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学论文-梁晓萍,郭圣龙

般若学论文-梁晓萍,郭圣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般若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魏晋时期,玄学,般若学,“虚”

般若学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萍,郭圣龙[1](2019)在《论魏晋般若学对“虚”“实”范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打破了两汉以来儒家对士人的高度压抑,激发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个性及生命意识觉醒。佛学般若学承继了格义佛学的特点,积极从玄学中汲取思想智慧,得到了上层社会前所未有的认可。以有无、色性和性空等为论证核心的六家七宗中,即色说、心无义说、不真空论等对"空"与"色""有"与"无"等问题的探讨,从佛学出发,又融合了玄学的智慧,呈现出纷异的思辨哲学色彩,为美学的"虚""实"范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何善蒙,赵琳[2](2018)在《般若学之作为第四玄——般若学与魏晋清谈之关系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般若学在魏晋清谈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学界有不少争议。《世说新语》等表明,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般若学思想自进入中国之后,便以其特有的方式逐步进入中国思想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文本而言,作为魏晋名士的重要讨论内容,般若学在魏晋清谈的所占比重不亚于《老》《庄》《易》。而义理上的"格义"与"以佛解玄",不仅促进了佛教思想在中国的迅速传播,而且为玄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形式。同时,当时的名僧积极融入士俗的清谈活动之中,名僧与名士之间密切的交流互动,在魏晋清谈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般若学不仅是魏晋清谈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继《老子》《庄子》《周易》等通常所谓"叁玄"之外的第四玄。(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袁晶[3](2018)在《至高之法,不离言相,超言绝相——般若学言意观谫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般若学在中土之传译,大致始于汉末,盛于西晋。般若为梵文prajnā的音译,为最高智慧之意。般若学中认为至高之法不离言相,又超言绝相,此种言不尽意的观念本于其般若性空的思想。般若之特质决定了其无法通过语言得到准确而全面的论述。如僧肇《般若无知论》中所言:般若"存而不可论",因为"欲言其有,无状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圣人能发挥般若之鉴照作用,但并不能改变般若之空性,也无法以法相或名称来描述它。故般若之法不可施设,不可转动,不可示现,不可以事求之,亦不可以言求之。也就是说,至高之法是不可名言的,即"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但语言作为思考和传播思想的工具,它的价值并没有被完全否定,"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2])。般若不能靠语言得以阐明,但若离开语言,则更无法阐发与传播。言的作用如渡江之筏,当舍于得法之后,所以僧肇说"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即圣人皆借语言以阐发般若,实际上则一字未有言说。此种观念与老、庄及魏晋玄学的言意观有相似之处。(本文来源于《文化与诗学》期刊2018年01期)

傅齐纨[4](2017)在《《庄子》与魏晋般若学——以僧肇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般若学在南北朝的兴盛离不开《庄子》的促进作用,具备广阔诠释空间以及可通约性的《庄子》,成为沟通内外学、使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桥梁之一。僧肇的《注维摩诘经》及《肇论》十分能体现这点,具体表现在得意忘言与不二法门、无常与空观、环中与中道、游化与实相涅盘等方面。但缘起、毕竟空、次第修行等观念都是《庄子》所不具有的,正是僧肇在会通中坚持了般若中观学的立场,才有别于格义式援《庄》。(本文来源于《诸子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葛瑶瑶[5](2017)在《合本研究助力东晋般若学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本肇始于经典翻译领域,与中国传统经史子集的研究方法交流互鉴,成为文献研究的重要方法。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中,合本对以“六家七宗”为代表的东晋般若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般若学义理研究重要路径一般认为,典型的合本主要是将同一部经典的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9-26)

肖德彬[6](2017)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视域下的“山水觉醒”》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末魏晋之际,以阐发圣人微言大义的儒家经学思潮不断受到批判与质疑,并对“名教”的问题进行争讨。事实上,这场争论的实质即是对现实困境中的一系列问题提炼为儒家与道家是同是异、自然与名教是分是合的玄学之间。随着玄学思辨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哲学理论也完成了自先秦心性说、两汉宇宙论到魏晋本体论的理论建构,反映在美学上来讲,它将哲学的方法同美学理念与艺术分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且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美学理论体系。魏晋时期,玄学的“贵无”由于主张超越有限来把握无限从而来达到主体身心自由的境界,这样的境界便同审美的境界内在的联接起来。人的觉醒是文的觉醒的前提,而生命意识的确立既是人的觉醒,当玄学思潮所带来的影响将自我的主体地位得之确立,当玄言诗向山水诗的发展带来了审美视角的变化,人的视野也随之向自然山川物象之美靠拢,并在这种欣赏之下获得自我心灵的解放,体悟生命的秩序和宇宙的精神。《画山水序》产生于山水画初创之期,这篇较为成熟的山水画理论文章深受玄、佛合流的时代背景影响,是这一时期绘画美学思想的结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一方面提出了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关于绘画本体、审美体验、审美感知、审美欣赏等一系列内涵丰富的美学命题,确立山水画创作与山水画欣赏的审美理论体系,并且深刻地影响到了后世山水画的创作与审美观照。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探讨魏晋玄学的产生和审美变迁,分析玄学的发展过程与美学的内在联接,由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即是人的觉醒,当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在人物品藻的影响下产生了诸如意象、风骨、有无、形神等美学范畴,这些命题的提出为人向自然的视角转移起到了深刻影响;第二章探讨魏晋玄学之下的山水精神,由于玄学的影响以及“隐”“游”之风的兴起,人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便由以“玄对山水”向“以情对山水”而转变;第叁章探讨宗炳本体论的思想渊源,由于玄学的“无”内含着佛家“空”所倡导的本原性与超越性,因而“空”与“无”的观念便相互契合,兴盛一时的佛教特别是般若学的传播即是以老庄玄学来阐发要旨,宗炳深受慧远本体论的影响,接受了他对于“形神”问题的主张,将佛家的“澄明静心”、“精神不灭”同玄学的“有无”超越相互融合,并将之投射于山川物象的颖悟之中,从而使自然物象欣赏的理念建构最终在《画山水序》中得以确立;第四章探讨《画山水序》中一系列美学命题,从观画的空间意识、物象的本体显现、心物的交感同构、形神观念的确立、体道得道的方式以及观赏山水的作用等六个角度全面解读《画山水序》的美学内涵,力图剖析宗炳借山水而畅神的绘画理念;第五章探讨宗炳《画山水序》与王微《叙画》在审美观照中所存在的静观与动变的不同,分析二者美学思想的渊源与发展;第六章探讨《画山水序》的影响与意义,从绘画创作的思想与表现以及绘画美学思想的意义两个方面去总结其理念的价值所在。本论文即是以玄佛合流的时代背景为主线,对宗炳《画山水序》中的一系列美学命题试作进一步的解读。我们认为,宗炳融合玄佛思想并将之运用于山水画的审美观照之中,折射出晋宋之际的思想与文化潮流,集中地代表了此时美学理论发展的结晶,在山水画初创之期乃至后世的绘画创作都起着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杨帆[7](2015)在《从僧肇的般若学思想看玄学和佛学的会通》一文中研究指出玄学和佛学作为魏晋时期学术的两大思潮,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交流,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认为,在东晋西晋时期,玄学和佛学的交涉是当时社会思想界的主流。本文以僧肇的般若学思想为探究对象,旨在说明玄学和佛学二者交融在僧肇般若学思想中的显现。此处,借助有关现存的文献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僧肇思想产生的背景、僧肇之前玄学和般若学的会通、僧肇的般若学思想与僧肇的般若学和玄学的交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厘清玄学和般若学在僧肇思想中所占的地位及二者的关系。首先,从僧肇思想产生的背景看,玄学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佛教在中国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佛教学者开始独立思考佛教问题,此时借助玄学而解析般若空义的六家七宗在当时社会颇为流行。鸠摩罗什来华后传译龙树的叁论,将印度的中观学理论传到中国,六家七宗时期以玄解佛的局面被打破。僧肇早年宅心玄要,后又接受罗什传来的中观理论,在融合本土玄学思想和外来中观理论的思想上解空。其次,僧肇之前的玄佛交融以“格义”的方法为主线,佛经从汉朝传入中国开始,僧肇在翻译佛经时就是以道家的“无为”、“道”等概念来译佛经中的“空”、“性空”的思想,在讲经时也是用中国人熟悉的老庄观念来解释难以理解的佛教概念的。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佛教学者开始逐渐独立思考佛教的一些观念,从中国人的文化视角,以本土思维来理解外来的佛教文化,六家七宗时期的般若学正是佛教在中国独立发展的初期。再次,以《肇论》为主要材料,解析僧肇的般若学思想。《物不迁论》讲的是僧肇的动静观,文中他破斥了常识中对静或动的执着,提出即动即静的观点。《不真空论》在批判了叁宗对“空”的偏执后,从缘起的理路透入空义,对般若学“空”的解析达到了当时中国佛学界的最高境界。《般若无知论》主要是僧肇的认识论思想,主要讲的是般若无知却能鉴照出诸法本寂。《涅盘无名论》主要讲的是僧肇的涅盘思想。他的涅盘思想是梵华会通的产物,认为不离诸法即可得涅盘,把世俗与方外沟通起来,打破了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鸿沟,实现解脱只在人的一心之间,即所谓的“善化我物,自然之足”①。最后,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圣人观方面研究僧肇的般若学思想和玄学思想之间的交涉,说明僧肇的思想是“魏晋玄学的终结,中国佛学的开始”。①(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1)

姜广振[8](2014)在《《世说新语》与般若学六家七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晋时期,由于佛徒对般若学"空"的意义理解不一,形成了"六家七宗"等佛学流派。记录这些宗派宗义的原始文献大都失传,而后世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则保存了除缘会宗外其它六宗的大量相关材料。研究可以看出,释道安的淡泊名利,竺法深的超然物外,支道林的能言善辩,于法开的佛医双修,竺道壹的佛心文采,支愍度的睿智幽默,均在这些资料中得到体现。(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郭婧[9](2014)在《试论两晋般若学的本土化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般若学是传入中国汉地最早的佛教大乘思潮之一,在两晋时期,由于与当时流行的老庄玄学有相似之处,因而其思想能够依附于老庄玄学而传播开来,并在当时掀起了一股般若学研究的热潮。但也应该看到,汉地学者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因而在理解、接受般若学时必然会带有本土思想的痕迹,而这也使得般若学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化的鲜明特色。本文将两晋时期般若思想在汉地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以体现般若学本土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般若经典的传入及早期翻译,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及思想文化背景,分析了般若学本土化初兴阶段的原因及表现。本文的第二章介绍了时人通过运用“格义”的方法,以老、庄玄学拟配般若思想,从而产生了六家七宗对般若思想的不同见解。这也使般若学的本土化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般若学的早期本土化”。本文的第叁章通过介绍鸠摩罗什的生平及其对般若经典的翻译,重点分析了鸠摩罗什所弘扬的般若中观思想,同时,结合罗什弟子的译经传法活动,体现出罗什及其弟子对般若思想本土化发展的导正与推动。本文的第四章结合僧肇的生平及着作,探讨了其对六家七宗思想的批判,并着重分析了《肇论》一书对本土般若思想的阐发,以此作为两晋般若学本土化发展成熟的标志。(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4-06-01)

罗才成[10](2014)在《僧肇《不真空论》与佛教中国化——兼论僧肇对般若学叁宗的批判及其“空”论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僧肇的着名论文《不真空论》,运用印度中观般若学的中道遮诠方法,阐述了"空"的真义。通过对般若学叁宗的批判,就"有"说"无",强调"立处即真",在非"有"非"无"中显中道真谛,阐释了"不真故空","不真即空"的"不真空"道理,揭示了般若性空的根本意旨。僧肇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厚养料,对魏晋玄学"有"、"无"等问题加以总结,适应了当时玄佛合流的实际并把它进一步推向深入,标志着玄学的终结和中国化佛学的真正开始。(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般若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般若学在魏晋清谈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学界有不少争议。《世说新语》等表明,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般若学思想自进入中国之后,便以其特有的方式逐步进入中国思想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文本而言,作为魏晋名士的重要讨论内容,般若学在魏晋清谈的所占比重不亚于《老》《庄》《易》。而义理上的"格义"与"以佛解玄",不仅促进了佛教思想在中国的迅速传播,而且为玄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形式。同时,当时的名僧积极融入士俗的清谈活动之中,名僧与名士之间密切的交流互动,在魏晋清谈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般若学不仅是魏晋清谈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继《老子》《庄子》《周易》等通常所谓"叁玄"之外的第四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般若学论文参考文献

[1].梁晓萍,郭圣龙.论魏晋般若学对“虚”“实”范畴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何善蒙,赵琳.般若学之作为第四玄——般若学与魏晋清谈之关系考[J].船山学刊.2018

[3].袁晶.至高之法,不离言相,超言绝相——般若学言意观谫论[J].文化与诗学.2018

[4].傅齐纨.《庄子》与魏晋般若学——以僧肇为中心[J].诸子学刊.2017

[5].葛瑶瑶.合本研究助力东晋般若学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6].肖德彬.魏晋玄学与般若学视域下的“山水觉醒”[D].陕西师范大学.2017

[7].杨帆.从僧肇的般若学思想看玄学和佛学的会通[D].陕西师范大学.2015

[8].姜广振.《世说新语》与般若学六家七宗[J].绥化学院学报.2014

[9].郭婧.试论两晋般若学的本土化发展[D].山西大学.2014

[10].罗才成.僧肇《不真空论》与佛教中国化——兼论僧肇对般若学叁宗的批判及其“空”论观[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标签:;  ;  ;  ;  

般若学论文-梁晓萍,郭圣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