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全明, 郑涌[1]2007年在《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情境讨论、角色扮演和归因训练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分享行为都有明显作用,其中角色扮演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效果最好,归因训练法次之,情景讨论法稍差;实验训练对培养小学女生分享行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小学男生的效果,但情景讨论法对女生影响的效果优于男生,角色扮演训练对男生的影响效果要稍优于女生,但差异都不明显,而归因训练法对女生的训练效果明显地优于男生。
廖全明[2]2004年在《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享行为(Sharing behavior)是指人们在群体生活时把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利、某种思想或积极情感与别人共同享用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突出表现,是助人行为之外的亲社会行为另一个重要范畴。国外有关分享行为的理论研究可分为围绕发生心理机制进行阐述的形成过程理论和围绕发展过程进行阐述的发展阶段理论两个方面,特别是着名心理学家艾森伯格的理论对分享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及道德发展的认知过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剖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国内外对分享行为的研究现状涉及的领域较广,既包括分享的起源和发展,价值观、个性品质、情景因素等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涉及干预、训练的研究,但存在的不足主要有:首先,对儿童分享行为干预方法研究重视不够。二是跨年龄的比较研究不深入。叁是对有关儿童分享行为的认知因素研究重视不够。 基于国内外分享行为研究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分别从干预方法的比较研究、短期训练效果的跨年龄比较研究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研究等方面着手,并采用情景测验方法考察小学生的分享行为表现,首先在干预方法的研究上,本研究采用情景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归因训练法叁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进行短期训练,考察叁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效果差异;其次,在跨年龄的比较研究上,本研究选择二、五年级小学生作为被试,考察分享行为的不同训练方法对不同年级小学生分享行为的影响效果情况;第叁,在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研究上,本研究采用情景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归因训练法对不同性别的小学生进行分享行为训练,考察叁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性别差异。 结果发现:(1) 不同训练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分享行为都有明显作用,其中角色扮演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效果最好,归因训练法次之,情景讨论法稍差;(2) 情景讨论、角色扮演、归因训练对培养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分享行为具有普适性;(3) 实验训练对培养小学女生分享行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小学男生的效果,但不同训练方法对不同性别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效果差异表现出不同的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特点,其中情景讨论法对小学女生的影响效果优于小学男生,角色扮演训练对男生的影响效果要稍稍优于女生,但差异都不明显,而归因训练法对女生的训练效果极明显地优于男生;(4)儿童的分享行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积极的干预活动可以使儿童的分享观念得到较好的发展并有效增加儿童的分享行为。(5)情景测验用于考察小学生的分享行为是可行的,但要注意尽量避免无关因素的影响,并辅以日常观察佐证。
刘巍巍[3]2013年在《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高尚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社会行为,是道德发展的较高层次。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转型与价值观念的变迁给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对于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更是带来了挑战。利他行为是道德发展的较高阶段,它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利他行为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品行的提高,有助于其人格的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更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分析社会转型对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结合人性理论、霍夫曼的移情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叁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利他行为做出了相关建议和思考。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章,叁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导论和第一章)。在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写作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利他行为、利己行为、互利行为)的界定和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人性理论、霍夫曼的移情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并明确了本研究的问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小学生利他行为的现状及其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童)。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在当前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社会转型给学校德育带来的影响,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培养小学生利他行为的重要性。本研究主要从助人、合作、分享、捐助四个方面来了解小学生利他行为的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利他行为总体水平比较乐观,在调查的四个方面,选择会实施利他行为的小学生人数都占到了总人数的80%以上。小学生利他对象更倾向于家人、朋友等比较熟悉的人。在“帮助他人”、“与人合作”、“捐赠行为”及“与人分享”四个方面,小学生“与他人分享”的水平最高,占到了总人数的95.8%,捐赠行为最弱,只有85.7%的学生选择会实施捐赠行为。从调查数据来看,小学生对利他行为的内涵把握不清,更倾向于实施与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行为,小学生各个角度的利他行为水平存在不平衡性。另外,小学生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在利他行为表现上存在显着差异,而身份特征的不同(比如是否是班干部)在利他行为表现上无明显差异。第叁部分,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策略分析(主要包括第四章和结论)。在这一部分,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调查结果,运用人性理论、霍夫曼的移情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叁个方面面提出了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的策略。国家、社会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落实法治,发展社会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之成为青少年道德成长的适宜土壤;学校要转变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教育观念,要形成以培养“成人”为目的的价值观。家长要树立榜样,营造民主的家庭生活,为小学生的利他行为培养创造条件。
熊明亮[4]2012年在《小学体育课构建拓展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非但没有显着提高反而逐年下降的趋势,笔者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尝试对小学体育课构建一种拓展教学模式,并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探究拓展教学模式对小学体育课的学习效果的影响,试为当前的小学体育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拓展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一)拓展教学模式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要表现在:运动参与程度提高、积极兴趣提高、消极兴趣降低、自主学习程度提高四个方面。(二)拓展教学模式教学能促进小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立定跳远成绩提高、50米速度加快、投掷实心球的远度增加。(叁)拓展教学模式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实验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因子得分有明显降低趋势。
赵晓翀, 李祖娴[5]2015年在《孝道研究的新视角——分享行为》文中研究说明孝道行为可看作是一种子女指向父母的,专属的分享行为。文中首先讨论了孝道行为与分享行为的关系。接着从分享的理论观点、分享的实证研究、分享的影响因素,叁个方面总结整理了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由此入手提出以父母为分享对象,进行孝道行为的研究。
陈小容[6]2007年在《审美道德表象训练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教育实效性体现在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善。榜样教育作为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实践中它提高的是儿童道德认知水平,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行为效力。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发现这是因为:(1)外在的榜样形象没有转化成儿童内在生动并富有情感的道德表象;(2)儿童对榜样只是机械识记,没有体会榜样的情感,没有从内心认同榜样的品行。本研究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德育实践中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移情训练,观察学习,表象及表象训练,道德美感与道德行为关系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道德表象训练”(AMIT)这一概念;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审美道德表象训练对道德行为转化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审美道德表象训练程序和策略。在此基础上采用教育实验法以280名9—12岁小学4、5年级学生为被试,分叁组(审美道德表象训练组、言语讲解组、影视+讲解组)验证实验假设:审美道德表象训练能有效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转化;审美道德表象训练有助于儿童生成生动灵活并富有美感和情感的道德表象;道德表象水平(尤其是道德表象情感性)与道德行为水平正相关;实验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摄影记录法检测被试道德表象水平、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行为水平。结论如下:1.与影视+讲解、言语讲解相比,审美道德表象训练更能有效促进4、5年级学生道德行为的转化。2.影视+讲解对4年级学生道德行为影响不显着,对5年级学生道德行为“情绪性”影响不显着。3.道德表象水平与助人行为水平总体显着相关;道德表象体验的“流畅性”、“深刻性”、“丰富性”与助人行为水平显着高相关。4.审美道德表象训练能有效提高4、5年级学生道德表象水平。5.与影视+讲解相比,审美道德表象训练更能有效提高4、5年级学生道德表象“情感性”;影视+讲解对4、5年级学生道德行为“情绪性”影响不显着。6.言语讲解对4、5年级学生道德表象水平和道德行为都无显着积极影响。7.审美道德表象训练提高了4年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而言语讲解在提高5年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效果优于影视+讲解。在实证基础上对审美道德表象训练对小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及道德表象水平的影响、道德表象情感性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审美道德表象训练程序有效性、儿童道德行为检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本研究立足于审美认知与心理训练的结合,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探讨德育中知行转化的难题。其价值在于:(1)“审美道德表象训练”概念及作用机制的理论探讨拓展了美育心理学、审美认知的研究范畴,为德育心理学和德育教学心理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理论参考;(2)审美道德表象训练操作程序和策略的构建为当前德育教学尤其是榜样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3)对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研究对社会和谐发展、个体全面发展以及健全人格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4)现场摄影记录法以及行为等级定位的设计与采用为道德行为检测提供了方法参考。
李木子[7]2014年在《不同气质类型的3-4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同伴关系的移情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取沈阳市一所幼儿园的两个班(3——4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全部被试进行气质类型、分享行为、同伴关系测试,其中分享行为的测验分为心爱玩家、偶得物品、奖励物品叁种情境。同伴关系的测试采取同伴提名法。同时在进行气质类型测验之后,依据测量的气质类型进行匹配分组,一组为移情干预组,另一组为控制组;然后,对移情干预组被试,运用移情训练的方法进行干预,控制组则没有施加任何干预。最后,对移情干预组和控制组的全部被试进行与前测过程相同的分享行为、同伴关系的后测同时结合被试幼儿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对所得结果通过SPSS 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移情训练对研究被试的分享行为水平的提高和同伴关系的改善有显着性的促进作用。第二、分享行为表现出差异性,在其发生的不同情境中分享行为水平呈现显着性差异,偶得物品的分享行为水平最高,奖励物品次之、心爱玩具最后。可以判断出被试对于分享对象的分享行为发生是伴随分享对象对被试自身的意义性的增高而降低的。同时,分享行为的性别差异也显着,女生显着高于男生。第叁、同伴关系和分享行为呈现出显着性的正相关。第四、受不同气质类型特点的影响,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但是同伴关系水平的差异性则并不显着。同时移情训练对于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分享行为和同伴关系的作用是不相同的。
张勤[8]2016年在《移情训练对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与人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道德行为的重要指标,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是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一。幼儿期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期,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有助于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幼儿分享的过程,也是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提高社会交往技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过程。移情能够帮助幼儿理解、体会对方的情绪情感,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与之产生情感共鸣。通过移情训练,旨在提高幼儿体察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本研究选取新泰市某幼儿园101名3-5岁幼儿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研究移情训练如何促进对3-5岁幼儿的分享行为。实验过程为:前测、移情训练干预、后测、追踪测。实验设计了两种情境,分别采用计分的方式。对实验组移情训练干预包括18次活动,在采用相同的移情训练模式结构与内容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方式略有不同。研究结果得出:1.移情训练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两种情境下的分享行为差异不显着,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显着高于小班;2.移情训练之后,实验组在两种情境下的分享行为显着高于对照组;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虽整体上高于小班,但小班幼儿的被动分享与中班幼儿基本持平。最后,本研究建议幼儿园教师应以正确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在移情训练中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张玉红[9]2018年在《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是一个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都存在显着限制的弱势群体,其社会融合是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无法回避、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它全方位地触及了学术、实践和政策领域。藉由各种途径大力提升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的“内生力”,既是增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融合的现实需求使然,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培智教育质量提升的时代要求使然。在智力障碍定义和教育的“支持模式”和“生活质量”观导向下,通过发展积极的适应性行为来替代问题行为已成为解决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未来走向。亲社会行为作为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既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良好适应的核心标志之一,可有效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系统探讨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无论是对于丰富、充实社会适应的理论体系,还是对于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融合、提升其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叁个实证研究(五个子研究)系统考察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结构、测评工具、发展特征、影响路径及干预策略和途径。第一个研究包括两个子研究,旨在从现象学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进行描述,子研究一从实证分析的研究取向和原型理论视角出发,同时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探析我国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结构,并编制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测评问卷,子研究二运用子研究一研制的正式问卷进行调查,考察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征;第二个研究也包括两个子研究,旨在从机制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解释,两个子研究均基于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和所构建的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结构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法,采用路径模型技术,探讨学校生态系统中的师生互动子系统和同伴互动子系统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第叁个研究旨在从促进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策略与途径进行探索,具体而言,是根据第一、二部分研究的结果,尝试构建一套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综合干预方案,并通过实验研究检验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构念,包括利他性、遵守规则、遵从习俗、增进关系、维护关系、宜人性和愉悦性七个一阶因子以及利他性、遵规公益性、关系性和特质性四个二阶因子。自编的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2)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内部不同维度得分差异显着,一阶因子中,遵守规则最高,宜人性最低,二阶因子中,遵规公益性最高,特质性最低。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级的増长而逐渐升高,小学低段到初中段是加速期,初中段到高中段是缓冲期;不同性别、障碍类别和程度及学校类型间差异显着:女生高于男生;低功能自闭症显着低于其他各类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一般性智障和智障兼脑瘫之间整体上无显着性差异,但在亲社会行为个别因子上有显着差异,叁类儿童整体高于智障兼其他障碍儿童;轻度优于中度,中度又优于重度;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显着高于培智学校。(3)在师生互动子系统中,环境层面的教师心理资本和教师期望与个体层面的共情均和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呈显着正相关。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内部不同维度差异显着,认知共情低于情感共情。培智教育教师的心理资本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内部发展不平衡,自信得分最高,乐观得分最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教师心理资本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教师心理资本的影响作用必须通过教师期望得以实现的,教师期望和智力障碍儿童共情在教师心理资本与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4)在同伴互动子系统中,环境层面的同伴关系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影响作用显着,被接纳情境下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着高于被排斥和控制情境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个体层面的情绪在同伴关系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个体层面的特质共情在特定情境中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单独的正向预测作用;年级段和障碍程度区组变量差异显着,有必要按照年级段和障碍程度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分组。(5)通过开展基于共情训练的亲社会行为综合干预,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均得到了显着提高。综合干预对智力障碍儿童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不同维度的发展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认知共情水平的提高所需时间较长;综合干预对不同障碍程度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促进作用差异显着,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水平提高最快,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水平也可明显提高,但所需时间较长。总体而言,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基于共情训练的综合干预是可行且有效的。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取向和原型理论的新视角,构建起了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二阶四因子一阶七因子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编制了一套性能良好的适用于我国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量测评工具;深入、细致地描画了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并对其典型特征进行了凝练;初步建构了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学校生态系统影响模型,揭示了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路径;最后,建构起了基于共情训练的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综合干预模式,并检验了其实施效果。本研究不仅为今后开展中国背景下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分析思路,而且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研究工具基础;系列研究的成果既为全面认识、深刻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丰富资料,也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数据,还为针对性地开展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实践、深化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证参考。
陈梅[10]2012年在《傣族、汉族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幼儿交往发展的一种手段。分享与幼儿的年龄、性别、观点采择、移情等个体因素以及分享情境、社会文化、教育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国内外学者对分享的研究也大多致力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但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分享进行比较研究较少涉及,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分享行为研究几乎为零。因此,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心理学实验的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分享发展的异同,并从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出做解释,为培养幼儿的分享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本研究以傣族、汉族4-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实验法开展量化研究,考察幼儿分享观念、“偶得物”和“拥有物”情境下的分享行为发展特点及异同,并进一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比较法从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叁个方面来解释造成分享差异的原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儿童分享行为的建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概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有关儿童分享行为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叁个实验考察了傣族、汉族4-6岁儿童分享观念、“偶得物”情境和“拥有物”情境下的分享行为。第叁部分,主要分析影响儿童分享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两个民族在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学校文化叁方而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对分享结果的影响。第四部分,对上述结论进行总结梳理,结合影响分享行为的文化因素,对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提出建议。总之,与国内外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其一,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少数民族分享行为的发展,从理论上弥补我国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的不足。其二,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民族之间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一致性规律或特殊规律,从跨文化的视角对傣族、汉族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差异做出解释,修正单一民族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理论局限,完善分享行为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 廖全明, 郑涌. 心理科学. 2007
[2]. 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 廖全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04
[3]. 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研究[D]. 刘巍巍.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 小学体育课构建拓展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 熊明亮.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5]. 孝道研究的新视角——分享行为[J]. 赵晓翀, 李祖娴. 改革与开放. 2015
[6]. 审美道德表象训练对小学生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D]. 陈小容. 西南大学. 2007
[7]. 不同气质类型的3-4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同伴关系的移情干预研究[D]. 李木子.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8]. 移情训练对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干预研究[D]. 张勤. 天津师范大学. 2016
[9]. 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D]. 张玉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10]. 傣族、汉族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 陈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亲社会行为论文; 幼儿心理论文; 共情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