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意象:文化心态及其审美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阎玥蓉[2](2020)在《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文中指出陕西是中国当代文学重镇,其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陕西本土的文学批评。而硕果累累的陕西文学批评在全国的影响远不如文学创作,通过对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审美取向的研究,或许能对个中原因探讨一二。陕西当代文学批评(1977-2000年)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其审美取向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陕西人做学问历来主张躬行践履,陕西文学批评也讲究重实据,具体表现在知人论作的评论起点上,批评家们关注作家的成长历程、考量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还将陕西的地域特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次,陕西文学批评重实据也表现在推崇现实主义的评论风格上,评论家们更关注小说的社会价值,极为推崇小说的社会功用,多专注于评论典型人物,又极度褒奖文学作品的史诗情结;复次,陕西本土作家和评论家大多身份是“城籍乡裔”,所以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偏好评论具有乡土特色的作品及作品的乡土特色;最后,陕西文学批评又是动态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陕西文学批评呈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评论者积极借鉴西方文艺理论,运用多样的评论方法,以全国文坛为评论坐标,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下不断自审自省,以期冲破思想禁锢。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地域化的审美取向使其取得了丰厚实绩,但这种取向的固化也容易成为它走向全国的掣肘。进入2000年后,新世纪的陕西文学批评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审美取向,这将是我们后期的工作和研究的内容。
李云侠[3](2019)在《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文中认为本文以1980年代兴起的“新笔记小说”为考察对象,首先梳理其兴起的背景、命名由来及随后开创的批评空间;然后再在重返文学史现场的期刊策划、选本编纂、作家创作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本文认为,以往研究受限于“新笔记小说”概念范畴的笼统认识,忽视了新笔记小说既受制于新时期文学意识,又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在主题与文体方面都有所拓展的复杂性。而只有在对这一复杂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新笔记小说的具体创作实践经验,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和研究方面关于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换等重要问题。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指出目前学界对新笔记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艺术特征的研究上,忽略了新笔记小说命名背后被遮蔽的相关文学史问题。另外对论文涉及的相关重要概念——“笔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做出涵义辨析与界定。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新笔记小说兴起的过程。首先溯源新笔记小说的兴起背景,即老一代作家自觉的创作意识、“寻根热”与“向内转”在1980年代文学场中的持续升温与发酵,在此基础上,由青年批评家林焱和李庆西在1986年明确发明了“新笔记小说”这一概念。然后,本章尝试分析批评界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热烈讨论,进而指出对新笔记小说理论层面的探讨如何推进了新时期文学在相关问题上的思考,讨论中的共识与分歧又如何折射出这一概念命名背后有待进一步明晰的问题。第二章以南京《雨花》杂志1987年开始推出的“新世说”专栏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笔记小说命名后出现的“新世说”对新时期文学发展作出了怎样的回应。首先,由叶至诚对专栏的策划着手,指出笔记小说范围内的“新世说”在1980年代中后期产生重大影响更多是由于主题题材与文学思潮紧密关联,然后在专栏篇目整理的基础上,以“伤痕文学”为参照说明作家作品如何化用古典文体形式,在题材上持续推进与突破“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主题,并以《世说新语》为参照,分析“新世说”独特的讽刺艺术。第三章以八九十年代之交相继出现的几本新笔记小说选本为研究对象,从编者都聚焦“文体意识”的编选依据中,发现选本如何延着“文体创新”的批评理论视角持续以“形式革命”的方式推进新时期文学发展;而选篇中广泛驳杂的题材及其与1980年代各文学思潮间的紧密联系,又如何体现了“新笔记小说”并不局限于文体层面的文学史意义。本章将结合选本中的具体作家作品,探讨新笔记小说如何对“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乡土风俗文学、寻根文学思潮与流派创作做出了拓展与推进。第四章聚焦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家林斤澜,通过分析其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探讨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批评范畴在阐释具体创作实践时的局限性。首先在对林斤澜“矮凳桥风情”系列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发现他对“笔记体”、“传奇体”等多种古典传统资源的借鉴与转化;然后再在与相关理论批评的对话中指出,如要继续彰显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应当从作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艺术体系着手激活“新笔记小说”这一批评范畴对于创作的具体经验启示。结语部分概括新笔记小说对新时期文学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对论文所关涉的古典资源承续问题作出扩展性探讨。
李军锋[4](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鲁梅娟[5](2016)在《顺康雍时期文字狱与诗歌取向研究》文中认为顺康雍时期是从易代动乱走向稳定复兴的历史时期,也是文字狱日益频发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字狱与诗歌取向的关系值得研究。鉴于明确研究范围和把握文字狱这一历史文化生态下的文学生态的需要,我们首先在论述文字狱称谓的演变和比较分析几种现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字狱概念的基础上,对文字狱含义做出了界定,并以此定义为准对顺康雍时期文字狱的主要案件名、发生原因和消极影响做了基本概述,试图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特定的时代历史文化生态,往往形成此时代之文人心态和文学。顺康雍时期的文字狱就是鼎革动荡走向稳定升平这一特殊时期的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它打击的重点是文人,文人在其高压下,心灵震荡,总不免会带来心态的变易。我们通过对比文字狱场域内、外的文人心态,发现顺康雍时期一系列文字狱引起了文人心态的丕变:文人们由案前的重夷夏之防、敌视反抗新朝,走向案后重君臣之伦、认同归顺清廷;从案前的重实用转向案后的重学问,揭示了清初文字狱对士心的威劫。由于诗歌是诗人内心情志的反映,文字狱对诗人心态的威劫,自然会引起诗歌创作趋向和风貌的嬗变。首先,在主题内容取向上,从重视抒写现实走向突显学问;从思念故国、志在恢复走向点缀盛世、歌咏太平。其次,在诗体形式上,从以长篇乐府歌行为主走向以五、七言的律绝短章为主。再次,诗人们的意象选择在形象上从喜用月亮意象和“胡”意象、“汉”意象趋向普遍化、日常化;在意象色调上,从冷色调为主转变为以暖色调为主。最后,在审美格调上,审美风格从慷慨悲壮转变为温厚平和。文字狱影响下的这些诗歌取向,进一步产生了流变。对此,我们主要探讨了它们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的影响。挖掘出其中诗歌学问化取向和隐曲表达的取向推进了宗宋运动,而温厚平和取向则促进了宗唐,也因此推出了文字狱影响下的诗歌取向的变化对清诗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继唐宋之后的第三个高峰的重要意义。
马志英[6](2015)在《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回顾研究现状,交代选题缘由,介绍相关概念,并对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文集情况进行说明。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明清云南回族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及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地理分布情况。明清云南回族文人地理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之态势,与云南回族的整体分布格局相一致,符合中国回族发展的历史规律。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兴起既与当时云南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又与教育资源分布密切相关,也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发达的交通条件息息相关。第二章主要考察明代马继龙、闪继迪和清代孙鹏、马汝为、沙琛及马之龙这六位回族文人的交游情况。清代出现了以昆明为活动中心的两大文人群体,两大群体交往成员的身份和族属多元,交游方式多元,性情相投,文学观念相近。这对促进云南回族文人文学创作和云南本土地域文学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主要分析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文化情怀。明清云南回族文人普遍乐游尚隐、亲近佛老,这与回族文人的性情气质和云南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而文学则是勾联两者的媒介。第四章主要分析明清云南回族文人忧国忧民、重亲念家、眷恋故乡的复杂情感,诸种情感交织构成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现实主题和内在特质。第五章主要探讨云南地域文化在明清云南回族文学中的具体表现。明清回族文人以云南所特有的秀山丽水、形胜古迹、草木花果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观照对象进行文学形象世界的建构,将云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转化为凝聚着其审美情感的精神产品。第六章主要分析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主题倾向和文体特征。明清云南回族文人诗歌创作体裁多元,以古体诗成就最高,尤其钟爱闺怨、咏史及怀古题材。这表明云南地域文化不仅影响着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书写内容,还是影响其文学审美创造姿态的重要因素。第七章以杨慎、刘大绅及师范为中心,讨论了明清云南回族文人对其他民族文人的学习与借鉴,在精神境界和文学观念等方面,回族文人深受他们的影响。第八章探讨了明清云南回族文人文学作品的纂辑情况。袁文揆兄弟对明代云南回族文人文学、赵藩对清代回族文人文学的编纂整理有重要贡献。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从时间、空间及民族文学的角度探讨了明清云南回族文学在明清文学史、云南地方文学史及回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意义,最后展望了本论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靖懿[7](2015)在《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明词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基础却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必然会被触及,比如,明词到底有没有形成上不同于唐宋、下不同于清代的特色?假如这种特色确实存在的话,那么,明词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因何形成了这样一些特色?通过对明词词调选择、题材表现以及追和词创作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明词特色的确是存在的。弘治至嘉靖时期,是明词特色的滥觞与形成期,而隆庆至崇祯的晚明时期,才是明词特色集中展现的时期。首先,在选声择调上,明人不再满足于唐宋词已有调式,自创调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受诗文复古运动向词学延伸的影响,即使是沿用唐宋词调,也显现出新变的迹象;同时,一些带有古调、民歌色彩的短章小令,或顺应明代文学世俗化、通俗化的整体文化环境的“俗调”备受青睐。其次,在题材内容上,明代尤其是晚明“主情”词论的张扬,使爱情词继南宋、金元词之后出现“回潮”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世俗化、民歌化的全新面貌;“玩赏”、“隔离”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以及“艳逸”的词体定位与审美追求,改变着晚明咏物词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使其整体上呈现出艳情化、闲逸化的风格取向以及浅媚轻绮的特异情调;晚明山林隐逸风气的煽动,加之江南造园之风成为一种时尚,造就了文人闲逸化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令晚明写景词更多地融入反映文人日常生活情趣的俗景、乐景,显示出情感缺失的倾向;浸润于晚明“山人”氛围中的闲适词,受制于山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呈现娱乐化、世俗化的特点,进而突破了传统词作幽婉感伤、意在言外等美感特质,表现出鄙俚、纤佻、儇薄等异质元素以及逸乐化的审美追求。最后,在追和词创作上,明代后期的追和词较之前期,相对数量有所减少,这也是晚明词人自足自立意识的具体表现;同时,在追和对象的选择上,更多的作家选择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唐五代词作为学习或模仿的对象,从而突破了视北宋词为正则的词史观,呈现多元化的审美追求。明词特色的生成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是词体演进的需要。一方面,词体作为文学之一体,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整体性的改变;另一方面,词体为避免或延缓自身走向衰亡的趋势所进行的自我调节,从而为自身注入新的动力,引发其局部特质的改变。外部因素又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词人主观的审美理想,通过明代词学理论中的词史观、词体观以及词体雅俗观加以体现。二是明代社会文化环境对词体创作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一是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及创作心态的变迁对明词创作的影响;二是明代后期主情、好色、尚俗的风俗人情对明词的浸染与薰陶;三是明代诗文、小说、戏曲、民歌等文体样式与明词的互动及对明词的挤压与重塑。
马慧茹[8](2015)在《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文中认为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回族作家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及关注和反映回族生活现实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和审美文化批评为主,以文化认同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民族个体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的内隐或外显关系,试图对多元文化背景中回族作家多重文化身份的形成、矛盾及调适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当代回族作家文学是回族作家从艺术与审美的高度观照回族生活进行的表意实践,展现出明显的文化认同、自觉意识,同时又通过这种文学创作活动和具体文本,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机制。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梳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尤其是兼具民族性、文化性、审美性的作家及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做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通过从文本中获得回族作家进行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分析作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理念,并同时考察作家多重文化身份建构中,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景观的方式和途径。而且,文本中流露出在文化认同中的文学乡愁,引发作家的怀旧与追忆,在怀旧与身份建构的双向交织中,作家的文学创作实现了审美超越,获得丰腴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从而推动了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步伐,确认了回族作家的文化身份与发展方向。回族作家以开放的心态超越个人、民族界限的阻隔,通过审美性的情感超越意指多元并包的审美共通性。他们很自然地运用文学创作在永恒命题方面寻找民族的根源,在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中进行艺术的审美表达与创新。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学表达也因此能够在审美的高度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本文的研究基础是细读阐释大量回族作家作品文本,围绕文学与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运用文学—文化批评方式,结合宗教、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作品进行文化与美学的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表述;其次,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分别在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方面体现;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重点是对论文写作中运用的核心理论,即文化认同及其内涵的国际、国内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介绍和梳理,并详述从文化研究及文化理论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最后,交待论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独创性。第一章重在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创作所面临的文化语境——全球化时代出发,认为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回族作家既在多重文化碰撞中感受到利于身份意识强化和发展空间的机遇,又拓展了展示本民族文化“差异性”“独特性”的创作空间。但是在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中,回族作家也面临新的挑战——同质化的可能。所以当代回族作家在应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出对文化认同问题的焦虑、重视和重建文化传统的愿望。因此本章的第二节是对“文化认同”进行学理分析,并认为“文化认同危机”中的异质感和危机感成为激发回族作家进行文化书写的正能量,因为这使得回族作家表现出明显的自觉与强化身份的意识,并积极进行身份认同的探索。第二章以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化书写为切入点,探究回族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身份建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作家身份的形成来源于个人成长中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形成过程;受到伊斯兰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对个人和民族文化的吸收转化中,还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思想,希望在中国多民族一体发展中获得身份认同的强大力量支持。“民族性”、“家国同构”、“多民族文化”的内涵表现是此章选取和论述的重心。第三章旨在探讨当代回族作家基于文化认同建构之上的文学表达特点和方式。由于回族作家吸收转化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品格和艺术风格,因此在面对当代文化普遍“同质化”带来的“家园失落感”;而“差异化”又促使他们的文学表达走向对民族文化和家园情感的回顾;于是在“寻根”情结主导下,其表达策略从语言到叙述都显示出一种重建传统、恢复家园情感的强烈探求。所以用文学建构了一个异于日常空间的文学景观世界,以多种主题展开分析和反思。第四章一方面开掘当代回族作家作品中的“文学乡愁”,这是从文化身份焦虑感中衍生出的潜在情绪,并同时连接着作家对当下文化多重性的各种反应;一方面阐释作家用怀旧追忆的写作手法重建文化传统的意图和目的,这是作家通过文学文本本身所自然形成的情感线索和现代价值;最后,将回族作家作品经由文化认同后提升到的审美取向进行凝练提取,从“审美超越”到反映具有普世性的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本章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审美批评与价值定位,又提升了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结语部分对全文予以总结,并对当代回族作家的在现实中的展望,在坚守中的反思,等问题予以补充阐释,并对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提出一定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张高元[9](2014)在《论明代雅集图、高士图、园林图的文人情怀》文中研究指明雅集图、高士图和园林图在明代非常兴盛,这些作品强调表现高尚志意,蕴含文人情怀。画家将士人养德润身、保持志向的抱负图写在山川中,承担起建构理想人格重要使命。由于不同艺术群体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教养、艺术活动的目的不同,明代这些图像大致循着山林和庙堂两条线发展,遵循不同的话语和修辞,全面、多元地彰显着明代不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人生情怀。本文分庙堂与山林两条线索,选取雅集图、高士图、园林图三大母题,展示不同时期文人情怀,论述相应的高士人格。雅集图中,翰林高士燕居官邸,建立国家仪范,标榜朝隐乐趣,勾画明代士人文化生活的蓝图,展示瀛洲仙的精神面貌。高士雅集山林,养德讲艺,展示世隐人恬适林间,矫健不息的风骨。高士图中,展示了太平盛世中,动静相能、刚健不息的高士气象,仁德古雅、逍遥清泠的凛然气象,衰落时期郁愤幽怨、古雅遒健的隐忍风仪,亡国时期忠孝为本、坚守文明的高尚气节。庙堂山房图中,翰林歌咏盛世与恩泽,吴中画家表彰主人功勋和志意。吴中草堂图中,沈周和题跋人体验林下幽韵,享受视觉盛宴。文徵明以真、孝、适、志为纲,阐释礼形孝本的文化体系。唐寅以道养高,再现贫而乐道、狂中清刚的草堂环境。蔡羽以经纶献纳为志,创造山川寓志的心灵空间。王献臣以拙政为寓,凸显忧乐统一的儒家情怀。审美化园林图是汪廷讷心隐金门,不染尘埃的人格象征;是秦耀开豁心目,待时而飞的象征;是吴亮保全自我,追求内心自由的隐喻。董其昌回应了杏园人的朝隐乐趣,走入山林变成隔岸眺望,塑造了另一种精神家园。人文情怀通过图像、文学的修辞得以展现。翰林雅集图文采用隐喻、对比、叙述等手段实现身份意识形态象征。山林雅集图文利用典故勾联图像的文化谱系,隐喻弥补视觉缺陷,比德阐明君子内涵,建立象征符号系统。高士图中,或利用兴寄糅合图文为一体,以文的历时性完成图像空间叙事;或用黑白交映、化线为形、回环取势以制造韵律,以诗意意象还原情感场域,加强情感共鸣;或将衣饰、面部特写与支点物组合,营造闲赏氛围。园林图中,庙堂山房或采用三段叙事历数园主的功勋,或采用回环构图隐喻馆阁与山林互动。吴中草堂或糅合视觉与体验为一体,营造操作性空间;或利用铭、赋、序等文体微义,建立纸上道德谱系;或模仿“池上篇”风格,化物为事、事心合一,实现草堂与山川的天然合一;或用园记、小序勾勒图像空间,用组合的清雅景物营造文化空间。审美化园林采用景点命名,以典故表达志意。园记以三种视角介绍景点位置,完成园林空间叙述。诗歌以辞摹像,发掘局部风韵。园林图像营造背山临水的外部基调,又将典故、诗意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图像,实现图情交融,还刻画多重人物身份,在对比中强化身份逻辑。董其昌的精神家园采用南派山水模式,叠加、组合母题,图绘“西园”神韵,而游离的视角暗示庙堂人对政治身份的自觉。最后,文人情怀又依靠图像典范力量,将高尚的道德观念带入社会生活,影响着明代的士人精神。其图文结合的手段被清代前期的士大夫传承,表现新的文人情怀与理想人格。
李茜茜[10](2014)在《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主要由玉山文人群和北郭文人群组成,这两大文人群先后兴起于元末至正八年(1348)和至正十一年(1351)。其中,玉山雅集于至正二十年(1360)趋向衰歇,而北郭文人群的交往一直持续入明。元末明初的吴中地区是一个极其重视个体精神自由的地区,与此同时,吴中文人群的思想和创作皆表现出他们注重个体情性自适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界并未将此两大群体作为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的共同组成部分,忽略了此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此二者的诗作皆具有情性自适的创作趋向,同时亦表现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所经历的雅集性质由“娱乐性”到“文学性”,雅集方式由形式上的精神追慕到内心世界的艺术研磨的发展路径。在诗论主张方面,以高启为代表的北郭文人群着重强调的以唐诗作为主要宗法对象的诗论主张,事实上开启了明代改革柔靡诗风的先声,而北郭文人群注重诗歌创作中情性自适的表达,亦使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艺术的品味。尤其是高启所主张的“兼师众长,随事摹拟”是从性灵和格调两方面对诗歌提出的要求。在思想方面,玉山文人和北郭文人皆以个体情性自适作为其人生的精神趋向,玉山文人群的成员身份各异,顾瑛主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一手打造了文人倾慕的精神家园,而北郭文人群的思想世界涉及儒、释、道三方面内容,是一个思想矛盾的结合体。在诗歌创作方面,玉山文人和北郭文人皆因时局朝代的更替而表现出或对现实的逃避,或对当局的指斥,或对仕途的热情,或对隐逸的向往等。无论是何种诗风,皆体现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注重于诗歌创作中表现情性自适的精神趋向,以及身处朝代更替之际难以避免的时代尴尬性。第一章介绍吴中文人群概况,即吴中文人群的界定、吴中地域人文概况及吴中文人群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其中,第一节主要根据史料梳理了“吴中”这一称谓的由来,并厘清了元末明初时它所指的具体范围。接着,分析了不能够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视为“流派”,而是“文人群”的原因,并重新解释了对于“吴派”、或“吴中派”的理解。基于上述结论,结合相关史料,如《列朝诗集小传》、《明诗纪事》、《草堂雅集》、《玉山名胜集》等整理出160余位吴中文人。同时,认为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主要由玉山雅集和“北郭十友”两大文人群体组成,其中玉山雅集以顾瑛作为实质主持人,“北郭十友”以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为杰出代表。第二节分析了吴中的地域人文概况,经济、政治因素与吴中文人的人生趋向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分析玉山雅集的酬唱概况。主要考察玉山雅集的精神领袖和实质主持人、酬唱概况及活动内容。第一节指出杨维祯作为玉山雅集酬唱的精神领袖,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崛起和发展阶段的古乐府运动,亦带来其重视情性的精神旨趣;顾瑛的个人性格、思想、家世等方面得天独厚的特点使之成为雅集的实质主持人。第二节通过对玉山文人身份的多元化、雅集场所的精致高雅、雅集的高频率、唱和诗作流传的完整的书写,体现了玉山雅集的鼎盛;同时,本节以元末玉山雅集的活动时间为线索,将其发展路径分为兴起、鼎盛、衰歇三个阶段,初步梳理玉山雅集的兴衰过程,并对其中部分的雅集时间作出修正。第三节针对玉山雅集的繁盛状况,分析其主要活动内容,如诗歌酬唱、书画音乐等。第三章论述顾瑛的思想、诗歌创作。第一节通过分析顾瑛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揭示其思想深处始终不变的本真情怀。玉山雅集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析顾瑛对元朝、张吴、朱明三个政权的态度,可以把握到其思想轨迹的演变历程,及玉山雅集最终趋向衰歇的政治因素。同时,顾瑛为了保持个体情性自适,对于释、道亦是兼收并容。可以说,无论顾瑛对于当时变化多端的政局是持有支持,或拒绝征辟的态度,对于释道所倡导的精神世界是如何真诚地追慕,其思想世界中始终不变的是他的本真情怀。第二节分析了顾瑛诗歌的三种风格,即清绝冲淡、纤裱柔靡、悲悯质实,同时着力探讨顾诗中耽于享乐、令人诟病之处的原因,指出这是顾瑛的人生理想遭遇现实的阻隔,自觉远离外部世界的精神保护方式。第四章通过零星史料的爬梳,分析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之间隐秘的交谊,北郭文人们在古乐府创作和诗歌创作上对玉山文人的接受和批评,从而说明在元末明初吴中文化圈内,各个文人群体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交融、流动的过程。而不同文人群体之间的交谊,并由一个文人群体转移至另一个文人群体的行为,如周砥、杨基等与玉山文人和北郭文人皆有往来,恰恰说明了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的兴变历程,即由对外在形式的追慕到内心艺术的研磨。但是,贯穿始终的仍是吴中文人们不断地追求实现情性自适的最佳途径。第五章分析北郭文人群的酬唱活动。第一节厘清两个问题,即北郭唱和成员之名的由来和未能将北郭文人视为“流派”的原因。根据相关史料梳理,认为北郭文人群的唱和成员之名先后经历了“十友”、“十才子”、“北郭十友”及“北郭十子”的发展路径,其中隐含了对前贤雅集精神的追慕。“北郭十友”因缺少统一的诗歌理论、艺术风貌及文学盟主,不能够被视为文学流派。第二节通过梳理零散的史料,论述元末和明初两个阶段北郭文人的酬唱活动。认为元末北郭酬唱活动的兴起是逐渐兴盛发展的过程,考证其兴起时间约为至正十一年(1351)及其之后的几年之内,并主要基于西园雅集、绿水园雅集、张羽宅赏月、鹤瓢山房等雅集活动展开阐述。明初北郭酬唱活动虽渐趋衰歇,但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精神的契合作为其交流的根本。第三节分析了北郭文人思想的矛盾性,即儒家仕进情怀和山林隐逸思致,指出这是北郭文人保持个体精神独立、情性自适的有效途径。同时,亦分析了北郭文人犹宗唐诗的诗学主张,认为他们所努力宗法的盛唐诗歌实已开启了明代改革柔靡诗风的先声,而以高启为首的北郭文人群对个体情性自适的重视,实已令其诗作具有了性灵的色彩。第六章阐释高启的思想历程、诗论主张和诗歌创作。第一节主要基于高启少年时期、张士诚据吴时期、朱明王朝时期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生选择考察其思想演变历程,探讨其根本的人生价值取向,认为高启的肯定自我,重视个体精神的个性注定了他不能够实现其儒家仕进理想,惟有在逍遥无拘的生活中方能获得精神的超逸。第二节从兼师众长、随事摹拟,格、意、趣,以情性为主导精神等三方面分析高启的诗论主张,认为高启在兼师众长、随事摹拟的基础上,以格、意、趣作为其艺术创作的追求,将情性的真实抒发自觉地融入诗歌的创作之中,实已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元末纤秾诗风。第三节集中探讨以下三种高启的诗歌风格,即风人激刺、沉郁幽远,浪漫诡奇、雄健骋辞,清丽隽永、思致清远。指出高启的诗作或控诉当局,或抒写怀抱,或描写景致等,皆无一例外地表现了其内心的真实的精神趋向和情感需求。第七章分析杨基、张羽、徐贲等北郭文人的诗歌创作。第一节论述了杨基的诗歌题材取向和艺术特色,关于其生平经历,由于史料所载略微存在差异,故对之作初步的梳理。同时,分析杨诗尤其重视个体情性的自然解放,认为杨诗之纤秾色彩部分原因来自其个体情感的充分抒发,从而令其诗有纵情之嫌,被认为有纤裱的创作趋向。第二节分析张羽的三种不同体制的诗风,即歌行雄放、音节谐畅,五古的低昂婉转、沉雅质实,及部分律诗和绝句中的诗作。第三节分析徐贲的诗歌创作,并根据相关史料,整理出其他北郭文人的生卒、经历、着述及相关评价。结语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角度,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与同时期的浙东文人、闽中文人、江右文人、岭南文人,与明代文学史上的几个重要诗歌流派,如“吴中四才子”、前后七子、唐宋派的唐顺之及“童心说”的倡导者李贽等相比较,以凸显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的文学史地位。
二、诗歌意象:文化心态及其审美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歌意象:文化心态及其审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知人论作”重实据的评论起点 |
2.1 溯源作家的成长历程 |
2.1.1 作家的出身与性格 |
2.1.2 作家的教育与思想 |
2.2 考量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时代背景 |
2.2.1 考察作家作品的创作过程 |
2.2.2 探究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
2.3 关注作品的地域背景 |
2.3.1 陕西的历史地缘文化概述 |
2.3.2 陕西文学批评视野下的地域文化背景 |
3 聚焦现实主义作品的评论偏好 |
3.1 注重小说的社会价值 |
3.1.1 人民性——陕西文学批评之源 |
3.1.2 对小说社会效果的分析 |
3.2 专注于评论典型人物 |
3.2.1 长于评论典型人物 |
3.2.2 注重作品的“生活真实” |
3.3 褒奖宏大叙事的史诗情结 |
3.3.1 一九八〇年代的史诗风貌 |
3.3.2 一九九〇年代的整体扫描 |
4 喜好“乡土”的评论特色 |
4.1 乡土—中国文化之根 |
4.2 城籍乡裔身份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
4.3 作家与评论家互动强化乡土特色 |
5 开放包容的评论方法 |
5.1 积极吸取国外的文艺理论 |
5.1.1 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
5.1.2 多元化的批评模式 |
5.2 放眼全国文坛的评论坐标 |
5.2.1 评论对象的交叉转变 |
5.2.2 比较的视野了望全国 |
5.3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自审自省 |
5.3.1 世界文学视阈下的陕西文学批评 |
5.3.2 当下陕西文学批评的出路与展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笔记”、“笔记小说”与“新笔记小说”概念考释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笔记小说”的兴起 |
第一节 “新笔记小说”的命名 |
一、新笔记小说兴起的背景 |
二、新笔记小说概念的发明 |
第二节 新笔记小说开创的批评空间 |
一、对文体创新的认可 |
二、对概念外延的争鸣 |
第二章 “新世说”专栏与新笔记小说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回应 |
第一节 《雨花》“新世说”专栏的发起 |
一、“新世说”栏目策划始末 |
二、“新世说”栏目作品篇目整理 |
第二节 “新世说”之“新” |
一、内容之“新”:对“伤痕文学”创作的充实 |
二、艺术之“新”:对“世说体”传统的转化 |
第三章 选本编纂与新笔记小说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文体拓展 |
第一节 编选依据与篇目整理 |
一、编者前言中文体意识的彰显 |
二、入选篇目中题材主题的越界 |
第二节 入选篇目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文体拓展 |
一、主题突破:对“伤痕-反思”、“改革”文学思潮的拓展 |
二、对文化寻根的艺术重构 |
第四章 林斤澜与新笔记小说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
第一节 林斤澜转换古典传统的具体方法 |
一、“矮凳桥风情”系列对唐传奇审美叙述的回归 |
二、“矮凳桥风情”系列对唐传奇文体范式的借鉴 |
第二节 林斤澜转换古典传统的经验启示 |
一、“新笔记体”、“传奇体”与寻根思潮中的古典传统 |
二、作家主体的思想自觉与艺术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5)顺康雍时期文字狱与诗歌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顺康雍时期文字狱概述 |
第一节 文字狱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简述顺康雍时期文字狱的成因 |
第三节 简论顺康雍时期文字狱的消极影响 |
第二章 文字狱场域与文人心态嬗变 |
第一节 游弋于文字狱场域外的文人心态 |
第二节 置身于文字狱场域中的文人心态 |
第三章 清初文字狱影响下的诗歌取向 |
第一节 诗歌主题 |
第二节 诗歌体式 |
第三节 诗歌意象 |
第四节 诗歌审美格调 |
第四章 文字狱视野下的诗歌取向流变 |
第一节 清代诗歌的宗宋思潮 |
第二节 清代诗歌的宗唐趋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与思路方法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作品概况 |
五、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与文人分布 |
第一节 明清云南回族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一、明清云南回族的历史发展 |
二、明清云南回族的教育与科举 |
三、明清云南回族的经济状况 |
第二节 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地域分布 |
一、地理条件 |
二、分布状况 |
第三节 重点地区回族文人分布举例 |
一、云南府 |
二、永昌府 |
三、大理府 |
四、其他州府 |
第二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人交游考 |
第一节 明代云南回族文人交游考 |
一、马继龙交游考 |
二、闪继迪交游考 |
第二节 清代云南回族文人交游考 |
一、清代回族文人交游的社会条件 |
二、清代云南回族文人的交游特点 |
三、清初云南回族文人交游考 |
四、清中期云南回族文人交游考 |
第三节 明清云南回族文人交游的文学意义 |
第三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文化情怀 |
第一节 喜好游赏 |
一、适宜的游赏之境 |
二、乐好游赏的文学表现 |
三、乐好游赏的缘由 |
第二节 崇尚隐逸 |
一、崇尚隐逸的文学表现 |
二、崇尚隐逸的缘由 |
第三节 亲近佛老 |
一、亲近佛老的文学表现 |
二、亲近佛老的缘由 |
第四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人的情感书写 |
第一节 忧国忧民 |
一、忧国忧民之情的文学呈现 |
二、地理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重亲思乡 |
一、重亲恋家的文学书写 |
二、乡关之思的文学描述 |
三、地理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忧惧怅惘 |
一、忧惧怅惘之情的文学表现 |
二、地理因素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景观呈现 |
第一节 山水景观的文学呈现 |
一、山水景观类文学作品概况 |
二、山水景观的文学呈现 |
第二节 植物景观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人文景观的文学呈现 |
一、城镇景观的文学呈现 |
二、历史景观的文学呈现 |
三、农村景观的文学呈现 |
第六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主题倾向与文体特征 |
第一节 主题倾向 |
一、咏史怀古主题 |
二、闺怨主题 |
第二节 明清云南回族诗歌的体式特征 |
一、古体诗的艺术特征 |
二、近体诗的艺术特征 |
第七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学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学习与接受——以对杨慎、刘大绅的接受为例 |
第一节 明清云南回族文人对杨慎的学习与接受 |
一、对杨慎高洁人格的钦佩 |
二、对杨慎忧世精神的认同 |
三、对杨慎贬谪遭际的体认 |
四、对杨慎文学观念的尊崇 |
五、对杨慎诗歌意象的借鉴 |
第二节 对刘大绅、师范(荔扉)的学习与接受 |
一、对刘大绅的学习与接受 |
二、对师范(荔扉)的学习与接受 |
第八章 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纂辑与传播 |
第一节 保山袁氏对明代云南回族文人作品的纂辑 |
一、奉唐崇杜的纂辑观念 |
二、多种传播方式 |
第二节 赵藩对清代云南回族文人作品的纂辑与宣传 |
一、主持纂辑回族文人作品 |
二、以述评、鉴定、序跋等方式宣传回族文学 |
结论——兼及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的文学史定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明词及明词特色研究现状 |
二、对论题的界定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上篇 明词特色的内涵探析 |
第一章 明词用调的继承与新变 |
第一节 明词用调情况的历史考察 |
一、明词用调情况的数据统计 |
二、明词用调情况与唐宋词的比较 |
三、明词择调对宋词的继承 |
四、明词用调所呈现的新变 |
第二节 明代常用词调论析 |
一、明代文化思潮与《竹枝》创作——兼论《长相思》、《调笑令》 |
二、明代应酬之风与《喜迁莺》创作——兼论《千秋岁》等 |
三、明代文学的“俗”化取向与《西江月》创作——兼论《一剪梅》 |
四、词学创作传统与明代《苏武慢》创作 |
五、江南地域文化的集结与《江南春》创作 |
第三节 明代新增词调辨证 |
一、明代“伪词调”衍生的主要形式 |
二、明代新增词调辨析 |
第二章 明词题材的泛化与变异 |
第一节 明词题材的多样性呈现 |
一、词学传统题材在明词中的表现 |
二、明词题材表现对词学传统的突破 |
第二节 殢酒拈花任我狂——论明代爱情词的回潮 |
一、明前爱情词发展历程总览 |
二、对明代前中期爱情词发展脉络和存在状态的考察 |
三、明代中后期词体观背景下的爱情词创作 |
四、“花间”传统的回归与爱情词的复兴 |
第三节 咏花树下成新句——论明代咏物词风神之变 |
一、明代花草类咏物词之繁茂及其成因 |
二、论明代花草类咏物词风神之变——以咏梅词为例 |
三、寄托与艳逸:宋明两代咏梅词差异性探析 |
四、略论明代其他类型咏物词之变异 |
第四节 草阁看花倾浊酒——论明AI写作景词之兴盛与变异 |
一、明AI写作景词兴盛之成因 |
二、论明AI写作景词风格之变 |
第五节 酒杯诗卷有余闲——论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 |
一、晚明“山人现象”概览 |
二、山人现象与晚明词的复兴 |
三、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关系探析 |
第三章 明代追和词所体现的“复”与“变” |
第一节 明代追和词的历史考察 |
一、明代追和词概况 |
二、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 |
三、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作 |
第二节 对明代追和词兴盛原因的探讨 |
一、传词环境、方式的改变对明词创作方式、心态的影响 |
二、明代“宗宋”词学观对词的接受和创作的制约 |
三、明前词学资源在明代的传播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
小结 |
下篇 明词特色的历史生成 |
第四章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第一节 对明词“不得不变”的内因考察 |
一、音乐形式的演变是明词之变的内在根源 |
二、民众审美趣味的转移是明词之变的直接原因 |
三、词体自我调适的特性是明词之变的驱动因素 |
第二节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呈现 |
一、“率意”的创作态度与明词之粗疏浅俗、自然率真 |
二、卑视词体的价值定位与明词之“艳逸”风貌 |
三、明词抒情功能的弱化及其实用化、功能化、世俗化倾向 |
四、明词地位的弱化及其曲化、民歌化倾向 |
第五章 明代词学审美理想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第一节 明代词史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明代词史观的具体表现 |
二、词学观由“宗宋”向“反宋”的转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三、“文学代兴”论、“诗词同源”论与明词创作之关系 |
第二节 明代词体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嘉靖中期以前:依附于诗教传统的词体观 |
二、嘉靖中至万历中:依附于传统诗学理论向“言情”词学观的过渡 |
三、万历中期以后:“主情”词学观的高扬与时代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明代词论“雅俗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
一、论明代词论“黜雅崇俗”的价值取向 |
二、对明代词论“崇俗”取向的历史性考察 |
第六章 明词特色生成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变迁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
一、明代前期士人心态与词的创作 |
二、成化至正德年间文人心态变迁与明词走向 |
三、晚明士人心态与明词特质的生成 |
第二节 世风“崇俗”与明词的俗化取向 |
一、对雅、俗文学之关系的历史性考察 |
二、明词之“俗”的具体表现 |
三、论明代文学“趋俗性”对明词“俗”化特质的塑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述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文化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
二、关于当代回族作家及其文化认同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独创性 |
第一章 当代回族作家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多重语境 |
一、多民族文化:多元共生 |
二、回族文化:熔铸历史 |
第二节 文化认同:回族作家创作的精神走向 |
一、关于“文化认同” |
二、文化认同危机:异质感与危机感 |
三、文化认同的自觉与强化 |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当代回族作家的身份建构 |
一、作家身份认同与时代主题 |
二、作家身份认同与民族担当 |
第二章 当代回族作家文化认同的三重视阈 |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个人认同 |
一、成长经历:个体蜕变 |
二、主体意识:身份觉醒 |
第二节 回族文化与民族认同 |
一、伊斯兰文化与回族作家身份认同 |
二、地域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
三、民俗文化与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 |
第三节 多民族文化与家国同构 |
一、家国同构:回族文化传统 |
二、民族性与国家认同 |
第三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寻根意识下的表达策略 |
一、差异感:痛惜“家园失落” |
二、多种语言的写作策略 |
三、从单边到多边的叙述策略 |
第二节 家园意识中的空间化写作 |
一、空间化写作的现代意义 |
二、书写记忆中的文学景观 |
三、空间化写作的主题与反思 |
第四章 当代回族作家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超越 |
第一节 怀旧与追忆中建构身份 |
一、文学乡愁与身份认同 |
二、怀旧追忆与重建传统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审美超越 |
一、朴素的现实主义追求 |
二、生命意识下的叙事伦理 |
三、推崇洁净而崇高的精神信仰 |
四、展现真善美的心灵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论明代雅集图、高士图、园林图的文人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基本观念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人画、修辞和文的概念说明 |
四、基本观念与创见 |
第二节 两种高士与文人画 |
一、高士述略 |
二、文人画的发展历程和明代特色 |
第一章 雅集图分类与文人风尚 |
第一节 翰林雅集图 |
一、雅集图式 |
二、雅集的观念:意识形态与修辞 |
三、雅集图像技巧:图像叙事、散点透视、支点结构 |
四、雅集文学叙事: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 |
第二节 山林雅集图 |
一、雅集图式:山庄雅集图、送别雅集图、揽胜雅集图 |
二、雅集观念:城市山居、尚志励学、隐居养德 |
三、雅集文学修辞:典故、诗歌图像特性、比德、起兴 |
四、图像修辞:时空虚化、心灵图式、比喻、起兴 |
第三节 官场雅集图与明代清玩士风 |
一、摒弃声色,重申瀛洲仙的正统地位 |
二、翰林雅集的士风导向——“清玩之道” |
第四节 山林雅集图与明代隐逸士风 |
一、从仙逸生活到世隐人格 |
二、山林雅集图的象征体系 |
第二章 高士图举隅与文人风骨 |
第一节 沈周绘画的高士形象 |
一、清雅醇正与骨力刚健的高士图式 |
二、静逸高旷、浩荡不息的君子人格 |
三、文-图修辞:由文绘图的空间叙述,以虚化实的心体自显 |
第二节 文徵明绘画的高士形象 |
一、茂密谨严、遒健古雅的高士图式 |
二、游艺养德、以古相期、博学审辩、恬淡清闲的高士气象 |
三、文-图修辞:意象象征、空间与诗意的循环整合 |
第三节 唐寅绘画的高士形象 |
一、风骨凛然、文秀古雅的高士图式 |
二、仁德古雅、逍遥旷达的安贫风骨 |
三、文-图修辞:技法雅化、清玩象征、诗性意象 |
第四节 陈洪绶绘画的高士形象 |
一、坚守忠孝的高士、伟岸独立的名士、闲赏高士、女高士 |
二、忠孝至情、独立高举、奇容德行 |
三、图像表现:直呈本情,古今勾联 |
第三章 园林图的嬗变与出处意趣 |
第一节 庙堂山房图 |
一、园主与画家 |
二、园林观念:山林与朝堂之间的政治隐喻,对忠勇合宜的颂扬,子贤亲荣的山林与朝堂的循环 |
三、文学修辞:身份逻辑、章法隐喻、图文比德 |
四、图像修辞:时空互换、回环隐喻 |
第二节 吴中山房图 |
一、山房图式 |
二、山房观念:以闲修行、以道养高、以礼行孝 |
三、文学修辞:视-感并彰、文体隐喻、情-理相融、文之空间化,图之境界性、象-事-理涵融 |
四、图像修辞:象征、比喻、图-文合体 |
第三节 审美化全景园林图 |
一、园主与文学 |
二、画家与图像 |
三、园林观念:志意寄托,山林之慰,声色现无生,颂赞彰风流 |
四、园林文学修辞:命名寓志、典故与引用、以辞模像、声色之悦、多重视角中时空叙事 |
五、园林绘画修辞:文化空间,流动的诗性意境,典故中综合人格身份的意识形态 |
第四节 、董其昌的草堂图 |
一、两种图式:平远浑柔的隐士草堂和雄浑跌宕的云山仙居 |
二、文字题跋:文化母题和场域的建立 |
三、图像修辞:内外视角、开合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图 |
(10)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吴中文人群概况 |
第一节 吴中文人群的界定 |
一、“吴中”及“吴中文人群”的定义 |
二、活动分期与成员概况 |
第二节 吴中地域人文概况及吴中文人群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一、吴中地域人文概况 |
二、吴中文人群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第二章 玉山雅集研究 |
第一节 玉山雅集的精神领袖和实质主持 |
一、玉山雅集的精神领袖 |
二、玉山雅集的实质主持 |
第二节 玉山雅集酬唱活动 |
一、玉山雅集酬唱 |
二、吴中文人与玉山雅集的兴衰 |
第三节 玉山雅集活动内容 |
一、诗歌酬唱 |
二、书画音乐 |
第三章 顾瑛研究 |
第一节 顾瑛的思想心态 |
一、顾瑛的政治态度 |
二、顾瑛的思想倾向 |
三、顾瑛的本真情怀 |
第二节 顾瑛的诗歌创作 |
一、清绝冲淡之诗 |
二、浪漫、诡奇、纤秾之诗 |
三、悲悯质实之诗 |
第四章 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的联系 |
第一节 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的交谊 |
第二节 北郭文人对玉山文人的接受与批评 |
第三节 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的活动异同 |
第五章 北郭文人群研究 |
第一节 北郭文人群的基本概念 |
一、北郭唱和成员之名的由来 |
二、未能视为“流派”之因 |
第二节 北郭文人群酬唱活动 |
一、元末北郭酬唱活动 |
二、明初北郭酬唱活动 |
第三节 北郭文人群的思想特点和诗歌主张 |
一、思想矛盾的结合体 |
二、诗歌主张 |
第六章 高启研究 |
第一节 高启思想演变历程 |
一、少年时期:仕进情怀的凸显与隐逸情怀的潜隐 |
二、张士诚据吴时期:儒家仕进与道家无为的矛盾与纠结 |
三、朱明王朝时期:君臣遇合的幻灭 |
第二节 高启的诗论主张 |
一、兼师众长、随事摹拟 |
二、格、意、趣 |
三、以情性为主导精神 |
第三节 高启的诗歌创作 |
一、风人激刺、沉郁幽远 |
二、浪漫诡奇、雄健骋辞 |
三、清丽隽逸、思致清远 |
第七章 北郭文人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杨基的诗歌创作 |
一、诗歌题材取向 |
二、诗歌艺术特色 |
第二节 张羽的诗歌创作 |
一、歌行雄放,音节谐畅 |
二、低昂婉转,沉雅质实 |
三、律诗与绝句 |
第三节 徐贲等北郭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徐责的诗歌创作 |
二、北郭其他文人的诗歌创作 |
结语 |
附录1、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成员表 |
附录2、玉山雅集活动表 |
附录3、玉山雅集分韵赋诗诗题表 |
附录4、同为铁雅派、玉山雅集宾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诗歌意象:文化心态及其审美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2]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D]. 阎玥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D]. 李云侠.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顺康雍时期文字狱与诗歌取向研究[D]. 鲁梅娟.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6]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研究[D]. 马志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7]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D]. 王靖懿. 苏州大学, 2015(11)
- [8]当代回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D]. 马慧茹.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9]论明代雅集图、高士图、园林图的文人情怀[D]. 张高元. 南京大学, 2014(04)
- [10]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研究[D]. 李茜茜. 复旦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