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研究

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研究

张国强[1]2009年在《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06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意见》,国家在逐渐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同时,开始关注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效率问题,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背景下,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优化要远比中东部迫切的多。本文是关于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问题的研究。本文首先借助公共支出管理理论,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一般研究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理论从不同层面证明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必要性并描述其内在均衡机理,对经济效率问题进行分解,归纳总结了对于经济效率的不同观点;结合博弈论知识,从不同层面分析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主体问的博弈过程;然后结合我国两部地区经济运行特点,基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背景,对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现状进行测评;最后总结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问题并深刻剖析其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基本结论如下。1、财政支农资金积极有效介入是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因此,农产品的再生产过程需要通过地租来平衡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虚假的社会价值”,微观的地租在宏观层面就转化为公共财政来实现对农业的支持;农产品需求弹性低,供给弹性相对较大,在农产品市场属于典型的“发散型蛛网市场”,为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平衡需要公共财政的介入;农业投资受自然条件制约,周期长,风险大,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投资需要得到政府的补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需要国家财政介入保证其供应;资金配置优化是解决财政支农资金有限性与农业发展资金需求无限性的必然途径,文中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理论从不同层面做了论述。2、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既有格局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虽然农户选择难以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显示出来,且从短期看,农户的选择不会对政府支农资金决策产生制约作用,但从长期看,农户的反馈作用对政府支农资金决策影响深远。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农户的农业资金配置都有多种选择,在有限理性假设下,政府和农户会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纳什均衡而并非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政府与农业企业之间农业资金配置选择是一种序贯博弈模式,政府有首先行动优势,影响双方决策的重要变量是税率,运用税率实现资金配置的均衡很难持续,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有效高度农业资源,农业企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_西部政府与中央关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博弈受税收成本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量的影响,两个变量的不同对比条件下,西部地区政府会有不同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选择。3、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问题主要体现为规模、结构和效率的不足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规模在低水平波动,表现为其没有达到《农业法》的规定,没有随着农业产值的增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相当变化,且对中央支农投入的依赖比较大,造成西部地区农业产值相应波动;支出结构差距不断扩大,表现为支出项目结构和地区结构差距的扩大,用于农业部门的间接费用比例过高,用于农业生产的直接投入明显不足,西部省际内部用于基本建设支出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差别明显,科技叁项费用支出绝对值和相对比例小,西部与中东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差距明显拉大,因而造成西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流失严重;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不断下滑,表现为虚掷现象和筛子现象的广泛存在,农业投资效益低下加剧了西部农业资金流出,扩大了西部地区农业资金的需求缺口。4、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面临地理、历史、制度和经济等多方面的约束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发展承担着保护环境与供养居民的双重责任,因而资金需求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东部后西部的“两步走”发展战略使西部农业做出了重大牺牲,而西部农业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得到补偿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市场机制日益主导资源配置的今天实现对西部农业的支持更需要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当地政府在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的农业的支持放在次要位置,这种利益导向机制制约当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分税制改革将西部更多的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恶化西部财政收支,弱化其支农能力;西部农业落后的生产条件形成对资金需求的黑洞,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外生性使其难以与财政支农资金形成合力。5、改善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应该建立双向优化机制为促进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杠杆功能的发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在目前条件下,必须建立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双向优化机制。即自上而下的规划机制与自下而上的驱动机制相结合。具体措施包括:(1)积极利用中央对西部农业的优惠政策;(2)完善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3)发挥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杠杆作用;(4)增强农户组织化程度;(5)拓宽农业企业融资渠道;(6)通过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刘霞[2]2004年在《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西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资金是现代金融的核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对西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资金短缺的局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东西部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过,西部经济发展既存在资金总量不足问题,也存在资金低效率配置问题。实践证明,仅仅强调资金总量而忽视资金配置效率问题,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和加剧资金短缺,相反,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却能够节约有限资金,相对增加资金总量,是解除西部经济发展中资金瓶颈的根本途径。鉴于此,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状况进行考察,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金融政策等方面考察西部资金配置效率的现状,探索其内在形成机理,并与之联系寻求提高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的路径。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的评述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定量化描述。区位理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及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对资源空间配置和区域经济增长均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但传统和一般的区域经济理论没有充分考虑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戈德史密斯、麦金农和肖等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经典金融发展理论,为从金融视角分析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国内学者对西部金融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结构、制度、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等因素,往往忽视各种因素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即资金配置的作用,研究资金配置效率正是抓住了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中枢环节。文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定量描述主要从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业化进程四个方面展开,旨在说明西部与东部和全国的经济差距。 第二部分,对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与总体判断。银行和资本市场是社会资金由盈余方转移到亏绌方的两种主要渠道。银行中介资金配置效率主要以银行信贷资金效益、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衡量;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从证券经营机构及上市公司两大主体的经营状况加以分析,证券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金融服务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方便程度、金融创新的能力,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筹资状况和盈利状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企业部门资金利用状况是测度资金配置效率最根本的方面。衡量企业资金配置效率的指标有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通过西部与东部,西部与全国的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约束是银行部门、资本市场资金分配效率不高和企业部门资金利用效率偏低共同作用下的资金配置效率低,进而诱致资金由西部流向东部,加剧资金短缺,阻碍经济发展。 第叁部分,从经济和金融两个层面剖析西部资金配置效率状况的内在生成机制。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低既有实体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层面的制约。从金融方面探讨,金融发展滞后,金融抑制严重,金融和产业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是促进而是相互促退,资金配置的良好金融环境缺失:投融资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使资金优化配置缺乏良好的金融机制保障。从经济层面分析,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是资金合理配置的前提条件。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一方面不能为信贷资金提供合理投向和资金高效运用主体,另一方面无法与资金配置形成良性互动,反而阻碍资金流向边际效益高的项目。所有制僵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部门所有制和金融业所有制的同一性导致资金出现逆配置,将资金锁定在低效国有企业部门,是西部资金配置效率低的关键因素。政府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影响西部资金配置效率的一个不容忽略的间接因素。 第四部分,基于上述分析对西部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高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要采取某种策略集合,任何单方面措施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从金融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改革、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多管齐下,这必然关系到经济、金融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坚持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正确的路径选择,兼具经济理论意义和实践上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杨希[3]2016年在《西部地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配置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而资金是解决“叁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近年来,中央通过颁布“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加强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助推农村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但是,中国农村金融资源总供给并不能满足总需求,特别是经济发展较落后的西部地区,金融需求具有多层次、地区差异化的特征,农村金融未能实现供需均衡的问题更加突出。2006年底银监会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进行调整和放宽,其政策的调整引导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并且对于金融市场原有的供求非均衡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以下问题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供求主体效率如何?如何有效衡量农村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有效提高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的基础上,以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理论作为指导,综合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不同视角对西部地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配置效率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和相关理论阐述,设计理论分析框架提供本文研究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市场供给主体视角,分析了各类型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及农业信贷供给效率;基于市场需求主体视角,对需求主体的融资可获性及资金利用率进行评价。然后,构建了农村正规金融市场配置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市场总体层面衡量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水平,并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再次,针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市场配置低效的内在根源及形成机制。最后,提出了有效提升市场配置效率的总体方案构想,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与对策建议。按照上述逻辑关系,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西部地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供给主体运行效率较低。只有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提升趋势,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银行面临技术退步与效率低下的双重约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率下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同时,西部地区农业信贷供给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综合效率在多数省域达到有效但省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农业信贷效率不仅表现出省际之间的横向差异,也存在效率值随时间变化的纵向差异。此外,基于西部地区整体层面,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数、农村金融市场交易效率指数、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农村人均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显着影响农业信贷供给效率,各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在配置有效和无效两大区域显示出相反的特征。(2)西部地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体方面,对于农户融资可获性,73.81%的样本农户申请后获得贷款,其中41.97%的农户获得足额贷款,文化程度、农户耕地面积、贷款实际解决困难、了解贷款政策及金融机构信誉都对农户融资可获性有显着正向影响。对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可获性,92.38%的样本中小企业申请后获得贷款,其中62.86%的企业获得足额贷款,企业经营年限、信用等级、与金融机构的联系程度、固定资产比率对企业融资可获性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而企业员工文化程度、贷款政策了解程度却产生显着负面影响。针对市场需求主体融资资金利用率的分析,实证得出样本地区农户资金利用率表现出了递增趋势,总体效率均值从2009年的0.887上升到2012年的0.904;而农村中小企业资金利用率却表现出了逐年下降趋势,总体效率均值由2009年的0.741下降到2012年的0.730。(3)基于金融体系的深化程度、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度、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金融部门的运营效率四个维度构建了农村正规金融市场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水平低下并且地区差异明显,只有重庆、贵州、云南、宁夏的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在平均水平以上,其余地区都位于平均水平以下,但在样本期间西部各省域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水平呈现提升趋势。通过分析影响市场配置效率水平各因子的变动趋势,认为农村金融总量规模上升、市场逐步提高开放程度,但是农村金融组织结构配置水平下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存在区域特征。此外,实证得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作用等因素对于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水平有正面影响,而政府财政压力却存在显着负面作用,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人口密度等因素无显着影响。(4)由于西部地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在供给主体层面、需求主体层面及市场总体层面均未达到有效状态,因此存在市场配置低效的问题。其内在根源主要是技术水平影响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交易成本制约农业信贷供给规模,农业产业弱质性阻碍需求主体信贷获得,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分化制约资金利用率,农村金融市场分割导致竞争缺失,政府干预影响市场配置,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等。同时,根据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主体的行为选择,从供给机制、需求机制、供需协同传导机制叁个层面分析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低效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市场配置效率提升的总体方案构想。(5)针对市场供求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市场配置低效的成因,提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的提高需要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健全金融支农制度,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同时,采取构建有效市场竞争机制,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加快金融管理技术变革,鼓励农村金融创新;加强薄弱地区金融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等措施优化农村金融市场配置。通过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大政府支农投入力度,强化各级政府有效干预;建立诚信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等方式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刘经纬[4]2016年在《我国部属高校国库资金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创新逐步成为我国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之际,高等教育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财政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与日俱增,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截至2014年末,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为16102.72亿元,比上年的15591.72亿元增长3.28%,占当年全国GDP总值的2.53%。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对于重点高校倾斜性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2015年的11月6日,国务院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我国要建立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目标,并远景规划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该方案明确了我国财政将继续增加投入,支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承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任务的主要群体。从投入、产出角度观察,虽然近几年来部属高校的财政资金投入实现了翻倍的增长,但是学生规模却增长缓慢,论文和专着的产出数量没有明显变化。为了提高部属高校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以部属高校国库资金作为切入点,认真研究了以下叁个问题,即:部属高校国库资金是如何配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现状如何?国库资金对于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本文在确定研究理论框架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上,界定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属性。阐述了高等教育财政方面的公共财政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论述了教育效率的经济学涵义和实质等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论有关的内容。研究方法方面,对于投入产出法、层次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介绍,并归纳总结。文献综述方面,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于部属高校国库资金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两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评述。首先,本文研究了部属高校国库资金影响因素。本文介绍了部属高校国库资金的定义、拨款制度以及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部属高校收入、支出体系。并且,梳理、描述了《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执行情况简报》的有关国库资金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部属高校国库资金生均基本支出拨款,按照东、中、西部由高到低排列;国库资金生均项目支出拨款,按照东、西、中部由高到低排列。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生均事业支出、学科排名得分、办学级别层次和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作为主要研究因素,并提出假设。有关结论如下:生均事业支出越高的部属高校,国库资金预算数配置越多。学科排名得分越高的部属高校,国库资金预算合计、项目支出预算数越多。国库资金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越高的部属高校,国库资金合计数和项目支出预算数越多。在部属高校范围内,行政级别和办学层次并不是国库资金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库资金预算配置相对公平。从类型划分来看,部属高校国库资金配置由多到少排序是:大综类、大理类、大文类。其次,本文对于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选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两类模型。其中:dea-ccr模型、dea-bcc模型用来测算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数值,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用来测算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全要素变化率数值。本章在测算之前,确定了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进而提出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建立的3个基本假设,并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导向确定为产出导向。在深入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属高校数据包络分析(dea)指标体系。本文运用deap2.1软件,对2008-2014年共7年跨度的样本数据进行测算,具体结论归纳如下:总体结果看,部属高校各类效率变化波动不大。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中的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率数值较低,导致整体全要素变化率下降。从个体情况看,各个高校差异明显。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的3类效率值得分最高。在全要素变化率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得分居前,说明其效率数值显着提升。在区域比较方面,东部地区综合效率得分居中,全要素变化率得分居前,尤其是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率得分最高。中部地区综合效率得分居前,全要素变化率方面在规模效率变化率方面存在明显优势。西部地区各项数据均较低,规模效率变化率有所提升。从高校类别来看,各类效率数值差异较大,变化率差异不明显。综合效率方面,政法类、师范类高校排名居前,综合类、语言类排名靠后。全要素效率变化率方面,理工类、农林类和综合类高校排名居前,语言类、医药类和政法类得分靠后。从学生规模比较看,学生规模在1.5-2万组的10所高校各类效率以及效率变化率的得分都是最高,主要是其制度效率及其变化率得分较高。第叁,本文研究了部属高校国库资金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第一部分实证研究中,基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值的特点选用了dea-tobit研究方法。在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关影响因素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本文归纳出本章研究的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国库资金提出1个基本假设和5个交互项假设。涉及交互项的因素包括:生均事业支出、学科排名得分、在校生规模、校舍建筑面积、级别层次和国库资金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水平下,国库资金基本支出和支出合计对于综合效率的影响是显着负向的,主要原因是国库资金基本支出投入重点考虑高校的基本运行需要,并且基本支出所占比重较大。国库资金项目支出预算的配置对于部属高校的纯技术效率具有显着正相关影响关系。这一结果说明,项目支出预算配置机制已经融入了绩效考核等因素。在考虑若干交互项作用的条件下,国库资金支出合计、项目支出的配置对于部属高校的综合效率的影响显着为正,这说明国库资金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并且,通过交互项的回归结果看:国库资金与生均事业支出的交互项、与学生规模的交互项显着为正。这说明国库资金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中,在生均事业支出较多,或者学生规模较大的部属高校中的作用会更加显着。在对于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方面,国库资金与校舍建筑面积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这说明校舍建筑是部属高校的重要资产。在实证检验的第二部分,本文运用dea-ols方法建立模型,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全要素变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具体结论如下:国库资金年度差的回归结果并不显着,即: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叁类国库资金投入的年度差与部属高校的全要素变化率之间存在显着影响关系。生均事业支出年度差和校舍建筑面积年度差对于全要素变化率是显着负相关,说明以上两项的变化趋势对于部属高校全要素变化率的提升影响是消极的。学科排名得分对于部属高校的全要素变化率是显着正相关。这说明,越有“实力”的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速度越快。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得出如下结论:国库资金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促进了部属高校的整体发展;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总体稳定,个体差异显着;国库资金投入促进了部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国库资金对于部属高校教育资源全要素变化率的影响有限。本文结合实证结果,从提升国库资金使用效率、优化教育资源整体配置、促进部属高校健康发展的角度思考,提出了如下中肯建议:加大国库资金投入,调整国库资金拨款结构;完善国库资金拨款制度,加强部属高校财政预算体系建设;推进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部属高校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部属高校应加强学科建设、提高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提高校舍使用效率、确定合理办学规模;遵循改革方向,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本文研究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等多领域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审视现有制度安排效率,对于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对于变量的选取和分类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调整,取得较好成效。

马长有[5]2005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张远军[6]2015年在《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国防工业是国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的科技资源配置问题也就成为国防经济学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国防工业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物质技术基础,更是推进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保障。国防工业科技资源是国防工业建设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配置结构的好坏、配置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国防工业的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建设,影响到我国国防工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影响到我国战斗力生成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论文综合运用了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坚持历史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沿着概念界定、理论支撑、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考的研究思路进行论文撰写。首先,论文在科学界定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主要分类、要素构成与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梳理分析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历史轨迹与现实状况,认为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资源有限性约束较强”、“交易费用较高”、“适应性效率较低”、“规模效益不高”、“军民分割问题突出”和“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度较小”等主要问题。其次,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角度来设计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目标,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呈现的主要特点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围绕“谁来配置”和“怎样配置”的思路,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及主要配置方式。同时,在学习借鉴一般科技资源配置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特有属性,试图归纳出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的一般要求。第叁,运用制度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工具,深入分析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国防科技进步、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互动机理。通过分析国防科技进步的特殊性,构建了测算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对国防科技进步贡献度的测算理论模型,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国防工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防科技进步的作用机理。同时,在界定国防工业转型升级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影响国防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与机理。第四,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深刻分析影响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各类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我国国防工业领域的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为例,运用DEA分析工具来构建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从国内、区域、省域等不同层次进行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研究得出配置效率虽然“明显改善”,但是依旧存在“区域失衡现象突出”、“配置规模与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和“阶段性特征显着”等问题的效率评价结果。最后,根据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认为实现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遵循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着眼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背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始终坚持市场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防工业科技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战略补充作用,努力推进国防工业科技资源的军民一体化配置。

陈文哲[7]2014年在《金融发展指标设计与区域金融发展度量》文中指出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果,具体体现在资产规模急剧增加、机构数目不断扩张、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以及与之配套的金融监管的日益健全。总体来讲,金融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重视,并且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认同金融体系具有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资源也存在着分布不均、区域差异较大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扩大了区域经济失衡,有悖于我国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目标。因此研究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可以从金融战略布局的角度,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战略转型提供分析思路,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尤其是用实证方法分析区域金融差异时,不可避免的要用金融发展指标来量化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因此构建客观合理的区域金融发展指标对于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至关重要。通过回顾以往的金融发展指标,本文发现经过几十年来学者的研究,金融发展的指标不断丰富,不仅可以从总量水平上衡量金融部门规模,还可以测度金融深度、金融效率等方面。这些指标被广泛使用,对于研究金融发展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这些指标仍然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例如理论与量化测度不完全匹配、无法直接测度金融发展的功能,再例如基于宏观数据构建、缺乏微观基础,此外缺乏专门测度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出现了套用国家层面金融发展指标分析区域问题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对金融发展水平测度的客观性,并且也无法为进一步深入探究金融发展的作用提供相应的实证支持。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构建能够测度金融发展功能的、具备微观基础的、专门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因此在构建指标时,本文首先对金融发展理论中关于金融发展功能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发现金融体系具有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动员储蓄配置资金、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本文认为金融发展指标应当具备测度上述功能的效果。而构建具备微观基础的金融发展指标,需要基于企业数据构建,因此需要寻找一个联系企业行为与金融发展功能的结合点,本文认为金融发展的功能可以有效改善企业所处融资环境,能够使企业在面临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时便利的筹措资金、扩大投资、增加产出,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所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和生产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将金融发展功能与企业投融资行为和生产行为相结合,构建具备微观基础的、测度金融发展功能的指标。此外,本文是要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指标,因此结合区域之间金融差异的来源,本文从叁个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功能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一是企业的债务融资偏好,如果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债务融资成本更低,企业会更为倾向债务融资;二是企业的融资约束,区域金融发展会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约束;叁是企业利用资金资源的效率,即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能改善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为当地企业扩大投资、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出提供资金支撑。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采用上市企业数据以及工业企业数据库,通过计算债务融资倾向、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以及利用资金资源的效率,来反应企业所处区域金融体系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而通过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了测度金融发展功能的区域金融发展指标,并且分别计算了东、中、西部以及各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实证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企业债务融资倾向最强、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最低、使用区域金融资源的效率最高,因此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分省的计算结果也在统计上存在显着差异,因此说明我国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一,并且金融发展差异确实影响了当地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和生产行为,进而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实证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失衡问题提供了金融研究视角和证据。

王玮[8]2016年在《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叁十多年,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突出,但是,随着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用工成本的迅速上升,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依靠投资增加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越来越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由粗放式增长方式转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提升资源的产出效率,因此,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技术结构、促进科技创新是实现集约式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实际,首先,以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提升为目标,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投资效率理论为基础,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一般规律,对比效率评价研究方法,选择静态效率和动态指数方法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了高等教育投资效率评价体系;其次,运用DEA指数分析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地区间投资效率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依据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检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效应。据此,本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其主要内容为:一是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在该问题的指引下,理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逻辑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二是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本章科学界定了本文涉及的人力资本概念和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及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内涵等相关概念,回顾了公共财政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理论,梳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叁是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其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比例、变化趋势及特征;最后,比较分析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地区差距。四是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DEA分析。本章首先,明确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别筛选指标,构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建本文所需的评价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模型;最后,从整体分布特征和逐年变化趋势两方面全面描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省际差异及变化趋势。五是中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效率原因分析。本章主要借助DEA投影分析技术,使用产出导向的DEA模型对省级区域实际投入产出水平与生产前沿面的最优值进行比对,从而测算出投资过量和产出不足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基础,从经济方面和制度设计两个角度,分析出非DEA有效地区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以便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六是中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效应。本章主要依据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探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路径。以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VAR协整分析方法和面板回归模型验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效应,检验全国、区域、各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相关政策,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周一鹿[9]2010年在《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为目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对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考察,然后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揭示出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存在低效率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的模式、机制、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一、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在借鉴金融效率理论、资金配置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等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内涵、机制、实现机理和绩效评价;第二,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该部分重点考察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五个国家的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体制和机制,并总结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基本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第叁,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总体效应。主要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动态计量模型分析法考察了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应;第四,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与偏差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效率偏差及其原因;第五,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模式选择。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政府与市场协调型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我国的现实选择;第六,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机制培育。第七,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二、论文的基本结论1.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一个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是要实现农业信贷资金供求主体双赢的效率目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在本质上是一种稀缺性约束下的经济选择行为。如果这种行为能够使农村金融机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一定的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并通过其循环过程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实现自身盈利最大化,即实现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外在效率和内在效率,实现了农业信贷机构财务可持续性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局面的终极目标,则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是有效率的。2.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都是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下进行的,并有健全的农业信贷制度法规做保障。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及其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共性特点:一是各国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构建了一个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农业信贷组织体系,包括农业商业信贷、政策信贷、合作信贷和民间信贷组织,其中,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是农业信贷组织体系的核心;二是各国政府均采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以支持农业信贷机构为农业发放贷款;叁是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农业保险,通过发展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信贷风险;四是各国都用健全的法律制度来确保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其安全性。在成熟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市场机制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中的作用大于政府的作用,而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印度,政府的作用要大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然将从政府导向逐步向市场导向模式转换。3.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虽然得到快速增长,但农业信贷资金功效有限,配置效率并不十分理想。从总量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总量增长迅速,区域配置失衡显着。从地区结构来看,东部地区明显比中西部地区获得的农业信贷资金比重高得多,表明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区域配置结构差异显着。协整检验表明,1952—2007年,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增加值之间存在负的弹性关系,而农业信贷、农业投资与农业增加值正相关,说明增加农村投资和农业信贷总体上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1952—2007年,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农业自身产出水平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对其投入力度;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与农业增加值之间不存短期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来看,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资金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小。相对于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农村投资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因此,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还是农业发展,农业信贷资金的实际功效都非常有限。4.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地区差异明显,提升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需要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整体而言,2003—2007年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平稳态势,但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显着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近年来,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云南、陕西和宁夏叁省区更是没有达到了完全的技术效率水平。同样,规模效益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由于存在资金投入规模严重不足的情况,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进一步又造成中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外流,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长此以往,西部地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将无法摆脱资金投入不足与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约束,并因此进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需要政府及其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提高农业和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地区效率差异才会明显缩小。5.选择有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协调型叁种。市场主导型模式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因素,虽然能够实现农业信贷资金有效率地横向配置,但这种需求追随型配置模式必然受到农业的低比较效益、高风险和弱质性缺陷的制约,使得信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容易出现失衡,从而阻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型模式无法根本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降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比较而言,政府与市场协调型模式更适合处在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该模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模式固有的内在缺陷,使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信贷资金配置实现了均衡性、互补性和普惠性。6.健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机制是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该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其中供求机制则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提供健康的市场基础,包括供给制度支持机制、供给模式优化机制和需求机制;价格机制则包括公平定价机制、利率市场化机制和农业补贴机制,其作用就是利用价格信息调节和平衡资金的跨期和部门间的供求关系;竞争机制则为农业部门提供可供互相替代的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增加农业部门的剩余支配权,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和竞争监控机制;监管机制则负责对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减少农业信贷资金的漏损,它主要包括金融预警机制、合作监管机制和金融安全网机制。7.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必须围绕如何改造大量的传统小农户经济,提升中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来设计必要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提升战略。这一战略包括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农村金融发展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农业市场化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业集约化发展战略,通过上述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部门的效率和资金产出能力;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包括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创新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战略;综合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战略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该战略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实体产业部门和金融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叁、论文的政策建议1.改造农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信贷的重要需求主体,培育多样化的农业企业,提高企业和农户的素质是防范农业信贷风险的关键举措。应当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企业治理能力,转换经营机制、提供各种税费减免政策等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素质。同时,应加强对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农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高农业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以降低农业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信贷的有机结合。2.重塑农业信贷组织体系。一是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改造,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信贷组织,在经营机制上,鼓励其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商业化经营,但应保留真正服务于“叁农”的信用合作体制。二是要适当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健全支农功能和运行机制,真正体现政策支农的要求。叁是积极推进农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农业商业信贷机构定位不变,要增强其支农功能,防止支农功能退化。四是培育和发展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一批微型信贷组织,满足农村信贷需求。五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业信贷组织的创新,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化的农业信贷组织。3.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品种,以分担部分农业信贷风险;二要加快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产业。政府应积极组建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叁要创新农业信贷联合担保机制,建立适度竞争、充满活力的农业信贷市场。四要政府应逐步放松对农业信贷市场的利率管制。4.推进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首先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农业信贷组织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农业信贷需求,推广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联合担保贷款,大力发展农业小额信贷;鼓励成熟的信贷产品延伸到农村经济各个领域。其次是在农业信贷风险可控制的条件下,创新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信贷支付体系的建设,简化农业信贷交易手续,优化农业信贷产品结构,提高农业小额信贷额度,推行农业小额贷款、小额贷款担保、小额贷款保险的联动机制。5.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管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备的农业信贷监管法规体系;二是加快完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全程监控体系;叁是转变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监管方式,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监管工作;四是加快农业信贷资金配置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信贷监管效率,防范农业信贷风险。四、论文的创新点1、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构建了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内涵、模式、机制及其实现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农业信贷资金有效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2、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选择了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模式,从供求、价格、竞争、监管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运行机制。3、从农业自身发展与金融的有效配合双重层面,系统提出了提升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战略构想和政策框架。

刘霞[10]2006年在《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从资金配置的叁个主要环节--银行、资本市场和企业入手,对西部地区的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进而诱致资金流出,进一步加剧资金短缺,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对提高西部资金配置效率做出了简要构思。

参考文献:

[1]. 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国强. 西南大学. 2009

[2]. 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研究[D]. 刘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04

[3]. 西部地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配置效率研究[D]. 杨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 我国部属高校国库资金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 刘经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5].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

[6]. 我国国防工业科技资源配置及优化研究[D]. 张远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

[7]. 金融发展指标设计与区域金融发展度量[D]. 陈文哲. 南开大学. 2014

[8].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研究[D]. 王玮.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9]. 中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D]. 周一鹿. 西南大学. 2010

[10]. 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分析[J]. 刘霞. 统计与决策.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西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