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地域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域,城市,结构,空间结构,工业区,成都市,特色。
城市地域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17)在《基于地域特色的天水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地域特色的极度同化等问题。而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每个城市都形成了各自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在延续城市地域特色、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研究的,选取了地域特色鲜明的西部河谷型城市天水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天水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发展对地域特色的诠释与表达。论文首先通过研究天水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历程及经济社会状况,对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影响天水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这叁个地域特色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辐射陇东南区域、纳入山水格局、传承文化基因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发展措施和方法。最后通过对这几个地域特色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天水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与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建立起体现地域特色的天水城市空间发展结构与形态。研究认为天水城市空间发展必须改变单向依赖秦州、麦积的带形城市空间供给模式,从能够辐射陇东南区域的角度出发,确定城市规模,带动关陇地区一体化发展;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实现天水由“一城两区”向“五区叁县”的空间拓展,以叁阳川、秦安城区、甘谷城区为着力点,形成与秦州、麦积两区的功能协作,构建天水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空间骨架。从彰显地域特色的视角,着重塑造“山-水-城-庙”一体的天水城市整体形态,建立城市生态绿心,以伏羲文化、石窟文化为首,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引入文化“基因”传承的理念,在空间上重现天水古城“五城相连”的写意元素,使城市的地域文化精髓充分体现在未来城区的空间结构拓展中。最终形成丰富的城市功能、整体有序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完整的规划布局,使天水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魅力的区域中心性大城市。(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5)
陈继革[2](2016)在《城市功能区及地域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在城市功能区地域结构示意图中,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6年27期)
周敏,雷国平,匡兵[3](2016)在《基于计量地理模型和区位熵的城市用地结构地域分异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计量地理模型和区位熵方法分析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地域分异,为制定城市用地规划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用地集中化水平较高,城市间用地多样化水平差异较大;2从用地组合类型看,城市间用地组合类型数差异不大,介于3—5之间,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是城市用地的主要组合类型;3区位意义上,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区位意义显着,6个城市该类用地区位指数大于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区位意义一般,4个城市该类用地类区位指数大于1;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区位意义不显着,3个城市该类用地区位指数大于1。(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6年01期)
王纪武,金一,李王鸣[4](2015)在《基于城市边缘区判定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人口密度和景观紊乱度等分析方法,迭加判定杭州市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杭州市城市边缘区以大尺度的面状形态构成杭州市多中心发展格局的空间本底。由此判断,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是城市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城市边缘区将对多中心的区域城市格局发挥着实质意义的支撑作用。强调城市边缘区对城乡统筹和城市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单元,进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构建研究。(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期刊2015年09期)
尚正永,卢晓旭,张小林,吴启焰[5](2015)在《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影响——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淮安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影响过程,将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影响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引导性调整,即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1964年淮阴县与清江市的县市分治,1971年淮阴县政府驻地北迁王营镇,牵引了淮安主城市区近30年的南北向发展。2001年的"叁淮一体"行政区划调整,又引导着主城区东南向扩张与楚州城区的北向发展,并在两个城区之间形成新产业空间与生态新城,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地域结构。二是适应性调整,即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的手段,能够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矛盾。2001年的"叁淮一体"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淮阴县城并入主城区,不仅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为城市空间扩张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也适应了市区与县城连为一体的现实。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影响的作用机理主要为叁个方面,即通过改变城市辖区范围,进而改变城市经济规模与发展能力影响城市地域结构,通过城市规划工具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通过城镇原来的空间格局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5年08期)
林小如[6](2015)在《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推动着国内外大城市迅速发展和城市地域结构剧变,使得大城市发展面临不可预知的脆性风险。城市空间作为承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其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是带来城市脆性风险的关键。然而,既有的大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及模式存在明显时滞性。因而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和相应的管控技术,保障城市地域结构在发展中的灵活度和弹性适应性,实现城市地域结构的反脆性发展目标,是我国城市规划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城市空间要素、结构和环境叁个层面面临的脆性风险威胁,开展城市地域空间总系统及其四个子系统(用地组织、公共中心、交通网络和生态空间)的反脆性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的研究。(1)首先回答“为什么要提出反脆性的城市地域结构?”。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归纳并揭示了国内外15个大城市的城市地域结构面临肌理失序、整体松散的要素脆性风险,单核锁定、重心游离的结构脆性风险和基质滞流、区域隔离的环境脆性风险。在城市地域结构的反脆性诉求下,提出国内外大城市地域结构的要素形态应从松散低效走向紧密集中,功能结构应从单核惯性走向多核多元,环境基质应从僵化封闭走向开放互联。(2)第二部分主要回答“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标准如何衡量?”,即反脆性地域结构目标如何确立,目标准则是什么,如何测度反脆性水平?”通过国内外15个大城市最新版规划的城市发展目标、空间及功能发展目标,结合结构主义方法论框架下的叁大脆性风险指向与反脆性诉求,提出紧凑集约、有机多核和弹性开放的叁大反脆性目标准则。运用Matlab, SPSS等分析工具建构了反脆性目标框架下要素、结构和环境的叁维测评指标体系,进一步深化和量化反脆性城市地域结构的价值取向。基于核心价值取向,采用定性归纳和定量演绎两条方法主线,检讨和验证当下国内外大城市规划的CMR状态,同时对反脆性城市地域结构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反馈性的检验与修正。(3)第叁部分主要回答“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模式和普适性空间范型是什么?”。继承并修正有机疏散、田园城市和光辉城市叁大经典理论,建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背景下与CMR目标协同的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模式和空间范型。在主要影响因子的标准范围指引和叁大脆性问题的逆向助推下,重构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用地组织结构、公共中心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生态开放空间结构等四大核心子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4)第四部分主要回答“基于反脆性的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国内外大城市地域结构应该如何进行反脆性重组?”。由于大城市发展演化过程的不可遍历性和历史路径依赖性特征,国内外15个大城市在共性特征和趋势下,并没有僵化和唯一的反脆性(CMR)标准区间,而是具有类型化的CMR空间模式。应用SPSS对影响因子的主成分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后,得出国内外14个大城市可以分为平原型、山地型和复合型叁大类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针对类型化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模式,寻找叁大类型在叁个维度的标杆城市、叁大类型城市在叁个维度的主要短板,从而提出叁种类型城市在城市要素、结构和环境层面空间优化的关键策略。最后,基于优化后的标杆城市标准,提出叁种类型的反脆性城市地域结构空间组织模式,分别是“强心聚核、轴向平衡”的平原型大城市地域结构,“均衡多核、有机舒展”的山地型大城市地域结构,和“多级多心、环网融合”的复合型大城市地域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王叶飞[7](2014)在《大同城市地域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在地区空间上的投影,是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域结构,本文就以大同为例,实证分析各组成要素,各功能区的特点,问题,并为以后城市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环球人文地理》期刊2014年22期)
臧国栋[8](2014)在《略谈我国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城市发展历程中,群体化发展是大趋势,就如已经形成的珠江叁角洲、长江叁角洲等城市群,而城市地域结构可以说是城市群体化发展整体情况的空间反映。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本文来源于《求知导刊》期刊2014年11期)
周睿,周波[9](2014)在《论地域特色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体现——以炉霍县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中地域特色体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域特色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表现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甘孜州炉霍县地域特色分析,在总体规划编制中梳理城市空间结构,探讨在进行总规修编中如何突出地域特色,做好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工作。(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4年05期)
汪洋[10](2014)在《基于地域文化聚散形态的城市开放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间序列的演变,地域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城市文化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物质形态相互影响,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演变有重要影响。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从新墓地运动、自然主义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和生态土义运动。每一次思潮与运动都对应了相应的城市开放空间特质与其历史背景与文化。现代中国大城市诸如北京市、成都市与国外部分城市美化运动时期“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类似,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文化的流失。鉴于中国大城市环境质量差与地域文化流失的现状,笔者基于地域文化总结了聚散形态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和城市开放空间理论,主要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城市生态理论和绿色基础设施。为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作理论铺垫。成都市有叁千多年的历史,其城市空间结构与文化结构受地域文化影响均呈现聚散形态。前人对其开放空间的研究停留在诸如宽窄巷子、文殊院的“点”上,并已经对其历史文化演变与空间形态变化有所研究,但缺乏从地域文化视角将它作为整体,从系统的“点、线、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城市设计理论基础上,基于地域文化对成都市青羊区开放空间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梳理出相应时期成都市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关系,总结出其地域文化与城市开放空间在时间序列上演变的规律为先“聚”后“散”。因为青羊区作为成都市开放空间与文化的集群区域,所以具有代表性。本文从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的视角分析现代青羊区开放空间现状。总结了城市空间结构,如属于古代佛教文化的文殊院与遗址文化的金沙遗址两个场所内聚形成的一个中心节点—宽窄巷子。市民在宽窄巷子休闲也是现代成都休闲都市文化印象的浓缩反映。以宽窄巷子作为文化中心往外辐射:第一圈层的空间与文化分别是“诗圣文化”的杜甫草堂、“休闲茶文化”的人民公园与浣花溪公园、“道教文化”的青羊宫和“校园文化”的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以及古今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第二圈层的空间与文化分别是“道教文化”的青城山、“水利工程文化”的都江堰、“历史遗产文化”的叁星堆等。在以上基础上总结了青羊区文化的传统与发展:一方面,宽窄巷子属于城市传统文化,但它在城市内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属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位于城市郊区的它更具发展空间,对比分析可知今后成都市的文化核心节点将可能从宽窄巷子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转移。通过笔者现状调研与分析发现青羊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诸如百花潭公园、人民公园等开放空间与周围开放空间联系性不强;另一方面,杜甫草堂与浣花溪公园空间的整合形成强烈的古今文化群,成为青羊区的开放空间核心,而宽窄巷子作为青羊区精神文化核心,这种开放空间核心与文化核心分离的格局将暗示出成都市青羊区由东向西的文化发展轴(虚轴),这条轴线却与成都市城市总体结构的正南正北的轴线分离。城市总体结构与文化轴的分离将会导致传统文化减弱,将造成城市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渐行渐远,城市地域特色不明与衰退的结果。成都市青羊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将这些文化以空间的物质形态传承与发展,笔者在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失败与成功案例和成都市城市空间总体特点与规划战略基础上,提出构建青羊区开放空间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首先优化规划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然后规划核心区与辐射区,最后优化规划重点空间节点。通过策略以达到传承与发展成都市青羊区文化的目的,同时改善区域环境品质,提高市民的游憩体验感,使城市更加低碳、文明、秩序,增强市民的城市印象。(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城市地域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在城市功能区地域结构示意图中,城市功能区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地域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畅.基于地域特色的天水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陈继革.城市功能区及地域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技巧[J].试题与研究.2016
[3].周敏,雷国平,匡兵.基于计量地理模型和区位熵的城市用地结构地域分异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
[4].王纪武,金一,李王鸣.基于城市边缘区判定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5
[5].尚正永,卢晓旭,张小林,吴启焰.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影响——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
[6].林小如.反脆性大城市地域结构的目标准则和理论模式[D].华中科技大学.2015
[7].王叶飞.大同城市地域结构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
[8].臧国栋.略谈我国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及其发展[J].求知导刊.2014
[9].周睿,周波.论地域特色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体现——以炉霍县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中地域特色体现为例[J].四川建筑.2014
[10].汪洋.基于地域文化聚散形态的城市开放空间结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