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前方法采用伸臂桁架加固建筑结构时,未考虑建筑结构的屈曲约束支撑力的影响,伸臂桁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不牢固,导致其对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性能较差。故此,深入分析建筑结构的屈曲约束支撑对其抗震加固性能的影响,设计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案,利用高强螺栓节点经由连接钢板实现屈曲约束支撑与建筑结构的铰接固定。分别从支撑变形同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关系、建筑结构支撑承载力、多遇地震影响下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位移验算,以及罕遇地震影响下屈曲约束支撑的弹塑性位移验算方面,分析屈曲约束支撑对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影响。经实验分析得出,建筑结构加入屈曲约束支撑后第一扭转周期同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降低0.14,X、Y两个方向的砌体墙同建筑结构的刚度比值降低6.9、8.0,最大顶点位移值降低15.4 mm、29.3 mm,抗震加固性能大大提高。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冯冲冲,朱南海,贺小玲
关键词: 建筑结构,屈曲约束支撑,抗震,加固,位移,承载力
来源: 地震工程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76,51768024),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1BAB216023,20181BAB206039),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6061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07019,201710407014)
分类号: TU352.11
页码: 353-359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373K
下载量: 144
相关论文文献
- [1].屈曲约束支撑试验综述[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13)
- [2].屈曲约束支撑及其工程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1)
- [3].屈曲约束支撑在某实验楼中的应用[J]. 建筑结构 2018(S1)
- [4].基于钢框架的大吨位屈曲约束支撑安装方法研究[J]. 建筑施工 2017(02)
- [5].屈曲约束支撑的创新使用[J]. 价值工程 2017(31)
- [6].轻型屈曲约束支撑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结构 2015(11)
- [7].防屈曲约束支撑施工质量控制注意事项[J]. 四川建材 2020(11)
- [8].高地震烈度区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应用研究[J]. 建筑结构 2020(03)
- [9].屈曲约束支撑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施工工艺研究[J]. 绿色建筑 2018(03)
- [10].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应用研究[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6(Z2)
- [11].屈曲约束支撑在某宿舍楼减震效果的应用研究[J]. 价值工程 2017(31)
- [12].连续摇摆墙-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抗震性能分析[J]. 工程力学 2016(S1)
- [13].屈曲约束支撑在工程中的应用[J]. 天津建设科技 2016(04)
- [14].郑州市某体育馆工程屈曲约束支撑施工技术[J]. 中华建设 2015(02)
- [15].新型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试验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5(05)
- [16].用可靠度理论确定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的设计原则[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0(02)
- [17].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动力响应机理分析[J]. 建筑结构 2016(24)
- [18].新型全钢加劲屈曲约束支撑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J]. 钢结构 2016(03)
- [19].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理论与数值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3(S1)
- [20].钢制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开发[J]. 施工技术 2011(06)
- [21].屈曲约束支撑在某装配式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结构 2019(15)
- [22].屈曲约束支撑在某数据机房工程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8(15)
- [23].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4].全钢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有限元分析及试验对比[J]. 钢结构 2017(02)
- [25].防屈曲约束支撑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J]. 建井技术 2013(01)
- [26].屈曲约束支撑在不规则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促进发展 2012(01)
- [27].可更换耗能元件的屈曲约束支撑试验研究[J]. 建筑技术 2018(S1)
- [28].屈曲约束支撑在工程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11(05)
- [29].屈曲约束支撑布置方式对多层框架抗震性能影响[J]. 建筑结构 2011(S1)
- [30].二重刚度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