胴体及肉质性状论文_张凤鸣,朱丹,陈四清,何朝勇,任小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胴体及肉质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胴体,性能,肉质,生长,定远,蛋白。

胴体及肉质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鸣,朱丹,陈四清,何朝勇,任小明[1](2019)在《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方法利用太湖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随后进行横交固定,测定杂交后代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肉质品质以及胴体特性。结果涪陵黑猪Ⅱ系日增重0.56±0.08 kg,料重比3.44±0.51,屠宰率73.07%,瘦肉率51.87%,胴体背膘厚28.25 mm,眼肌面积29.45 cm~2,肌内脂肪含量3.11%±0.16%,平均产子数12.1头。结论涪陵黑猪Ⅱ系具备高产子性,肉质品质高,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瘦肉率高的优点,显示此次杂交产生了较大的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杂交利用效果理想。(本文来源于《畜禽业》期刊2019年11期)

吴义景,张盼,傅延如,苏世广,田广友[2](2019)在《定远猪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定远猪屠宰胴体性状及肉品质,以期为定远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10月龄定远猪12头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定远猪平均体重达89.69 kg,背膘厚3.74 cm,屠宰率达76.29%,瘦肉率为48.47%,腿臀比为29.12%,肉色评分为3.33,大理石纹评分3.29,眼肌面积为26.09 cm2,失水率为20.94%,肌内脂肪含量为4.87%,拿破率为74.36%。宰后45 min pH为6.16,24 h时降为5.56。定远猪屠体平均背膘厚、皮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变异系数较大。综上表明,定远猪屠宰率较高,肉质好,但肌内脂肪含量及背膘厚变异系数较高,可在后期保种过程中适当进行选育,提高定远猪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5期)

郭建凤,吕东叁,杜玉诗[3](2019)在《不同屠宰体重大蒲莲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分析了46头屠宰体重在80~107 kg阶段的大蒲莲猪的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程度和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为确定大蒲莲猪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0~107 kg体重阶段,随屠宰体重增大,胴体重极显着升高,100.5~107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0~90 kg、90.5~100 kg体重阶段升高17.74%(P<0.01)、5.73%(P<0.01),90.5~100 kg体重阶段比80~90 kg阶段升高11.35%(P<0.01);胴体直长100.5~107 kg和90.5~100 kg体重阶段分别比80~90 kg体重阶段升高6.52%(P<0.01)、3.77%(P<0.05);眼肌面积100.5~107 kg体重阶段分别比90.5~100 kg、80~90 kg体重阶段升高24.35%(P<0.01)、25.36%(P<0.01);瘦肉率100.5~107 kg体重阶段比90.5~100 kg体重阶段升高10.71%(P<0.05);皮脂率100.5~107 kg体重阶段比90.5~100 kg体重阶段降低10.47%(P<0.05);表示肉黄度的b值90.5~100 kg体重阶段比80~90 kg体重阶段降低27.20%(P<0.05);其它指标变化不显着。胴体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如3点平均背膘厚与皮脂率极显着正相关,与瘦肉率极显着负相关;瘦肉率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纤维直径极显着正相关,与皮脂率、干物质、肌内脂肪呈极显着负相关等。在80~107 kg阶段,胴体重、胴体直长与体重之间呈极显着的回归关系,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大理石纹与体重之间呈显着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着。综合分析,大蒲莲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100.5~107 kg阶段。(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4期)

邓波,门小明,吴杰,吕金辉,卢德秋[4](2019)在《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52.31±2.28) kg的生长猪72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的饲粮。试验分2个阶段(50~80 kg和81~110 kg),每个阶段结束时对猪进行称重,试验结束后每栏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猪进行麻醉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显着降低了生长育肥猪50~80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50~110 kg阶段料重比(P<0.05),并且10%添加量还显着提高了50~8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P<0.05)。2)饲粮添加亚麻籽能显着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但对胴体长、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等胴体性状无显着影响(P>0.05)。3)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能显着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值(P<0.05),显着提高α-亚麻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及PUFA总含量(P<0.05),且当添加量达到10%时,还能显着提高背最长肌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P<0.05)。结果提示,亚麻籽能一定程度提高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增加背最长肌中n-3PUFA含量,降低n-6/n-3 PUFA值,且对胴体性状及肉质无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胡江,曹健,张丽,赵志东,王继卿[5](2019)在《牦牛FABP3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ABP3)参与肌肉中脂肪酸吸收和胞内转运,通过影响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进而影响肌肉嫩度和多汁性。本研究采用qRT-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方法,检测牦牛(Bos grunniens)FABP3基因组织表达和突变位点,分析基因突变对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南牦牛FABP3基因在16个检测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依次为心脏>背最长肌>回肠>胰腺>盲肠>空肠>其他组织,且心脏中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5)。牦牛FABP3基因5'-UTR、intron 1区各检测到1处突变,而intron 2区检测到5处突变;甘南牦牛5'-UTR-intron 1区突变影响胴体重、肌肉嫩度及熟肉率(P<0.05),等位基因B1能极显着增加胴体重、降低肌肉剪切力值(P<0.01),等位基因C1能极显着降低胴体重和熟肉率(P<0.01)。本研究为牦牛肉质性状分子遗传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韩丽娟,谭江[6](2019)在《潍坊江海原种猪场杜洛克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了解潍坊江海原种猪场持续选育杜洛克的种猪性能及为下一步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从场内现有的10个杜洛克家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60头试验猪进行生长发育性状测定,然后从中选择28头进行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杜洛克试验猪的日增重高,平均为833 g;活体背膘厚和料重比低,平均分别为9.23 mm和2.39;瘦肉率和腿臀比例高,分别为66.93%、35.15%;肉色评分、肌内脂肪和pH1较高,平均分别为3.41、2.36%和6.49;滴水损失和失水率低,分别为2.36%和7.87%;符合父系种猪瘦肉率高、背膘薄、后躯肌肉丰满和肉品质好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把28头屠宰试验猪按照体重分为100~110 kg和110~120 kg两组,比较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10~120 kg组试验猪的瘦肉率虽有降低的趋势(67.73%/65.29%),但差异不显着,而且110~120 kg组试验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有增加的趋势(2.31%/2.40%),剪切力有变小的趋势(46.76N/40.80 N)。这与我们培育大型杜洛克的100 kg体重后生长速度高的同时,瘦肉率无明显降低育种目的相一致。同时,按屠宰厂标准,28头猪全部达到一级净条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潍坊江海原种猪场杜洛克经过多年持续选育,生长、胴体和肉品质性能均很好,是一个优秀的终端父系种猪群体。(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3期)

郭建凤,葛长利,陈其美[7](2019)在《不同屠宰体重日照大白猪胴体肉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测定了83~106 kg体重阶段34头日照大白猪的胴体性能,以分析日照大白猪胴体性状随屠宰体重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3~106 kg体重阶段,随体重增大,胴体重极显着升高,胴体直长和大理石纹在100.5~106 kg体重阶段分别极显着、显着高于83.5~89 kg体重阶段,其它指标变化不显着。胴体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屠前体重与胴体重、胴体直长都极显着正相关;胴体重与屠宰率、胴体直长极显着正相关,与眼肌面积显着正相关;屠宰率与眼肌面积显着正相关;平均背膘厚与皮脂率、肉色极显着正相关,与瘦肉率极显着负相关;瘦肉率与皮脂率呈极显着负相关;皮脂率与肉色显着正相关。在83~106 kg阶段,胴体重和胴体直长分别与体重之间呈极显着的回归关系,大理石纹与体重之间呈显着的回归关系,其它指标与体重间的线性相关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养猪》期刊2019年03期)

李闯,董俊良,张紫微,陈月丽,韦明飞[8](2019)在《功能性添加剂对杜×花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量元素是动物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研究利用酵母硒、蛋白锌、蛋白铁、蛋白铜等螯合物,对杜花二元杂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及肉质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及肉质性能指标上差异不显着(P>0.05),但试验组具有日增重高、料重比低、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色评分高的优势;在养分表观消化率指标上,试验组的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本研究建议,在杜花育肥猪的日粮结构中,利用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无机形式微量元素,以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和提高生长性能、降低环境污染。(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陶璇,顾以韧,梁艳,杨雪梅,邓小松[9](2019)在《不同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1和miR-369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miRNA表达量与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了引进猪种大约克夏猪和6个四川省地方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1和miR-369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除miR-1与藏猪差异不显着外,2种miRNA在大约克夏猪背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地方猪种(P<0.05);地方猪种中,miR-1和miR-369表达水平分别在藏猪和雅南猪中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和miR-369在背部皮下脂肪中表达水平均与瘦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miR-369表达水平还与平均背膘厚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试验表明miR-1和miR-369可能对猪脂肪沉积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起负调控作用,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起正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9年05期)

夏邹,叶小刚,陈代文,郑萍[10](2019)在《能量和蛋白来源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和蛋白来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以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DLY育肥猪60头[平均体重(81±7.89)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粮能量来源包括玉米和小麦,饲粮蛋白来源包括豆粕和菜粕。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菜粕型、小麦-豆粕型、小麦-菜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4种饲粮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着影响(P>0.05),但玉米豆粕组的料重比显着低于其余3组(P<0.05)。②能量和蛋白来源显着影响养分的消化率。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极显着提高了粗脂肪、干物质、灰分、钙和磷的消化率以及能量的利用率(P<0.01);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着提高了钙、磷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P<0.01),显着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P<0.05)。③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着提高了猪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1);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显着提高了猪血清总蛋白水平,显着降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④玉米豆粕组的眼肌面积显着高于玉米菜粕组(P<0.05);与玉米菜粕组相比,小麦菜粕组显着降低了肌肉的蒸煮损失(P<0.05),显着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由此可见,4种饲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但显着影响猪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且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胴体及肉质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测定定远猪屠宰胴体性状及肉品质,以期为定远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10月龄定远猪12头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定远猪平均体重达89.69 kg,背膘厚3.74 cm,屠宰率达76.29%,瘦肉率为48.47%,腿臀比为29.12%,肉色评分为3.33,大理石纹评分3.29,眼肌面积为26.09 cm2,失水率为20.94%,肌内脂肪含量为4.87%,拿破率为74.36%。宰后45 min pH为6.16,24 h时降为5.56。定远猪屠体平均背膘厚、皮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变异系数较大。综上表明,定远猪屠宰率较高,肉质好,但肌内脂肪含量及背膘厚变异系数较高,可在后期保种过程中适当进行选育,提高定远猪的一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胴体及肉质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凤鸣,朱丹,陈四清,何朝勇,任小明.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研究[J].畜禽业.2019

[2].吴义景,张盼,傅延如,苏世广,田广友.定远猪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及分析[J].养猪.2019

[3].郭建凤,吕东叁,杜玉诗.不同屠宰体重大蒲莲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分析[J].养猪.2019

[4].邓波,门小明,吴杰,吕金辉,卢德秋.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5].胡江,曹健,张丽,赵志东,王继卿.牦牛FABP3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6].韩丽娟,谭江.潍坊江海原种猪场杜洛克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分析[J].养猪.2019

[7].郭建凤,葛长利,陈其美.不同屠宰体重日照大白猪胴体肉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研究[J].养猪.2019

[8].李闯,董俊良,张紫微,陈月丽,韦明飞.功能性添加剂对杜×花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

[9].陶璇,顾以韧,梁艳,杨雪梅,邓小松.不同猪种背部皮下脂肪中miR-1和miR-369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9

[10].夏邹,叶小刚,陈代文,郑萍.能量和蛋白来源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秦川牛H-FABP第1外显子的突变位点结果与分析图1清平猪(上)与巴克夏猪(下)...突变测序图单酶切产物电泳结果大白C/梅山T的碱基突变天冬氨酸及甘氨酸编码蛋白的松散度预...

标签:;  ;  ;  ;  ;  ;  ;  

胴体及肉质性状论文_张凤鸣,朱丹,陈四清,何朝勇,任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