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7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78例临床分析

王春香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406例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检测出低血糖患儿78例,总发生率19.2%。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26例(33.3%),围产期窒息18例(23.1%),感染12例(15.3%),糖尿病母亲患儿8例(10.2%),喂养困难12例(15.3%),溶血性黄疸2例(2.5%)。结论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窒息、严重感染、糖尿病母亲患儿、喂养困难等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应监测血糖,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避免低血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同时,护理对本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临床分析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205-02

新生儿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围产期窒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糖尿病母亲巨大儿、感染、溶血、喂养不当等患儿的常见并发症。因症状多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常易漏诊、误诊。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我科对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本科住院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406例进行血糖监测,共检出78例低血糖。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住院的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产期窒息、严重感染、糖尿病母亲患儿、溶血等406例低血糖高危儿进行血糖监测。检出低血糖78例(19.2%)。男45例,女33例;出生体重<2500g25例(32.1%),≥2500g53例(67.9%);胎龄<37周21例(26.9%),≥37周56例(73.1%)。原发疾病: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26例(33.3%),围产期窒息18例(23%),糖尿病母亲患儿8例(10.2%),严重感染12例(15.3%),喂养困难12例(15.3%),溶血性黄疸2例(2.5%)。

1.2方法:本研究采用微量血糖仪及相关配套试纸(罗氏)进行足跟血采样,并在入院1小时内采集股静脉血检测血糖,依病情动态监测血糖。

1.3诊断标准:不考虑出生体重、胎龄和出身日龄,血糖<2.2mmoL/L为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血糖在2,2~2.6mmoL/L为监测对象①。

1.4临床表现:新生儿低血糖多无症状,部分有症状。轻者表现反应差、嗜睡、吸吮无力、出汗、低体温、呼吸暂停、易激惹;重者表现苍白,或紫绀、震颤、尖叫、肌张力低或抽搐,或出现与原发疾病不相符的症状、体征。本组病例中,无明显症状者48例(61.5%),有症状30例(38.5%)。其中反应差、肌张力低8例,吸吮无力、喂养困难12例,多汗、低体温3例,阵发性紫绀、呼吸暂停3例,易激惹4例,震颤3例,惊颤1例。

1.5治疗: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对症支持。②尽早经口喂10%葡萄糖及奶,缩短喂养间隔时间为q1h~q2h,30min血糖仍低或不能经口喂食者予10%葡萄糖静推2ml/kg,继以6~8mg/(kg?min)的速度微崩泵注入葡萄糖溶液,同时监测血糖稳定后下调泵速,降低糖浓度。持续或反复发作低血糖,如治疗3天后血糖仍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送松5mg/(kg?d)静滴,血糖正常后48小时停用。激素疗法可持续数日至1周。

1.6护理:新生儿低血糖病情复杂,变化快,要求护士要有高度责任心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做到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诊断,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6.1加强保暖,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0%。体重<2000g的患儿置暖箱内提供中性温度,监测体温变化,维持体温恒定在36.5℃~37℃。

1.6.2合理喂养。静脉输注葡萄糖应用输液泵持续输入,同时监测血糖,随时调整泵速及糖浓度,避免血糖剧烈波动,甚至高血糖而造成新的损伤。

1.6.3新生儿低血糖常发生在出生2小时后,出生在6~12小时,血糖值达最低②。因此,新生儿出生3小时内应完成第一次血糖监测,以后3、6、12、24、48、72h常规测血糖。当血糖不稳定时q1h~q2h测,必要时30min监测。维持血糖水平3.8~7.0mmol/L,血糖稳定48~72小时后停测。

1.6.4由于低血糖患儿免疫力及抵抗力低,易继发感染,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各项治疗、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患儿物品专用,布类物品及奶具高压灭菌。加强皮肤、脐部、臀部及采血部位护理,避免发生感染而加重病情。

2.结果

62例患儿12~24h内血糖恢复正常,13例患儿24~48h血糖恢复正常,2例治疗后血糖反复,经用氢化可的松后在48~72小时内恢复正常,死亡1例,属其他疾病(先天发育异常)。

3.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在高危新生儿中其发生率可达25%~35%。人工喂养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可达高达14%。本组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较足月儿及正常出生体重儿高,还多发生于喂养困难,糖尿病母亲巨大儿等高危儿。新生儿体内糖原主要是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孕37w时,肝糖原才迅速增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足月小样儿难以储存充足糖原,且糖异生和分解功能均差,加上生活力低下,喂养困难摄入不足,皮下脂肪及游离脂肪少,供能底物少,而出生后代谢所需能量相对高,故易发生低血糖;窒息、缺氧、缺血、感染等导致血糖代谢紊乱,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其产能较有氧氧化少,葡萄糖消耗增加,同时患儿摄入少,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导致低血糖;目前,合并糖尿病的产妇越来越多,其所生的巨大儿在胎儿期已经适应了高血糖环境,引起胎儿胰岛素生成增加及胰腺的过度刺激,引起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出生后随着脐带结扎,高血糖来源突然中断,而婴儿仍处于高胰岛素状态而导致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最大危害是造成永久性脑损伤、遗留脑瘫、认知障碍、视觉障碍和枕叶癫痫等后遗症③。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出生3天或更多天内至少一次血糖低于2.6mmol/L就会影响认知发育④。而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特异性不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把握三点:一是高危儿和高危因素的识别与评估,二是对不典型症状的观察和判断,三是加强血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低血糖带来的损伤。治疗新生儿低血糖关键在预防,因此,提倡新生儿出生后1h应开始喂养,可喂母乳、配方奶,也可予10%葡萄糖或混合喂养,病情重哺乳困难的应尽早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一旦发现低血糖,立即纠正,防止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沈晓明主编,儿科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6-137

[2]秦振庭主编,围产期新生儿学[M].北京.能源出版社.2002:162

[3]宿军,王莉,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5):446-451

[4]邵晓梅,新生儿低血糖及低血糖脑损伤.使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6):5-7

标签:;  ;  ;  

新生儿低血糖78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