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能射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流,数值,装甲,效能,火箭发动机,金属,雷管。
聚能射流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敏,刘迎彬,胡晓艳,孙淼,赵家骏[1](2019)在《药型罩结构对超聚能射流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药型罩结构对超聚能射流的影响,得到特性更好的超聚能射流,利用Autodyn-2D和高精度多物质求解器Euler-2D Multi-material对9组超聚能装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截顶式辅助药型罩结构,锥形罩材料为铝,辅助罩材料为铜,通过改变药型罩锥角和辅助药型罩厚度,来探索超聚能射流的速度、连续性以及能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九组方案中,射流的速度与长度随着锥角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辅助药型罩厚度的增加呈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当锥角为60°,辅助药型罩厚度为2 mm时,射流形态更细更长,射流形成的能量最大,且形成的射流头部速度最大,为15 213 m/s。(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孔祥雷,何晓光,王喜刚,张淑坤[2](2019)在《金属雷管聚能射流和金属飞片防护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防止地表传爆雷管对导爆管网路的破坏,提出了采用防护帽对金属雷管聚能射流和金属飞片进行防护的方法,并设计了靶痕试验法,分别对单发雷管和安装防护帽、绑扎导爆管、安装防护帽并绑扎导爆管的单发雷管进行了起爆试验。雷管爆炸后产生的聚能射流、金属飞片在靶纸上留下了大量的穿孔,通过对比分析4种工况下靶纸上穿孔的数量、大小、形状、分布范围等情况,认为防护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破坏金属雷管的聚能射流作用,极大降低雷管轴向金属飞片破坏导爆管网路的概率,改变径向金属飞片的分布,同时发现绑扎导爆管对金属飞片也是一种防护。(本文来源于《工程爆破》期刊2019年04期)
贾鑫,黄正祥,徐梦雯,肖强强[3](2019)在《聚能射流对厚壁移动靶的侵彻理论与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拦截摧毁来袭大壁厚高速运动的导弹和钻地弹,提出了一种采用破甲战斗部的攻击模式。基于虚拟源点理论并采用微元法,将射流微元与厚壁移动靶板的相互作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射流微元在侵彻过程中不受靶板侧向力干扰,分析了该过程侵彻深度和孔径的变化规律;第二阶段,射流在侵彻过程中受到靶板的侧向干扰,建立了射流受干扰时的横向漂移速度及受干扰射流的侵彻深度等理论模型。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设计了一种40 mm口径聚能装药,通过有限元软件LS-DYNA分析了聚能射流垂直侵彻不同移动速度靶板(0~600 m/s)的侵彻深度及孔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Marmor等~([17])的试验数据,与所建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破甲战斗部是对付高速运动厚壁战斗部的有效手段,所建理论模型可精确地计算出射流微元在各个阶段的运动状态,从而获得总侵彻深度随靶板运动速度变化的规律;靶板运动速度越高,无干扰侵彻阶段经历时间越短,射流受干扰程度越明显,破甲深度与扩孔孔径也越小。(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曹银萍,李明飞,窦益华,于洋[4](2019)在《爆轰与聚能射流下射孔枪和套管的应力强度耦合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聚能射孔爆轰冲击载荷下套管的力学性能,在LS-DYNA软件中建立射孔弹-射孔枪-套管叁维模型,应用ALE算子分离算法,实现爆轰、药型罩固流转化、侵彻套管和射孔枪的大变形与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爆轰波迭加对能量、密度、射流速度、套管和射孔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射孔枪射孔孔径为18.7 mm,套管射孔孔径为7.7 mm,穿透射孔枪盲孔过程消耗了大量能量;射孔枪各孔相连125 mm宽带内,最小应力774 MPa,接近材料屈服强度,高爆轰压力作用下发生了"胀枪";对比单射孔弹射穿套管,3枚射孔弹所用时间减少了8μs,最大应力增加了260 MPa,并且套管应力值超过材料屈服强度范围(较单枚增加了2.5 mm的圆环),爆轰重迭区域中心的套管应力也提高了739 MPa,说明爆轰波弹间的迭加加重了对套管的伤害。研究结果为射孔枪安全优化设计和爆轰冲击下套管的力学性能分析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石油钻采工艺》期刊2019年04期)
雷方超[5](2019)在《新型药型罩结构下射孔弹聚能射流及侵彻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需求量的不断提升,石油又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在石油发展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油井射孔作为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聚能射孔技术的优劣对油气井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聚能射孔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炸药起爆,爆轰波作用于药型罩形成聚能射流,最终打开油气通道。药型罩是聚能射流形成的最核心部分之一,历年来大家都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药型罩的材料属性、几何形状、尺寸大小以及加工工艺的不同选择对聚能射流的侵彻能力和射流的长度、密度、速度有着非常显着的影响。因此,研究药型罩结构对聚能射流的成型以及侵彻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我国在石油开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我国石油经济的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聚能效应的原理入手,结合聚能射流成型与侵彻的基本理论,总结了现有聚能射孔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新型药型罩结构,利用数值计算方法验证了所提药型罩结构的优越性,并分别研究了辅助药型罩直径、厚度、材料以及药型罩大小锥角、厚度、材料等因素对聚能射流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新型药型罩对混凝土靶板的侵彻能力,分析了炸高对侵彻能力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聚能效应原理入手,分析总结聚能射流成型与侵彻的基本理论,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传统的单锥形药型罩结构和双锥形药型罩结构形成的聚能射流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双锥形药型罩所形成的聚能射流直径小,拉伸长,头部速度高,但是在射流形成过程中的断裂比较严重,影响聚能射流效果。(2)为了优化聚能射流效果,提出了在双锥型药型罩结构上添加辅助药型罩的新型药型罩结构,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新型药型罩结构形成的聚能射流进行了计算;为了进一步改进新型药型罩下聚能射流成型的效果,研究了辅助药型罩直径、厚度、材料以及药型罩大小锥角、厚度、材料等影响因素,对新型药型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药型罩下聚能射流的速度和拉伸长度均有所提升,断裂情况也得以改善;随着辅助药型罩直径的增加,聚能射流的端部速度不断提高,但增幅较慢,射流端部的拉伸断裂现象也随之增大;辅助药型罩厚度的增大有利于聚能射流的形成,但存在临界值;随着辅助药型罩密度的增加,聚能射流端部最大速度提高,射流长度随之增长;当药型罩小锥角α为40°,大锥角,为110°时,聚能射流效果更佳;对于等壁厚药型罩,药型罩厚度的增大,聚能射流的长度和速度均有降低;相比于等壁厚药型罩,顶部薄、底部厚的线性变壁厚药型罩形成的聚能射流效果更好;随着药型罩密度的增加,聚能射流端部最大速度更小,射流长度更短,端部速度梯度的最大落差比降低,射流不易被拉断;对于双层药型罩结构,合理的内外层药型罩的搭配,不仅可以提高射流速度,并且解决了单层药型罩利用率低的问题。(3)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优化后的新型药型罩结构侵彻混凝土进行模拟,并进一步计算了炸高对侵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新型药型罩具有较好的侵彻性能;侵彻混凝土靶板的平均孔径随着炸高的增加而降低,侵彻深度随着炸高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最优炸高,超过该炸高后,最大侵彻深度随着炸高的增加而下降。(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曹军,郭颜红[6](2019)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聚能射流低易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HTPE和HTPB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聚能射流条件的低易损性,设计了某型产品的缩比发动机,对不同壳体材料、推进剂类型以及全尺寸的发动机开展了聚能射流低易损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TPE发动机的响应等级优于采用HTPB推进剂的发动机,缩比发动机的对比试验结果能预示全尺寸发动机的低易损性改善趋势,但与全尺寸发动机的实际响应等级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9年03期)
李毅[7](2019)在《超高速聚能射流形成的模拟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能效应,又称为“门罗效应”,即一端带有内凹药型罩的装药结构,在炸药一端引爆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产物推动药型罩压垮、闭合形成金属射流。石油射孔弹便是基于此原理设计产生。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性愈加复杂,提高石油射孔弹射孔深度成为技术关键。为提高射孔效率,较为传统的方式是实验分析与理论研究。对于实验分析而言,实验话费较大,设计与实施过程复杂,加以爆破试验的瞬时与高危性,所以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很难达到理想实验效果。理论研究主要基于流体力学、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热传导、化学反应和材料相关本构方程进行深入探讨,而这些简化方程本身具有一定误差,所得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因此,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聚能射流形成及侵彻过程研究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研究手段。数值模拟的方法可将瞬时、不可控的研究状态变得直观、易于细致观测分析。该模拟方法后期可同时输出多种射流特性参数,且模拟具有多种算法,可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与需求。本文系统阐述了聚能射流形成相关机理。基于石油射孔弹结构研究药型罩顶部锥角、药型罩壁厚、药型罩形状对射流形成与速度分布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型罩壁厚增加,射流速度逐渐减小;圆锥形药型罩最易射流形成,同时射流速度也最大。本文设计了一种超高速射流结构,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综合对比了不同药型罩形状、两个药型罩间不同对碰角度对射流速度的影响,分析发现采取两射流对碰的方式可产生超高速射流,形成的合射流速度可达10000m/s左右,射流质量较小,存速性较低。改变药型罩形状,亚球形药型罩形成的射流质量较大,存速性较好,速度比锥形罩速度低。该超高速射流速度远超现有技术手段对固体目标作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可用于地面研究太空垃圾撞击防护问题。将该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可提升弹药侵彻深度。同时,该技术也可为改进石油射孔弹结构,加大射孔深度,提高采油率提供技术参考。图[37]表[9]参[49](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0)
张程健,赵捍东,刘胜,吴凡达,曹兴[8](2019)在《超聚能射流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主药型罩和辅助药型罩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得到聚能装药各参数与超聚能射流成型的关联度,分析各参数影响超聚能射流成型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辅助截顶药型罩形成的射流速度高,大约为传统药型罩形成射流速度的1. 4倍;在给出的4个因素中,辅助药型罩的材料对射流性能影响最大,主药型罩锥角、主药型罩壁厚和辅助药型罩厚度对超聚能射流的性能可以认为影响相当,以上四个因素与超聚能射流的性能关联度都在0. 5以上,故都为影响射流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孙建军[9](2019)在《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装甲防护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装甲防护技术经历了从均质装甲到复合装甲再到爆炸反应装甲的发展历程;爆炸反应装甲自发明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坦克、装甲车辆等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爆炸反应装甲的防护效能作为评估装甲防护技术的重要手段,但在现有的文献中关于爆炸反应装甲效能评估方面的研究未见系统报道;本课题就是基于此背景提出的,针对这方面研究的空缺,拟提出关于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方面较为完善的研究,主要包括单层爆炸反应装甲和双层平行反应装甲的效能评估研究,以期达到对爆炸反应装甲的各结构参数进行效能评估,并对今后新结构爆炸反应装甲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提出了单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理论模型,并给出了单层爆炸反应装甲对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方法;其次,在单层爆炸反应装甲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层平行反应装甲对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方法,并根据效能评估方法编制了metlab程序;再次,运用叁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单层、双层平行爆炸反应装甲的部分结构参数的防护效能进行了模拟,并将理论评估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最后,选取部分结构参数设计了试验,对效能评估结论与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效能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符合工程计算的要求,初步验证了爆炸反应装甲效能评估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效能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叁者吻合较好,说明爆炸反应装甲的效能评估结论可靠;爆炸反应装甲的效能评估方法涵盖了影响爆炸反应装甲防护效能的尺寸效应(L、W)、倾角效应(θ)、间隙效应((35)h)、厚度效应(h)、材料效应(?)、夹层炸药的爆轰压力(P_(CJ))、反应装甲距主装甲的距离(Z_0)等;可实现对爆炸反应装甲各结构参数进行效能评估,如反应装甲的质量和空间效能评估,面/背板的厚度、尺寸、材料、法线角和爆炸反应装甲与主装甲的距离等结构参数的效能评估;同时编制metlab程序,实现对爆炸反应装甲防护效能评估的简易化。(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6-03)
张明[10](2019)在《双层楔形装药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军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反装甲弹药经过几代的发展都具备高智能、大口径、大杀伤、大威力的特性,与此同时对装甲车辆防护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仿真模拟、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在传统反应装甲结构的基础上,改变装药结构,设计出了四种不同结构的双层楔形装药反应装甲。之后通过模拟弹靶对抗过程中飞板的运行状态、头部射流速度和偏转情况、杵体断裂情况、侵彻靶板深度和分布等,对双层楔形装药反应装甲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分析射流侵彻法向角和着靶点对其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第一层ERA下楔和第二层ERA上楔组成的双层楔形装药结构对聚能射流的干扰效果最理想;(2)随着聚能射流侵彻法向角的增大,双层楔形装药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逐渐增强,当侵彻法向角为68o时,干扰效果最佳,与传统双层反应装甲一致;(3)着靶点位于双层楔形装药反应装甲上40mm-160mm之间时,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理想,当着靶点位于160mm处时,干扰效果最佳,与传统双层反应装甲不太一致;(4)当400mm标准破甲弹在着靶点160mm处、以68o法向角侵彻最佳结构双层楔形装药反应装甲时,两次的侵彻深度分别减少了56.72%和44.12%,与传统双层平板装药爆炸反应装甲相比,具有更佳的综合防护能力;(5)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新型反应装甲结构的研究、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1)
聚能射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防止地表传爆雷管对导爆管网路的破坏,提出了采用防护帽对金属雷管聚能射流和金属飞片进行防护的方法,并设计了靶痕试验法,分别对单发雷管和安装防护帽、绑扎导爆管、安装防护帽并绑扎导爆管的单发雷管进行了起爆试验。雷管爆炸后产生的聚能射流、金属飞片在靶纸上留下了大量的穿孔,通过对比分析4种工况下靶纸上穿孔的数量、大小、形状、分布范围等情况,认为防护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破坏金属雷管的聚能射流作用,极大降低雷管轴向金属飞片破坏导爆管网路的概率,改变径向金属飞片的分布,同时发现绑扎导爆管对金属飞片也是一种防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能射流论文参考文献
[1].胡晓敏,刘迎彬,胡晓艳,孙淼,赵家骏.药型罩结构对超聚能射流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2].孔祥雷,何晓光,王喜刚,张淑坤.金属雷管聚能射流和金属飞片防护的试验研究[J].工程爆破.2019
[3].贾鑫,黄正祥,徐梦雯,肖强强.聚能射流对厚壁移动靶的侵彻理论与数值模拟分析[J].兵工学报.2019
[4].曹银萍,李明飞,窦益华,于洋.爆轰与聚能射流下射孔枪和套管的应力强度耦合仿真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2019
[5].雷方超.新型药型罩结构下射孔弹聚能射流及侵彻深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6].曹军,郭颜红.固体火箭发动机聚能射流低易损试验研究[J].航空兵器.2019
[7].李毅.超高速聚能射流形成的模拟计算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8].张程健,赵捍东,刘胜,吴凡达,曹兴.超聚能射流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9].孙建军.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研究[D].中北大学.2019
[10].张明.双层楔形装药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