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友明[1]2004年在《国防技术创新的社会构建初探》文中指出我们对国防技术创新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在过去往往只针对于军队系列的某科研院所或军工企业的狭小范围,所做的研究工作大都局限在微观领域。本文是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宏观层面,从社会构建的角度在理论上对国防技术创新问题作初步探索。 本文在简要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管理学、系统学的角度界定了国防技术创新的概念,探讨了当今国防技术创新的新特点。在批判吸收技术的社会建构主义的基础上,从社会宏观层面实现技术的社会建构主义与国防技术创新问题的对接,从中找到分析视角和分析畛域。综合运用当今社会学、管理学和系统学等思想、理论和方法逐步展开对国防技术创新的社会构建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深入分析了国防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社会调节和社会实现问题,即在探讨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社会是怎样调节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实现方式来组织和引导国防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后结合我国当代国防技术创新的实践,分析了我国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国防技术创新的构建目标和具体建议。
张智勤, 白杨[2]2008年在《国防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国防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是衡量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武器装备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国防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对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贵彬[3]2007年在《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世界新军事变革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建设国防的双重艰巨任务考验,国防科技工业的综合实力亟待加强。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要走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加速实现新时期的转型升级。满足军事需求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是国防科技工业新世纪所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把两大任务统一起来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寓军于民的宏伟目标。研究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目标体系的构成和实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可以为寓军于民进程的推进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而达到规避风险,保证效果的目的。论文对国内外关于寓军于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给出了本文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在对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含义界定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该从目标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寓军于民。按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过程中“军”与“民”在整体趋势上的分合关系,论文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关系的制度变迁分为了4个阶段,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从动因、主要措施和事件、结果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论文从军转民、民转军两个方面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对寓军于民的理论与现实动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总结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以色列四个典型国防科技工业发达国家在寓军于民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在概念界定、理论分析与国内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论文采用专家调查的方式,应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寓军于民目标体系的六大构成要素,即运行机制、结构、技术、政策法规、组织机构、产权六个子体系。在分析了每一个子体系的具体目标基础上,构建了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总体目标。依据制度变迁理论,结合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制度变迁的特殊性,论文提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目标实现的理想模式是“两强”+“折衷”模式。而现实的选择则是从强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弱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组合模式不断向“两强”的模式过渡。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发生的条件和原因,给出了实现模式的实施途径。论文提出要对寓军于民目标建立和实现过程中的实施绩效进行评价,以便找出问题,更好的保证目标的实现效果。论文给出了寓军于民实施绩效评价的含义与作用,从制度建立、制度执行、制度效果叁个方面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积分的方法对寓军于民的实施绩效进行了模拟评价。最后,建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给出了进一步加速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目标实现的对策和全文的结论。
丁娟[4]2004年在《技术跨越:基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二战后,以新加坡、韩国等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激发了研究的热潮。学者们发现,后进国家在技术追赶过程并不是单纯地沿着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前进,它们可能会跨越其中的某些阶段,甚至会延伸出一条与先进国家不同的、独特的发展路径。Perez(1988)在文章中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可能成为一项新技术的创始国;Hobday(1994)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可能跨越技术发展路径中的某个阶段,从而省去先前技术积累所必须的大规模投资,直接赶上发达国家。“技术跨越”(technology leapfrogging)这个概念就是在对东亚奇迹的探讨中提出来的。遗憾的是,在对东亚奇迹的讨论中,围绕着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路径的讨论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引起持续热烈的讨论,加上技术跨越问题提出的时间也较短,研究多从经验分析的角度进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20 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开始主动、有意识地探索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技术跨越问题再一次受到关注。然而目前的文献多从经验分析入手,强调技术跨越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进一步改革来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但是,技术进步的客观规律是什么?科学技术跳跃性发展的理论根基是什么?中国要实现经济技术的腾飞,是否必须通过“跨越”来实现?诸如这些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反思。不深入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单纯依靠狂热的希望想要达到目标,这只能使问题流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所以,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对技术跨越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尝试着选取与技术跨越式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变迁入手,思考的是“技术进步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技术的进步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安排与之相适应?”, “制度如何促进和阻碍了技术进步的发生发展?”等等理论问题,或者说是规律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在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之间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基准,考虑“如果想让技术进步的速度或者效率提高的话,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制度安排来实现?” ,“哪些制度安排起到了促进技术跨越发生的催化剂作用?” 等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辩证关系。综述部分重点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对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认识,西方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就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因和技术动因这两个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我们认为,技术跨越并不是什么非常规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在世界历史、 1
刘鹏年[5]2016年在《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舰载航空医学是为适应舰载机飞行员的特殊医学保障需求而诞生的一门特色学科,涵盖舰载机飞行员选拔、训练、作战、驻训、试验、装备以及事故调查等职业生涯全过程,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开展相关生物学、医学、心理学、人机工效学、工程学、信息科学和人因素研究,保障舰载机飞行员生理心理健康和海上飞行安全,提高舰载机飞行员作业效能的医学专业分支。由于舰艇自身特有的条件属性,导致舰载机飞行员的医学保障需求与普通岸基飞行员医学保障有着较大区别。随着我军航母训练舰“辽宁号”正式入列,舰载航空医学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风险与挑战,加强舰载航空医学保障水平,对提升我军战斗力意义重大。及时且全面地获取国内外舰载航空医学相关研究领域信息,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专题知识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纵观世界舰载航空医学发展史,美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舰载机飞行员医学保障方面业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在舰载航空医学研究方面,无论是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技术水平均领先于世界,积累有大量极具价值的资料。为及时、全面获取美军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舰载航空医学相关科研成果,为专题信息的搜集、评价、组织提供合适的技术路径,为军事医学知识服务系统的研建提供有益的范式,为实现我军战略转型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故开展本研究。本研究运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系统分析和文献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调研舰载航空医学需求和美军相关信息来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专题知识服务模式,设计了专题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架构,开发了专题知识服务平台原型。为相关科研人员学习借鉴美军经验,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精准信息保障,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聚焦了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明确了研究目标。第二部分,探讨了知识服务的定义、相关定律、相关方法和意义,分析了传统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专题知识服务在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中的优势,设计了专题知识服务模式构建流程,构建了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第叁部分,解析了舰载航空医学的定义。从时间范围、明确用户、需求规律、主要用途、问题本质和服务形式六个方面,确定了知识需求的规范化表示方法。从需求的认识和转化规律上,构建了需求的获取流程,运用“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分析方法,完善了知识需求获取分析的逻辑过程,形成了“确定目标-问题分析-建立模型-评估数据-填充模型”的需求分析流程。从舰载航空医学保障阶段专题知识需求、保障功能专题知识需求、保障机构专题知识需求和保障内容知识需求四个方面,对舰载航空医学的知识需求进行了多维分类分析。其中,保障阶段涉及试验试飞、飞行员选拔、飞行训练、作战部署、休整驻训、装备研制、事故调查七个阶段。保障功能涉及健康维护、伤病救治、能力促进叁个方面。保障机构涉及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训练机构叁类。保障内容涉及卫生学、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医学工程、毒理学和药理学八个大类。第四部分,运用文献计量和文献调研等方法,统计分析了美海军航空医学研究实验室1975-2010年发文及其来源。分析、判读、梳理了美海军官网、美国政府科技报告以及部分公开出版物,为相关信息采集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相关信息来源均为公开来源,主要来自互联网,其中美国商务部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和国防科技情报中心是最重要的科技报告来源;美军相关科研机构网站是获取新闻、命令、图片的最佳途径;部分商业数据库、搜索引擎资源、学协会报告、视频网站、期刊内部资料等是重要的补充来源。第五部分,运用文献调研、统计分析、专家咨询方法,确定了专指优先、科研传承、需求变化、类型多样的检索原则,确定了核心检索词和检索策略,提出了基于舰载机型号的关键词获取创新思路。对相关信息来源内容信息进行下载,并对获取的结果进行格式规范整理。探讨了从作者分析、主题发现和时间演进叁个方面对获取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发掘的可行性。第六部分,分析了中国和美国舰载航空医学相关多个知识组织体系,提出了建立以专题分类主题一体化表为基础,基于领域本体的多层次专题知识组织方法。结合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需求,定义了信息元数据和数据间的逻辑结构,构建了包含主题词、保障功能、保障阶段、文献信息、研究机构和舰载航空医学分类的舰载航空医学领域本体,实现了专题知识组织标引功能。第七部分,完成了专题知识平台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设计了平台构建流程,明确了平台的目标定位。按照功能需求,设计了管理模块、检索模块、百科模块、知识模块、个性模块、新闻模块六个功能模块。提出了平台系统设计原则和系统架构,从数据的获取、存储、计量、展示四个方面讨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根据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平台的设计需求,选择了适用的开发工具,实现了专题知识服务平台初始功能。第八部分,对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梳理,对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孔慧珍[6]2015年在《流程视角下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开展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研究的背景是现代战争日益高技术化、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我国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日趋复杂、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建设普遍受到各国重视,并且民用工业动员的敏捷性不断提高。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拓展民用工业动员体系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是新时期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工业动员“十二五”规划》,深化工业动员体系化建设的需要。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以及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概念,分析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特点、建设目标及影响因子;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结构模型;探讨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在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叁个阶段的运行机理以及动员流程;以动员实施流程为重点,运用Petri网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实施流程的Petri网模型,结合案例研究,发现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和动员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地界定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和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概念,深入地探讨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内涵、特点、建设目标以及影响因子。认为动员响应的快速性、动员任务的适应性、动员强度的适量性、动员成本的最小化和动员结果可靠满意是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重要特征;快速实现平战转换、满足多样化动员需求、适应不同强度动员需求和降低对经济系统的扰动是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建设目标;需求因子、战略因子、对象因子、环境因子以及技术因子等是影响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第二,提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的组织方式,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结构模型;以体系的结构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体系的运行的层次驱动模型,并从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叁个阶段,分析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叁级协同共目标”动员准备运行机理、“叁层五环节一目标”动员实施运行机理以及“叁层五环节一目标”复员运行机理。第叁,运用体系的理论结构模型和体系运行的层次驱动模型,分析了我国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结构及运行机理,发现了我国现有民用工业动员体系存在分系统内部纵向层级较多、管理方式欠灵活、行业之间配合不默契以及动员联盟成员筛选不尽科学合理等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优化我国民用工业动员体系提供了参考。第四,提出了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叁个阶段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流程,并以动员实施过程为重点,构建了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的动员实施流程的Petri网模型。借助该模型,深入分析了河北省“7?21”洪涝灾害救援流程和灾后重建流程,发现了实际救援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各县获得和上报灾情信息不同步、顺序执行流程较多,延长了动员执行时间,不利于提高流程执行效率等问题,以及在警情预报、不同动员流程衔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动员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动员流程优化加强动员教育、提高动员意识等建议。
钟惠波[7]2012年在《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比较》文中指出对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发现:一方面,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过分偏重于创新的研发和技术因素,以及各种创新政策缺乏有效融合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都因缺乏某种根植性而存在各自的个性问题。只有从本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本国的创新政策,才有可能构建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宋黎[8]2007年在《科学技术第一战斗力的系统分析及实现途径》文中指出如何建设强大的战斗力,是各国军队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是事关国家和平与发展、强盛与衰弱的重大实践课题。本文以系统科学理论为统领,就“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证研究,并就其实现途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主要内容:在系统综述自古至今科学技术战斗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战斗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应用复杂系统科学来解读。从叁个不同视角对“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的科学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证:一是运用大量实证材料,从外在表象上阐述了科技进步对战斗力系统诸要素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出科学技术对战斗力发展具有“第一推动力”作用的结论;二是依据协同学的序参量理论,从内在机制上阐释了科学技术在战斗力系统向有序演化过程中起第一位作用(序参量)的机理,得出科学技术是战斗力系统“序参量”的结论;叁是通过建立信息化战斗力系统“四要素”模型和数学模型,从数据实证上测度了科学技术在信息化战斗力发展中的贡献率,得出在信息化条件下科学技术对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为“第一”的结论。最后,以“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和协同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以“协同”为突出特征的军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框架设想,以作为实现第一战斗力的根本途径,为我军建设强大的信息化战斗力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全利平[9]2010年在《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团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科研组织模式,据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的25年,合作研究获奖项目占获奖项目总数的41%;在第二个25年,比例提高到65%;在第叁个25年,比例已上升至75%。我国叁大国家级科技奖励中,科研团队获奖比例更高,以国家自然科学奖为例,2009年受理项目中,以团队形式申报的已达85%。由此可见,科研团队已经成为创造知识财富的主要力量,如何加强其知识资源及任务的管理,对于科研团队乃至社会科研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科研团队的科研绩效不仅影响着我国科技竞争的实力,同时牵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运。据本论文的调研数据显示,在上海市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中,有高达90%的被调查者认为“科研团队最大的问题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同时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科研任务的管理中关于科研任务的分配、合作以及业绩的评价不合理是影响科研人员创造性的最主要因素”。而关于科研任务的分配方式的调研数据显示,有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主要靠项目负责人根据情况进行分配”这一选项,而同时有40%的被调查者反应这种任务管理机制是不合理的。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当前科研团队的知识及任务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在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当前科研效率低下的现状。本论文希望通过研究,为解决当前我国科研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科研团队作为科研项目的承担主体,如何围绕着团队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的组织和调动团队内部的知识资源来取得更高的绩效,是其存在的永恒主题。因此本论文选择从知识资源供求的角度,研究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的问题,即研究科研团队项目任务作为知识的需求方,与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的供给方,如何通过团队内人才个体基于知识协作和任务激励的知识创新活动,达到供求均衡的动态过程,从而推动科研团队完成管理项目、培养人才和积累知识的历史使命。为了研究该问题,本论首先利用知识网络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科研团队内知识资源的差异化供给与差异化需求,具体来讲包括科研团队知识资源的状况与结构分布、团队核心知识资源的状况、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资源禀赋,以及团队任务的知识创新需求等问题,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活动与知识资源的供求匹配管理奠定基础。在当前科研项目对知识创新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基于讨论与交流的知识协作,在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论文在研究了科研团队内知识资源供求状况之后,又深入的分析了科研人员基于任务激励与知识协作的知识创新活动。进一步运用知识网络的分析方法,对科研人员基于知识资源差异的任务激励和协作的效率进行了量化,并以此作为影响科研团队知识资源供求匹配过程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了科研团队基于知识协作的任务分配网络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运用案例研究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结合运行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本论文最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当科研人员i在与j共同协作任务k中能够学到足够多知识时,也就是说受到的任务激励足够强时,科研人员i总是愿意参与协作。2、当协作的科研人员i和j的边际贡献的总边际效用,等于协作的科研人员i和j的机会成本和该项任务对于参与协作的科研人员i和j协作激励的总和所折算的时间的一半时,科研人员i和j一起协作任务k的情况才会发生。3、对于任务k来讲,科研人员i和j协作的机会成本之差,要等于任务对于j和i的任务激励之差时,他们会选择在任务k上进行协作。也就是说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人将有较高的任务激励,一般来讲较低机会成本的人的知识基础较弱,因此在任务的共同协作中他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他的收获更大,所以说他的任务激励更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两个科研人员在任务k中要均等地分享威信,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科研人员必须贡献更多的时间在协作上,以便补偿他或她在任务k的协作中所获得的成就激励。4、只有当科研人员i和j协作的边际效用即协作的激励足够强时,并大于单个人独立工作时,协作才会发生。而当协作的激励很弱时,将没有协作发生。在没有协作发生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个人总是会优先选择对于自身来讲边际效用高的任务。也就是说当任务的激励极度低下时,将不仅没有人愿意参与该项工作的协作,同时也没有人愿意独立承担该项工作,最后导致任务没有人承担,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5、对于一种被选择的消耗更多协作时间的任务,它必须能够产生出一个足够大的边际效用以补偿它的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才能被协作的科研人员选中,否侧将无人参与该项任务的协作。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从知识资源供求匹配管理的角度,研究了科研团队的任务作为知识创新的需求方,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的供给方,如何通过科研人员的知识创新活动达到供求均衡的动态过程。本论文主要从科研任务的知识特性以及科研人员的任务激励出发,研究了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的问题。2、在团队环境下研究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知识协作。本论文基于科研团队成员所掌握的知识资源的差异性,深刻的剖析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知识协作意愿和可能性,以及这种协作对科研团队人才培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意义,为更好的管理科研团队的知识协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3、运用相对定量化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了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的问题。由于知识创新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使得古典的起源于泰勒时代以控制人的生产活动为基本理念的任务管理方法已经失效了,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本论文力求从任务的知识特性入手,把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变量引入模型,用知识网络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科研任务的管理问题,希望对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的量化管理提供一些启发。4、拓展了已有的知识网络模型。本文构建了科研团队任务、知识及人员的知识网络模型,在原有的知识超网络模型基础上,增加了科研团队项目任务的知识网络分析。并基于以往学者关于网络节点的度的分析,对科研团队人员之间知识的相似度、人员的知识创新效率、关键知识节点流失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任务作为包含有新知识需求的主体引入知识网络,意味着科研团队的知识网络具有了内生茁壮的动力机制,这是有别于以往学者们所研究的靠外部资源引入来分析茁壮性的知识网络的。
参考文献:
[1]. 国防技术创新的社会构建初探[D]. 赵友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2]. 国防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初探[J]. 张智勤, 白杨. 国防科技工业. 2008
[3]. 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 杨贵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4]. 技术跨越:基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分析[D]. 丁娟. 复旦大学. 2004
[5]. 舰载航空医学专题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 刘鹏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
[6]. 流程视角下民用工业敏捷动员体系建设研究[D]. 孔慧珍. 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 金砖四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比较[J]. 钟惠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8]. 科学技术第一战斗力的系统分析及实现途径[D]. 宋黎.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9]. 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D]. 全利平. 复旦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