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污染源置换通风论文_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污染源置换通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染源,效率,热力,温度,高度,热源,梯度。

多污染源置换通风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1](2005)在《送风温度对叁个污染源置换通风效果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送风温度变化对含叁个污染热源置换通风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一定热源强度情况下模拟实验房间温度场和气流组织特性,阐述了送风温度对热舒适性、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佳送风温度,研究结果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05年03期)

王晓彤[2](2003)在《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置换通风是一种全新的通风方式,可获得较高的空气品质和节能效果以及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它的高效合理性和较高的热舒适性以及其节能性为其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研究尚有不足。置换通风系统在实际应用时是多污染热源并存的,而目前对有多个污染源的深入研究甚少,大多数学者都是围绕单一污染热源而展开研究的。为此提出了置换通风中多个污染热源的问题,通过对多个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其送风参数、热源特性等对室内流场、温度场等的影响规律。 本文在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经简化建立了有叁个污染源的置换通风叁维稳定传热、流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流动和换热的模拟,采用K/ε模型,并在能量方程中考虑浮升力的作用,在壁面附近粘性支层中,采用壁面函数法。利用模拟软件PHOENCS,对进风速度变化、进风温度变化和室内热源的位置变化和热源表面温度及热流量变化等工况进行模拟研究。 通过数值模拟,深入研究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的热力分层高度、垂直温度分布、通风效率、舒适性、节能性等问题,获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置换通风房间的热力分层高度随送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随送风温度的降低而有所降低。为避免“吹风感”,当室内热源强度在280W/m~2以下时,应控制送风速度不超过0.3m/s。为满足热力分层高度及工作区热舒适性等要求,当室内热源强度在150W/m~2以下时,应使送风温度与室内工作区温度的温差最大不超过4~5℃。 (2)热源特性对置换通风的热力分层高度、通风效率等产生影响。热源射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热力分层高度越低;热源温度升高,热力分层高度下降;热源的分散性越大,热力分层高度越低;但分散到一定程度时,热力分层高度、通风效率将不受影响。对多热源的通风房间,若热源强度不超过500W/m~2,其通风效率、热力分层高度及热舒适性均能符合有关标准,可考虑采用置换通风;为获得良好的置换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风效果,房间热源应尽量紧凑布置。 (3)多热源与单一热源置换通风房间的热力分层高度、垂直温度分布等是不同 的。在二者热源热流量相同条件下,多热源置换通风的热力分层高度明显下降,在热 力分层高度以上区域温度和排风温度有所下降,且多热源的过渡区厚度较单一热源的 要大,因此,与单一热源相比,多热源对置换通风系统很不利。 (4)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值基本吻合,说明数值模拟所选用的计算模型、 设置的边界条件、计算结果等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3-03-01)

武文斐,陈俊俊,王晓彤,李义科,魏祥瑞[3](2002)在《多污染源置换通风通风效果与舒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多污染源置换通风与传统混合通风的特点 ,从通风效率、换气效率和舒适性指标等方面阐述了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的优点 ,指出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系统在控制污染物、改善空气品质方面可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02年04期)

武文斐,魏祥瑞,陈俊俊,李义科,王晓彤[4](2002)在《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介绍了多污染源置换通风原理的基础上,用通风效率、换气效率和舒适性指标比较了多污染源置换通风与混合通风的优缺点,指出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系统在控制污染物、改善空气品质方面有很强的生命力,应在工程实践中推广。(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02年05期)

多污染源置换通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置换通风是一种全新的通风方式,可获得较高的空气品质和节能效果以及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它的高效合理性和较高的热舒适性以及其节能性为其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研究尚有不足。置换通风系统在实际应用时是多污染热源并存的,而目前对有多个污染源的深入研究甚少,大多数学者都是围绕单一污染热源而展开研究的。为此提出了置换通风中多个污染热源的问题,通过对多个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其送风参数、热源特性等对室内流场、温度场等的影响规律。 本文在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经简化建立了有叁个污染源的置换通风叁维稳定传热、流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流动和换热的模拟,采用K/ε模型,并在能量方程中考虑浮升力的作用,在壁面附近粘性支层中,采用壁面函数法。利用模拟软件PHOENCS,对进风速度变化、进风温度变化和室内热源的位置变化和热源表面温度及热流量变化等工况进行模拟研究。 通过数值模拟,深入研究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的热力分层高度、垂直温度分布、通风效率、舒适性、节能性等问题,获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置换通风房间的热力分层高度随送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随送风温度的降低而有所降低。为避免“吹风感”,当室内热源强度在280W/m~2以下时,应控制送风速度不超过0.3m/s。为满足热力分层高度及工作区热舒适性等要求,当室内热源强度在150W/m~2以下时,应使送风温度与室内工作区温度的温差最大不超过4~5℃。 (2)热源特性对置换通风的热力分层高度、通风效率等产生影响。热源射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热力分层高度越低;热源温度升高,热力分层高度下降;热源的分散性越大,热力分层高度越低;但分散到一定程度时,热力分层高度、通风效率将不受影响。对多热源的通风房间,若热源强度不超过500W/m~2,其通风效率、热力分层高度及热舒适性均能符合有关标准,可考虑采用置换通风;为获得良好的置换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风效果,房间热源应尽量紧凑布置。 (3)多热源与单一热源置换通风房间的热力分层高度、垂直温度分布等是不同 的。在二者热源热流量相同条件下,多热源置换通风的热力分层高度明显下降,在热 力分层高度以上区域温度和排风温度有所下降,且多热源的过渡区厚度较单一热源的 要大,因此,与单一热源相比,多热源对置换通风系统很不利。 (4)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值基本吻合,说明数值模拟所选用的计算模型、 设置的边界条件、计算结果等是可靠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污染源置换通风论文参考文献

[1].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送风温度对叁个污染源置换通风效果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

[2].王晓彤.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3].武文斐,陈俊俊,王晓彤,李义科,魏祥瑞.多污染源置换通风通风效果与舒适性研究[J].环境工程.2002

[4].武文斐,魏祥瑞,陈俊俊,李义科,王晓彤.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

论文知识图

多污染源置换通风工作区速度分...相对浓度变化曲线实验房间垂直温度梯度污染源平面布置图一42X=0.5395my一Z面速度场一ny二0.6000m的x一z面的速度场

标签:;  ;  ;  ;  ;  ;  ;  

多污染源置换通风论文_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