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行运动论文_陈杨,宁静,王靖铭,陈春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蛇行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平顺,列车,动力学,转向架,车辆,平稳,稳定性。

蛇行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陈杨,宁静,王靖铭,陈春俊[1](2019)在《高速转向架小幅蛇行运动状态下过道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列车系统在小幅蛇行失稳状态下通过道岔的问题,建立高速转向架横向运动模型,采用国内18号高速道岔结构参数建立道岔不平顺激励模型,计算了转向架在小幅蛇行失稳状态下以不同速度通过道岔的轮对横移量,并与平稳状态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幅蛇行失稳状态下通过道岔与进岔时的蛇行振幅有关;振幅较小时,与平稳状态下过道岔基本一致,安全过岔速度为道岔允许速度;振幅较大时,会在道岔允许通过速度以内出现小幅蛇行发散至标准蛇行失稳的情况,安全过岔速度低于道岔允许时速;建议在过道岔前对小幅蛇行运动的进行在线监测,通过小幅蛇行状态合理设置过道岔速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09期)

陈杨,宁静,王靖铭,陈春俊[2](2019)在《轨道不平顺对高速列车小幅蛇行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小幅蛇行运动存在2种演变形式,即小幅收敛或小幅发散,为分析小幅蛇行运动的演变趋势,从轨道不平顺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小幅蛇行运动的影响。首先选取了德国轨道低干扰谱,分析了德国轨道低干扰谱中的4种轨道不平顺类型的功率谱密度,模拟得到了4种时域谱,借助于SIMPACK软件建立了国内某高速列车动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平顺类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幅蛇行发散临界速度之前,系统所出现的小幅蛇行运动都会收敛,超过临界速度,小幅蛇行发散至形成不同振幅的稳定极限环。不同轨道不平顺激扰类型,小幅蛇行发散的临界速度不同,但均低于车辆系统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戈鹏鹤[3](2019)在《神经元网络完全同步和高铁轮对蛇行运动临界分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虑带有兴奋型和抑制型化学耦合的混沌Rulkov神经元网络模型,研究相同和不同节点耦合的网络完全同步问题;以高铁轮对模型为基础,研究蛇行运动中轮对临界失稳状态下的分岔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于任意两个或多个兴奋型和抑制型Rulkov神经元组成的网络,探讨其不动点的同步流形存在条件;其次,在多个相同的Rulkov神经元通过两种化学耦合组成网络的情况下,利用主稳定函数方法探讨网络的完全同步;在多个不同的Rulkov神经元通过化学耦合组成复杂网络或网络外耦合矩阵不是耗散矩阵的情况下,计算得到原系统对应的横截系统,通过横截系统的稳定性揭示原系统的同步性;最后,分别讨论线性列车轮对模型和带有非线性等效锥度函数和非线性轮轨接触力轮对模型的蛇行运动临界分岔机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神经元网络完全同步问题和列车蛇行运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神经元与神经元网络的特征和数学模型,轮轨系统中列车轮对的结构,基本运动和力学模型的构建,以及本文用到的动力系统中的概念,定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第叁章首先简要总结了单个混沌Rulkov神经元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然后引入本文所讨论的具有兴奋型和抑制型化学耦合的Rulkov神经元网络数学模型.该网络中节点的异质性和耦合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讨论其同步问题的复杂性.最后给出了网络不动点的同步流形存在条件及其证明:对于多个相同或不同的Rulkov神经元构成的网络,不动点的同步流形不是默认存在的,它的存在条件与模型中控制参数,拓扑结构和耦合强度等相关.第四章应用主稳定函数方法,研究NN ≥ 2)个相同Rulkov神经元组成网络的完全同步条件.将Rulkov神经元网络数学模型用矩阵表示,对矩阵和线性化系统中每一部分的实际含义进行解释,再给出主稳定方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在3个Rulkov神经元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给出满足不动点同步流形存在条件的几种网络拓扑结构,得到与控制参数,耦合强度和突触阈值等有关的同步区域.第五章在N(N ≥ 2)个Rulkov神经元不完全相同或网络外耦合矩阵不是耗散矩阵的条件下,定义横截变量并得到横截系统.两个不同Rulkov神经元的完全同步区域由数值模拟得到,由此给出了兴奋型和抑制型耦合强度对网络同步的作用,波形图用于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在第六章中,首先基于线性列车轮对模型,研究了横向刚度,纵向刚度和车轮踏面等效锥度对轮对临界速度的影响.其次,根据高铁的实测等效锥度数据,引入与横向位移有关的非线性等效锥度函数和轮轨接触力函数,在纵向/横向刚度和速度等双参数平面上,通过超临界和次临界Hopf分岔,退化的Hopf分岔,环的fold分岔和环的Cusp分岔等讨论了轮对的临界失稳机制.第七章对本文的方法和结论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安国,杨梁崇,屈升[4](2019)在《兰新客专高速列车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及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蛇行运动是铁道车辆特有的现象,是车辆系统动力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蛇行运动与非线性振动和运动稳定性密切相关,决定了车辆最高允许运行速度,并影响车辆的其他动力学性能。文中通过对兰心客专高速列车的线路实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在旋轮周期的末期转向架横向稳定性及其影响。在旋轮周期的末期,根据相关标准判据,转向架未失稳。但是转向架在少量路段存在小幅蛇行谐波成分,这主要是局部路段的钢轨廓形与车轮踏面匹配等效锥度过大所致。转向架小幅蛇行谐波会导致车辆平稳性指标变大、并会将振动传递至制动吊梁,但不会影响电机。(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期刊2019年01期)

汤俊秀[5](2018)在《蛇行运动对铁道车辆平稳性的影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乘坐铁路的舒适性、平稳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研究蛇行运动对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本文根据蛇行运动的特点,首先仿真了转向架蛇行运动模态和车体固有振动模态,又从不同时域分析了不同速度车辆的平稳性,以及蛇行运动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的因素进行总结,旨在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提高铁道车辆的舒适度。(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22期)

刘伟渭,姜瑞金,刘凤伟,张良威[6](2018)在《高速列车蛇行运动稳定性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长期服役的可靠性是高铁建设的首要保证,自激蛇行运动是轨道车辆所特有的一种失稳形式,为了保证车辆的运动稳定性,确保其高速、安全行驶,以高速列车蛇行失稳的理论研究方法为背景,概述了蛇行失稳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对近期的研究热点方向进行了概述并对非光滑分岔、非对称运行稳定性等方向进行了展望。对于高速列车的确定性和稳定性而言,在不考虑车辆非线性特性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特征根法、Routh-Hurwitz准则判定法、最小阻尼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当必须考虑轮轨接触以及悬挂系统等非线性特征时,可以采用特征值变化法、QR算法+二分法、中心流形法、打靶法、延续算法等方法。对于车辆的随机稳定性而言,可以采用随机非线性动力学Hamilton理论、蒙特卡洛法、半隐式的Milstein随机数值模拟、小数据量等方法对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以及分岔类型进行分析。由于能够考虑自身结构参数激励、轮轨接触不平顺激励,能得到更接近真实运行条件下的失稳临界速度,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逐渐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高速列车蛇行失稳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孟素英[7](2018)在《高速列车蛇行运动半主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列车的大量开行和运营里程的迅速增加,一些动车组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特征的蛇行运动现象。高速列车的蛇行失稳现象分为一次蛇行和二次蛇行,轻则影响乘坐性能和部件的可靠性,重则可能导致车辆脱轨;而且一次蛇行和二次蛇行对转向架主要悬挂参数的要求存在矛盾。然而目前通过被动悬挂参数优化对高速列车蛇行运动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化空间,对于一次蛇行和二次蛇行的参数矛盾也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抗蛇行减振器的半主动控制方法,来解决高速列车的蛇行失稳问题。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立了多自由度非线性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比了两种抗蛇行减振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试验,分析了抗蛇行减振器的特性,研究了抗蛇行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用Simulink软件搭建抗蛇行减振器模型及其半主动控制模块,建立了Simpack和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2、采用考虑随机因素的动力学仿真方法,考虑车辆系统悬挂参数、轮轨匹配、轮轨界面、轨道激扰、环境温度等的分布范围,仿真车辆的蛇行失稳现象。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运营中的边界条件变化范围,针对仿真结果的一次蛇行和二次蛇行,分析了车辆振动响应和蛇行运动特征。用窄带随机过程的评价指标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了蛇行运动,分析了各指标间的关系,总结出蛇行运动的评判方法:通过车体前后端的平稳性指标、体横向加速度的重心频率来同时判断是否发生了一次蛇行运动,用构架端部横向加速度滤波后最大值、车体横向加速度的重心频率来同时判断是否发生了二次蛇行运动。通过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蛇行运动评判方法的合理性。3、采用开关控制策略控制抗蛇行减振器,将转向架每侧上方的抗蛇行减振器设置为被控减振器,根据蛇行运动判断结果控制其是否工作:车体蛇行时,该减振器不工作;转向架蛇行时,该减振器工作;无蛇行运动时,该减振器保持上一个判断结果的状态。下方抗蛇行减振器在任何状态下均正常工作。分别优化了单根抗蛇行减振器和两根抗蛇行减振器并联工作时的参数。仿真了一次蛇行、二次蛇行和无蛇行运动工况下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有效,能够抑制车辆的蛇行失稳。(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孙建锋,池茂儒,吴兴文,梁树林,李伟[8](2018)在《基于能量法的轮对蛇行运动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轮对蛇行运动的形成机理与能量传递机制,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推导了轮对蛇行运动的能量表达式;借助轮对运动参数的相位关系和能量表达式,确定了轮对蛇行运动过程中各部分所做的功及其对应的能量传递路线;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输入能量,对比了踏面等效锥度、轮对质量、一系悬挂刚度与重力刚度等参数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蠕滑力和锥形踏面的协同作用是轮对产生蛇行运动的根本原因,蠕滑力中的刚度项通过调节纵、横向蠕滑率向轮对系统横向运动输入能量,蠕滑力中的阻尼项耗散轮对系统的能量;当输入能量大于耗散能量时,轮对蛇行运动发散,当输入能量小于耗散能量时,蛇行运动收敛,当输入能量等于耗散能量时,轮对做等幅周期运动;增大轮对质量和车轮踏面等效锥度不利于轮对的稳定性,增大一系悬挂纵、横向刚度对轮对稳定性有利;踏面等效锥度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当锥度由0.15增大到0.20时,输入能量增大了约9.5倍;一系悬挂刚度的影响次之,刚度由75kN·m~(-1)增大到100kN·m~(-1)时,输入能量减小了约60%;轮对质量影响最小,轮对质量由1 000kg增大到2 100kg时,输入能量增长了约1.1倍;在锥形踏面下,重力刚度对轮对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忽略。(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闫中奎[9](2017)在《高速列车蛇行运动监测与半主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除了受轨道平稳性随机不平顺激扰外,还受到轨道特殊位置处的非平稳不平顺的激扰。轨道非平稳不平顺的产生会在轮轨间形成瞬态的冲击,产生剧烈的动态作用,加剧蛇行运动,增大失稳的几率,不仅使得轮轨作用力加剧,还会影响乘客舒适度,可见对车辆系统蛇行运动进行实时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在列车实际行驶中,还存在许多曲线工况,曲线通过性能也是评价列车动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列车行驶的临界速度,抑制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纵向安装抗蛇行减振器,用以提供二系回转阻尼,但是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值是恒定不变的,不能根据列车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实时调节,对线路工况适应性较差。针对轨道非平稳不平顺激扰下的蛇行运动以及曲线通过工况,建立抗蛇行减振器半主动变阻尼控制系统,并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与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联合仿真,分析控制系统对蛇行运动以及列车动力学性能的控制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1.阐述蛇行运动机理以及诱发蛇行失稳的原因,搭建测试系统对高速列车蛇行运动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Hilbert-Huang变换对转向架构架正常振动和异常振动分析。2.采用UM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叁维模型,通过联合仿真接口与控制仿真软件Simulink相结合,建立UM/Simulink联合仿真控制模型,并结合迭代寻优控制算法/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建立高速列车抗蛇行减振器半主动控制系统。3.研究分析抗蛇行减振器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后续对抗蛇行减振器进行半主动控制来优化列车蛇行运动以及曲线通过性能奠定基础。4.研究分析轨道非平稳不平顺对蛇行运动以及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采用变步长迭代寻优半主动控制后的控制效果。5.研究分析曲线通过工况下,不同曲线半径、不同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值下的列车动力学性能,并分析采用二阶PD型迭代学习半主动控制后的控制效果。通过研究分析表明,经由Hilbert-Huang变换分析可知转向架构架异常振动数据频域主要分布在5Hz附近,且幅值强度较大;在轨道平稳性不平顺激扰下,列车行驶速度越大,动力学性能越显着,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值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很大,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当列车行驶速度高于150km/h后,每个转向架有且仅允许一个抗蛇行减振器工作状态失效,当多于一个减振器失效后,对列车动力学性能影响特别严重;轨道非平稳不平顺会加剧蛇行运动,恶化列车动力学性能,采用变步长迭代寻优半主动控制之后得以明显改善;随着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值的增加,曲线通过性能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二阶PD型迭代学习半主动控制能够优化列车曲线通过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李然[10](2016)在《高速列车蛇行运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高速列车暴露出了一些动力学问题,其中很多都与蛇行运动有关,而轮轨匹配关系是引起蛇行运动稳定性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还没有评价轮轨匹配状态的完整体系,对轮轨匹配状态和蛇行运动稳定性关系的研究也不够完善。为了能够准确的评估轮轨匹配状态,并快速预测高速列车蛇行运动稳定性,本文建立了自由轮对、转向架和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围绕我国高速列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线性化轮轨接触几何特征参数(等效锥度、接触角参数和侧滚角参数)的计算方法,对国内叁种典型车轮型面(S1002CN踏面、XP55踏面和LMA踏面)及其磨耗后实测踏面,与标准钢轨及实测钢轨匹配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线性化,计算线性化特征参数,并找出侧滚角参数和接触角参数与等效锥度的关系,为蛇行运动稳定性分析提供轮轨匹配基础参数。2、研究了自由轮对、转向架和车辆系统蛇行运动频率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等效锥度、接触角参数和侧滚角参数)、运行速度、轮轨界面条件(蠕滑计算方法、kalker系数权重、摩擦系数)以及有无抗蛇行减振器和有无轨道激扰等。以SIMPACK仿真计算结果为基准,拟合得到自由轮对、转向架、车辆系统的蛇行运动频率公式,以期达到比传统理论公式具有更加广泛适用范围的目的。3、采用特征根法计算高速列车线性临界速度随等效锥度的变化情况,找到临界速度转折点对应等效锥度与一系纵向定位刚度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整车线性临界速度和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差异。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侧滚角参数、接触角参数、一系定位刚度对判定车辆临界速度对应的蛇行运动阻尼比的影响及阻尼比取值范围。以线性和非线性蛇行运动临界速度接近为目标,研究了非线性轮轨匹配关系的线性化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蛇行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列车小幅蛇行运动存在2种演变形式,即小幅收敛或小幅发散,为分析小幅蛇行运动的演变趋势,从轨道不平顺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小幅蛇行运动的影响。首先选取了德国轨道低干扰谱,分析了德国轨道低干扰谱中的4种轨道不平顺类型的功率谱密度,模拟得到了4种时域谱,借助于SIMPACK软件建立了国内某高速列车动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轨道不平顺类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幅蛇行发散临界速度之前,系统所出现的小幅蛇行运动都会收敛,超过临界速度,小幅蛇行发散至形成不同振幅的稳定极限环。不同轨道不平顺激扰类型,小幅蛇行发散的临界速度不同,但均低于车辆系统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蛇行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陈杨,宁静,王靖铭,陈春俊.高速转向架小幅蛇行运动状态下过道岔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2].陈杨,宁静,王靖铭,陈春俊.轨道不平顺对高速列车小幅蛇行运动的影响[J].现代制造工程.2019

[3].戈鹏鹤.神经元网络完全同步和高铁轮对蛇行运动临界分岔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4].王安国,杨梁崇,屈升.兰新客专高速列车转向架蛇行运动稳定性及影响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9

[5].汤俊秀.蛇行运动对铁道车辆平稳性的影响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6].刘伟渭,姜瑞金,刘凤伟,张良威.高速列车蛇行运动稳定性研究概述[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8

[7].孟素英.高速列车蛇行运动半主动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8].孙建锋,池茂儒,吴兴文,梁树林,李伟.基于能量法的轮对蛇行运动稳定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8

[9].闫中奎.高速列车蛇行运动监测与半主动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10].李然.高速列车蛇行运动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盾构“蛇形”运动示意图去除中间蛇行运动的微分相结构包含中间蛇行运动的微分相结构6 蛇行运动频率与行车速度的关系...矫正织物蛇行运动的摆动辊式纠...一8盾构蛇行运动情况

标签:;  ;  ;  ;  ;  ;  ;  

蛇行运动论文_陈杨,宁静,王靖铭,陈春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