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形地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形,分形,岩溶,分析法,理论,算法,海图。
分形地形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晶[1](2018)在《基于逆向数盒子算法的复杂地形分形维数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表面因受到各种因素(如降雨、风、地质构造、人为耕作)的影响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如高山、丘陵、盆地、沟谷,不同的地貌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分形特征。然而,这些复杂的地貌形态无法用欧式几何精确描述。随着分形理论不断发展,分形学在地学领域的研究逐渐丰富,为地貌空间特征的分析和提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分形理论和分形方法自然而然地成为处理这种复杂性特别是涉及空间现象地貌系统的有力工具。DEM和点云数据是目前进行地形、地貌描述的主要数据形式。目前有关DEM分形维度研究的比较多,而对于点云数据的分形维度计算研究仍不够深入。本文分别以蚌埠市(平原)和西安市(山地和混合地形)30个样区的DEM和点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研发分形分析系统软件,研究DEM分维值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索了一种采用逆向数盒子方法来计算DEM和点云数据分形维数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首先,通过分析DEM数据的地形表面分维特征,确定使用一种计算曲线分形维度的计算方法——数盒子算法。常规的数盒子算法是把一幅图像划分成方格网,利用方格覆盖某条曲线,数出曲线通过的方格数,然后不断利用更小的方格重复这个过程。在足够趋近于分形曲线的时候,得到的所通过方格占全部方格比例的下降程度即为分形维度。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处理图像的方法会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且程序实际得到的是图像的像素点矩阵,无法再细分为更小的单元。为此,本提出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采用合并像素点的方式,不断利用更大的方格重复这个过程。在足够趋近于分形曲线的时候,所通过某条曲线的方格占全部方格比例的上升程度即为分形维度。随后,采用同样的原理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形计算。与图像数据是像素矩阵不同,点云数据是数据集合,可以通过提升Row和Column的格网维度,然后对Row、Column和Z数据进行Distinct处理,确保在合并数据的时候,不会导致等高线重合;不断利用更大的方格维度重复这个过程。在足够趋近于分形曲线的时候,所通过某条曲线的方格占全部方格比例的上升程度即为分形维度。最后,通过定义数据采样窗口,计算指定区域的点云数据的算数平均高度、标准差高度等地学指标,分析同一区域的DEM图像和点云数据的分形维度和分形特征,以及分形维度和地学指标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逆向数盒子算法能够很好地处理DEM和点云数据并进行分形维度计算。所设计开发的系统软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应用推广价值。(2)DEM分形维度值大于点云数据分形维度值。DEM图像是点云数据通过内插拟合,再进行分层渲染得到的图像。在进行数盒子计算分形维数的过程中,DEM图像是直接合并像素点,而点云数据则对不同等高线的数据合并进行了控制,导致DEM分形维度值要比相同区域点云数据分形维度值大一个维度。(3)在研究过程中,格网维度的步长变化,以及DEM图像二值化过程中选取的阈值不同,都对分形维度值会产生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参数配置,对于地表形态特征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潘竹炉[2](2018)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水下地形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叁维化是近些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应用。现阶段地形可视化的研究对象还主要集中在陆地地形,对于水下地形的研究很少。论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二维电子海图中离散水深数据通过分形曲面插值算法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通过叁维地形建模最终实现海底地形的叁维可视化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唐正霞,刘学录[3](2017)在《基于地形的景观要素分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以甘肃省崇信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增进对景观要素稳定性的理解.【方法】运用分形理论对甘肃省崇信县的景观要素在地形影响下的分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景观要素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在坡度影响下,各景观要素的分形维数介于1.061~1.990之间,稳定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04~0.490,稳定性最小的为其他用地,最大的为水域;在海拔影响下,各景观要素的分形维数介于1.053~1.944,稳定性指数的变化介于0.011~0.447,稳定性最小的为草地,最大的为水域;坡向影响下,景观要素的分形维数介于1.291~1.994,稳定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28~0.494,稳定性最小的为园地,最大的为水域.根据稳定性指数的平均值和变异程度,坡度影响下稳定性从大到小排序为:水域>河流水面>交通运输用地>林地>其他用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草地>园地.海拔影响下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水域>交通运输用地>河流水面>耕地>园地>其他用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草地.坡向影响下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水域>其他用地>河流水面>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耕地>草地.【结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耕地等引入型斑块的稳定性较差,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重视小斑块对维持景观稳定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慧荟[4](2017)在《黄土人工掏挖坡耕地地表微地形侵蚀分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毫米级尺度上研究微地形土壤侵蚀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坡面产流和产沙量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土壤侵蚀机理,构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参考。分形理论的广泛应用,使得用分形维数值可以表征地表微地形的综合特征。通过预测径流泥沙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周期,对监测持续降雨对水土保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黄土高原常见的水土保持农业耕作坡面(人工掏挖)为研究对象,通过90 mm/h雨强对5种坡度(5°、10°、15°、20°、25°)的人工掏挖耕作坡进行分段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基于高精度叁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微地形点云数据,运用半变异函数分析法、重标度极差分析法(R/S)分析法和盒维数法研究降雨侵蚀对微地形的影响,并计算地表分形维数值。同时对水蚀发育过程中径流产沙量的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半变异函数模型分析:水蚀发育过程中,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模拟真实地表微地形,所得到的模型参数值可用于Arcgis中点云数据生成DEM过程中的Kriging插值。不同坡度下,人工掏挖耕作坡面具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如坡度)的影响。另外,90 mm/h雨强人工掏挖耕作坡的半变异函数最优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平均变程为4.900 m,为未来同等条件下的研究提供合适的尺度参考值。人工掏挖耕作坡是一个持久性表面,具有积极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同侵蚀阶段下,坡度增大,分形维数增大,空间变异性增强。各坡度下,溅蚀、片蚀、细沟侵蚀阶段使得地表糙度减小,降雨半小时使得地表糙度略微增大。(2)半变异函数分析法、R/S分析法和盒维数法用于计算微地形地表分形维数值,半变异函数分析法为最优方法,其结果具有可靠性。(3)各向异性分析:水蚀发育过程中,坡耕地微地形表面存在各向异性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各向异性受坡度的影响,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强。(4)径流产沙量变化特征分析:人工掏挖耕作坡面,坡度越大,越快产流。通过R/S分析法分析其径流序列,表明5种坡度下的径流序列都具有正的长程相关性,未来一段时间内,径流量将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但该趋势持续性较弱。通过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径流序列,结果表明径流序列的主周期为29分钟。径流量和降雨历时呈现对数关系,径流量预测方程的通式为S=alnt+b。通过R/S分析法分析产沙量序列,产沙量序列具有正的长程相关性,未来一段时间内,产沙量将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且该持续性较强。通过Morlet分析法分析,相较径流序列,产沙量序列并没出现稳定的周期,同时部分坡面存在30分钟以上的长周期,需要更长的时间序列去验证。产沙量和降雨历时呈现对数关系,产沙量预测方程的通式为V=alnt+b。R/S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的相互结合,有利于监测降雨对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的影响。本文利用降雨前后高精度点云数据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R/S分析和盒维数分析,用地表分形维数值的变化来表征降雨侵蚀对地表微地形的影响,半变异函数分析法为最优方法。通过R/S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别预测径流泥沙的未来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对研究持续降雨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夏积德,吴发启,张青峰,王健,夏浩军[5](2016)在《黄土区微地形降雨侵蚀量分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黄土区坡地微地形降雨侵蚀量分形特征,采用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表层土为供试土样,设置4种耕作方式、5个坡度等级,进行室内人工降雨试验,得到了微地形的侵蚀量观测数据。应用R/S分析法对微地形的降雨侵蚀量进行分析,确定了Hurst指数。结果显示:不同耕作模式和坡度条件下微地形降雨侵蚀量拟合参数H都大于0.5(维数D<1.5),说明降雨侵蚀量存在着状态可持续性,下一时段的降雨侵蚀量与过去时段的变化趋势相同。(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6年09期)
田明银,兰一麟涛,钱伟[6](2016)在《基于分形算法的叁维地形可视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维地形可视化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数据获取困难、处理方法复杂、模型转换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叁维分形地形生成理论,采用提取某一地形区域的Google Earth卫星遥感电子地图高程数据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通过Open GL叁维图形绘制技术实现叁维地形可视化。(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6年14期)
丁凯隆[7](2016)在《人工掏挖下微地形分形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我国众多的生态问题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位于我国中部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性质、陡坡开垦、降雨集中和植被破坏严重等问题,造成土壤侵蚀剧烈、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表结构,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黄土高原的主要侵蚀类型——水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其侵蚀量占到黄土高原水蚀总量的一半以上,其状况之严重,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次研究在基于测量方式及计算设备的提高下,通过建立微观尺度水蚀模型利用分形学来描述水蚀初期的地理过程,是对侵蚀初期不同侵蚀阶段的转变、地表形态变化的定量化研究,从微观的角度揭示地形与水蚀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微观尺度下黄土水蚀初期的侵蚀过程的定量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对微地形地表径流、泥沙和物质迁移的模拟研究也有较好的参考意义。既深化了人们对于微观尺度黄土坡面水蚀发育过程和机理的认识,也对将来能有效的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人工室内模拟的方法,采用全真彩色、高分辨率、非接触式激光扫描仪(Topcon GLS-1500)对研究区不同降雨阶段的地表高程数据进行采集、配准、去躁从而获得实现微地形的高程点云数据,在其基础上以GIS与计算机技术构建不规则叁角网,内插成高精度微地形M-DEM,通过ArcGIS与基于Java的Exlipse开发平台,实现研究区分形维数的求取,证明微观尺度下水蚀初期的侵蚀阶段有着良好的分形特征,并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学分析手段,对不同分形维数下所表现的侵蚀阶段现象作出合理说明,为微观尺度黄土坡面水蚀发育的定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如下:(1)微地形在水蚀初期的不同阶段有着良好的分形特征。本次研究在求取分形维数的过程中,不管是通过微地形提取河网求取盒维数,还是通过微地形表面直接求取表面积体积维数,都证明水蚀的各个阶段有着良好的分形特征,在形态上具有自相似性,且伴随着水蚀阶段的发展,不同的分形维数都得到了响应,并且能很好的描述微地形水蚀过程的分形特征,如随着溅蚀、面蚀、沟蚀阶段的不断发展,盒维数从1.0025395到1.002194再到1.0045762,表明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微地形水蚀过程的指标。(2)分形维数为定量化研究和区分水蚀过程中不同的侵蚀阶段提供了新的思路。介于侵蚀发育初期的土壤颗粒运移规律、侵蚀方式转变、水蚀形态转化等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对现象的定性描述,而本次利用分形维数在对不同侵蚀阶段的研究中,表面积体积维数很好的捕捉到了当沟蚀占据主导地位时,由于沟道发育带来的下切沟道影响到了微地形表面积和体积变化,从而使其分形维数发生显着变化,之前不断增大的分形维数突然变为逐渐减小,这就为如何定量化描述沟蚀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也为分形维数成为描述微地形侵蚀阶段的重要参数研究奠定了基础。(3)在分形维数建模过程中,不同模型的分形维数对侵蚀现象的描述不同。微地形具有分形特征已经成为事实,那么通过不同模型的分形维数揭示水蚀初期的侵蚀规律也就成为了可能。本次研究中通过水系分维数我们可以看到,微地形下的流域地貌在不断发育,构造活动也在不断加强,而分维数的变化则暗合了构造活动的变化,即地表的构造活动加强,水系的分维值也在不断增大;而表面积体积维数则从研究区的体积变化,通过揭示不同阶段间研究区水土流失量的多少,反应侵蚀活动的强弱。所以,不同分型模型所建立的分形维数,可以从不同角度揭示侵蚀规律。(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罗键,郑子成,李廷轩,何淑勤[8](2015)在《横垄坡面地表微地形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分析递增和递减降雨条件下,紫色土横垄坡面地表微地形空间变化及其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横垄坡面地表微地形变化满足多重分形算法要求,且在微尺度下递增降雨多重分形特征较为明显。递减降雨条件下,横垄坡面多重分形参数Δα、Δf随累积降雨量的增加分别呈现出波动下降和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地表起伏程度降低,微地貌趋于圆润;递增降雨条件下,f(α)max、Δα随降雨历时的增加不断升高,微地形变化较为剧烈,多重分形谱有明显的曲率变化段,空间异质性随降雨历时的增加不断加强,微地貌趋于尖锐。降雨雨型对横垄坡面产流量的影响高于对侵蚀产沙量的影响,递减降雨径流总量相较于递增降雨增加了16.04%,侵蚀总量则减少了3.57%,递增降雨更易促进土壤侵蚀的发生。对于地表径流量而言,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达0.895 6,且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关系,可利用降雨参数和地表微地形多重分形指标较好地预测坡面径流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万廷剑[9](2015)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昆明东部岩溶负地形发育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明东部地区主要包括昆明市盘龙区、官渡区、呈贡区、嵩明县、阳宗区等行政区,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农业产业基地,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区内可溶岩面积分布广布,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依赖于岩溶地下水,由于岩溶地下水的分布和赋存极不规律常常造成区内局部地区水资源匮乏,为了解决昆明在内的滇中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多的跨区域调水工程正在规划和建设中。引水工程中穿越复杂岩溶区的隧洞施工所遇到的隧洞涌水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研究区岩溶负地形的发育特征的研究可以为这类工程涌水量计算中入渗条件的分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从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出发,采用常规统计和分形理论相结合对研究区岩溶负地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内岩溶负地形空间分布规律。最后结合引水线路在不同负地形地貌特征区穿越,从地表负地形影响汇水条件和入渗强度来预测穿越可溶岩地层各隧洞段的涌突水问题。主要研究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研究区由新到老各可溶岩地层的岩性、出露情况、富水性、岩溶发育程度、各层位地下水的贯通性等几个方面对比,可将二迭系阳新组(P1y)石炭系大圹阶组上司段(C1d2)、威宁-马平群组(C2+3)泥盆系宰格组(D3zg)概化为一类纯度较高沉积较厚的可溶岩。(2)通过对研究区地形地貌条件、可溶岩地层岩性及空间展布、地质构造特点和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可将研究区划分为叁个次级地质单元即:(Ⅰ)普渡河断裂以东~谷堆山、大五山、昨日云一带昆明北部;(Ⅱ)谷堆山、大五山、昨日云一带~老爷山—龙潭山断裂形成的楔形区域;(Ⅲ)老爷山—龙潭山~研究区东南部大片区域。(3)通过对研究区多边形洼地和盆(谷)地统计分析可知,研究区洼地主要发育在阳新组(P1y)地层中,约占总比例的62.4%;地面积集中在0-0.6km2,约占总比例的64.4.0%;洼地发育高程分为叁个等级,高海拔洼地发育在2200-2500m之间的,约占总数的6.3%,低海拔洼地发育在1600-1900m之间约占总数14.4%,其余为中等海拔洼地,海拔在1900-2200m之间,约占总数的79.3%;研究区内多数盆(谷)地属于第四系侵蚀或溶蚀谷盆,基座为可溶岩,盆地内部新生界堆积相对较薄一般仅仅发育一、二级阶地,面积不大,呈现不规则的树枝状。(4)利用回转半径法分别计算了叁个次级区域负地形分布半径维数,所得分维值大小D均小于2,参照城市分形方法的理论,洼地的分布面积都属于从中心向外递减。但昆明北部地区(Ⅰ)分为了1-4公里和4-11公里两个标度区分维值分别为1.8866、0.6761,第一标度区内洼地发育为集中簇状发育,第二标度区洼地零星分布;在谷堆山、昨日云~龙潭山断裂一带(Ⅱ),仅有一个分维值1.4899,也属于簇状分布但不及昆明北部区域第一标度区发育密度大;龙潭山断裂以南的研究区东南部也仅有一个分维值1.2805,说明此区域内负地形的随机性更强,发育分散。(5)为了研究单个洼地的垂向和横向发育关系,对比叁个次级区域洼地发育面积和峰洼高差值的相关性得出:谷堆山、昨日云~龙潭山断裂一带(Ⅱ)下蚀和侧蚀能力都较强;龙潭山断裂南部区域(Ⅲ)下蚀能力最强,侧向侵蚀能力被可溶岩和非可溶岩条带状相间出露形式限制;昆明北部地区(Ⅰ)属于褶皱断层密集带,地表岩溶发育强度相对较大,下蚀和侧蚀能力相对次之。(6)笔者利用二维网格法计算了岩溶负地形发育区地形线的线性分维值。总体上在谷堆山、昨日云~龙潭山断裂一带(Ⅱ)分维值最大,约为1.3798,龙潭山断裂南部区域(Ⅲ)分维值最小,约为1.0113;但也存在局部断裂、褶皱密集出现,断裂带和褶皱核部裂隙发育地下水连通性好的区域,可见暗河、溶洞,负地形微地貌发育,有沿断裂发育的洼地、落水洞,顺条形断块发育的溶蚀沟槽,这样“正”“负”地形的组合塑造的地形线的分维值较大,如长虫山背斜、红庙坑背斜、阳宗海东西两侧等;此外面积较大单个岩溶负地形或者小型第四系盆地发育的地方,地形等高线比较规则,近似的接近于椭圆形,其线性分维值略小。如白邑村谷盆、澄江县谷盆等。(7)从地表负地形影响汇水条件和入渗强度角度出发,拟合引水线路隧洞穿越不同区域负地形地貌分形特征预测各隧洞段涌突水量。其中涌突水问题最为严重的区段包括龙泉隧洞中km42+729-km44+150、km48+904-km49+903、km49+903-km51+509段,预测正常涌水量分别为10041.97 m3/d、10806.75 m3/d、19950.93 m3/d。昆呈隧洞中km77+304-km79+520、km84+133-km85+492、km88+173-km91+390段,预测正常涌水量分别为23743.90 m3/d、20966.31 m3/d、17848.23m3/d。(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毛政利[10](2015)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地形复杂性量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的复杂性是地表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对地形复杂性的定量研究十分活跃,分形方法是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以沟壑分形、等高线分形、元分形等为主,难以对区域地形的整体复杂性进行定量描述;利用基于相对高差的地形分形研究方法,对叁个形状和面积基本一致,地形起伏特征各不相同的区域,以相同的网度兼顾特殊地形位置布设样品点,统计样品点及其相对高差信息,并进行分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点的相对高差信息基本包含了其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信息,地形的相对高差信息服从分形分布,其分维值的变化趋势与地形复杂性相反,由此提出将其分维值的倒数定义为地形复杂性指数,地形复杂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地形复杂性一致,它很好地拟合了地形的实际特征,定量地刻划了地形的复杂程度。(本文来源于《地理信息世界》期刊2015年01期)
分形地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形叁维化是近些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应用。现阶段地形可视化的研究对象还主要集中在陆地地形,对于水下地形的研究很少。论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二维电子海图中离散水深数据通过分形曲面插值算法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通过叁维地形建模最终实现海底地形的叁维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形地形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海晶.基于逆向数盒子算法的复杂地形分形维数计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潘竹炉.基于分形理论的水下地形生成[J].舰船电子工程.2018
[3].唐正霞,刘学录.基于地形的景观要素分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以甘肃省崇信县为例[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7
[4].张慧荟.黄土人工掏挖坡耕地地表微地形侵蚀分形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夏积德,吴发启,张青峰,王健,夏浩军.黄土区微地形降雨侵蚀量分形特征研究[J].人民黄河.2016
[6].田明银,兰一麟涛,钱伟.基于分形算法的叁维地形可视化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6
[7].丁凯隆.人工掏挖下微地形分形计算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8].罗键,郑子成,李廷轩,何淑勤.横垄坡面地表微地形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
[9].万廷剑.基于分形理论的昆明东部岩溶负地形发育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10].毛政利.基于分形理论的地形复杂性量化方法[J].地理信息世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