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力线理论论文_潘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升力线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升力,理论,螺旋桨,诱导,展弦比,雷诺,法螺。

升力线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潘宇[1](2018)在《近自由表面升力线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升力理论是流体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Prandtl升力线理论的提出极大的促进了当时航空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地效翼船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近自由表面升力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于对地效作用物理机理的探究以及提供简单高效精确的地效翼升力计算方法。在这一背景之下,升力线理论由于物理概念清晰简单,重新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他们将无限流域的升力线理论拓展到了近自由表面,用以计算地效翼升力和水翼升力,并取得了较为精确的计算结果。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近自由表面升力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首先,基于势流理论,本文给出了近自由表面上方定常移动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基于微幅波特点对自由表面边界条件线性化。在此基础之上,推导了近自由表面定常移动点涡的速度势。随后,本文选取最简单的情况,即以单根升力线为例,对近自由表面升力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究。通过理论推导以及对文献中的实验现象的具体分析,本文发现,当升力线靠近自由表面或者地面时,其自由涡不再与附着涡垂直,而是在升力线所在平面内,向外水平偏移一定的角度。本文将这一现象命名为侧洗,这一角度命名为侧洗角,并将形状发生改变的升力线命名为(?)型涡线。接下来,本文推导了侧洗角的计算公式,并将相关文献中数据带入该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侧洗角与涡线环量以及涡线与自由表面之间的距离有关,且其大小和下洗角大小相当。基于侧洗现象,本文给出了近自由表面升力线相应的诱导升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推导了近自由表面上方定常移动的(?)型涡线的格林函数。然后,根据(?)型涡线格林函数,推导了近自由表面(?)型涡线所受的总的升力和诱导升力计算公式,并带入数据进行具体计算。结果发现,一定条件下诱导升力占总升力的2%~5%,因此在利用升力线理论计算地效翼升力时,应当考虑侧洗效应;另一方面,考虑自由表面效应的(?)型涡线产生的诱导升力与其距离自由表面的距离和其自身速度有关,诱导升力将会随着升力线距离自由表面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型涡前进速度的减小而增加。以上研究,都是针对自由表面上方单根涡线展开的。最后,本文提出了近自由表面定常移动升力线的修正理论,并将其用于地效翼升力计算;还对近自由表面升力线理论进行了拓展,使其能够适用于曲翼和掠翼等情况。(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4)

张大千,杨楠[2](2017)在《基于升力线理论的大展弦比机翼静气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展弦比机翼现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应用升力线理论得到一种计算大展弦比直机翼气弹扭转角度方法。首先,利用升力线理论计算升力沿机翼展向的分布规律;根据力矩平衡方程得到机翼的弹性扭转角。算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7年01期)

侯奕,孙江龙,吕续舰[3](2014)在《螺旋桨环流理论(升力线理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应用Morgan关于近似法的理论与Lerbs关于精确法的理论进行螺旋桨环流理论(升力线理论)设计,并将用2种方法分别计算得到的切向和轴向诱导速度、环量分布和升长系数进行对比。由计算结果得知二者相当接近,因而实际应用中在螺旋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使用近似法较为简便地进行估计。(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梁辉,宗智,邹丽,周力[4](2013)在《叁维近自由表面水翼升力线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将普朗特的升力线理论扩展到自由表面下的叁维水翼升力分析问题。二维水翼升力计算采用奇点分布法,叁维水翼升力采用普朗特的马蹄涡迭加法,得到了叁维水翼升力线计算理论。并且都考虑了自由表面的影响。在算例中,针对不同的潜深和翼弦长度,给出了升力系数和潜深弗汝德数的关系。其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所给的结果相比吻合得很好。(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3年08期)

乔宇航,马东立,邓小刚[5](2013)在《基于升力线理论的机翼几何扭转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机设计对于减小诱导阻力的需求,结合升力线理论中叁维机翼诱导阻力的相关研究,提出机翼的几何扭转设计方法.此设计方法以总升力、机翼平面形状、翼型气动特性为输入参数,以机翼的几何扭转为输出.在低速情况下,利用此方法得到的机翼具有椭圆形升力分布,从而具有最小的诱导阻力.采用远场法计算诱导阻力,应用参数化方法和CATIA实现机翼的自动生成,应用网格生成工具ICEM的脚本语言实现气动网格自动生成,应用MATLAB的符号运算功能编制程序.该设计方法适用于低速有粘流中平直翼的几何扭转设计,算例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机翼展向升力分布为椭圆,并能有效降低机翼的诱导阻力.(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梁辉,宗智[6](2011)在《叁维水翼升力线理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randtl’s lifting line theory was generalized to the lifting problem of a three-dimensional hydrofoil in the presence of a free surface. Similar to the classical lifting theory, the singularity distribution method was utilized to solve two-dimensional lifting problems for the hydrofoil beneath the free surface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and a lifting line theory was developed to correct three-dimensional effects of the hydrofoil with a large aspect ratio. Differing from the classical lifting theory, the main focus was on find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Green function of the free surface induced by the steady motion of a system of horseshoe vortices under the free surface.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s were given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t coefficient and submergence Froude numbers for 2-D and 3-D hydrofoils. If the submergence Froude number is small free surface effect will be significant registered as the increase of lift coefficient. The validity of these approaches was examin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other method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期刊2011年02期)

杨琼方,王永生,黄斌,刘登成[7](2011)在《融合升力线理论和雷诺时均模拟在螺旋桨设计和水动力性能预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时采用Lerbs非最优螺旋桨理论和Epps最佳环量分布理论,将螺旋桨升力线方法由初始设计应用扩展到敝水性能预报,对DTMB 4119、4381、4382和4497这4个螺旋桨的敞水性能曲线进行了预报分析.针对升力线方法在中度负载区间的适用限制和无法在黏性流场中考虑桨叶空化性能的缺陷,进一步将Epps方法与雷诺时均(RANS)模拟相结合,可明显提高低、高负载区间的敞水性能预报精度.Epps方法预报精度要高于Lerbs方法,能够满足工程初始分析需求.随着远离设计工况点(低、高进速系数)其预报误差变大,桨叶侧斜程度和纵倾存在也会增大预报误差.RANS模拟时桨叶切面型值由升力线方法提供,桨叶几何和六面体网格划分均采用程式化操作实现.在分析网格因素影响后,所得推力和力矩系数以及压力系数分布均匀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在RANS模拟中加入混合物均相流空化模型后,可定量得出桨叶梢涡涡束在一定距离内的螺旋轨迹.结合桨叶最大负载截面的空化斗性能和梢涡涡束最小压力点幅值,可相对判定桨叶空化性能.构建了基于水动力性能评价的螺旋桨参数化设计和非空化与空化性能预报的数值平台.(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陈泽民,潘杰元,吴礼义[8](1994)在《螺旋桨升力线理论的匹配渐近展开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固连于螺旋桨桨叶的非惯性坐标系中,对大展弦比叶片的螺旋奖建立了升力线模型。在匹配渐近展开法分析中引入一假想速度位,导出固连坐标系中的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和Bernoulli方程。由匹配渐近展开法的分析表明,在螺旋桨的进距比不是太小的情况下,螺旋桨的升力线理论在固连于螺旋桨桨叶的非惯性坐标系中仍然成立。(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1994年05期)

黄胜,黄俊利,杨毅敏,马文彬[9](1991)在《船舶螺旋桨非线性升力线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船舶螺旋桨非线性升力线理论,考虑了自由涡径向收缩及水动力螺距角沿尾流变化对诱导速度计算的影响,从而对传统的升力线理论进行了改进,与实验图谱比较,该方法预报螺旋桨水动力性能计算精度明显提高。对同一设计条件用新的方法设计的螺旋桨比传统升力线方法设计的螺旋桨效率要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张忠业,贾大山[10](1986)在《用升力线理论预报螺旋桨性能和桨叶表面压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准定常升力线理论方法计算船舶螺旋桨在船后运转特性.计算中考虑了升 力面影响及粘性对零升力角、升力曲线斜率的修正。用本文所提供的程序对B系列, MAU系列桨敞水性征曲线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试验值吻合甚好。(本文来源于《大连工学院学报》期刊1986年02期)

升力线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展弦比机翼现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应用升力线理论得到一种计算大展弦比直机翼气弹扭转角度方法。首先,利用升力线理论计算升力沿机翼展向的分布规律;根据力矩平衡方程得到机翼的弹性扭转角。算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升力线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潘宇.近自由表面升力线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张大千,杨楠.基于升力线理论的大展弦比机翼静气弹分析[J].科技风.2017

[3].侯奕,孙江龙,吕续舰.螺旋桨环流理论(升力线理论)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4

[4].梁辉,宗智,邹丽,周力.叁维近自由表面水翼升力线理论[J].船舶力学.2013

[5].乔宇航,马东立,邓小刚.基于升力线理论的机翼几何扭转设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

[6].梁辉,宗智.叁维水翼升力线理论(英文)[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1

[7].杨琼方,王永生,黄斌,刘登成.融合升力线理论和雷诺时均模拟在螺旋桨设计和水动力性能预报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

[8].陈泽民,潘杰元,吴礼义.螺旋桨升力线理论的匹配渐近展开法分析[J].航空学报.1994

[9].黄胜,黄俊利,杨毅敏,马文彬.船舶螺旋桨非线性升力线理论研究[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91

[10].张忠业,贾大山.用升力线理论预报螺旋桨性能和桨叶表面压力分布[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6

论文知识图

设计DTMB 4119螺旋桨的敞水性能升敞水性能升力线理论预报联结翼布局模型螺旋桨升力线理论5 转矩系数曲线螺旋桨旋转示意图

标签:;  ;  ;  ;  ;  ;  ;  

升力线理论论文_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