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

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

王书凯[1]2003年在《辽东山区主要树种耐阴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是辽宁的森林资源宝库和辽中城市群的天然屏障,在辽宁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条件下,栽植苗木,进行树种耐阴性试验。从生理生态学角度出发,对上述七种树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形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试验研究。 阐明了光照条件的改变对两种针叶树和五种阔叶树生长量的影响,定量分析了生长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解释了上述七种树木的生长和形态适应方式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通过对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光强的改变对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解释树种的光适应策略提供了线索和可靠的证据。探讨他们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生存、生长及适应机理,为合理地经营天然次生林或促进人工林的天然化提供科学详实的指导。

屈红军[2]2008年在《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途径与优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阔叶红松林是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但由于过度利用与破坏,目前已退化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如何恢复阔叶红松林是学术界与生产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东北林区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和分层株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恢复途径与不同经营措施(栽针保阔途径、人天混途径、红松人工林途径和落叶松人工林途径)对群落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综合定量评价各途径的恢复效果,探讨不同途径中阔叶红松林恢复的优化模式,以便为我国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栽针保阔途径上层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上层林冠保留郁闭度的减小(0.8-对照、0.6、0.4、0.2、0.0-皆伐),红松重要值逐渐增大(0.300~0.708),红松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上升;红松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0.00%~56.17%),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100.00%~35.83%);群落蓄积量呈现递减变化趋势(239.3778 m~3·hm~(-2)~125.7011m~3·hm~(-2)),变化幅度较大(0.90倍),红松蓄积生产力却呈现递增变化趋势(0.1522m~3·hm~(-2)·a~(-1)~2.8594m~3·hm-~2·a~(-1)),且变化幅度更大(17.79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52、49、52、44和47,总体上略呈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依次为2.7329、2.4960、2.6780、2.4382和1.5833,除了皆伐下降幅度较大外(42.07%),其他略有下降(2.01%~10.78%);各群落总体上均呈现出向红松针阔混交林进展型演替的趋势,但以中、低郁闭度(0.4~0.0)群落演替趋势较好。(2)人天混途径上层透光抚育对人天混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上层林冠透光强度的增大(未透光、半透光和全透光),多次(2~3次反复伐除阔叶树)或一次上层透光抚育人天混群落的红松重要值逐渐增大(0.499~1.000、0.461~0.628),红松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上升;红松大径级林木主要出现在全透光群落中(54.05%、1.65%),小径级林木比例均减少(74.99%~2.70%、75.15%~43.80%);多次进行上层透光抚育群落的蓄积量依次为234.3483、276.7883和253.3167 m~3·hm~(-2),红松蓄积生产力依次为1.2692、3.1271和5.3603 m~3·hm~(-2)·a~(-1),半透光和全透光群落分别较未透光群落蓄积量提高了0.18倍和0.08倍,红松蓄积生产力提高了1.46倍和3.22倍;进行一次上层透光抚育群落的蓄积量依次为60.2475、141.4332和230.4051 m~3·hm~(-2),红松蓄积生产力依次为1.7050、2.3136和3.3514 m~3·hm~(-2)·a~(-1),半透光和全透光群落分别较未透光群落蓄积量提高了1.35倍和2.83倍,红松蓄积生产力提高了0.36倍和0.97倍;群落的丰富度均半透最大(43、31),物种多样性全透或半透最大(1.9739或2.0683);多次进行上层透光抚育群落总体上呈现出进展型演替趋势,进行一次上层透光抚育的群落总体上呈现出衰退型演替趋势。(3)红松人工林途径抚育间伐对红松人工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对照、弱度、中度、强度),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较对照群落有所增强,各间伐群落中红松重要值(均为1.000)较对照群落(0.843)提高了15.70%;红松大径级林木比例增加(24.72%~85.00%),中径级林木比例减少(75.28%~15.00%),均没有小径级林木出现;群落的蓄积量依次为447.8580、386.7443、446.5654和458.4742 m~3·hm~(-2),红松蓄积生产力依次为7.8258、7.8827、9.1136和9.3566 m~3·hm~(-2)·a~(-1),群落蓄积量除弱度间伐林分较对照林分有较大幅度下降外(13.65%),中、强度间伐与对照林分较为接近(0.29%~2.37%),而红松蓄积生产力弱度间伐林分同对照林分相近(0.73%),但中、强度间伐林分却较对照林分有所提高(16.46%~19.50%);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18、26、27和33,呈现递增趋势(44.44%~83.33%),物种多样性依次为0.5823、1.0479、0.9197和1.2295,总体呈现递增趋势(57.94%~111.15%);间伐群落总体上呈现出向红松针阔混交林进展型演替趋势,而对照群落总体上呈现出衰退型演替趋势,不利于红松针阔混交林的进一步发展。(4)落叶松人工林途径不同坡位对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分布、红松蓄积生产力、植物多样性和演替趋势具有一定的影响。沿由下至上的坡位环境梯度,落叶松在群落中均占有优势地位(0.376~0.461),红松在群落中占有次优势地位,且呈现逐渐增强趋势(0.279~0.402),阔叶树在群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0.186~0.290),因此,从群落组成上看,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呈现出明显的自然化趋势;落叶松大径级林木比例减少(29.79%~11.32%),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68.08%~88.68%),小径级林木只有下坡位有少量分布(2.13%),阔叶树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18.18%~58.34%),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81.82%~41.66%),没有大径级林木,红松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7.68%~15.00%),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92.32%~85.00%),没有大径级林木,因此,落叶松人工林群落虽呈自然化趋势,但落叶松林冠下阔叶树和红松均为中、小径级林木,需要人为诱导,促进红松和阔叶树的生长;群落蓄积量呈现递减变化趋势(306.0200 m~3·hm~(-2)~262.0104 m~3·hm~(-2)),变化幅度不大(0.16倍),落叶松蓄积量呈现波动型递减变化趋势(282.5400 m~3·hm~(-2)~208.8335 m~3·hm~(-2)),变化幅度不大(0.35倍),阔叶树蓄积量呈现波动型变化趋势(7.6653 m~3·hm~(-2)~8.8176 m~3·hm~(-2)),变化幅度不大(0.15倍),红松蓄积量和蓄积生产力呈现波动型递增变化趋势(15.6310 m~3·hm~(-2)~35.0700 m~3·hm~(-2)和0.4466m~3·hm~(-2)·a~(-1)~1.0020m~3·hm~(-2)·a~(-1)),变化幅度较大(1.24倍),因此,落叶松人工林群落虽呈自然化趋势,但还需要不断增加林下阔叶树和红松的蓄积量才有助于形成红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48、48和44,呈现先恒定后下降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9.09%),物种多样性依次为1.3867、2.2183和1.6970,呈现出单峰型分布规律,变化幅度较大(22.38%~59.97%),因此,中坡位更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群落总体上均呈现出向针阔混交林进展型演替的趋势。(5)优化模式选择在综合评价栽针保阔途径、人天混途径、红松人工林途径和落叶松人工林途径恢复阔叶红松林效果的基础上,选择在不同恢复途径中因采取不同经营措施或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使恢复效果最优的模式:栽针保阔途径中采取加大林分采伐强度的低郁闭度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人天混途径中采取多次采伐上层阔叶树的全透光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红松人工林途径中采取中强度间伐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落叶松人工林途径以中坡位模式更有利于阔叶红松林的恢复。

张群[3]2003年在《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文中指出红松阔叶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东部的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目前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资源已基本消耗殆尽,恢复和发展红松阔叶混交林刻不容缓。红松是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的优势树种,同时也是其生态关键种,红松的保护、恢复和扩繁等技术的研究,对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恢复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研究以“栽针保阔”经营手段培育的单株红松幼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生长的各环境因子的研究,了解林下更新红松幼树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注重将经验化的营林手段转化为量化的参数指标,增强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便于实践推广,最终达到促进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的目的。通过对试验林分内不同经营阶段(未透光伐和已透光伐)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幼树的生长存在差异,红松幼树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而在同一经营阶段,单株红松幼树的生长存在异质性,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直射光、相邻木、上层树种及草、灌木等环境因子对单株红松幼树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改善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而进行的林分结构调整,应结合林下更新单株红松幼树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在红松幼树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适时适度阶段性地实施。此外,本研究还采用了开敞度(K)以及大小比数(U)、混交度(M)、角尺度(W)等一系列国外先进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作为研究的主要数量指标。以红松幼树为参照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基本的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结构单元,来分析红松幼树的生长与周边小环境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的生长应处于优势或亚优势状态。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U)量化了参照树与其相邻木的关系,用大小比数(U)作为衡量这一状态的数量指标,即U=0.25或U=0。虽然红松幼树能够忍受林下荫蔽,但生长极其缓慢,林下红松幼树的正常生长要求有一定光照条件。开敞度(K)是林木相对光照强度的测度指标,用开敞度(K)作为衡量林下红松幼树的光照条件的数量指标,<WP=5>2、 适宜红松幼树生长的光照条件为K≥5。3、 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的生长对土壤土层厚度要求较高,土壤腐殖质层的厚度应大于20cm,同时土壤要有良好的透气性。4、 红松幼树顶部透光有利于红松幼树的生长。应保证林下更新红松幼树上方有直射光的透射,且直射光的方向为东、西北、东南及中部时对红松幼树的生长有利。5、 相邻木的种类及相对于红松幼树的方位直接影响了红松幼树生长小环境的结构。混交度(M)是一种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表达方式,它表明了参照树周围最近相邻木为非同种的概率。角尺度(W)是描述林木个体分布格局的结构参数,它反映了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用混交度(M)和角尺度(W)作为衡量相邻木影响的数量指标,分别代表相邻木种类及相对于红松幼树的方位两方面的变化情况。当M=0.5(中度混交),W=0.5(随机),即红松幼树周围有同类红松的伴生,且相邻木呈自然生长状况分布于红松幼树周围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6、 上层树种不同,林下的红松幼树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上层树种为小叶片或枝叶稀疏的树种时,林下红松幼树生长良好。7、 草本和灌木的生长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在红松幼树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所不同。旺盛的草、灌木生长会抑制仍处于下木层的红松幼树的生长,而当红松幼树生长突出下木层,接近上层林冠时,红松幼树的生长不仅不受草、灌木的影响,反而还能够抑制草、灌木的生长。将理论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是理论研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及深化研究的要求。因此,本项研究还根据研究的主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营林建议,用于指导林下更新红松幼树的林分结构调整,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张群, 范少辉, 沈海龙, 杨文化, 赵克尊[4]2004年在《次生林林木空间结构等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项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和相邻木等3个林木空间结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可以用开敞度表达红松幼树对光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随着林木的生长,开敞度将不断减小。(2)深厚的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约20cm)有利于红松幼树的生长。(3)用混交度和角尺度分别代表相邻木种类及相对于红松幼树的方位,当M=0 5(中度混交),W=0 5(随机),即同种红松伴生且周围相邻木为随机分布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

范少辉, 张群, 沈海龙[5]2004年在《次生林下红松幼树适生小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以及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个环境因子均对林下红松幼树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归纳了林下更新红松幼树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营林建议,供生产实践参考。

丛健[6]2008年在《次生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幼树生长发育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阔叶混交林是东北东部山区的典型地带性顶级生态群落,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目前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所剩无几,逐渐退化演替为次生林。在次生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是把次生林恢复为红松阔叶林的可行途径。本研究以1989(A)和1982(B)年生两个生长阶段的红松幼树为对象,以单株定向培育理论为指导,采用开敞度(K)为主要空间结构量化调整指标,设置开敞度K=1,K=1.5和K=2等叁个梯度和对照处理,同时结合大小比数(U)、混交度(M)和角尺度(W)等参数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对林分结构调整、适宜环境及生物量分配上的研究,解决林下栽植红松幼树生长缓慢、发育赢弱等问题,调整并协调好阔叶树种与红松生长发育间的相互关系,做到精准化的经营,提出该生长阶段红松幼树的经营方案,并得出以下结果:经林分空间结构的调整,两个生长阶段上层阔叶树种组成与生长特征趋于一致。上东、西北、东南或中部的遮挡林木被伐除,大小比数值U=0或U=0.25,混交度(M)和角尺度(W)相应地调整为M=0.5,W=0.5,并保留木以叶片小或枝叶稀疏的阳性树种为主。两个生长阶段中调整后林分的生长状况与对照林分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1989年栽植红松(A),A1处理(开敞度K=1)的地径和树高4年净生长量分别高出对照63.4%和68.5%,而A3(开敞度K=2)>A2(开敞度K=1.5)>ACK;1982年栽植红松(B),各处理红松幼树的平均胸径净生长量以B1(开敞度K=1)处理最大,高出对照(BCK=0.77cm)82.7%,而平均树高的4年净生长量以B3(开敞度K=2)最大高出对照(BCK=0.43 m)80.6%,B1(开敞度K=1)、B2(开敞度K=1.5)次之均高出70.5%。在树木形态方面,两个生长阶段冠下栽植红松的平均树枝下高均很低,其中1982年栽植红松(B)干死枝的宿存率较大,自然整枝能力平均为0.242。两个阶段的冠幅半径均以东部最高。1989年栽植红松(A)中,ACK处理得红松幼树的正形率(0.661)最大,依次为A1(开敞度K=1)、A2(开敝度K=1.5)、A3(开敞度K=2),1982年栽植红松(B)中红松幼树正形率以B1(开敞度K=1)处理最高,B1(开敞度K=1)>B2(开敞度K=1.5)>B3(开敝度K=2)>BCK。随着开敞度的增大,两个生长阶段的红松幼树的比叶面积逐渐增人,其中当年生叶的比叶面积最大,本研究的个体生长环境调整在合理范围之内。确定两个阶段红松幼树地上生物量模型为W=aD_0~b和W=aD_(1.3)~b并计算得出,两个牛长阶段K=1处理林分红松幼树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A1(开敞度K=1)的1.328 t/hm~2和B1(开敞度K=1)的22.302 t/hm~2,1989年栽植红松(A)平均单株生物量A3(开敞度K=2)>A1(开敝度K=1)>A2(开敞度K=1.5)>ACK,1982年栽植红松(B),平均单株生物量为B1(开敞度K=1)>B2(开敞度K=1.5)>B3(开敞度K=2)>BCK,不同龄级红松幼树针叶生物量均已当年生针叶生物量最高。生物量结构特征中,两个生长阶段红松树干生物量分别以A1(开敞度K=1)和B1(开敝度K=1)处理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6.7%和46.7%。树皮占树干的比率以A1(开敝度K=1)和B1(开敞度K=1)处理最小,1989年栽植红松(A)树枝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A2(开敞度K=1.5)(29.1%)处理,1982年栽植红松(B)各处理数值比例相近,只有B2(开敞度K=1.5)与其它处理差异较大。综上所述,次生林冠下栽植15~25年生红松幼树阶段综合表现均在开敝度K=1处理中表现最优,可以达到最佳经营效果。

刘胜利[7]2017年在《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对光环境适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典型地带性顶极群落,红松则是阔叶红松林中的优势树种和建群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阔叶红松林严重退化,建群种红松消失,并逐渐被次生林生态系统(包含次生林及镶嵌其中的人工林)所取代。由于次生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服务功能等远低于原始林(阔叶红松林),因此,促进次生林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恢复其固有结构和生态功能已成为东北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促进红松在次生林生态系统内的更新是实现阔叶红松林恢复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阔叶次生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是将次生林定向恢复为阔叶红松林的可行途径;而在此过程中,光是影响冠下红松更新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环境要素。该文综述了以往红松对光环境响应的研究结果,旨在为通过调整次生林林分结构促进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提供一定参考。

沈海龙, 张群, 范少辉, 赵克尊, 杨文化[8]2004年在《次生林群落结构特性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3个群落结构特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顶部透光对红松幼树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东、西北、东南及中部等方向的直射光;(2)上层树种为叶片小或枝叶稀疏的树种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3)草本和灌木的盖度会影响红松幼树的生长,且在红松幼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影响作用不同。当红松幼树仍处于下木层时,草本和灌木会抑制红松幼树的生长,当红松幼树离开草灌丛后,草本、灌木影响作用将逐渐减弱。

李俊清[9]1988年在《红松林更新与演替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营养动力学为基础,以红松传种更新到森林成熟的生命史历程为主线,应用宏观微观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和观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红松林更新和演替的全过程。 1)红松体内各年轮的营养元素含量,母树结实和林内鼠类数量都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叁者完成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为3~5年)相吻合。 2)红松林中的种籽、鼠类和幼苗系统是森林更新的纽带,种子的周

曾祥谓[10]2010年在《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千年来,我国森林一直被过度地开发利用。据专家估计,经过几千年的过度消耗,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也最具木材生产价值的原始森林,大约只剩下史前的2%,全国20.36%的森林覆盖率中,大面积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珍贵用材林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几乎消耗殆尽。我国的木材生产已经从以天然林为主转到以人工林为主,木材的自给率只有60%,国内的木材消费量有40%依赖进口。为解决木材供需基本平衡,我国木材主要依赖进口。有专家指出,如果某种材料的进口量占消费量的30~50%,这种材料就处国家安全警戒线下。我国人工林发展迅速,面积达6168.84万hm2,其中用材林2522.86万hm2。但我国人工林结构单一,质量差,生产力低。人工林木材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即造纸和人造板工业原料材的需求。如何解决商品材,即珍贵用材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林业部部长雍文涛主持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项研究,经过1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提出在森林分类经营中将森林分成商品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森林叁类。多功能森林就是传统上所经营的天然次生林,在面积上占据多数。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是,在多功能森林的经营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加强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增加我国珍贵用材后备资源,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对珍贵用材的需求。根据珍贵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经营过程等特点,借鉴国际森林经营先进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实践,选择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和生态采伐理论来支撑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实践。森林分类经营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和两用林(多功能林)。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同时追求森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多功能经营和多品质产品生产为目标,强调以“接近大自然”的方法改造、利用森林,用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体化思想经营发展林业。次生林(或退化林地)到次生顶级群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尊重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缩短这个进程,从而取得生态和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现在很多林业发达国家把保护和发展阔叶树资源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地力衰退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实行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阔叶树的人工造林。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林业重大生态工程,有效保护了珍贵树种资源。我国海南、广东、广西、黑龙江、福建、浙江、青海、内蒙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南方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汪清林业局、西北的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分别总结出了我国南亚热带珍贵阔叶林人工经营模式、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定向经营模式、东北低质林改造和大径材培育模式和西北次生林多目标经营模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我国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工作严重滞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育珍贵树种的积极性;投资不足,缺乏稳定有效的资金扶持渠道;技术储备不够,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缺乏强劲的发展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珍贵树种培育过程中,重点抓好加强保护和积极培育珍贵树种种质资源,长远培育目标与短期开发利用相结合,根据珍贵树种的特性确定合理的经营模式,保持清醒认识、避免盲目发展,因地制宜、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这5项工作。正确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珍贵树种和采取适宜的珍贵树种培育方式,对发展珍贵树种至关重要。选择珍贵树种,应坚持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2007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名录的颁布对我国的珍贵树种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各地可以参照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区划,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重点发展的珍贵树种。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可以采取集约经营、定向改培、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抚育和管护等培育方式论文根据我国珍贵树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提出了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等发展对策,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珍贵树种由于其经营周期长期性而一直被忽视。人工林的发展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的需求,而不能满足占我国木材需求多数的珍贵用材的需求。从根本上满足我国木材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珍贵树种。(2)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多功能森林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不是对立的,是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具体表述,是一致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提法更符合我国的林业实际,其经营思想将有力促进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3)我国集体林和次生林面积巨大,是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主要场所。应加强次生林的经营与改造,在次生林经营与改造过程中大力推进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与经营。(4)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生态采伐6种理论对珍贵树种的培育与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5)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各地发展的乡土珍贵树种1000多种,现存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低质低效林,发展珍贵树种空间巨大。(6)树种选择是珍贵树种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尽量选择当地乡土珍贵树种,选择树种应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7)通过对南亚热带、东北、西北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的针阔同龄混交林、针阔异龄混交林等几种珍贵树种经营模式。(8)针对性地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等7项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珍贵树种发展,发挥多功能森林的作用,加强次生林的改造,切实加快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培育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找准发展重点,优化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活化发展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我们就可以改变我国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不足、珍贵用材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的不利局面,逐步实现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珍贵用材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构筑雄厚的我国现代林业战略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辽东山区主要树种耐阴性的研究[D]. 王书凯.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2]. 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恢复途径与优化模式研究[D]. 屈红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08

[3]. 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D]. 张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4]. 次生林林木空间结构等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张群, 范少辉, 沈海龙, 杨文化, 赵克尊.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5]. 次生林下红松幼树适生小环境研究[J]. 范少辉, 张群, 沈海龙.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6]. 次生林冠下人工栽植红松幼树生长发育特征研究[D]. 丛健. 东北林业大学. 2008

[7]. 次生林冠下红松更新对光环境适应的研究进展[J]. 刘胜利. 辽宁林业科技. 2017

[8]. 次生林群落结构特性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J]. 沈海龙, 张群, 范少辉, 赵克尊, 杨文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9]. 红松林更新与演替过程的研究[D]. 李俊清. 东北林业大学. 1988

[10]. 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D]. 曾祥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标签:;  ;  ;  ;  ;  ;  ;  

天然次生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