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钢医院妇产科云南安宁650302
【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重要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产科在2015年4月—6月收治的119例产妇与同年7月—9月的13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后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产后的乳房肿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是6.72%,观察组是0.72%,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产后1d与产后2d,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分别是(0.14±0.04)分、(2.99±0.24)分,对照组分别是(0.15±0.05)分、(2.58±0.35)分,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产后3d、产后4d,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分别是(2.54±0.44)分、(0.34±0.31)分,对照组分别是(3.54±0.74)分、(2.35±0.75)分,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应用效果极为理想,既能够有效减少产后乳房肿胀的发生,又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产妇的乳房疼痛程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应用效果
产后乳房肿胀[1]属于产科临床中多发的一种症状,属母乳喂养过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问题,一旦乳房肿胀的护理不当,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仅会导致产妇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会造成产妇的乳汁分泌量较少,减少母乳喂养率。产后乳房肿胀主要是指产妇的乳房组织受到乳汁分泌的影响,导致乳汁进入产妇乳腺,且乳房淋巴供应与间质血液明显增加会导致硬块、水肿等现象的出现,从而导致产后乳房肿胀的发生[2-3]。在乳房肿胀产后防治中多选择按摩、智能生物波、红外光辅助治疗、中药治疗、药物外敷以及早吸吮、挤奶、按摩、热敷等护理干预等,能够有效减少产后乳房肿胀的发生,疏导产妇的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产妇的产后护理满意度。笔者以2015年4月—6月与同年7月—9月来我院产科分娩的25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产后乳房肿胀护理干预实施时间为分组标准,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以统计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重要应用,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一般资料为我院产科于2015年4月—9月诊治的257例产妇,根据产后乳房肿胀护理干预时间为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介于20岁—43岁之间,平均是(29.7±3.3)岁,包括26例剖宫产,93例阴道分娩;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高是45岁,最低是19岁,平均是(30.2±2.8)岁,包括45例剖宫产,93例阴道分娩,把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仅实施正常哺乳;观察组患者针对产后乳房肿胀实施护理干预,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传授产妇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并于哺乳前通过35—40℃的热毛巾对产妇双侧的乳房进行热敷5min,并随意抖动乳房,注意动作的轻柔性,沿产妇乳腺管走向的顺序,利用食指、拇指与中指等手指的指腹实施按摩,并旋转按摩患者乳晕,每间隔2—3h哺乳一次新生儿,若母婴分离则利用人工挤乳和吸奶器进行吸乳。
1.3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产后的乳房肿胀发生率与乳房胀痛程度。
1.4疗效判定标准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产妇的产后乳房肿胀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疼痛强烈且难以忍受,为7—10分;能够忍受疼痛,但影响产妇睡眠,为4—6分;疼痛轻微,为1—3分;无疼痛,为0分。
1.5统计学处理利用版本是SPSS13.0的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表示分别利用()、%,并分别完成t、X²检验,P<0.05说明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在本次探究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的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是6.72%(8/119),观察组是0.72%(1/138),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2.2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产后4d乳房肿胀疼痛评分产后1d与产后2d,两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产后3d、产后4d,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详细情况见表一:
3讨论
3.1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
3.1.1产妇自身原因受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青春期时,产妇较为害羞,过度束缚发育中的乳房,对乳房的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限制乳腺的发育,严重时会导致乳腺管畸形,乳头发育不良(过大、内陷或是过小)妨碍产妇哺乳,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较高;产妇缺乏专业知识,普遍将乳房肿胀的原因归咎为乳汁分泌过量,大量积聚在乳管中引发,因此为了减轻肿胀程度,过度使用吸奶器或者是挤奶用力过度,均会影响产妇乳房部位的血液循环,对乳汁的分泌与排出产生不良影响;产后,产妇的进补不当,导致营养过剩,乳汁分泌过量,无法及时排出,积聚在产妇乳管中,导致乳房肿胀的发生。
3.1.2护理人员原因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不全,未及时开展健康教育,且患者未能够按需哺乳,交接班不完善,未能够指导产妇进行早吸吮、早开奶等,均会导致产后乳房肿胀的发生。
3.2产妇产后护理干预
3.2.1产后泌乳护理产后乳房肿胀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产妇乳腺导管的通畅性,大大降低产妇的乳房疼痛感。产后第1d,产妇体内的催乳素较少,因此乳汁分泌较少,乳房按摩能够为乳汁的分泌提供良好的条件,减轻产妇乳房的肿胀程度,避免乳汁的淤积。
3.2.2产后乳房肿胀护理产后产妇出现乳房肿胀,应做好乳房局部护理,切不可推挤、揉挤乳房,以防感染的发生;给予产妇温毛巾进行冷敷,以有效缓解产妇的临床症状,降低产妇的乳房疼痛感。若是产妇乳房肿块增大直至布满产妇乳房的话,需给予产妇热敷,并与吸奶器交替使用,以将分泌过量的乳汁吸出。
3.2.3产后宣教护理人员指导产妇的母乳喂养姿势,严格遵守三贴,保证胸贴胸、腹贴腹、下额贴乳房,在新生儿吸空产妇乳房后,再换另一侧,若乳汁足够新生儿吸不空的话,及时通过家属帮助其挤空或者是吸奶器吸净。且产妇需按需哺乳,每间隔2h—3h哺乳一次,若是新生儿在睡眠的话,需叫醒进行哺乳,以保证新生儿喂养重组,避免新生儿黄疸与低血糖的发生,防止乳汁淤积导致乳房肿胀的发生。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257例产妇,分为两组实施探究活动,观察组患者的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产后1d与产后2d,两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产后3d、产后4d,观察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乳房肿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而且能够及时减轻产妇的乳房疼痛程度,有效缓解产妇的临床症状,提高母乳喂养率,增强母婴感情,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英.产后乳房肿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4214-4215.
[2]罗琳雪,韦桂源,黄凤形等.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97-499.
[3]梁雪珍.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对预防产后乳房肿胀的作用评价[J].右江医学,2013,41(3):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