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企信用制度研究——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

我国银企信用制度研究——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

胡德期[1]2003年在《我国银企信用制度研究——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用制度是人类为降低交易成本而不断探索的各种有效的合约形式或制度安排,从货币出现前的物物交换到货币制度的形成,使得交易成本大大节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货币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进而演进为信用制度和证券化形式,社会经济运行效率获得极大的提高,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信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信用缺失导致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提高,信用风险加剧金融风险,将对我国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以及各行各业造成很大的危害,限制了市场发挥其基础性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对整个经济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加强资信评估,重构银企信用体系,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明确有效的决策信息,可以为筹资者提供信用证明,更对全社会增强信用体系起到宣传作用。为解决当前信用缺失、信用制度不健全问题,我们须认清经济运行的规律性,加强立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在我国发展信用、重构社会信用体系的途径。 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它依赖信用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而我国信用制度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就国际范围内的比较而言,许多方面仍亟待规范。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重构银企信用制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而非常现实的问题。

高宝安[2]2008年在《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用关系是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关系不断复杂化、普遍化。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企信用关系发展历史看,银企信用关系是一个由市场自发到政府规制的逐步演进过程。从理论角度看,银企信用关系形成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企业与政府关系有很大相关性。从横向看,美国和日本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维护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运行机制、信用管理和法律体系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美日信用关系制度安排的经验和教训,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信用关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相关理论,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和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美日银企信用关系的制度运行、制度环境、制度功效以及制度改革等。在借鉴美日银企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银企信用关系的建议,强调了市场和政府在银企信用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并对我国构建银企信用关系运行机制和完善银企信用制度环境提出了设想。

侯银银[3]2012年在《银企信用关系良性演化的金融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相比发达国家,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缓慢,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因此和谐的银企信用关系对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出现的普遍性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银行业不良资产偏高的现象都揭示出银企信用关系不良的信号,也暴露出银行风险管理及企业诚信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改善我国银企信用关系的研究也变得尤其重要。本文以银企信用关系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信用基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演化博弈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在有限理性假设基础上,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银企信用关系的演化机理,并从一个新的金融创新的视角探究金融创新促进银企信用关系良性演化的内在机理,寻找相应对策,以期对改善银企信用关系方面的金融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和实例分析,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银企信用关系的建立和演化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理论阐释。结合金融创新对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从理论上证明了金融创新促进银企信用关系良性演化的可行性。第二,从金融创新视角出发,引入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结合金融创新产品实例揭示金融创新促进银企信用关系良性演化的机理。运用金融创新手段,识别企业履约能力类型、增强企业履约意愿和增加银行净收益。第叁,以泉州地区各银行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为例,对金融创新改善中小企业与银行信用的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苏武俊[4]2003年在《我国国有企业交易成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社会中,资源是相对稀缺的,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的资源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因此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必须以效益为基本原则,通过努力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成本问题就理所当然的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现实世界中也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 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联结,其整个生产过程既是物质消耗和资金消耗的统一,又是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统一。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的采用新技术、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力争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对生产成本问题的研究,从古典经济学家到现代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一刻都没有停止过。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研究都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和“零交易成本”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认为市场自身有能力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交易过程不存在摩擦、也不存在费用。所以,在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交易成本往往遭到忽视。但企业生产过程中除了活劳动成本与物化劳动成本外,始终存在着另一种成本,即交易成本,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交易成本是一个在经济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又时常令人感到朦胧的问题。自从着名制度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最早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以来,经济理论研究向现实性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虽然交易成本存在概念的不统一、计量困难等问题,用来研究经济问题也有一定的缺陷,遭到过许多学者、专家的批评。但笔者认为,用交易成本理论来审视经济现象,仍不失为经济分析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有多年的时间,经过了不同的阶段,采用了多种形式,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暴露得非常明显,许多专家把这种现象叫做“低效率综合症”。国有企业低效率是技术力量不强?是管理水平不高?还是人才资源不优秀?都不是,制度方面的原因是重要的因素。国有企业通过许多途径,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由制度所引起的交易成本,由于在改革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未从根本上下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内、外部制度的分析研究,探讨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以期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参考。

康立[5]2007年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文中指出国际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中小企业在增进市场效率、提升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及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征下,中小企业给国民经济赋予了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意义。然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却成为钳制其发展潜力和速度的主要掣肘。在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下,银行信贷融资是对中小企业有实质性影响的主要外源融资形式。故而,商业银行信贷合约设计、银行业结构变迁与整合、信贷担保制度构建都将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产生直接的冲击。因此,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为独特视角,立体而全面地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特征为主线,通过借鉴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信息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信贷契约理论、信用担保理论等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观点,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归纳与比较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剖析商业银行合约设计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相互关系;从宏观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对应逻辑;从制度设计上考察信贷担保制度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功能重构。旨在从中演绎出重要的结论与有益的启迪,以期为我国处于转型期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与中小企业良性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论文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概述。第2章着重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和融资缺口问题。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多重相对性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征。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需要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体系来对应其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表现出更偏好内源融资,更依赖债务融资等特征。中小企业在外源融资中更易遭受“融资缺口”的困扰,其形成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规模不经济、以及金融体制和政府管制等方面找到解答。第3章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分别从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叁个不同的视角,提炼出适合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理论观点。其中,在融资结构理论中,代理成本理论、信号理论和融资顺序理论对于解释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行为最具说服力。由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个分析范式共同构成的金融中介理论,为解释商业银行的信息生产优势、监控和创建声誉机制功能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在企业规模、项目风险类型、抵押品价值量和区域因素等变量上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为中小企业易成为银行信贷配给受害者这一信贷市场普遍现象,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第4章从非对称信息视角考察了商业银行信贷合约设计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结构、银行业结构、利率体制、抵押和担保等因素都从不同方面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贷合约设计。这些影响因素彼此关联,或导致信贷合约不易达成,或形成信贷合约低效均衡。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必须在完善银行竞争结构的基础上,改进银行对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估及风险管理技术,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吸收风险,并努力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第5章从相对优势理论、制度和贷款技术演进等多维视角,对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银行业结构包含银行业规模结构和银行业市场结构两个层面。国内外文献表明,银行业结构因大规模并购而导致的集约化趋势,对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产生的影响并不存在单一结论。通过综合权衡不同规模银行信息优势和风险分担优势,本文发现银行业规模扩张与中小企业融资困惑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小银行优势假说”正遭遇质疑。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势会发生消长,大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优势和作用有加强趋势。因此,过分强调倚重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具有一定片面性。第6章探讨了信用担保制度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但其介入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依旧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信用担保制度的基本构架,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在当前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形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作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机制的补充,具有一定必要性,但不能过分放大其作用。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运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在发展思路、组织结构和运作形式上科学定位及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重塑其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经济功能。第7章围绕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微观制约因素、我国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悖论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相关调查报告和问卷调查方式取得的数据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陷入困境之中。通过回归分析和检验发现,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微观约束主要来源于贷款条件约束、财务指标约束和审批时滞约束。从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与银行业结构的关系上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歧视并非由银行业规模因素所致,而是由我国银行业所有制结构和治理结构不合理造成。一味强调通过创建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政策主张,可能将我国银行业改革带向误区。第8章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制度根源并提出解困思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交易达成的各种制度因素,包括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银行业治理结构和竞争结构缺陷、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及信贷技术的滞后、金融抑制因素等。中国应从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政策中获取经验,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加强信贷人权利保护、调整银行业结构、建立银行内部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创新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建立多层次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法律体系等手段,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状况。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全面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融资特性;通过归纳与借鉴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偏好寻求有力的理论支撑;将信贷合约理论应用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分析,并推导出一些有价值的政策结论;从理论、制度、历史及技术进步等多维度视角,为研究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更为完整的解释框架;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功能重构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在实证分析环节,运用问卷调查和亲历基层访谈获取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及反映的真实信息,得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囿于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本文较偏重理论分析而显计量分析不足。既有的回归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分析所选取的样本较为特殊,因此其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检验。此外,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是一个覆盖面较广的课题,由于占有文献有限,本文仅选取了其中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了较为粗浅的探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也将是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佘斌[6]2005年在《主监控银行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范围内银企关系中国家干预过强、银行信贷软约束、企业内部人控制、银企信息不对称与地位不平等、金融监管不力与信用环境恶化等问题出发,探索了我国银企关系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出路,提出了建立主监控银行制的构想。所谓主监控银行制,是指:国有商业银行接受国家(政府)赋权,对与其自主发生主要债权债务关系的国有企业组织银团信贷,实行财务全程监控和相机治理,确保利益相关者合法利益的银企关系制度。这一制度既区别于市场主导的银企关系制度,又区别于纯银行主导的银企关系制度,而是一种由国家(政府)赋权、银行主导的银企关系制度。本研究运用现代管理学,制度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制度分析法以及模型建构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制度研究的视角,对建立主监控银行制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研究了我国银企关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我国银企关系发展中的制度缺陷,并将这些缺陷归纳为制度化过程进展缓慢、制度嫁接与本土不适应、制度环境建设滞后等重要方面,这种制度上的缺陷成为我国银企关系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接着,论文研究了美、德、日叁国的银企关系制度,分析了其制度产生的背景,比较了其制度本身的优劣,研究了它们对我国的适应性,认为,当今世界上两种典型的银企关系制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性银企关系制度和以日、德为代表的主办(主持)银行制度,都有它们在自己国家生存发展的特殊土壤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然而却不可直接照搬于我国。这是本文之所以下决心研究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银企关系制度的动力。进而,论文分析了银企关系制度在世界银企关系发展史上的几种重要的制度演进过程,包括无限责任制向有限责任制的转变、不自愿破产向策略性的自愿破产的转变,以及银行经营中混业-分业-混业的变迁过程。对这一制度演进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明确:利益冲突是银企关系制度演进的基本动力,国家干预是处理银企关系的外部宏观机制,银行主导是对企业实施监控的有效手段,分业经营是银行经营专业化与银企关系规范化的重要途径。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发育不完善、有较强的集中制传统、

王定祥[7]2006年在《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该项研究是在深入考察中国金融发展和金融产业资本运行实际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回顾和借鉴产业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金融资本与生息资本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预算约束与缺口理论、产业组织与金融产业化发展理论,从交易和逐利视角界定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基本范畴和研究基点,多角度、规范性地定义和分析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规律和循环增值的过程机理,进一步从理论上剖析了金融产业资本持续循环的内在动因和市场约束机制,并建立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分析与评价框架。据此,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及其特征,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解释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进而以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增值为目标,提出了配套的政策建议。一、论文的基本结论1、市场机制主导着金融以产业的方式发展是现代金融发展的显着特征,而这种发展又以逐利最大化的资本要素为支撑。现代金融是建立在分工和信用交易基础之上的,追逐利润最大化是市场金融主体——金融企业的本性和成长路径,因而正在向市场转型的国家,其金融发展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资本密集型的金融行业发展成为强大的金融产业,这就需要承认金融机构的企业属性及其资本对市场和利润的无限追逐的本性。金融企业的资本要素统称金融产业资本,金融产业资本是一种相对稀缺的金融资源,其本性就在于对市场和利润有着无限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内在冲动要求其自身必然无休止地处于运动之中。因此,要恢复金融企业资金作为资本逐利的本性,就必须通过市场机制主导金融产业资本的运动。2、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是基于市场的需要和资本运营体系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其形成的量客观存在着一个最优经济规模。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进,金融产业资本逐步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相对独立的资本运营体系。它通过信用交易与真实经济部门的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命运(即追求利润和共同分割利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联系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基于微观的和市场的角度分析,金融产业资本的内生形成又是人们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宏观的角度看,要维持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路径,就需要使金融产业资本形成的量与真实产业资本形成的量之间保持一个最佳比例状态;如果达不到最优规模和合意比例,就会出现真实经济部门与金融经济部门不能协调发展的局面,从而制约经济的稳定增长。研究表明,在不存在制度障碍和意外冲击下,金融产业资本最优规模的形成会通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机制和市场机制得以调节和实现。如果存在政策和制度(如金融抑制政策)等意外冲击,金融产业资本合意比例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3、无休止的循环运动是金融产业资本生命力及其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具体体现,通过不断地循环运动,既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又能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增值。尽管金融产业资本如同真实产业资本一样,可以在金融企业内部通过金融产品的开发与交易实现循环和价值增值过程。但大多数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是通过与其外部交易主体之间达成信用交易而完成的。金融产业资本的使用权一旦借出,它就会立即转化并参与到真实产业部门资本循环中并创造社会价值,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不分国界,只要在不同的市场间存在投资增值的差异,它就会从资本边际生产力低的市场流向资本边际生产力高的市场,并最终在资本边际生产力高的市场体聚集、循环和增值,这是市场机制主导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普遍规律。由于各地、各行业客观存在资源禀赋和要素边际生产力的差异,在这个规律的支配下,金融产业资本在全社会的流动与配置必然会表现出非均衡的分布格局。4、市场主导下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有其内在的动因机制和约束机制。其动因机制主要有叁个,即逐利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金融产业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驱使着它不断地从低效部门往高效部门流动,并在循环中尽力规避各种风险。金融产业资本能够参与外部经济的循环,还在于市场对它存在广泛的需求,需求会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供给,但金融产业资本供给量是相对有限的,最终会制约其有效需求,并在二者的比较中形成价格机制,最终作用于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的变化一方面既是金融产业资本供求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引导金融企业做出及时的投资策略调整,从而改变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范围。在金融产业资本交易中,市场客观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从而对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约束,此时,金融企业会通过金融契约机制,或采取谨慎经营方式,以规避各种市场风险,确保金融产业资本的最大化增值。5、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最优效率,即用一定的金融产业资本投入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在理论上,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可以区分为叁个层次,即微观生产效率、中观配置效率和宏观功能效率。微观生产效率用以考察一定量的金融产业资本带给金融企业的净利润的比例,通常以其价值增值的幅度和速度为评价标准;中观配置效率考察的是通过金融产业资本循环,金融企业最终实现的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功效,其大小可以用动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速度和规模加以测量;宏观功能效率考察的是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积极效果,通常用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作为评价依据。研究表明,金融产权制度安排、金融市场结构与价格机制、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金融企业内部管理、社会信用环境与秩序都是影响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重要因素。据此,可以把它们作为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分析框架和作为实证分析的方法基础。6、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不畅、效率不佳,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循环效率远不如西方业绩较优的商业银行,并且微观生产效率呈现大幅度下降并逐步收敛的趋势。这种趋势的背后,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信贷规模的扩张,并没有成为促进微观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相反,还引致了巨额的不良资产,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日益强化,市场对金融企业的内在约束力逐步体现出来,信贷配给和大量存差的出现,正是金融企业应对市场约束的具体表现,同时既印证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受阻的现实,也反映了金融产业资本中观配置效率存在下降的事实。在宏观效率方面,历史纵向比较表明,中国信贷资本的宏观经济效率也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但计量结果显示,银行信贷资本循环始终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信贷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而目前大量存差的存在,显着降低了银行信贷效率,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增长。7、中国低效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有着深厚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其一,现实垄断性的金融产业组织结构和人为分割的市场格局是导致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低效的市场根源。由于市场的垄断和被分割,金融产业资本就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平等地参与竞争和实现最大化增值。其二,利率管制引致的金融寻租行为,制约了金融企业最大化获得金融租金的能力。其叁,政府主导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保障了政府实现其政治目标,但却牺牲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市场利益。其四,我国金融交易中严重的道德、诚信与信用缺失,加重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强化了银行业信贷配给动机,损害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其五,国有银行金融产权的虚置和内部松散的治理是导致“X低效率”的最直接原因。此外,由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储户等多元支持体支撑下的软预算约束也使我国金融企业极大地丧失了追求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激励,也削弱了中国金融产业稳健运行的根基。二、论文的重要观点1、现代金融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充当金融中介功能,将储蓄资源动员和集聚起来并转化成社会各个领域的投资,而是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加深,金融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信用交易为手段,以逐利最大化为目标,金融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相对独立的产业发展特性;它不仅和真实经济体发生着日益广泛的互惠互利的联系,而且还可脱离于真实经济体独立地运行,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全面理解现代金融向产业化的成长路径和发展内涵,金融发展战略才能防止金融产业资本过分偏向政府公共目标而损害经济效率目标的问题,才能保障金融产业资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运营和增值。2、市场机制主导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是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中国金融发展要顺应当代金融产业化发展趋势,就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金融资源,推进金融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资本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值最终将金融发展成为资本实力雄厚、竞争能力强大的金融产业。3、追逐市场和利润最大化是金融产业资本的内在本性。在市场开放和资本流动成本较低的条件下,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生产效率各异,金融产业资本必然会从低效的市场流向高效的市场,从而出现金融产业资本在全社会非均衡的循环运动。但这种非均衡的循环是符合经济效率要求的。如果政府强加干预,以追求各地均衡配置,必然会牺牲金融产业资本的经济效率。为此,政府应当通过公共金融制度来弥补市场主导的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并以此为基础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流向,从而达到宏观调控之目的。4、如果假定中国目前的金融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产业的雏形,那么,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机制受阻、效率不佳的根源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市场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政府长期主导和抑制积累的结果。政府为了集中和利用稀缺的金融资本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自己的政治目标,从产权控制、利率管制、信贷干预和预算支持等多方面入手,广泛主导着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使金融产业资本运行行政化,从而严重损害了金融产业资本独立运作所产生的增值效率。因此,要从根本上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就必须理顺政府和金融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政府应当逐步退出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让市场机制去充分地主导金融企业的运作和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5、金融发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但其风险的累积和扩散也具有强大的负外部性。为了降低负外部性,在金融产业化发展进程和金融产业资本市场化循环中,保留适当功能的政府机制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推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和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需要进行金融制度的创新,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长处,建立起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控机制为补充的市场金融发展制度。叁、论文的主要创新1、建立了基于交易和逐利范式的金融产业资本分析框架。论文针对长期在金融研究中将金融企业作为中介功能范式缺陷,引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从交易和逐利视角入手,恢复了金融企业资金作为资本的本来面目,建立了基于交易和逐利范式的金融产业资本分析框架,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突破了传统货币银行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媒介资金作用的研究,开辟了研究的新视野。2、深化了金融产业资本的形成和循环机理。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业资本循环和生息资本理论,深入考察现代金融产业资本运动的新形式,全面总结了现代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路径。引入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发现了金融产业资本及其合意形成的内在机制。借鉴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理论,发现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市场约束机制及其应对的金融契约机制的不完全有效性。3、建立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的新的评价框架。论文突破既有的将金融资金的效率确定在金融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将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扩展到微观生产效率、中观配置效率和宏观功能效率叁个层面,并初步确定了各自的评价准则、指标体系及其方法,为金融效率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4、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各层次的效率。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建立了混合数据计量模型,发现了引致微观生产效率下降的主导因素。以回归分析、协整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工具,全面揭示了银行发展和银行信贷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中观和宏观的角度分别实证了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效率不佳的现状及其特征。5、明确了促进中国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的途径。论文在理论和实证导致中国金融产业资本循环不佳的根源基础上,明确了以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解除金融约束、实现市场主导金融发展为路径依赖,围绕这一路径,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四、论文的政策建议1、建立信用制度,构筑和谐的市场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的信用制度是维系金融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的核心制度,是构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基础。首先,应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各种途径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逐步增强公民的信用意识和诚信理念。其次,加强信用立法,切实保护债权人利益,对失信行为依法严惩和治理,大力提高违约成本。再次,建立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制度与信用担保制度,建立信用信息的联网和有偿共享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失信行为;最后,应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律师和信用评级机构等专业服务领域的监督,促进信用中介机构市场化。2、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金融组织及其市场体系。首先要积极扶持现有正规中小金融企业的成长,在市场准入、税收和监管等方面给予它们与国有金融同等的国民待遇;同时,还要积极培育一批新的中小金融机构,承认非正规金融资本的合法性,鼓励、引导、监管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使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条件成熟时,将他们改造成为正规金融体系。其次,要加快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合理分摊经济发展风险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产业资本进入资本市场循环增值。3、改革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培育高素质的金融企业。在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在既有国有金融产权之外,培育、扶持一批主体明确、边界清楚的金融产权企业。为适应经济多元化的需求,可以建立一批民营金融企业,或以产融结合为核心的金融财团,或引进一批外资金融企业,鼓励非正规金融企业的成长。二是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在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金融企业应按照“治理与管理分开、治理高于管理”的原则,建立起一个向出资人负责的董事会、和一个向董事会负责的经营管理层、以及一个代表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监督经营管理层的监事会,从而体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彻底分离与制衡的机制。4、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价格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产业资本循环,其中利率杠杆发挥着信号传递作用,它不仅决定金融产业资本利差收益的大小,而且利率的变化会引导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结构作出迅速地调整。要实现利率杠杆的这种功能,这必须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具体做法包括:(1)应放宽直接融资的利率限制,允许利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在条件成熟后,利率由发债主体和票据贴现承兑双方自行决定;(2)在全国统一货币市场基础之上形成真正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3)允许存款利率适当浮动,加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在条件成熟后完全放开;(4)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有效汇率机制;(5)建立起利率与证券价格、国际资本市场价格相联系的机制,使利率的变动能在各金融价格体系间自动的传递,以引导金融产业资本的有效流动。5、硬化预算约束,构筑金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首先,要树立金融相对稳定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约束的功能。根据中国的实际,金融监管必须在金融的绝对稳定(零倒闭)和机构倒闭(不稳定)之间寻求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为市场约束力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和制度基础;其次,要消除国有银行作为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支持体的角色,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第叁,通过引入一批民营金融企业适当降低金融产业市场集中度,降低金融企业倒闭的负外部性。第四,建立和完善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并采取适当的金融企业之间的风险隔离措施,如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五,政府应适当从金融领域的直接经营活动中退出,妥善处置好国有金融企业的不良金融资产。6、鼓励产融结合,建立可塑性较强的银企合作关系。从银行信贷资本安全运行的角度看,构建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必须寻求叁点突破:一是强化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功能;二是规范政府行为,使银企关系市场化;叁是建立有进有退的银企合作关系。据此,一方面可以积极鼓励产融结合,构筑稳固的长期银企关系。另一方面,银企关系应当建立在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吻合的基础上,银行信贷资本在企业经营相对稳定、融资风险较低的时候进入,在企业不能较好地处理影响其成长的因素、以及将终结其生命周期的时候退出,以保护信贷资本循环的安全。7、开拓国际市场,推进金融产业资本国际循环增值。我国金融企业应树立开放和全球意识,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聚金融产业资本,并积极稳妥地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让金融产业资本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增值。同时,应采取包括套期保值、期权、期货、互换等现代风险管理手段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将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8、实行政监分开,建立完善的独立于政府的监控体系。根据金融产业组织的风险特征,我国应当建立起“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即金融企业自我监督、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市场监督、行业协会监督和监管机构的监督,以加强对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的有效监管。

尹杞月[8]2012年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对—国经济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对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和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看,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国外近几十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果都—再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融资的可得性上具有世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还存在融资关系的不可持续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企业不讲信用、银行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信息不对称严重,银企关系恶化的现象与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总是有“后继乏力”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与中国同样有着间接金融制度为主的金融体系的日本、德国的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关系密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中国解决得好。有着直接金融体系的美国有数以万计的社区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关系型”贷款的融资模式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广泛认可。在我国,国有体制为主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存在规模歧视和制度歧视,中小企业自身往往不守信用、逃废银行债务。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似乎从来只存在于口头上,现实中双方永远都是“零和博弈”的关系。基于此,论文从中小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投融资关系出发,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论文以经济人假设、有限理性假设、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假设、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小企业融资周期理论为研究前提。在此基础上,从微观、中观与宏观的角度分别分析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融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论文讨论了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博弈机理与相互作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中观层面上,论文讨论了与中小企业融资有关的信用支持制度和有关金融体制度的改革问题;在宏观层面上,论文讨论了中小企业融资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论文从经济人的理性出发,独立分析中小企业和银行各自的经济动机与需求,确定投融资双方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博弈焦点和均衡点。接着,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中的融资关系问题进行博弈论模型的推理和计量模型检验。求出中小企业与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博弈中的纳什均衡解以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再分别从中小企业和金融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追求稳定合作的投融资关系应该重视信用价值问题、金融体系发展与中小企业稳定合作融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最后,论文以发展可持续的合作融资关系的对策与环境分析作为结尾。论文共分八章。导论部分首先阐明论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总体研究思路,接着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论文的假设前提和论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诸如: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对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结果进行了交代。第二章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在理论上回顾了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中小企业信贷缺口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代理理论、小企业融资周期理论,用于论文后面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和我国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制度的分析。论文特别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关系型贷款、中小银行理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的文献,作为西方中小企业融资中投融资关系发展的佐证和对我国中小企业投融资关系研究方法的启示。接着是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十年来文献的梳理和对中小企业融资关系问题文献的综述与分析,找出论文进行研究的方向。本章对每一节都进行了详细的小结,对比了西方和中国在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证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并说明了这些宝贵的文献对论文研究的帮助。第叁章从经济人的独立角度对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和中小企业对稳定合作融资关系的需求进行了理论分析,作为论文的理论前提。其中涉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理论包括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小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论文结合二者讨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融资的制度需求和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需求问题。涉及金融体系的理论问题包括金融中介与借款者关系、商业银行的审慎经营与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论文讨论了在金融约束时代背景下,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都有寻找经济租金、获得自身发展的共同需要,说明二者具有“双赢”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对传统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恶化的原因进行了规范分析和制度分析。包括中小企业的资质问题、银行的传统经营思路问题、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对银企关系的困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恶化的制度原因。第五章正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关系的不可持续性提出了理论上的解释,论文首先运用博弈论的逻辑推理说明我国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在现有制度下单纯依靠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实现合作的,而这种不合作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接着,论文运用了来自东莞和杭州的两个案例说明博弈论模型的宏观启示是正确的:如果宏观经济发展能够保证有足够多的盈利项目,则该国中小企业信贷能够持续发展。需要其他主体的参与,比如政府的扶植,从而使银行获得保障,能够有动力贷款给中小企业,从而发展银企的合作关系。最后,论文运用计量模型对有公开财务报告的18家地方性中小银行和银行所在地的GDP、失业率进行了相互交叉的四次回归,得出中小企业银行的利润依赖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如GDP的增长、中小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银行的利润对宏观经济指标如GDP是有贡献的、中小企业融资和中小企业银行的发展是一种金融产业行为的结论。从实证的角度说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本身是有经济效益的,是金融发展的一部分,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贡献。在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相配合的前提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稳定合作有可能实现第六章根据前面的推理,提出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关键是实现信用价值,而我国的现行信用体系排斥中小企业的信用价值。并说明信用价值实现的途径包括: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以及这些方面我国存在的问题。在讨论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这个我国金融实践领域最为头痛的问题时。论文介绍了大量的最新技术:包括财务分析法、信用评分法、复杂金融工具的运用等。并运用财务分析法分析了云南省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最后,,论文引证了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支持体系作为我国的借鉴。第七章从投资方金融体系的角度说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良好的投融资关系的充分必要性。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新背景下,银行有压力和动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银行有同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的融资关系的需求。而不是将中小企业信贷视为不挣钱的包袱,银行不再站在一个“施舍者”的角度,而需要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与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关系,为了金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中小企业融资。论文引鉴了美国、西欧、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内容、特别是银企关系的处理方式以期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有所启示。本章涉及各种金融主体发展同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金融创新、关系型贷款的发展。特别是对关系型贷款进行了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的分析——昆明市农信社市场商户贷款分析。论文介绍了这个有着叁个当事人的关系型贷款的发展情况,并运用信启、经济学方法上分析了叁方之间与“交易”相连的“关系”,求出各自的效用函数和经济利润。第八章对从发展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合作投融资关系的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和所需环境建设给出了建议。包括:信用环境建设、金融环境建设、文化和社会环境建设叁个方面。从论文的论证中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发展可持续合作关系是符合其各自经济人理性的,也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变化。在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提升中小企业素质和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条件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是可以实现的。而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合作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本身作为金融产业的一部分对宏观经济是有自身贡献的。论文存在以下几个可能的创新:1.在考虑宏观经济景气的条件下,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关系博弈模型同时进行计量模型数据检验。建立了四个考察中小企业融资本身的、中小企业信贷同宏观经济指标相连的回归方程。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是有益于宏观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行为。2.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导师Philip Dybvig的指导下,对我国的关系型贷款中的与“交易’相连的“关系”部分进行了阐述。国外对关系型贷款的研究大部分都是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而对关系型贷款本身架构的研究非常少。我国就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对云南省昆明市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商户贷款“中的叁方关系进行了了理论上的刻画,用博弈论模型说明其中的经济关系和各自的经济利润。3.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将微观主体的重塑和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相联系。将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的经济微观主体博弈思想贯穿全文。既考虑了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融资需求规律和资金供给渠道,又考虑了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金融中介和借款者关系、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风险管理要求、我国金融发展阶段的变化,突破了以往对中小企业融资微观主体层面仅考虑某一方面的局限。4.将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积极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中小企业融资中。利用国外对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与借款者关系理论的研究,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原因出发、考虑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与利润追求约束,讨论金融中介作为经济人与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关系。借鉴国外金融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从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创新模式、商业银行信贷经营与管理技术方面;提出了金融中介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中与中小企业相结合的思路。

罗付岩[9]2015年在《银行关联对企业并购决策及并购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是现代企业迅速发展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企业在经过前几年快速的发展,尤其是2007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刻不容缓。通过兼并和收购实现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财务研究中关于并购的先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动因、并购支付方式和并购业绩叁个方面,忽视了并购实施的资源条件,潜在的债务融资能力。企业并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既是并购所需的必要条件,也是其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营等非国有企业存在较严重的信贷歧视,为了规避这些制度方面的障碍,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各种联系,这些关联的建立,减轻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负债能力,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资源。但是这些银行关联的建立对企业并购有什么样影响的研究却鲜有少见。本文综合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网络资本关系资源论、融资约束等理论的基础上,使用2006-2012年沪深两市的银行关联数据和企业并购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银行关联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过程从以下叁条主线展开:(1)第一条主线“银行关联及强度对并购模式的影响”,主要考虑不同银行关联方式(企业高管银行背景关联、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股权关联)对并购发生的可能性、发生次数、多元化并购和跨区并购的影响;(2)第二条主线是“银行关联及强度对并购对价支付方式的影响”,理论和实证检验了各种银行关联方式及强度对现金或股票支付方式的选择偏好的影响差异;(3)第叁个主线是“银行关联及强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各种银行关联方式及强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银行关联与并购决策对并购绩效的交互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股权关联,而非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企业高管银行背景关联,这是由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条件所决定的;(2)从整体上来看,各种银行关联企业发生并购的可能性和并购频率都显着高于非银行关联的企业,进一步把银行关联分为企业高管银行背景关联和股权关联(银行持有企业股权或企业持有银行股权)后,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然而,不同类型的银行关联对跨区并购和多元化并购的影响有限。银行关联强度对并购发生概率的影响也有类似结论。(3)在并购对价支付手段方面,收购公司潜在的债务能力显着地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银行关联公司会优先选择现金支付方式,反之,非银行关联公司倾向于选择股票及混合支付方式。银行关联强度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也有类似结论。(4)在并购绩效方面,不管是银行关联公司、非银行关联公司还是整体,公司股东获得了显着正的累积超额报酬率。但是,相对于非银行关联公司,银行关联显着降低了企业并购绩效。进一步把银行关联分为企业高管银行背景关联和银企之间的股权关联研究表明,企业高管银行背景关联与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着,而银企之间的股权关系能够显着降低并购绩效,这说明银行关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通过股权关联来实现的。银行关联强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也有类似结论。(5)在交互影响方面,银行关联与多元化并购(现金支付方式)的共同作用降低了企业并购绩效;银行关联与跨区并购的共同作用显着降低了并购绩效(持股银行关联除外)。本文从银行关联的视角分析其对并购决策的影响及其后果。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关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银行关联提高了企业的债务能力,促进了并购的发生,体现其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关系融资的存在,银行负债的监督效应减弱,为企业高管滥用资金提供了条件,触发了价值破坏型并购。因此,银行关联公司的股票市场反应较低。总之,企业、银行和政府监管部门各方需要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加大对关系融资的治理。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制度,加强对管理层的激励、监督和惩戒措施。对于银行来说,需要提高银行自身的公司治理质量,规范商业银行行为。需要根据市场机制的具体要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优化配置信贷资源,充分发挥银行的负债监督功能。对于相关的监管部门来说,需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关系融资的监督管理。通过企业、银行和相关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银行关联这个硬币的正向作用,抑制这个硬币的负向效应,提高银行信贷配置的效率,增加企业对外并购投资的绩效。

时景新[10]2009年在《大型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模式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使用价值的必经环节,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仍然从事着传统的建筑施工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技术和管理对于劳动效率的提高贡献有限,建筑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工业化生产水平低、粗放经营的行业,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及建筑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筑企业作为乙方,仅为业主提供施工承包,不能满足业主对建筑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致使其竞争模式单一,生产利润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建筑企业自身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建筑企业发展经营模式,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在梳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制造业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服务型制造的经营理念,将之引入到建筑业,提出服务型建造模式,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对服务型建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服务型建造模式适用性,并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具体特点对服务型建造模式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研究确立了方向。根据服务型建造模式的运行需求,结合我国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进行面向服务的流程再造,整合我国建筑企业在投融资、工程咨询、项目管理以及工程总承包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增加建筑产业链条上的增值环节,创新建筑企业价值链体系,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建筑企业实行服务型建造经营模式搭建企业平台。在对建筑企业进行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把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模式运用于房地产开发之中,并对服务型建造企业与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参与方开发商和银行的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在与开发商合作方面,针对开发商对建造及其相关服务的需求,设计了基于服务型建造的建筑企业与房地产开发商传统建造业务合作模式、全寿命周期综合业务合作模式及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的服务型建造业务流程;在与银行合作方面,针对银行自身发展需求以及银行房地产信贷需求,设计了基于服务型建造的建筑企业与银行信贷咨询业务合作模式和基于服务型建造企业不同职能的合作模式。通过对建筑企业与开发商和银行在服务型建造模式基础上的合作模式的设计和研究,为下文在服务型建造平台上实现开发商、银行和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业务联动奠定了基础。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主要参与方开发商、银行和建筑企业博奕关系以及利益诉求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大型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的房地产开发银企联动模式,定义了联动模式的内涵、范围、组建原则以及运行模式,并对银企联动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剖析,提出在服务型建造平台上实现房地产开发银企联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主要参与方的利益诉求,达到叁方共赢。为验证房地产开发银企联动模式的可行性,本文引入信用链的概念,并运用熵理论对银企联动模式的信用链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房地产开发主要参与方开发商、银行和建筑企业信用链进行信息熵建模,通过对比房地产开发传统模式和银企联动模式的信用链熵值,验证了房地产开发银企联动模式信用链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对服务型建造模式在我国大型建筑企业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围绕转变我国建筑企业经营模式,提升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中心,对我国建筑企业发展服务型建造模式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建筑企业经营模式以及经营战略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服务型建造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对研究我国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银行业的合作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我国银企信用制度研究——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D]. 胡德期. 湖南大学. 2003

[2]. 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D]. 高宝安. 吉林大学. 2008

[3]. 银企信用关系良性演化的金融创新研究[D]. 侯银银. 华侨大学. 2012

[4]. 我国国有企业交易成本问题研究[D]. 苏武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5].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 康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主监控银行制研究[D]. 佘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7]. 金融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与政策研究[D]. 王定祥. 西南大学. 2006

[8]. 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D]. 尹杞月.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9]. 银行关联对企业并购决策及并购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D]. 罗付岩.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10]. 大型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模式的应用研究[D]. 时景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银企信用制度研究——从交易成本视角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