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味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味,对等,文本,意义,理论,红楼梦,状语。
意味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李木子[1](2019)在《《校园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相关问题的预防:这些证据真正意味了什么?》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时代是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心理健康的特殊时期。无论是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教学形式,都会给新时代的学生带来福祉。因此教育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提高,各种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其中教育类文本的翻译对于促进教育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鉴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乃至全球翻译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分析了《提高校园内心理健康水平和相关问题的预防:这些证据真正意味了什么?》的内容以及其特点并对该文章进行了英汉翻译,结合不同的翻译方法及策略,寻找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撰写了这篇翻译实践报告以探讨教育类文本翻译的基本形式和要点。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目的的主要介绍。第二部分是翻译理论的选择和介绍即功能对等理论的梳理和指导意义。第叁部分是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和文本分析。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结合理论对翻译中存在的教育学术语和不同词性的翻译问题,以及疏导学生心理健康中干预措施的探索。就教育学术语的翻译,主要考虑其翻译目的,语境,目标读者等因素,先分析词语本身的直接意思,再通过文章语境分析在源文本的含义,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障碍,使得目标读者与源文本读者有相同的阅读感受。不同词性的单词的翻译主要是努力挖掘无论是简单句还是长难句的深层意思,进而达到较高的翻译效果。最终,笔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解决了很多难题。(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朱俐俐[2](2018)在《意蕴、意义与意味之辨——论苏珊·朗格表现理论的“意蕴”说兼翻译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蕴是朗格的表现理论所强调的关键概念之一,与意义、意味的含义和特征不同。朗格讨论的意义是一个语义学范畴内的概念,具有语言学背景。意味则是从贝尔沿用的概念,朗格将其看作一种动态形式的原则。从贝尔到朗格,对意味的定义都处于悬置状态。艺术作品具有意蕴,这种意蕴可被传达,是作品自身具有的特质,不在作品之外,不可分裂也不可被割除。作品的意蕴是一种生命意蕴,与生命体的特征相似。将这叁个术语翻译为中文时,分别译为意义、意味、意蕴相较而言比较合适。(本文来源于《外国美学》期刊2018年01期)
温亚楠[3](2017)在《味同嚼蜡还是意味深长——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它对于翻译研究所做出了贡献,对语言习得具有指导性意义,最后提出语言学翻译理论有它本身的特点和缺陷,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和文化因素是并重的。(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7年16期)
张媛[4](2014)在《《傲慢与偏见》中幽默意味的翻译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对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傲慢与偏见》当中的幽默意味如何透过翻译进行表现予以分析。首先是对《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作品及其翻译概况进行简单的叙述,随后从叁个方面,即其半文半白的文化错位幽默感、讽刺性语言当中所表现出的幽默感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当中所投射出的幽默感进行分析,并且联系了各个不同的《傲慢与偏见》的中文翻译版本进行比较,从而对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在翻译视角下所呈现的幽默意味做出全面的剖析。(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4年24期)
黄静[5](2013)在《以《五羊岭的万花筒》翻译为例看“译意”与“意味”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翻译是复杂的,仅仅语言上的变更已经不能满足文学翻译的要求,译者还必须根据原文的要求,在多方考虑与综合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因此,文学翻译可以被称为一种艺术。金岳霖先生在《知识论》中专题讨论了语言与翻译,在探讨翻译时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译意与译味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道路,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与争论,对于翻译实践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对于文学翻译更是益处颇多,对于文学翻译的再创造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短篇小说《五羊岭的万花筒》翻译为例,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意与译味策略的使用以及二者相互问的关系,并讨论了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得与失。(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5-28)
王丹阳[6](2005)在《“痴”之迻译:被消解了的神情意味——文学翻译中的文本解读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的文本解读是产生合格译本的前提。“痴”是《红楼梦》一书的一个关键词,译者在处理原着中反复出现的“痴”字时,需要深入剖析各处的具体用意,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本意。本文拟结合实例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痴”的传译,探讨某些译法的意义流失问题及可能的补偿办法。(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张幼军[7](2005)在《“意味翻译”探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阐释学家赫施提出,文本解释有“意义”与“意味”的区分。我们认为, 对“意义”与“意味”的翻译可分别称之为“意义翻译”与“意味翻译”。造成“意味翻译”的动因有很多,主要有文化差异、个人气质、阐释学倾向等多方面影响。(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黎定平[8](2000)在《诗歌翻译的意味与意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把诗歌翻译看成是一种语义对等、信息同一的媒体符号对另一语言符号的文本阐释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翻译观。诗歌翻译标准是由诗的意向结构中的意蕴与审美价值所决定的。至近而意远 ,意境成了诗歌翻译的灵魂。境生于象外 ,使象与象之间互相规范涵盖 ,互相融通生发并超越自身的限定性而获本真的生命。这一本真生命之象流光溢彩 ,“意味生”而“神境出” ,无画处皆成妙境。(本文来源于《广西师院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马晓琴[9](1996)在《谈“含有状语意味的定语从句”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限制性或限制性的定语从句中.只要含有状语意味,一般均可用状语化进行汉译。(本文来源于《淮阴师专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意味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意蕴是朗格的表现理论所强调的关键概念之一,与意义、意味的含义和特征不同。朗格讨论的意义是一个语义学范畴内的概念,具有语言学背景。意味则是从贝尔沿用的概念,朗格将其看作一种动态形式的原则。从贝尔到朗格,对意味的定义都处于悬置状态。艺术作品具有意蕴,这种意蕴可被传达,是作品自身具有的特质,不在作品之外,不可分裂也不可被割除。作品的意蕴是一种生命意蕴,与生命体的特征相似。将这叁个术语翻译为中文时,分别译为意义、意味、意蕴相较而言比较合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味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李木子.《校园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相关问题的预防:这些证据真正意味了什么?》翻译实践报告[D].天津理工大学.2019
[2].朱俐俐.意蕴、意义与意味之辨——论苏珊·朗格表现理论的“意蕴”说兼翻译问题[J].外国美学.2018
[3].温亚楠.味同嚼蜡还是意味深长——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述评[J].海外英语.2017
[4].张媛.《傲慢与偏见》中幽默意味的翻译特色[J].芒种.2014
[5].黄静.以《五羊岭的万花筒》翻译为例看“译意”与“意味”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3
[6].王丹阳.“痴”之迻译:被消解了的神情意味——文学翻译中的文本解读个案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7].张幼军.“意味翻译”探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8].黎定平.诗歌翻译的意味与意境[J].广西师院学报.2000
[9].马晓琴.谈“含有状语意味的定语从句”的翻译[J].淮阴师专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