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贸易流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向,贸易,国际贸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原产地,比重。
国际贸易流向论文文献综述
萧芦[1](2018)在《2017年全球LNG国际贸易流向统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国际石油经济》期刊2018年06期)
[2](2016)在《2015年全球LNG国际贸易流向统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国际石油经济》期刊2016年06期)
[3](2015)在《2014年全球LNG国际贸易流向统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国际石油经济》期刊2015年06期)
[4](2013)在《警觉国际贸易流向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最新的《德勤化工季刊》报告指出,鉴于化肥是全球流通的大宗商品,其在国际贸易中供需情况的变化,对于中国化肥生产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警觉国际贸易流向的变化,建立更加坚实的市场路径对于化肥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资》期刊2013年26期)
李彦萍[5](2011)在《基于国际贸易数据的我国国际物流市场发展趋势与流向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目前还缺乏针对相关国际物流发展的统计,而对国际贸易发展状况的统计则较为全面、细致,因此,根据国际贸易状况对国际物流的决定性作用,要想了解目前我国国际物流市场发展的特点,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从相关国际贸易状况数据入手进行分析,从而反映国际物流市场发展总体现状与趋势,并揭示国际货物流向特点,进而为相关国际物流企业有效制定决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期刊2011年11期)
罗先云,项新[6](2006)在《优惠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投资流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关税壁垒的阵营中经常还会出现新的成员如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以及社会责任标准等,但有一个更陌生的面孔为人们所忽视,那就是优惠原产地规则。区域内的优惠原产地规则可以增加内部的产品贸易量和投资总额而减少对外部的贸易量和投资总额,因此它常被用来作为一国或区域的贸易保护措施和吸引资本的手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国《货物原产地规则》。(本文来源于《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赵爱清[7](2003)在《国际贸易流向与国际分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选题说明一国为什么要开展国际贸易?原因不言自明:参与贸易能够获得利益,而且贸易之所以能够发生,参与的双方必然是同时获益的,尽管各自获得的利益比例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已经证明,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能够使资源达到更合理的配置。但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不总能够保证使贸易参与国都觉得“合意”。毕竟国别利益客观存在,贸易利益的分割方式、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微观企业的目标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和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常常被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因此不仅存在着是否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才符合经济发展目标。国际贸易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叁个:即,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包括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我看到许多关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一国产业发展的论着,大都是以比较利益说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关注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成长升级,但是在我国,关于贸易流向问题的深入研究还是比较少的。那么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流向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的进口商品主要来源于某些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又大都流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决定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即贸易伙伴国选择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呢?这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和思考过的问题,对此问题的思考引发出我对国际分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因为我最初关注的贸易流向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其背后关键的决定因素是国际分工状况。一个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决定了其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流向,我们出口甲商品给A国,又从B国进口乙商品,之所以这样进行贸易是因为能够得到分工和贸易的利益。因此我的论文选择了从对外贸易流向这一现象出发,来阐述决定贸易流向的根本因素——国际分工,在分析过程中试图用理论分析来<WP=3>验证和解释现实的状况,当然最终所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如何参与国际分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发展战略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追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变化趋势。二、论文的结构论文的结构是按照认识和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发展下去的,从现象到本质,再运用分析的结果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文章还涉及对中国的贸易战略选择的思考。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法对当代世界和主要国家的贸易流向进行考察,并分析两种类型的贸易流向及其各自的利弊。第二章主要分析国际分工状况是如何决定对外贸易流向的,分别从静态(短期)和动态(长期)两个方面来考虑。本章是为以后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的重要部分。这一部分的理论分析中,在对各种国际贸易理论做了简练的综述后,本人对贸易理论发展的规律和内在逻辑进行了概括。本章从一般意义上分析贸易流向和国际分工,而没有限定从发展中国家甚至中国的角度出发,在此我试图综合比较利益理论和其他从需求角度出发的现代贸易理论,以便较全面地解释现在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流向的状况。第叁章实证地考察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现状,对前面的分析进行验证和应用。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用中国的数据对第二章的“重力模型”进行计量检验,从而可知,决定中国的贸易流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的大小),其次才是地理距离和政治关系。而人均GDP排名、贸易结合度等指标正反映了国际分工阶梯的高低,这与第二章的观点是吻合的,验证了了国际分工地位决定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流向。第四章论述中国入世后参与国际分工的策略和几个关键的贸易政策,这部分以前面的分析为指导,分别从短期和长期来讨论,并对一些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论述,涉及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外资、科教兴国战略问题等。叁、主要内容的写作说明1、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利益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WP=4>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仅仅依据要素禀赋所形成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那么只能强化现有的优势而不能改变国际分工的地位,在垂直贸易的利益分配中,发展中国家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因此,进行开放和自由贸易本身并不能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考虑长期利益,转移比较优势,发展水平的国际分工,提升自身的国际分工阶梯。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放在第四章,以说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能仅仅从静态的比较利益出发去参与国际分工,还须考虑到长远的经济发展。2、值得说明的是,比较利益理论对于解释和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仍然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比较利益理论把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落实到产业上面,演变成产业的比较优势,这与当今国际分工的发展事实有一些不符:比较优势也可能表现在某些生产的环节上,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利用比较利益理论来分析问题,为了论述的简练,在论文中我还是会经常提到某些产业,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等,而不再特别补充生产环节。3、本文是运用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实践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力图写出新意来:首先在选题上,本文抓住国际贸易流向这(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3-04-01)
国际贸易流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贸易流向论文参考文献
[1].萧芦.2017年全球LNG国际贸易流向统计[J].国际石油经济.2018
[2]..2015年全球LNG国际贸易流向统计[J].国际石油经济.2016
[3]..2014年全球LNG国际贸易流向统计[J].国际石油经济.2015
[4]..警觉国际贸易流向变化[J].中国农资.2013
[5].李彦萍.基于国际贸易数据的我国国际物流市场发展趋势与流向特点[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
[6].罗先云,项新.优惠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投资流向的影响[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7].赵爱清.国际贸易流向与国际分工[D].西南财经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