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产力维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产力,人工林,草甸,胶州湾,大亚湾,生产方式,甘南。
生产力维持论文文献综述
包乌云[1](2015)在《呼和浩特地区旱作混播草地群落特征及其生产力维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高产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量,饲草供求矛盾突出。本研究于2011年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公喇嘛镇哈拉沁村建植了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草地及各种牧草的单播草地,通过系统观测旱作条件下草地的生长状况和不同刈割频次、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的群落,分析了草地随着建植年限的群落特征变化、组分变化和种间关系以及在不同刈割处理下的变化规律,揭示各类草地的生产潜力和适宜的刈割利用方法,探究苜蓿混播草地的群落动态和生产力维持机制,结合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提出适宜的苜蓿混播草地组合及其刈割管理制度,为呼和浩特地区的饲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草地建植初期,老芒麦+苜蓿混播草地产草量明显高于单播老芒麦、单播草地雀麦和单播苜蓿草地(P<0.05),草地雀麦+苜蓿混播草地在建植第2年的产量较低,到第4年其产量显着高于老芒麦+苜蓿混播草地和叁种单播草地(P<0.05)。随着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混播草地和单播苜蓿草地产量逐年显着增长(P<0.05),而单播老芒麦和单播草地雀麦的产量显着降低(P<0.05)。苜蓿、老芒麦和草地雀麦在混播条件下的产量和植株高度均高于各自的单播(P<0.05),但老芒麦和草地雀麦的营养价值低于单播草地(P<0.05)。随着草地建植年限的增加,混播群落中苜蓿的产量组分比和重要值明显增加(P<0.05),在群落中占据主要地位,而老芒麦和草地雀麦的组分比和重要值逐年降低(P<0.05)。低留茬(0~3cm)或高频次(3~4次/年)刈割时草地雀麦+苜蓿混播草地的产量与单播苜蓿之间无差异(P>0.05),老芒麦+苜蓿混播草地的产量显着低于单播苜蓿草地(P<0.05)。一年2次刈割有利于各草地产量的提高,但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草地产量显着降低(P<0.05)。齐地(0cm留茬)刈割显着增加苜蓿的再生速率和年总产量(P<0.05),但显着降低老芒麦和草地雀麦的再生能力(P<0.05);而7~10cm留茬有利于老芒麦和草地雀麦的再生,降低苜蓿的再生草产量。苜蓿盛花期刈割时两种混播草地和单播苜蓿草地的产量高于单播老芒麦和单播草地雀麦(P<0.05),混播草地中苜蓿的产量组分比和重要值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而明显增加(P<0.05),老芒麦和草地雀麦的组分比和重要值明显降低(P<0.0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草地雀麦+苜蓿混播草地的综合生产性能最佳,单播苜蓿草地次之,老芒麦+苜蓿混播草地低于单播苜蓿,但优于单播老芒麦和单播草地雀麦。而且,草地雀麦+苜蓿混播群落的各组分相对稳定于老芒麦+苜蓿混播草地。两种混播草地的适宜的刈割时期均为苜蓿盛花期,刈割频次以2次/年最佳,老芒麦+苜蓿混播草地留茬7cm时产量和稳定性最好,草地雀麦+苜蓿草地留茬5cm为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12-01)
贾忠奎[2](2012)在《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工林总体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着生长量低、保存率低以及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文中在对人工林生产力研究的历史背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述立地条件、初植密度、间伐措施、林地清理、连栽代数、施肥等方面对人工林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维持关键技术体系研究的建议,即加强人工林生产力长期性、系统性、多目的性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赵陆强[3](2010)在《甘南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的重要牧区,主要草地类型为高寒草甸、亚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等。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干扰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导致该地区草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下降,部分草地出现沙化的现象。本文研究了α、β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施肥((NH4)2HPO4)对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以及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空间结构和土壤因子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叁个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甘南(亚)高寒草甸α、β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是否存在特定的关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这些关系如何变化。(2)施肥((NH4)2HPO4)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有何种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何种变化;形成诸多变化的机制何在。(3)甘南高寒草甸的植物群落,pH值、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土壤有机质、Ca、K、Mg、Na等十种土壤因子,哪些因子与物种组成之间的关系重要;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对物种组成能否做出合理解释。实验的研究对象为甘南高寒草甸(玛曲分站、玛曲县欧拉乡)和亚高寒草甸(合作分站)。通过野外实验和样方调查,结合实验室内土壤养分分析,运用OriginPro 7.5、Canoco 4.5等软件分析,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局域空间尺度上,叁个站点中仅有两个站点的α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表现为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扩大空间尺度到景观尺度后,叁个站点的α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均表现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在局域空间尺度上,叁个站点中仅有两个站点的β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表现为线性负相关关系,但扩大空间尺度到景观尺度后,叁个站点的β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均表现为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3)施肥提高了甘南草地植物群落的生产力,但施肥量与生产力之间并不是线性正相关关系,而是呈钟形曲线关系,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产力逐渐增加,当施肥量达到43.2gNm-2(48gPm-2)的时候,生产力达到最高,如果再继续加大施肥量,生产力反而会持续地下降。(4)施肥明显降低了甘南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施肥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表现为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施肥量越高,造成物种多样性的损失就越大;而施肥与物种分布的均匀性之间呈钟形曲线关系,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物种分布的均匀性逐渐增加,当施肥量达到14.4gNm-2(16gPm-2)的时候,物种分布的均匀性达到最高,如果再继续加大施肥量,物种分布的均匀性反而会持续地降低。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在群落中越来越占优势。(5)坡地0-20 cm土层,影响物种组成的主要土壤因子有:Ca, PI(有效P)、Mg、C(有机质)、Na,显着性顺序为:Ca>P1(有效P)>Mg>C(有机质)>Na;坡地20-40 cm土层,主要因子是:P1(有效P);坡地40-60 cm土层,主要因子有:P(全P)、Ca、pH,显着性顺序为:P(全P)>Ca>pH;滩地0-20 cm土层,主要因子有:Na、pH、K、P、C、Mg,显着性顺序为:Na>pH>K>P>C>Mg;滩地20-40 cm土层,主要因子有:N1(有效氮)、pH,显着性:N1(有效氮)>pH;滩地40-60 cm土层,主要因子有:Na、P(全P),显着性:Na≈P(全P)。无论坡地还是滩地,都是0-20 cm土层的主要土壤因子的数量最多,而各层主要土壤因子的组成也不同。(6)土壤因子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坡地的土壤因子对群落物种组成的解释程度为14.62%,滩地的土壤因子对群落物种组成的解释程度为18.67%。空间扩散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坡地的随机扩散作用对群落物种组成的解释程度为13.53%,滩地的随机扩散作用对群落物种组成的解释程度为14.01%。由此可知,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都能对甘南高寒草甸群落物种组成做出相应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0-10-01)
刘福德[4](2005)在《杨树连作地力衰退及林地生产力维持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短轮伐期杨树人工林能够持续速生丰产,解决杨树连作引发的地力衰退问题,使林地土壤肥力得以维持与提高,达到永续经营和连续利用的目的,本文对杨树苗圃地连作经营和短轮伐期人工林连作经营的地力衰退问题及林地生产力维持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分叁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苗圃地连作对杨树苗木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生态生理特性、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第二部分对多代连作条件下人工林林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变化动态以及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叁部分针对杨树人工林连作后的地力衰退现象,对不同林地间作物、林地抽沙换土、杨树人工林品种间轮作,选择不同立地质量造林地等措施的地力维持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杨树人工林连作的可行性和多代连作条件下林地生产力的维持技术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苗圃地连续育苗次数的增加,杨树苗木的平均苗高、平均胸径、单株生物量、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苗木生长指标与生理、生态指标间相关密切。随着重茬代数的增加,生物量的分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茎生物量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叶、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则有所上升,但总体上地上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是下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苗木根系生物量、根系数量都有所下降。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等均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有所下降,所研究的四种酶中,脲酶、过氧化物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机质、速效N、P、K 的含量,叁大类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总量也都呈降低趋势。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酶、土壤养分之间,土壤酶之间,土壤酶与土壤基础肥力之间,土壤酶与叁大类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2.随着杨树连续栽植代数的增加,林木的树高、胸径、材积下降趋势明显。并且连作影响了杨树生长特性,表现为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林分的连年生长量和累积生长量递减。连作后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增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5-06-11)
陶冬[5](2005)在《中国赶超美国并非必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会给中国人民的生活以及世界经济的格局带来重大变化。随着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国丰富的、勤劳的和廉价的劳动力,(本文来源于《财经时报》期刊2005-05-30)
孙志虎[6](2005)在《长白落叶松人工用材林长期生产力维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当中存在地力下降或潜在地力下降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龄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模型(FORECAST,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ASsessmenT),从轮伐期的长度、林地枯落物的管理、采伐剩余物的处理和施肥措施等方面,对不同经营措施下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养分动态和长期生产力进行预测,由此提出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的经营措施。 在FORECAST模型运行参数相关数据收集过程中,建立了落叶松生物量各组分的单木生物量模型,估计不同立地质量、不同初植密度落叶松林分水平上的生物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落叶松凋落物、细根和林内光照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并据此估计出不同林龄落叶松的凋落物现存量、细根生物量和光照指数,同时对落叶松细根的生产和周转速率进行了估计;利用原位调查和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落叶松针叶中N、P、K的内循环,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壤中的N、P、K贮量,枯叶、枯枝、各类根系和树皮分解过程中N、P、K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林木胸径与树枝、根系、粗根(>2cm)、树皮生物量密切相关,树高与死树皮、树干(去皮和带皮)、小根(<0.5cm)、中根(0.5-2cm)、树叶生物量密切相关,胸径和树高的乘积(D~2H)与活树皮生物量密切相关。结合单木生物量模型和林分直径分布预估模型可以对不同立地、不同林龄下落叶松林分各组分的生物量进行预测。 2.13-41a生落叶松纯林的凋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完全分解层和腐殖质层的现存量为4.0164-8.8970t/hm~2、3.9614-10.6206t/hm~2、0.5959-10.8017t/hm~2、1.9062-21.2704t/hm~2;0-10cm、10-20cm、20-30cm和30-40cm土层中细根的现存量为0.4748-1.5359t/hm~2、0.2776-0.8462t/hm~2、0.1348-1.4467t/hm~2、0.033-0.8898t/hm~2;0-40cm土层的细根生产量为221.46-1907.94g/m~2/a,平均为904.09g/m~2/a;细根周转率为0.53-1.46,平均为1.16;叶面积指数和光照指数分别为1.74-3.97、0.028-0.632。 3.落叶松针叶衰老时,部分养分通过内循环转移,N、P、K的转移率分别为70.68%、62.59%、60.00%。随着林龄的增大,叁种养分的转移量里增加趋势,N、P、K的转移量分别为65.89-184.15kg.hm~(-2).a-~1、29.98-83.79kg.hm~(-2).a-~1、16.67-46.59kg.hm~(-2).a-~1。凋落物层中的N、P、K贮量随林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全氮、全钾、全磷贮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2.76-534.17kg/hm~2、72.76-254.53 kg/hm~2和35.03-134.96kg/hm~2。死根和枯叶内N、P、K的生物分解系数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死根内N、P、K的生物分解系数分别为0.7-1.5、1.1-1.7和1.0-3.5,年释放量分别为5.41-36.5kg/hm~2、2.86-25.77kg/hm~2和3.1-15.73kg/hm~2;枯叶内N、P、K的生物分解系数分别为0.9-1.3、1.1-1.7和1.0-1.3,年释放量分别为11.51-28.02kg/hm~2、13.99-33.23kg/hm~2和6.84-14.35kg/hm~2。枯枝中N、P、K含量随分解时间的变化呈二次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分解一年后,N、P、K含量分别为0.2756%、0.0665%、0.0586%,生物分解系数分别为1.8229、2.8812、6.8379。死树皮内的N含量随分解时间呈S形曲线的变化趋势,P、K呈二次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分解一年后,死树皮中的N、P、K含量分别为0.5177(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5-04-01)
高志勤[7](2002)在《亚热带山区土壤保育与林地生产力维持》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热带地区是指江淮流域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区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24%。以森林资源为利用对象的林业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由于山区开发强度日益增大,土地用养失衡、水地流失和环境退化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当前,速(本文来源于《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期刊2002-09-05)
郑爱榕,沈海维,刘景欣,李文权,陈清花[8](2001)在《大亚湾海域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机制探讨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0年4月大亚湾海域的现场调查数据 ,分析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分布、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大亚湾海域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 :大亚湾海域水体仍属贫氮海区 ,氮、磷比约为12:1 ,生产力水平依然受氮控制 ;大亚湾海域氮以溶解态的形式居多 ,占总氮的74.8 % ,颗粒态占25.2% ;而溶解态中又以有机氮居多 ,占总氮的62.1 %。孵化实验表明 :(1)充氧条件下氨氮向硝氮转化 ,缺氧条件下硝氮向氨氮转化 ;(2)水体中溶解有机氮在有氧条件下可以降解转化为无机氮。这意味着占绝对优势的溶解有机氮降解转化为无机氮可能是大亚湾海域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1年11期)
顾宏堪[9](2000)在《胶州湾东部沿岸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州 湾东部沿岸海水中 ,NO3 N含量全年在5~30μg/L,NH4 N在20~40μg/L,PO4 P在5~10μg/L,而浮游植物量维持在(8~20)×105 个/L。在长江口外 ,NO3 N在100~200μg/L(系1962年资料 ,1982年(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0年08期)
宋金明[10](1999)在《维持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高生产力的新观点——拟流网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珊瑚礁生态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态系之一,一般处于热带与亚热带海域。众所周知,热带海洋的上层水由于浅部温跃层的存在,阻碍了营养物质的向上输送,从而使有机物产量和输出通量都较低,即热带海洋的上层水是一层十分贫瘠的寡营养水。但处在热带海域中的珊瑚礁确有异常高的生产力,所以人们称珊瑚礁为热带沙漠海洋中的绿洲,对被包围在贫瘠海水中的珊瑚礁如何能维持高生产力这一问题,几十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集刊》期刊1999年00期)
生产力维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工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工林总体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着生长量低、保存率低以及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文中在对人工林生产力研究的历史背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述立地条件、初植密度、间伐措施、林地清理、连栽代数、施肥等方面对人工林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维持关键技术体系研究的建议,即加强人工林生产力长期性、系统性、多目的性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产力维持论文参考文献
[1].包乌云.呼和浩特地区旱作混播草地群落特征及其生产力维持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2].贾忠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2
[3].赵陆强.甘南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以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0
[4].刘福德.杨树连作地力衰退及林地生产力维持技术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5].陶冬.中国赶超美国并非必然[N].财经时报.2005
[6].孙志虎.长白落叶松人工用材林长期生产力维持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7].高志勤.亚热带山区土壤保育与林地生产力维持[C].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2002
[8].郑爱榕,沈海维,刘景欣,李文权,陈清花.大亚湾海域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机制探讨Ⅰ[J].海洋科学.2001
[9].顾宏堪.胶州湾东部沿岸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机制探讨[J].海洋科学.2000
[10].宋金明.维持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高生产力的新观点——拟流网理论[J].海洋科学集刊.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