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鉴定论文_柳斌,任红剑,李美荣,贾冰玉,黄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染色体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染色体,小麦,抽穗期,基因组,显性,水稻,片段。

染色体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柳斌,任红剑,李美荣,贾冰玉,黄华[1](2019)在《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槭树染色体倍性的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系号的槭树植物DNA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建立一套快速、简易的鉴定槭树科植物倍性的方法。以叁角枫、元宝枫等槭树类植物的叶片为材料,选取最优鉴定叶片的部位,获取最优的裂解液配方等。同时结合形态测量对4种槭树品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嫩叶的叶尖是最优检测时间和位置;最优裂解液是0.1 mol/L的柠檬酸和0.5%的吐温20制成的混合液取200ul,再加入0.4 mol/L的磷酸氢二钠600ul。经检测分析后得到,具体活细胞所占比例的关系是:叁角枫1号<叁角枫2号<元宝枫A号<元宝枫F号;DNA含量方面,两个叁角枫品系大于两元宝枫品系。形态学比较结果上叁角枫1号枝干高大挺拔,叶片肥厚宽大,与其他3个品系的槭树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胡鑫,缪娜娜,戎均康[2](2019)在《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材料CASL3AL的染色体鉴定及抽穗期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抽穗期是小麦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它对于小麦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抽穗期是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前提,因此挖掘抽穗期基因可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指导。野生二粒小麦TTD140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早熟等优良性状。CASL3AL是以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为背景的3A染色体长臂被TTD140替换材料。多年多点试验表明正常秋播条件下CASL3AL比CS早熟8-10天,CASL3AL上至少以一个控制早熟的位点影响着小麦的生育期。【材料与方法】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置换材料CASL3AL和CS,以及和两者杂交所得的F_2群体及其衍生F_(2:3)株系。【结果与分析】CASL3AL的3A染色体上多态性SSR标记和转录组获得的相对CS的SNP数据表明,CASL3AL的110-750Mb之间被TTD3A染色体所置换;对CASL3AL和CS进行春化处理,结果发现春化对CASL3AL的抽穗期影响最显着;在长日照(16h light/8h dark)环境中,小麦未春化条件下,CASL3AL比CS早熟9.5天,春化20天条件下早熟35天,而春化30天后早熟8.5天;在长日照条件下观察CASL3AL和CS的幼穗分化进程,CASL3AL的幼穗发育比CS快,幼穗分化的二棱期的发育关键转折点,春化后的CASL3AL更早通过二棱期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抽穗期;利用CASL3AL和CS杂交获得2个F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两个由33个SSR标记组成3A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对抽穗期进行QTL定位,在两个群体种共定位到一个QTL位于标记barc324-P1381之间,在温室中利用96个F2群体定位到另一个QTL,位于标记P1590-P1601之间,叁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5.47%-15.17%,该QTL位点仍需进一步验证;利用CASL3AL幼穗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在大田QTL定位区段有十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一个候选基因TraesCS3A01G284400为MADS-box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调控开花时间。【结论】抽穗期是小麦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合适的抽穗期关乎小麦的产量,所以有必要深入挖掘与抽穗期相关的基因并应用到育种中,以满足生产需求。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数据结合SNP分析技术鉴定CASL3AL染色体组成,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鉴定小麦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材料的染色体组成的方法。利用(CASL3AL×CS) F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进行抽穗期QTL初定位,在大田中检测到一个稳定的QTL,位于标记barc324-P1381之间,为后续精细定位和基因克隆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缪娜娜,丁明全,杨思晴,戎均康[3](2019)在《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鉴定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染色体组成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快速鉴定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用3个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为背景的野生二粒小麦(TTD140)染色体臂置换系(chromosome arm substitution line,CASL)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结合SNP分析,获得纯合的SNP,用于鉴定CASL材料中TTD140的置换区段。结果发现,CASL3AL的SNP主要分布在染色体3A的108~750 Mb区段;CASL7BS的SNP分布于染色体7B的0~536 Mb和5A的22~482 Mb区段;CASL4AL的SNP分布比较复杂,除集中在4A的40~745 Mb、7B的0~570 Mb以及5B的410~675 Mb外,还在1A、2A、3A、7A、2B、2D、5D、6D和7D染色体上成簇分布,表明该材料除在预期的染色体4A上保留TTD140的大片段外,还在其他染色体上残留许多TTD140小片段。通过97对多态性SSR标记验证CASL3AL的染色体组成,发现84对标记能检测到TTD带型,其分布范围与转录组数据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对SNP富集区域的320 bp 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CASL3AL与CS之间存在7个SNP位点,但与TTD140以及Zavitan参考序列一致。因此,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够有效鉴定小麦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材料的染色体组成,且比传统的分子标记技术准确、方便、快捷。(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大川,汪会,马福盈,杜婕,张佳宇[4](2020)在《增加穗粒数的水稻染色体代换系Z747鉴定及相关性状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加穗粒数对水稻高产品种培育至关重要。其遗传基础复杂,由多基因控制。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可以将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分解,因而是理想的遗传研究材料。本研究通过高代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鉴定了一个以日本晴为受体、西恢18为供体亲本的、含有15个代换片段的增加穗粒数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747,平均代换长度为4.49 Mb。与受体日本晴相比, Z747的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长和粒长显着增加,粒宽显着变窄、结实率显着降低,但结实率仍为81%。进一步以日本晴和Z747杂交构建的次级F2群体鉴定出46个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水稻1号、2号、3号、5号、6号、9号、11号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qGPP12、qPH-3-1、qPH-3-2等12个QTL可能与已克隆的基因等位, qSPP9等34个可能是新鉴定的QTL。Z747的每穗总粒数由2个具有增加粒数效应的QTL (qSPP3和qSPP5)和1个具有减少粒数效应的QTL (qSPP9)控制。研究结果对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有利基因的单片段代换系培育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20年01期)

汤苏珍,李菁蒴,刘雅宁,刘孝文,陈鹏[5](2019)在《目标区域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常染色体显性RP家系致病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以早期的夜盲,随后出现渐进性视野缺损、视网膜色素沉着、视盘呈蜡黄色、视网膜电图呈熄灭型以及中心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致盲性遗传眼病。收集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家系的临床资料,共有11名家庭成员参与研究,其中包括5名患者和6名正常成员,5名患者均符合典型的RP表型。(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单思瑶,未文新,闵晓宇,曹佳佳,姜昊[6](2019)在《小麦4A和5B染色体种子休眠主效位点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收获前遭遇阴雨天气,易感穗发芽,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济麦20/遂宁坨坨麦RIL群体2个世代家系(F2:5,228个家系;F2:6,580个家系)为试验材料,结合2017-2018两个环境下的种子休眠表型,利用亲本间存在多态性的305个SSR标记对控制种子休眠性状的位点进行鉴定,发现4A和5B染色体分别存在一个主效位点QPhs.ahau-4AL和QPhs.ahau-5BL。前人已报道的4AL染色体上的种子休眠基因TaMKK3-A在济麦20和遂宁坨坨麦两个亲本间无序列差异,推测该位点为新主效位点。此外,QPhs.ahau-5BL位点目前仍无相关候选基因报道。进一步利用小麦660KSNP芯片对上述群体进行BSA分析,目前已将QPhs.ahau-4AL和QPhs.ahau-5BL分别定位于1.3Mb和4.12Mb物理区间。进一步结合BSR-seq分析,在QPhs.ahau-5BL区段内注释到3个富集SNP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候选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李景辉,樊超凤,张明虎,温绍哲,田帅[7](2019)在《BSA和QTL分析在4B染色体上鉴定到一个控制小麦有效穗数的稳定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PSN)是小麦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为了探究其遗传基础,我们利用在正常播量条件下有效穗数存在显着差异的2个小麦品系高5 (亩成穗25-30万)和农大5224 (亩成穗50-55万)构建了包含349个F_(2:3)家系和186个重组自交系的分离群体,对有效穗数进行QTL分析。利用遗传模型预测软件SEA1.0版本对3个环境中F2:3家系的表型数据分析发现,该性状符合1MG-AD (E2)或2MG-AD (E1,E3)模型。因此,采用BSA策略,利用小麦90K和660K芯片对极端个体的DNA混池分析发现,差异SNP主要集中在4BS上。在此基础上,利用参考基因组中国春的序列信息,开发多态性标记,将控制该性状的QTL (QPsn.cau-4B)初步定位在4BS的24.91-46.23Mb区段。之后,利用90K芯片对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基因分型,构建了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QTL分析发现,在3个环境下均检测到1个稳定的控制有效穗数的QTL,位于4BS上28.71-31.87Mb的物理区间内,能够解释36.05%-55.63%的表型变异,进一步验证了BSA的定位结果。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数量性状时,可首先预测目标性状的遗传模型,如果存在主效基因,可直接利用BSA策略开展QTL定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徐世锐,姜博,吉夏杰,匡紫垣,韩海明[8](2019)在《小麦-冰草2P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冰草携带高产、抗病、抗逆等多个性状的优异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通过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技术诱导异源易位系是将野生近缘植物优异基因导入小麦进行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冰草的2P染色体携带抗白粉病、抗叶锈病和株型紧凑、旗叶上挺等优异基因。本研究利用电离辐射和ph1b突变体诱导小麦-冰草2P较大片段染色体易位材料,对诱导后代植株进行2P长臂不同区段特异分子标记鉴定,获得在不同目标区段内特异分子标记发生变化的单株100余株。对其中部分单株进行GISH-FISH鉴定,表明有8份材料为新的小麦-冰草2P小片段染色体易位,上述结果为分析异源易位片段的遗传效应及新基因发掘与利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韩海明,亓凯,马新媛,刘伟华,张锦鹏[9](2019)在《利用FISH鉴定冰草和小麦-冰草衍生系中的P基因组染色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冰草(P基因组)不仅作为优良牧草广泛种植,又可作为小麦改良的优良供体。随着基因组学和FISH技术的发展,可鉴定植物染色体的探针不断出现,而冰草染色体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冰草重复序列pAcTRT1和pAcpCR2为探针对二倍体冰草Z1842进行了染色体识别,并绘制了冰草染色体模式图。结果显示在Z1842不同植株间和植株内均存在染色体结构多态性现象。我们利用pAcTRT1和pAcpCR2这两个探针对14小麦-冰草附加系进行了鉴定并将其按所含P染色体的信号分布分为4类,同时还对3个含有多条P染色体的小麦-冰草衍生系进行了鉴定。二倍体冰草染色体的顺序排列按照这17个已知同源群归属的小麦-冰草衍生系中的P染色体与二倍体冰草染色体的对应关系确立。这两个探针同样可以有效鉴定四倍体冰草的所有染色体。同时对两个不同来源的四倍体冰草进行染色体结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染色体结构差异类似于二倍体冰草不同单株间的差异。总之,这些结果为冰草的染色体鉴定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沈银花[10](2019)在《叁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痉挛性截瘫家系致病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s,HSPs)是一种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的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双下肢进行性截瘫、肌张力增高和剪刀步态。迄今为止,已定位78个遗传位点,克隆64个致病基因。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痉挛性截瘫中痉挛性截瘫类型4(Spastic paraplegia type 4,SPG4)最为常见,约占40%。SPAST是SPG4致病基因,该基因编码spastin蛋白发挥微管切割作用,长微管切割成小片段后参与膜性细胞器合成、囊泡运输和神经元轴突伸长等功能。本课题组收集来自河南省叁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痉挛性截瘫家系。叁个家系患者均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亢进、剪刀步态,且并未伴随其他疾病,临床特征表明叁个家系患者均为单纯型痉挛性截瘫。通过致病基因连锁分析发现叁个家系患者均与微卫星标记D2S367紧密连锁,且该位点上游2.05 Mb处存在一个已知的SPG4致病基因SPAST。随后对家系先证者SPAST 17个外显子及其内含子交界处进行Sanger测序,在该基因6号外显子处发现一个新的重复突变(c.985dupA)。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技术对家系成员和100例正常人进行突变验证,发现患者均存在SPAST c.985dupA突变,而正常人未携带。该突变导致第329位编码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发生改变(Met329Asn),并在突变位点后第3位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产生约36kDa的截短spastin蛋白(p.Met329Asnfs*3)。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截短spast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进一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截短spastin蛋白与细胞中的微管均匀分布于核周围,形成环状;而野生型spastin蛋白及其细胞中的微管呈散点状分布于核周围和细胞质中。由该结果提示截短spastin蛋白可能丧失微管切割功能,未能将长微管切割成短片段进而无法参与细胞质中膜性细胞器再生、囊泡运输和神经元轴突伸长等,最终使轴突神经元等细胞变性死亡,导致痉挛性截瘫疾病的发生。该研究不仅拓宽SPAST基因突变谱,同时也为该疾病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和产前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8-01)

染色体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抽穗期是小麦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它对于小麦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抽穗期是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前提,因此挖掘抽穗期基因可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指导。野生二粒小麦TTD140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早熟等优良性状。CASL3AL是以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为背景的3A染色体长臂被TTD140替换材料。多年多点试验表明正常秋播条件下CASL3AL比CS早熟8-10天,CASL3AL上至少以一个控制早熟的位点影响着小麦的生育期。【材料与方法】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置换材料CASL3AL和CS,以及和两者杂交所得的F_2群体及其衍生F_(2:3)株系。【结果与分析】CASL3AL的3A染色体上多态性SSR标记和转录组获得的相对CS的SNP数据表明,CASL3AL的110-750Mb之间被TTD3A染色体所置换;对CASL3AL和CS进行春化处理,结果发现春化对CASL3AL的抽穗期影响最显着;在长日照(16h light/8h dark)环境中,小麦未春化条件下,CASL3AL比CS早熟9.5天,春化20天条件下早熟35天,而春化30天后早熟8.5天;在长日照条件下观察CASL3AL和CS的幼穗分化进程,CASL3AL的幼穗发育比CS快,幼穗分化的二棱期的发育关键转折点,春化后的CASL3AL更早通过二棱期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抽穗期;利用CASL3AL和CS杂交获得2个F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两个由33个SSR标记组成3A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对抽穗期进行QTL定位,在两个群体种共定位到一个QTL位于标记barc324-P1381之间,在温室中利用96个F2群体定位到另一个QTL,位于标记P1590-P1601之间,叁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5.47%-15.17%,该QTL位点仍需进一步验证;利用CASL3AL幼穗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在大田QTL定位区段有十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一个候选基因TraesCS3A01G284400为MADS-box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调控开花时间。【结论】抽穗期是小麦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合适的抽穗期关乎小麦的产量,所以有必要深入挖掘与抽穗期相关的基因并应用到育种中,以满足生产需求。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数据结合SNP分析技术鉴定CASL3AL染色体组成,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鉴定小麦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材料的染色体组成的方法。利用(CASL3AL×CS) F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进行抽穗期QTL初定位,在大田中检测到一个稳定的QTL,位于标记barc324-P1381之间,为后续精细定位和基因克隆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染色体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柳斌,任红剑,李美荣,贾冰玉,黄华.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槭树染色体倍性的方法探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9

[2].胡鑫,缪娜娜,戎均康.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材料CASL3AL的染色体鉴定及抽穗期QTL定位[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缪娜娜,丁明全,杨思晴,戎均康.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鉴定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染色体组成上的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19

[4].王大川,汪会,马福盈,杜婕,张佳宇.增加穗粒数的水稻染色体代换系Z747鉴定及相关性状QTL定位[J].作物学报.2020

[5].汤苏珍,李菁蒴,刘雅宁,刘孝文,陈鹏.目标区域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常染色体显性RP家系致病基因[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6].单思瑶,未文新,闵晓宇,曹佳佳,姜昊.小麦4A和5B染色体种子休眠主效位点鉴定[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7].李景辉,樊超凤,张明虎,温绍哲,田帅.BSA和QTL分析在4B染色体上鉴定到一个控制小麦有效穗数的稳定位点[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8].徐世锐,姜博,吉夏杰,匡紫垣,韩海明.小麦-冰草2P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9].韩海明,亓凯,马新媛,刘伟华,张锦鹏.利用FISH鉴定冰草和小麦-冰草衍生系中的P基因组染色体[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10].沈银花.叁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痉挛性截瘫家系致病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亲本及LF/MY11杂交F3代部分类型的穗...普通显微镜检测杂交瘤细胞株CMA1染色...细胞学分析引物的PCR扩增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杂交瘤细胞染色体鉴定(100×)根尖染色体计数鉴定说明:A分离出的二倍...

标签:;  ;  ;  ;  ;  ;  ;  

染色体鉴定论文_柳斌,任红剑,李美荣,贾冰玉,黄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