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特性
第一章 亲密接触: 最真实、最生动的体育人物
    一、体育人物专访成为媒体和受众的新宠
    二、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特征
    三、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方式
第二章 扬长避短: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分类比较
    一、与体育新闻报道中其他体裁之比较
    二、与其他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之比较
    三、不同媒体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之比较
    四、中外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之比较
第三章 休戚与共: 记者与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
    一、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记者的角色分析
    二、如何发挥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专访中的作用
第四章 机遇与挑战并存: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现状与未来
    一、当前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存在的问题
    二、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的发展趋势
结语 与时俱进: 重视和加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
注释
参考书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地方传媒人才流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目前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框架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地方传媒及传媒人才的界定及特征
    2.1 地方传媒的界定
    2.2 传媒人才和地方传媒人才的界定及特征
        2.2.1 传媒人才的界定及特征
        2.2.2 地方传媒人才的界定及特征
第3章 地方传媒人才流动的现状及规律探讨
    3.1 地方传媒人才流动的现状
        3.1.1 不重视流动的“环生效应”
        3.1.2 人才的“溢漏”现象
        3.1.3 “高价人才”现象严重
    3.2 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
    3.3 地方传媒人才流动的特殊规律
第4章 地方传媒人才流动的利弊权衡
    4.1 从社会的形势分析
        4.1.1 人才流动的积极意义
        4.1.2 人才流动的消极意义
    4.2 从地方传媒机构本身分析
        4.2.1 人才流动的积极意义
        4.2.2 人才流动的消极意义
    4.3 从人才本身分析
        4.3.1 人才流动的积极意义
        4.3.2 人才流动的消极意义
第5章 地方传媒人才流动的合理性探寻
    5.1 人才合理流动的内涵
    5.2 从地方传媒发展界定合理的人才流动
        5.2.1 内容上界定
        5.2.2 规模上界定
        5.2.3 更新速度上界定
    5.3 地方传媒人才合理流动的效益问题分析
第6章 地方传媒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和对策
    6.1 建设合理人才流动机制的意义
    6.2 努力建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6.3 地方传媒人才不合理流动的防范
        6.3.1 做强事业产业以前景留人
        6.3.2 营造宽松环境行人本管理
        6.3.3 制订优惠政策加大人才激励
        6.3.4 更新用人观念用好现有人才
        6.3.5 用立法手段形成对离职制衡
        6.3.6 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建立新机制
结论
    一、地方传媒人才流动有其特殊规律
    二、人才流动既有利也有弊,地方传媒既要吸引人才,又要鼓励流动
    三、要积极探寻地方传媒人才流动的合理性
    四、要努力促成地方传媒人才的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试论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崛起及现实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为新闻而战: 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崛起
    第一节 女性新闻从业者顶起了“半边天”
        一、新闻职场女性从业者总体数量过半
        二、少数民族女性新闻工作者人数明显增多
        三、女名主持人、名记者大量涌现
    第二节 女性新闻从业者报道领域的扩展
        一、颠覆传统的“战地玫瑰”
        二、“非典”时期的特殊战士
        三、绿茵场上的另类风景
    第三节 女性传媒品牌的异军突起
        一、填补对象性栏目空白的《半边天》
        二、破茧而出的“范春歌工作室”
        三、畅销报业市场的“口述实录”
        四、“说新闻”的《凤凰早班车》
    第四节 女性话语权力的建构
        一、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
        二、女性话语促进了女性文化的传播
        三、女性话语解构了女性刻板印象
第二章 为价值而歌: 女性新闻从业者崛起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发展促使女性新闻者从业者脱颖而出
        一、经济发展为女性新闻职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社会观念进步对女记者职业角色期待产生影响
        三、社会性别意识重构使新闻职业女性特质得以充分展现
    第二节 电视传播媒体给女性创造了发展空间
        一、电视传播媒体的新特点
        二、女性成为电视媒体竞争的突破点
    第三节 女性特质彰显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优势
        一、女性特有的新闻敏感和新闻冲动
        二、女性独特的新闻关注点
        三、女性采访中更具亲和力
        四、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弹性
第三章 为角色而困: 女性新闻从业者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新闻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外显性冲突
        一、角色期望上的冲突
        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
        三、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
    第二节 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
        一、社会对女性角色期望与女性自我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
        二、女性自我心理与女性自我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三、“玻璃天花板现象”与女性自我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第三节 女性新闻从业者寻求理论依据的困境
        一、传播理论中性别研究的现状分析
        二、女性主义研究的缺陷与纷争
结语: 促进女性新闻从业者职场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女性主义研究状况综述
        1、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
        3、激进的女性主义
        4、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
    第二节 传播领域对女性角色研究的理论依据
        1、社会性别理论
        2、性别刻板印象
        3、性别话语权力
    第三节 本文对传播领域中的女性角色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对女性主义的现实研究状况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
        一、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三种研究视角
        1、新闻传播内容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2、传媒“女性化”趋势的研究
        3、女性受众研究
        二、女性主义思想进入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科背景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主要议题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议题
        1、媒介中的女性形象问题
        2、女性传者研究
        3、女性受众研究
        二、主要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
        2、问卷调查
        3、个案研究
        4、跨文化研究
第三章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现状的困境与反思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困境
        一、从现实文化语境来看中国女性主义研究全球与本土的矛盾
        二、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传媒中女性主义的影响来看
        三、从方法论角度来看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现状的内容分析
        一、媒介超真实的符号生产刺激了人们的身体欲望
        二、媒介对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将“消费娱乐”转化成为满足身体欲望的主要手段
        三、社会文化塑造了个体的性别意识,但在媒介文化中,女性自身的主客体关系遭到扭曲,因而很容易被性别成见所俘获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四、“李响现象”说明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性别差异的中国新闻奖项女性得主研究 ——以长江韬奋奖为例[D]. 陈佳美.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2]中国新闻记者“明星化”现象反思[D]. 梁玉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3]《足球》报历史变迀分析(1980-2012)[D]. 吕莎. 北京体育大学, 2013(S1)
  • [4]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D]. 任雪菲. 兰州大学, 2011(11)
  • [5]女性体育的媒介呈现研究[D]. 穆晓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1(09)
  • [6]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D]. 张艳红. 武汉大学, 2009(09)
  • [7]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D]. 张帆. 山东大学, 2007(03)
  • [8]地方传媒人才流动问题研究[D]. 胡湘玲. 湖南大学, 2007(05)
  • [9]试论女性新闻从业者的职场崛起及现实困境[D]. 胡蕾.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10]中国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角色研究[D]. 曾尼. 四川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李湘现象”说明了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