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两用斜拉桥论文-阎友华,张静,戴浩

公铁两用斜拉桥论文-阎友华,张静,戴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铁两用斜拉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跨,公铁两用,斜拉桥,长江大桥,钢桁梁,千米级,架设技术,拉索,中铁大桥局,江阴大桥

公铁两用斜拉桥论文文献综述

阎友华,张静,戴浩[1](2019)在《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公铁两用斜拉桥合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驻湖北阎友华 通讯员张静 戴浩报道9月20日,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大桥局)传来喜讯,当日下午5时许,随着最后一节钢梁完成焊接,沪通长江大桥顺利精准合龙。这标志着由国家铁路集团牵头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世界首座(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19-09-26)

孙业国[2](2019)在《主跨超千米公铁两用斜拉桥合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南通9月23日电 (孙业国)9月20日下午,在江苏南通通州区平潮镇壮阔的长江江面上方,随着最后一节钢梁焊接完成,沪通长江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建设取得胜利,为大桥按时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沪通长江(本文来源于《人民铁道》期刊2019-09-24)

杨雪,顾晓平,张静,戴浩,陈福广[3](2019)在《沪通长江大桥合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全媒 杨雪 顾晓平 通讯员 张静 戴浩 陈福广 于国梁 戚迅)“真希望沪通长江大桥早日通车,这样我以后往返于张家港和南通市之间,再也不用绕行或者搭乘汽渡啦!”站在渡船上的快递员叶正飞激动地说。9月20日,随着最后一节钢梁完成焊接,标志着(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报》期刊2019-09-23)

杨溢[4](2019)在《沪通长江大桥合龙》一文中研究指出苏报讯(苏报融媒 杨溢)昨天,随着最后一节钢梁焊接完成,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成功合龙。这标志着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将进入铁轨铺设、路面浇筑的最后冲刺阶段。该大桥是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9-09-21)

过国忠[5](2019)在《超高强度钢丝撑起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从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以下简称中信特钢)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2000MPa级桥梁缆索用钢,成功应用于全长11072米的沪通长江大桥。相关专家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一座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超过千米跨度的公铁两用桥梁,实现了国内首次采(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9-20)

易伦雄[6](2019)在《主跨588 m非对称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受建设条件限制,主桥设计为主跨588m的非对称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双层桥面箱—桁组合结构钢梁,下层铁路桥面为钢箱结构,上层公路桥面为密横梁体系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该主梁结构具有强箱弱桁的受力特性,解决了该桥塔矮、索平以及主梁水平轴力大的问题。斜拉索采用抗拉强度2 000MPa的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拉索,以承受高达1.5×10~4 kN的斜拉索轴力。将斜拉索锚固于主梁下弦,使斜拉索获得相对较大的倾角从而提高结构体系刚度。芜湖侧桥塔墩基础采用平面尺寸为65m×35m的大型设置沉井基础,克服了该侧桥塔墩基础深水、裸岩的困难建设条件。(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04期)

徐曼[7](2019)在《风与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静动力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需要公路和铁路同时跨越的江河,公铁两用桥梁实现了两种线路的共用通道,节省了空间占用和施工费用,具有高效性和良好的经济性。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桥梁而言,风与列车荷载是最常见的激励源,对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较大。本文以一座主跨1092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计算了风与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的非线性静动力响应,分析了桥梁结构安全性及桥上列车的安全和平稳性。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结合国内外大跨度斜拉桥特别是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的发展状况,回顾了风与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的静风稳定、风致振动、车桥耦合作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进行风-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的意义和必要性。(2)在沪通大桥的桥址区开展了风场实测,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自然风场中平均风与脉动风的特性指标;通过拟合得到了实测风谱归一化公式的参数;基于此,采用谱表示法模拟沪通大桥的全桥叁维风速场,建立了车-桥系统的风荷载模型。(3)以多刚体车辆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多自由度的车辆振动系统并编制了计算程序;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桥梁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考虑了缆索垂度效应、梁柱效应和大位移效应叁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作用;结合车辆、桥梁和风荷载模型,建立了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系统,分别求解桥梁与车辆的运动方程,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将二者耦联,依据全过程迭代法,编制了系统间迭代计算程序。(4)介绍了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编制了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的静风失稳计算程序,验算了沪通大桥的静风稳定性,研究了桥梁的失稳机理,比较了不同因素对结构静风失稳的影响。结果表明,沪通大桥的静风失稳形态为空间的弯曲-扭转组合变形;失稳临界风速远大于设计风速,结构验算安全;初始风攻角对桥梁静风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随着风攻角的增大,临界风速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受桥梁几何非线性的影响,静风失稳临界风速降低。(5)计算了风与列车荷载作用下沪通大桥及桥上车辆的动力响应,分析了风速、车速、轨道不平顺、结构几何非线性以及多线行车等多种工况下大跨度桥梁动力响应和桥上列车运行安全。结果表明:1)大跨度桥梁的横向、扭转响应主要由风力控制,而竖向响应受列车荷载的影响较大,但风速越高,列车的影响相对减弱;2)随车速的增加,车辆的多项动力响应指标逐步增大,而桥梁的动力响应受车速的影响较小,横向与扭转响应呈波动变化;3)轨道不平顺对桥梁的影响较小,而对车辆的影响较大,是车辆高频振动的最主要激励源,在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研究中,需排除轨道不平顺的随机性带来的偏差;4)多趟列车过桥时,桥梁的竖向和扭转响应变化较大,随着行驶列车数目的增加,车辆的振动也有所增大,受风荷载作用,迎风侧车辆的动力响应最大;5)桥梁几何非线性对车-桥系统的影响明显,考虑非线性因素的作用时,桥梁与车辆的动力响应均增大。叁种非线性因素中,大位移效应的影响最显着,桥梁与车辆的多项动力响应均有增大,垂度效应主要影响桥梁与车辆的竖向响应,梁柱效应的影响较小。6)单线行车时,当车速200km/h,瞬时风速达35m/s以上,或者当瞬时风速30m/s,车速达220km/h及以上时,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受到威胁。多线行车时,当车速为200km/h,瞬时风速30m/s时,迎风侧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受到威胁。(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熊琦[8](2019)在《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施工监控与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钢桁梁斜拉桥结构体系的提出,加之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大跨径桥梁大量选用斜拉桥桥型。因此,研究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尤其是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对大跨径桥梁的建设发展意义重大。与主梁为混凝土梁、钢箱梁等其他形式的斜拉桥相比,钢桁梁斜拉桥具有特定的主梁形式,其施工控制有特殊之处。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以芜湖公铁长江大桥为依托工程,总结研究了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的施工监控技术。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总结了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的主要特点,包括结构特点与施工控制的特点。总结梳理了斜拉桥施工控制理论的发展现状,包括控制技术、参数识别、计算方法、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分析这四个方面的发展现状。(2)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分别建立芜湖公铁长江大桥一次成桥模型和分阶段施工模型。通过正装迭代法和无应力状态法结合求解施工阶段合理状态,然后将分阶段施工模型最终成桥状态与一次成桥状态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的较好。根据关键施工阶段的位移与应力,总结钢桁梁斜拉桥施工阶段中的变化规律。(3)基于门式主塔钢桁梁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本文介绍了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法,着重讨论了塔梁同步施工优缺点和施工监控的影响因素。对塔梁同步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与原方案先塔后梁方案的对比分析、塔梁同步对门式主塔的横向变形影响分析、塔梁同步施工阶段不平衡荷载的定量分析、单侧起吊工况下结构安全验算。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给出施工控制中相应的控制措施。(4)以芜湖公铁长江大桥为例,阐述了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的施工监测系统。针对钢桁梁斜拉桥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总结了结构响应敏感的设计参数,最后通过典型的架梁-张拉斜拉索的工况为例,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识别。(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6-01)

张贤卿[9](2019)在《大跨度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常规斜拉桥在结构体系受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例如主梁应力过大等逐渐凸显,而部分地锚体系的提出,则是为大跨度斜拉桥主梁应力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大跨度部分地锚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外界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响应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论述了国内外斜拉桥的发展历史,调研了国内外关于部分地锚斜拉桥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斜拉桥的相关计算理论,包括静、动力分析理论、非线性理论和抗震分析理论,为后续的力学性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部分地锚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部分地锚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以及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性。(3)对比分析部分地锚体系和常规体系两种斜拉桥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斜拉索部分地锚可以减小主桁架在跨中的最大挠度以及主塔顺桥向的位移,同时也降低了主桁架的应力极值,在受力特性方面要优于常规斜拉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本文对比分析了部分地锚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特性,研究了部分地锚斜拉桥的施工技术。(4)以部分地锚斜拉桥为基础,研究主要设计参数的变化对结构静力性能带来的影响。增大边中跨比、地锚段长度以及塔梁高跨比都可以增强结构的竖向刚度,减小跨中的最大挠度,此外地锚段长度和塔梁高跨比的增加还有利于改善主桁架的受力。桁架高度以及宽度的变化都会对结构的竖向刚度产生影响,桁架以及斜拉索的应力也会随之改变。(5)对比分析部分地锚斜拉桥和常规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研究斜拉索部分地锚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反应谱法,改变地锚斜拉索的数量和倾角,探究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对比分析结构在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下地震响应的区别,探究行波效应对于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部分地锚斜拉桥的静动力性能以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部分地锚体系在受力特性方面略优于常规体系,为后续此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28)

刘新红[10](2019)在《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合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芜湖4月29日讯(刘新红)4月26日,商合杭高铁控制性工程——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钢梁合龙,为铁四院总体设计的商合杭高铁全线通车奠定了基础。商合杭高铁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是集客运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上层为双向8(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建筑报》期刊2019-04-30)

公铁两用斜拉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南通9月23日电 (孙业国)9月20日下午,在江苏南通通州区平潮镇壮阔的长江江面上方,随着最后一节钢梁焊接完成,沪通长江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建设取得胜利,为大桥按时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沪通长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铁两用斜拉桥论文参考文献

[1].阎友华,张静,戴浩.世界首座主跨超千米公铁两用斜拉桥合龙[N].中国建材报.2019

[2].孙业国.主跨超千米公铁两用斜拉桥合龙[N].人民铁道.2019

[3].杨雪,顾晓平,张静,戴浩,陈福广.沪通长江大桥合龙[N].中国水运报.2019

[4].杨溢.沪通长江大桥合龙[N].苏州日报.2019

[5].过国忠.超高强度钢丝撑起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N].科技日报.2019

[6].易伦雄.主跨588m非对称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研究[J].桥梁建设.2019

[7].徐曼.风与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静动力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

[8].熊琦.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施工监控与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9].张贤卿.大跨度公铁两用部分地锚斜拉桥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10].刘新红.世界首座高低矮塔公铁两用斜拉桥合龙[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9

标签:;  ;  ;  ;  ;  ;  ;  ;  ;  ;  

公铁两用斜拉桥论文-阎友华,张静,戴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