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用品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研究

日常生活用品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研究

包建惠(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中学312080)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来保障,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科学教学无法离开实验课程资源的支持,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实现科学实验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日常生活用品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例对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科学实验课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初中科学实验课中日常生活用品类资源的教育价值分析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们往往由于经验的作用,存在着“功能固着”的思维习惯。“功能固着”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Duncker.K,1945)提出的,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制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日常生活用品作为一种课程物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潜力非常巨大。因为人们一般对物力资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缺乏深刻的认识,将其作为孤立的事物来认识,如满足于知道某事物的名称,或某种特性,而不是有效地将其纳入科学知识的体系,或者课程内容的体系之中,即各种物力资源的课程属性是不彰显的。应该与具体的课程活动来综合地进行考察,使之在动态中成为课程活动的物质支持,世间的物质资源是在与课程活动发生联系时,才表现出作为课程资源的意义。课程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要朝着物力资源与学科知识的协调统一的方向努力。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用品中去探究认识科学规律,教学过程从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转到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这四维目标上。从日常生活用品出发开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源自生活,可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而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探究的完整性可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时间和学生认知水平等制约因素进行设计,循序渐进,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发展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用科学的观点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的用品,给学生以创造性的激励和启发,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3、指导学生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科学教育应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把基础教育视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建构。

二、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开发主体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智慧,运用有效的策略,才能使这项活动更高效。

首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实验用品

如果没有合适的课程资源,可以由那些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资源代替,课程资源具有替代性。中学科学实验创造技法中的替代法是通过对原型的观察研究,_洞悉其材料结构、工艺造型、功能原理等,在原型的引发下进行创新的一种技法。替代法不是消极的顶替和被动的替换,而是主动、积极地创造。实验替代品的主要特征是:易得、可用、生活比和绿色化。

其次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用品

学校实验室应提供一些常用工具盒,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便利。有些制作精巧的自制教具和创意新颖的实验器具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是可以作为学校的常规仪器保留下来。它们不仅有助于科学实验教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以亲切感和成就感。

再次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改进原实验

教科书上有些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成功率低、实验装置不够简洁、实验操作不够简便、实验原理不够简明、有污染、实验成本过高、存在不安全因素等问题,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改进实验使实验具有“简易性”、“绿色化”、“低成本”等特点。

第三是注重“一物多用”与“多物一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多质性为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提供了条件和思路。“一物多用”是设计实验的一种思维途径,开展一物多用的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实验用品的利用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实验的能力。“多物一用”也是一种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可以达到同样的“作用”,设计实验使学生对“作用”的理解更明了、更清晰。如大气压强的存在就可用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一系列实验来证明。

第四是将废旧生活用品资源化

教师除了应具有课程资源意识外,还应具有课程资源节约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安放一个特殊的“垃圾箱”,即关于科学课程实验课程资源的“百宝箱”,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收集周围生活中实验器材,做一个细心的资料采集员。想扔掉某个生活用品时,可以先思考一下这个物品可不可以用来做科学实验,有哪些实验可以用到这个生活用品,这样实验时需要相关材料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加以利用。

三、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两个实例

从日常生活用品出发以探究性作业和设计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进行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初步实践。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讨论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作业。

实例1:科学调查

科学调查兼具教师影响的指导性与学生参与的主体性的特点,它必须是由学生亲历参与、调查研究、合作讨论、协调完成。在价值取向上,它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体素质发展与个性发展、主体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用品为载体,以研究日常生活用品的科学原理、制造工艺、功能设计、社会效应等为主题,开展科学调查。科学调查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学的方式,隐含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社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用品,适时开展科学调查活动,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亲自参与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类作业的特点是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进行调查,开创学生的潜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通过走访消防部门,查阅书籍、报纸等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灭火方法和常用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如开展“杠杆的原理与不法商贩短斤缺两手法的探究”的科学调查活动,各小组根据杠杆的结构与杠杆的工作原理提出坑骗顾客方法的猜想与假设,同时到农贸市场作杆秤使用的社会调查,根据社会调查的资料,加上自己的感想和建议,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告诫不法商贩并警示老百姓防患于未然。

实例2:科技小制作

科技小制作的很多材料可来源于生活用品,例如透明饮料瓶、刻度尺、木条、木块、硬纸片、铁丝、干电池等。科技小制作主要是进行模仿创新,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又因为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科学知识,用两个纸杯或饮料瓶、棉线或塑料管或金属丝、火柴或吸管等可制成一个“土电话”。在两个纸杯杯底各钻一个小孔,将一根棉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杯底的小孔,再将绳端绕在一根吸管上,并用胶带纸将杯底的吸管粘好,一个“土电话”就制成了。可以选用乒乓球、小木板或泡沫塑料、铁丝、钳子、卡尺、量角器、圆规等进行地球仪的自制。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科学教师拥有课程资源的决策能力,但是教师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去开发利用实验课程资源,而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可以自主判断、开发与利用实验资源的能力。列举的几个探究性作业均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用品,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均能比较自觉地在课外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并较好地完成了实验报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时俱进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使科学教学天地一片宽广,共同期盼在科学实验课程资源领域能够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困惑与希望同在。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刚刚起步,它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参与,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英奇.新课程理念下低成本实验的研讨.物理教学探讨,2004,22(6)

[2]蔡铁权.减文或,姜旭英.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标签:;  ;  ;  

日常生活用品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