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胶原肠衣论文_李敏,刘锴锴,郝志娜,牛宁,胡建恩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造胶原肠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肠衣,胶原,胶原蛋白,分子量,废弃物,香肠,化学成分。

人造胶原肠衣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刘锴锴,郝志娜,牛宁,胡建恩[1](2019)在《人造胶原肠衣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肠衣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对维持肉制品的品质、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肠衣需求量的增加,天然肠衣市场供不应求,为人造肠衣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中人造肠衣包括塑料肠衣、纤维素肠衣和胶原肠衣。在加工过程中每种肠衣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存在不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造胶原肠衣在可食性、收缩性、黏着性等性能方面与天然肠衣相似,在资源稳定性和食品安全性等方面优于天然肠衣。胶原肠衣兼有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两者的优点,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本文在综述了肠衣类型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胶原肠衣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胶原肠衣的制备方法,并对胶原肠衣尤其是水产胶原肠衣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胶原肠衣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薪宇[2](2017)在《利用天然肠衣制备人造水解胶原肠衣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肠衣是将牲畜的肠道系统经过清洗、加工等步骤,得到具有一定功能的管状薄膜。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天然肠衣在灌肠类食品包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具有在烹煮和灌肠过程中的具有安全环保、绿色安全、不易破裂等优点。随着人们的口味要求越来越高,天然肠衣具有供不应求、生产效率低以及次品率高等特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一些研究者利用猪皮或牛皮作为原材料制备的肠衣,这些人造肠衣与天然肠衣的口感又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如何基于废次肠衣为原料经过一系列步骤制备出人造肠衣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本实验选择残次的天然肠衣作为实验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管机头挤出机作为挤出设备,经过天然肠衣的酸碱预处理、粉碎、挤出、成膜、定型、交联、干燥等步骤制备成品肠衣膜。对于原料预处理步骤中酸碱的选择上和处理时间进行了感官上的考察,在胶原制备步骤中对机械处理、热处理、酸处理、酶处理过程的温度、酸浓度以及水解时间进行了一定考察,通过感官评价观察处理的最佳条件以及薄层凝胶色谱法测定不同处理程度所得到的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并且又进行了利用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蛋白质成膜性能的考察,考察了通过残次肠衣为原料制备的胶原、明胶、胶原蛋白和水解胶原蛋白成膜的可行性,同时也考察了明胶膜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增塑剂、交联剂以及采用不同膜液pH和改变不同交联温度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来进一步探索成膜机理,同时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胶原肠衣膜和明胶膜表面和交联情况的考察。结果表明:胶原团的制备过程中,分子量越大,成膜的各项性能约接近天然肠衣。增塑剂主要填充在膜孔隙中起到增加膜韧性的作用,交联剂主要与蛋白链上进行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从而改变膜的机械机械性能,铸膜液pH值和交联温度同时也是影响膜内部的交联反应进而影响膜的性能。对制备人造胶原肠衣过程中凝固中增塑剂、交联剂、溶液pH以及交联过程中的处理温度等条件对肠衣膜成膜后机械性能、WVP、溶胀性能、膜收缩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伴随增塑剂甘油的增多,膜的抗拉强度TS和溶胀率均降低,而断裂延伸率E和WVP却升高。随着交联剂戊二醛的加入,膜的透湿性能和溶胀性能迅速减小,而机械性能则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对制备条件的优化:凝固浴中,增塑剂甘油为6wt%、交联剂戊二醛为0.5wt%、pH为10、交联温度为50℃。加工后的肠衣拉伸强度最大可达1500MPa·m-1,断裂延伸率为15%,透湿性(WVP)为0.053((g·m)/(m2·h·KPa)),溶胀度为 107.4%。(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5)

问小龙,蒋爱民,郭善广,吴兰芳,夏列[3](2013)在《国内外人造胶原肠衣的理化特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研究国内外部分人造胶原肠衣质构特性、色泽、分子量分布和化学成分差异,以期为中国肠衣质量改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化学成分:国外肠衣在水分含量、脂肪要稍高于中国肠衣,但是其水分活度、总糖含量低,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差异。②色泽上,L值相差不大,国外肠衣的红度a值要高于中国肠衣,黄度b值低于中国肠衣。③质构特性:中国肠衣的纵向拉力、横向拉力、伸长率均高于国外肠衣,但是在抗张强度、弹性模量上要低于国外肠衣,这与国外肠衣的柔软触感比较一致。④蛋白质分子量分布:相比于国外肠衣,中国肠衣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较窄,0~1 000Da占据比例大,而分子量1 000Da以上占据比例均小于国外肠衣,这可能会导致肠衣机械性能不好。通过比较得出,中国肠衣与国外肠衣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3年04期)

叶勇[4](2004)在《人造胶原肠衣的研制及特性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制革工业是以原材料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用于制革的原料中有近30%被制成二、叁层革,这类产品档次低,成本高,污染重,导致整体效益降低。研究如何更有效利用二层皮和制革副废弃物,提高其使用价值,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发人造胶原肠衣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人造胶原肠衣制造成本低(只及天然肠衣成本的一半),制备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绿色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采用红外、高效液相色谱、SDS-PAGE凝胶电泳、DSC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大分子胶原蛋白制备和性能。结果表明胃蛋白酶是较好的胶原蛋白降解酶,降解后的胶原蛋白具有较为完整的α螺旋结构。皮胶原的降解程度和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可以通过作用时间来控制。胃蛋白酶作用的最佳条件为pH2.5-3;温度4℃;时间48h。HPLC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胶原蛋白中单条α肽链组分达60%以上,20%为含有两条α链的β肽链。同时制备工艺简便可行,为皮胶原蛋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研究发现单纯的胶原蛋白膜的物性远不能达到肠衣所需要求,因此要得到符合肠衣要求的胶原膜必须对其改性。考虑到肠衣产品的可食性,本论文选用与其它可食性物质共混改性方式来实现。实验证明:胶原、壳聚糖、PVA共混复合膜透光率比壳聚糖膜有较好改善,叁组分相容性较好。共混复合膜随胶原用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增加,抗张强度却降低。复合膜材料面积增长率、吸水率和保水率都随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复合膜溶胀性能也得到极大提高,在40℃时达到最好。虽然通过改性使胶原复合膜性能有所改善,但降解胶原所制膜仍不能满足肠衣的机械性能。将制革二层皮制成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的胶原泥作为主要的肠衣制造原料,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玉米淀粉、聚乙二醇等可食性物质共混改性,能显着提高胶原肠衣质量。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戊二醛作为交<WP=7>联剂,使用量为0.2%时能明显提高肠衣质量。随交联剂用量增加,肠衣断裂伸长率和吸水性降低,交联剂用量对断裂抗张强度影响不大。增塑剂用量为25%时,人造肠衣机械性能较好,所以增塑剂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5%。肠衣制备过程中适当中和处理对保障最终产品的性能很重要。经过熟化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此过程有利于各物质相互均匀渗透,改善成品肠衣质量。通过优化配方和工艺后,所制的胶原肠衣基本能满足灌肠生产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5-13)

李清桂[5](1989)在《胶原蛋白人造肠衣及其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况肠衣是肉制品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生产中使用的肠衣分为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两类。天然肠衣有羊、猪、牛、马等肠衣。人造肠衣分类如下:(本文来源于《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期刊1989年02期)

人造胶原肠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然肠衣是将牲畜的肠道系统经过清洗、加工等步骤,得到具有一定功能的管状薄膜。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天然肠衣在灌肠类食品包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具有在烹煮和灌肠过程中的具有安全环保、绿色安全、不易破裂等优点。随着人们的口味要求越来越高,天然肠衣具有供不应求、生产效率低以及次品率高等特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一些研究者利用猪皮或牛皮作为原材料制备的肠衣,这些人造肠衣与天然肠衣的口感又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如何基于废次肠衣为原料经过一系列步骤制备出人造肠衣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本实验选择残次的天然肠衣作为实验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管机头挤出机作为挤出设备,经过天然肠衣的酸碱预处理、粉碎、挤出、成膜、定型、交联、干燥等步骤制备成品肠衣膜。对于原料预处理步骤中酸碱的选择上和处理时间进行了感官上的考察,在胶原制备步骤中对机械处理、热处理、酸处理、酶处理过程的温度、酸浓度以及水解时间进行了一定考察,通过感官评价观察处理的最佳条件以及薄层凝胶色谱法测定不同处理程度所得到的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并且又进行了利用不同分子量范围的蛋白质成膜性能的考察,考察了通过残次肠衣为原料制备的胶原、明胶、胶原蛋白和水解胶原蛋白成膜的可行性,同时也考察了明胶膜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增塑剂、交联剂以及采用不同膜液pH和改变不同交联温度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来进一步探索成膜机理,同时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胶原肠衣膜和明胶膜表面和交联情况的考察。结果表明:胶原团的制备过程中,分子量越大,成膜的各项性能约接近天然肠衣。增塑剂主要填充在膜孔隙中起到增加膜韧性的作用,交联剂主要与蛋白链上进行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从而改变膜的机械机械性能,铸膜液pH值和交联温度同时也是影响膜内部的交联反应进而影响膜的性能。对制备人造胶原肠衣过程中凝固中增塑剂、交联剂、溶液pH以及交联过程中的处理温度等条件对肠衣膜成膜后机械性能、WVP、溶胀性能、膜收缩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伴随增塑剂甘油的增多,膜的抗拉强度TS和溶胀率均降低,而断裂延伸率E和WVP却升高。随着交联剂戊二醛的加入,膜的透湿性能和溶胀性能迅速减小,而机械性能则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对制备条件的优化:凝固浴中,增塑剂甘油为6wt%、交联剂戊二醛为0.5wt%、pH为10、交联温度为50℃。加工后的肠衣拉伸强度最大可达1500MPa·m-1,断裂延伸率为15%,透湿性(WVP)为0.053((g·m)/(m2·h·KPa)),溶胀度为 107.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造胶原肠衣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刘锴锴,郝志娜,牛宁,胡建恩.人造胶原肠衣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王薪宇.利用天然肠衣制备人造水解胶原肠衣膜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3].问小龙,蒋爱民,郭善广,吴兰芳,夏列.国内外人造胶原肠衣的理化特性比较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3

[4].叶勇.人造胶原肠衣的研制及特性表征[D].四川大学.2004

[5].李清桂.胶原蛋白人造肠衣及其生产技术[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9

论文知识图

进口人造胶原肠衣的显微镜观察...国产胶原肠衣的显微镜染色图片胶原肠衣的扫描电镜图片单条肽链的α螺旋结构降解胶原的FT-IR图谱分析微原纤维的螺旋模式

标签:;  ;  ;  ;  ;  ;  ;  

人造胶原肠衣论文_李敏,刘锴锴,郝志娜,牛宁,胡建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