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酶论文_刘建忠,易红磊,翟赟,唐鹏,黄皓

导读:本文包含了脱水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柱,基因,脂蛋白,杆菌,芒果,菌核,发菜。

脱水酶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忠,易红磊,翟赟,唐鹏,黄皓[1](2019)在《甘油脱水酶生化结构、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甘油脱水酶是微生物经还原途径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1,3-PD)的限速酶。1,3-PD是合成多种聚合物的一种理想单体,利用微生物发酵甘油生产1,3-PD具有潜在的优势,因此,有关甘油脱水酶的研究备受关注。迄今,报道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甘油脱水酶:依赖辅酶B_(12)和不依赖辅酶B_(12)的甘油脱水酶。前者的叁维结构是一个异叁亚基二聚体,而后者的叁维结构是一个同型二聚体。两者的催化机理都是典型的酶自由基催化,催化的功能自由基均为腺苷酸自由基。但两类甘油脱水酶的腺苷酸自由基的来源却不尽相同,前者的腺苷酸自由基来自辅酶B_(12)的同型裂解,而后者的腺苷酸自由基则来自S-腺苷酸基甲硫氨酸。重点阐述了甘油脱水酶的生化结构及催化机理。(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臧鑫[2](2019)在《天然产物来源的新型除草剂抑制二羟酸脱水酶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由叁种酶组成:乙酰乳酸合酶(ALS)、乙酰羟酸异构酶(KARI)和二羟酸脱水酶(DHAD)。二羟酸脱水酶DHAD在支链氨基酸BCAA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α,β-二羟酸脱水,形成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的前体α-酮酸。DHAD蛋白参与了植物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因此在不同的植物物种中高度保守。而这一途径在哺乳动物中并不存在,所以可以作为良好的除草剂作用靶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唐奕教授课题组使用以抗性基因为导向的基因组挖掘技术,发现了天然产物aspterric acid(AA)可以靶向作用于二羟酸脱水酶(DHAD),从而起到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他们还发现:产生菌自身除了含有DHAD外,还有一个与DHAD有70%同源性的蛋白Ast D,并证明Ast D对于AA具有抗性。本文的工作是通过X-ray单晶衍射方法解析了含有二铁二硫簇的DHAD全酶的结构,通过与袁曙光博士合作,通过计算化学的方法模拟AA抑制DHAD的机制。解释了Ast D对AA产生抗性的原因,本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四步完成:1.通过铁硫簇重构,获得铁硫簇含量0.8以上的有活性中心的蛋白质。2.通过多步柱层析、无氧重构、无氧纯化等方法获得高纯度含二铁二硫簇的DHAD母体蛋白。3.通过坐滴式气相扩散的方法筛选获得1.8?左右分辨率的蛋白质晶体衍射数据,并通过使用PDB ID为5j83的蛋白质结构作为模板用分子置换的方法解析了蛋白质母体结构。4.为了探究蛋白质与抑制剂分子的结合状态,通过分子对接和结构模拟的方法探究了AA抑制DHAD的方式,以及Ast D产生抗性的机制。本论文工作首次解析了含有二铁二硫簇的DHAD全酶的晶体结构。通过与袁曙光博士合作,进行了分子对接和结构模拟,发现AA阻挡在通道当中,从而阻止了天然底物的进入,通过模拟Ast D的结构,阐明Ast D具有抗性是因为通向活性中心的通道较窄,不允许AA分子通过。我们的研究为靶向DHAD的新型除草剂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希望进一步通过对DHAD的改造,使农作物中的DHAD具有AA抗性,从而使AA及其类似物的使用得到可能。(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白梅[3](2018)在《黄酒酵母2-苯乙醇合成途径中预苯酸脱水酶的催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苯乙醇(2-Phenylethanol;2-PE)是一种具有玫瑰香味的芳香醇,是黄酒中重要的香气物质之一。黄酒中的2-苯乙醇主要是在黄酒酿造过程中由黄酒酵母来合成。提高黄酒酿造过程中酵母生成2-苯乙醇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升黄酒的风味品质,其较高的香气强度也可以赋予黄酒独特的风味,但不同批次黄酒基酒中含量参差不齐,是黄酒品质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在前期工作中从黄酒发酵醪液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2-苯乙醇的黄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HJ),通过序列比对明确黄酒酵母HJ中2-苯乙醇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合成关键酶,为黄酒中2-苯乙醇含量的理性控制提供了操作靶点。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采用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和黄酒酵母HJ制作酒母,用于黄酒发酵,检测发现黄酒酵母HJ生成2-苯乙醇的含量比酵母模式菌株W303升高了约50%。然后分别对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和黄酒酵母HJ中预苯酸脱水酶(PHA2p)的序列进行扩增测序比对,结果发现:与酿酒酵母模式菌株PHA2p_(W303)相比,黄酒酵母PHA2p _(HJ)序列发生了叁处自然突变(I161K、L239P、Q250H)。对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和黄酒酵母菌株HJ中PHA2p蛋白的分别进行原核表达、纯化。最后分别对纯化后PHA2p此酶蛋白的稳定性、苯乙醇耐受性、末端代谢产物反馈抑制的能力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pH为8.2,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在6.2~8.7范围内较稳定,酶活在40~60℃范围内保持较好;酪氨酸(Tyr)及色氨酸(Try)对该酶活性影响较小,其中Tyr对预苯酸脱水酶具有极小的促进作用。对纯化后的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及黄酒酵母菌株HJ中的预苯酸脱水酶进行酶动力学的研究: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和黄酒酵母HJ中的预苯酸脱水酶K_m=0.16mmol?L~(-1),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中k_(cat)/K_m催化效率指数=26.50 L?mmol~(-1)?min~(-1),黄酒酵母HJ中为36.48 L?mmol~(-1)?min~(-1);外源添加3 mmol·L~(-1)苯丙氨酸(L-Phe)的情况下,模式菌株W303中的预苯酸脱水酶K_m=0.27 mmol?L~(-1),k_(cat)/K_m催化效率=2.82L?mmol~(-1)?min~(-1);黄酒酵母中黄酒酵母菌株HJ的预苯酸脱水酶K_m=0.27 mmol?L~(-1),k_(cat)/K_m催化效率=2.91 L?mmol~(-1)?min~(-1)。根据上述动力学数据,研究发现来自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和黄酒酵母HJ pha2基因编码的预苯酸脱水酶均受到L-Phe的反馈抑制,同时也发现黄酒酵母菌株HJ的预苯酸脱水酶的比酶活比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提高了22.60%。这为酿酒酵母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的改造提供了新的靶点。将黄酒酵母HJ与酿酒酵母模式菌株W303在YPD培养基和黄酒模拟液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监测黄酒酿造过程中2-苯乙醇生成过程,分阶段取样,并检测苯丙氨酸和苯乙醇的含量。研究发现:黄酒酵母的艾利希(Ehrlich)途径活力和莽草酸途径活力都很强。黄酒酵母HJ产生的2-苯乙醇主要来源于莽草酸途径。(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古洋[4](2017)在《费氏丙酸杆菌中5-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可控降解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氨基乙酰丙酸为非蛋白类的五碳氨基酸其中的一种,在很多微生物以及动植物细胞中存在。在生物体内代谢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ALA是VB12、亚铁血红素和叶绿素等吡咯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产物。它的特点为无毒性,但其稳定性较差常温下容易降解,并有无残留的特点,被公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化学品。5-ALA可以通过化学合成以及微生物发酵两个途径合成。化学方法合成5-ALA的反应所要具备的条件比较多并且难度大,反应步骤繁琐,生成的副产物较多,分离提纯比较难,工艺非常复杂,又因为化学试剂成本费用较高、不易获得、含有毒性、产率低,因此生物发酵成为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其还可以通过C4和C5途径得到。通常是诱变菌株对工程菌进行改造,再优化发酵条件使5-ALA得到积累。5-氨基乙酰丙酸市场需求很大,在农业、医药、食品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实验通过构建含有ssrA标签的hemB基因过表达重组质粒及菌株,实现了 5-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的可控降解,从而降低生物体内胆色素原合成酶的活性,使得丙酸杆菌中ALA的含量得到增加。实验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了hemB 和ssrA引物,通过对目的片段扩增、转化及蓝白斑筛选、双酶切验证后,完成了 pKHEM04-hemB1-ssrA载体的构建,并转入丙酸杆菌感受态细胞成功表达。通过SDS电泳检验,检测得到大约为50 kDa的蛋白条带。并对菌株pKHEM04-hemB1、pKHEM04-hemB1-ssrA分别进行5-ALA含量测定,含量分别为26mg/L,35mg/L,含量增加,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蔡国强,陈雪峰,范华,刘欢,赵圆圆[5](2018)在《发菜中GDP-甘露糖4,6-脱水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期采用RNA-Seq技术对高盐胁迫下的发菜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GDP-甘露糖4,6-脱水酶基因转录水平较正常培养条件上调2.18倍。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同源相比对分析设计引物,以发菜基因组为模板克隆GDP-甘露糖4,6-脱水酶基因,获得长度为1 080 bp的核酸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较高保守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构成方式为随机卷曲和α螺旋,是亲水性蛋白,酪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磷酸化位点个数分别为13、15、17,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1.08 ku,等电点为5.73。正负电荷氨基酸残基数分别为38和46。随后,将该基因插入质粒p ET-28a中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然后转化至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中进行原核表达。在OD值为0.8时,用1 mmol/L IPTG在16℃下诱导表达20 h后,获得预期大小重组蛋白(41.08 ku)。该研究首次成功克隆得到发菜GDP-甘露糖4,6-脱水酶基因,并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于大肠杆菌高效表达。(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8年01期)

乔琳涛[6](2017)在《罗伯茨绿僵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害虫的防治始终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微生物农药以生物防治生物且具有安全,无污染等特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微生物农药中,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主的杀虫剂在害虫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作为虫生真菌的模式生物,在虫生真菌的代谢调控,致病机理等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HN(1,8-dihydroxynaphthalene)黑色素合成途径存在于大部分真菌中,且与真菌的致病力,抵御不利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小柱孢酮脱水酶(SCD,scytalone dehydratase)基因是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基因。前期研究表明绿僵菌中可能不存在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且关于绿僵菌中的色素合成途径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以绿僵菌为研究对象,通过NCBI查找得到绿僵菌的SCD基因序列,及其上下游基因序列,设计合适的引物,通过酶切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同源转化机制,获得SCD阳性敲除株及相应的回补株;最后通过比较敲除株与野生型之间的表型差异,分析SCD基因的功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NCBI查找得到罗伯茨绿僵菌的SCD基因序列,及其上下游基因序列,得到相应的重组质粒。(2)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基因敲除方法获得SCD的敲除突变株;同时用相同的方法,获得敲除株的回补株。(3)对野生型,敲除株,回补株进行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实验,比较分析敲除株与野生型,回补株之间的表型差异,结果发现:1)与野生型罗伯茨绿僵菌相比,SCD敲除株菌落边缘圆滑规则,菌丝向四周呈现放射状,菌落颜色和菌落大小也未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在PDA上生长的菌落孢子均呈现墨绿色,再次证明罗伯茨绿僵菌中不存在DHN黑色素合成途径。2)将野生型,敲除株,回补株分别接于PDA,SDAY,1/4SDAY培养基上,测量其生长直径。与野生型和回补株绿僵菌相比,SCD敲除株在PDA,SDAY,1/4SDAY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均未发生变化。3)将野生型,敲除株,回补株的孢悬液分别等量接种于PDA培养基上,培养12d后计算其孢子数。与野生型和回补株绿僵菌相比,SCD敲除株在PD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4)将野生型,敲除株,回补株的孢悬液点接于分别加有甲萘醌、刚果红、多菌灵、氯化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双氧水的PDA培养基中,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SCD基因与罗伯茨绿僵菌的抗杀菌剂能力,抗氧化能力以及抗高渗能力无关,并且不参与罗伯茨绿僵菌细胞壁的相关合成。5)将野生型,敲除株,回补株的孢子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后,补足萌发液保湿培养,26h后观察其萌发情况。与野生型罗伯茨绿僵菌相比,SCD敲除株对紫外的耐受能力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6)将玉米虫分别浸泡在野生型,敲除株,回补株的孢悬液中,之后于25℃饲养,观察绿僵菌对玉米虫的侵染情况。与野生型罗伯茨绿僵菌相比,SCD敲除株对玉米虫的侵染能力没有发生变化。从分子水平再次证明SCD基因不参与绿僵菌色素的合成,为绿僵菌不存在DHN黑色素合成途径提供实验支持,同时分析了SCD基因在绿僵菌中的功能,为更好的将绿僵菌用于生物防治和今后研究绿僵菌的色素合成途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康鑫[7](2017)在《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桑椹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在桑树开花期专一性侵染桑树花器官。桑椹缩小性菌核病是桑椹菌核病的一种,由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侵染引起。本研究从桑椹菌核病发病区采集病原菌子囊壳、病果及菌核作为分离材料,最终分离到核地杖菌,鉴定出其在侵染过程中产生的黑色物质为多聚二羟萘类(DHN)黑色素。DHN黑色素不仅对病原菌在逆境中的生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与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DHN黑色素的生物合成由多个基因控制,任何一个基因缺失都将阻碍DHN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病原菌的致病性。小柱孢酮脱水酶(SCD)为DHN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本研究中,根据基因保守结构设计兼并引物和利用RACE技术获得ShSCD基因完整的CDS序列,采用基因敲除技术,获得ShSCD基因敲除菌株,证实了ShSCD基因在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性。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ShSCD基因的克隆与信息分析根据其他已知植物病原真菌的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的保守结构设计兼并引物并利用RACE技术,获得1083bp的全长基因组序列。该基因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组成且含有保守的催化及底物结合位点。进化分析表明ShSCD与Botryotinia cinerea T4、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SCD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叁级结构与稻瘟病菌SCD蛋白的晶体结构相似。2.ShSCD敲除突变体的获得利用Genome Walking技术,分别获得ShSCD上游片段I(870bp)和下游片段II(866bp)。以PSKH为敲除载体,以潮霉素基因为筛选基因,构建敲除载体PSKH-ShSCD,经转化和筛选共得到7个转化子。PCR验证表明在转化子中未扩增到ShSCD基因,但扩增到与敲除载体相同的部分序列。半定量PCR及qRT-PCR都未在转化子中检测到ShSCD基因的表达。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在野生型菌株中ShSCD为单拷贝基因且在转化子中未检测到ShSCD基因,但检测到潮霉素基因片段。表明筛选得到的转化子为阳性突变体。3.ShSCD基因的功能验证观察菌落形态发现,野生型菌株菌落正面为灰白色,背面为墨绿色,ΔShSCD突变体正面为浅黄色,背面为褐色,其他形态与野生型菌株一致。ΔShSCD突变体比野生型菌株生长较慢。测定菌株黑色素的含量,结果表示ΔShSCD突变体中黑色素的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菌株。经高盐处理后ΔShSCD突变体生长比未处理前生长较快,但与相同处理后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无显着差异。在浓度为0.5M时野生型菌株生长受到抑制,在0.9M高盐浓度时ΔShSCD突变体生长受到抑制,说明ΔShSCD突变体的渗透调节能力强于野生型菌株,受盐胁迫影响较小。经5mM H2O2处理,野生型菌株与ΔShSCD突变体的抑制率无显着差异。浓度为10mM H2O2时,野生型菌株的抑制率为89%,而ΔShSCD突变体菌株完全不生长。说明野生型菌株的抗氧胁迫能力强于ΔShSCD突变体。以上结果表明,ShSCD基因不仅对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而且在菌丝生长、渗透调节及抗氧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型杀真菌剂的研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5-18)

刘娅楠[8](2017)在《芒果炭疽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与羟基萘还原酶基因THR1克隆与致病相关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仅次于香蕉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一,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引起芒果炭疽病是为害芒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在病害症状、病原菌生物学、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报道较多,但在致病机理及其致病性相关基因方面的报道较少。本实验研究了该菌为调控黑色素合成相关的两个致病基因小柱孢酮脱水酶SCD1基因和羟基萘还原酶基因THR1,在克隆获得了全长序列的基础上,通过插入gfp::hygB替换靶标基因的原理构建了敲除载体,通过转化原生质体、含hygB的SR平板筛选、特异性引物PCR验证获得SCD1基因和THR1基因各3个敲除突变体,测定了表型初步分析了其功能,这对揭示Cgloeosporioides. 的致病机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后续寻求防治该病害的新靶标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芒果炭疽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全长DNA和cDNA序列参照橡胶树炭疽病菌HBCg01基因组数据,利用同源克隆策略技术,通过PCR和RT-PCR技术,获得SCD1基因DNA和cDNA全长序列,大小分别为1580bp和564bp,起始密码子ATG在第360~362 bp位置,终止密码子TAA在第1153~1155 bp位置,自ATG到TAA的DNA全长796 bp,其中含有1个大小564 bp的开放阅读框,预测编码18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1.52 kD,等电点(PI)为5.90,与已提交的香蕉炭疽菌(C. musae)和无花果炭疽菌(C. caricae)(GQ266389.1,GQ266386.1)的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相似性分别为98%和97%,且含有一个NTF2-like保守结构域。因此推测本试验所获得的SCD1基因为C.gloeosporioides的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该序列已提交在GenBank上,登录号为KX 198009.1。2.获得芒果炭疽病菌羟基菜还原酶基因THR1全长DNA和cDNA序列用同样的方法,获得了羟基萘还原酶基因THR1全长的DNA和cDNA序列,大小分别为1682bp和837bp,起始密码子ATG在第483~485bp位置,终止密码子TAA在第1287~1347bp位置,自ATG到TAA的DNA全长898bp,其中包含1个837 bp大小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7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29.09 kD,等电点(PI)为 7.01,与 C. tofieldiae、西瓜炭疽病菌(C. orbiculare) (KZL72291.1、BAK57420.1)的羟基萘还原酶相似性为92%和90%,且含有一个NADB_Rossmann保守结构域。据此确定本试验获得的THR1基因为预期的羟基萘还原酶基因。3.获得了芒果炭疽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和羟基萘还原酶基因THR1敲除突变体应用In-Fusion HD Cloning Kit成功构建了以HygB为选择标记的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和羟基萘还原酶基因THR1的敲除载体pA2SCD1GH1和pA2THR1GH1,从该载体上扩增了一段含有gfp::hygB基因的重组片段,采用聚乙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转化C. gloeospoioides原生质体,得到了 SCD1和THR1转化子,对所得转化子通过在含潮霉素的SR平板上进行抗性筛选、PCR验证及目标条带测序,确定获得了 SCD1、THR1基因敲除突变体各3个,分别命名为△A2沉SCD1-1~△A2SCD1-3、△A2THR1-1~△42THR1-3.4.分析了芒果炭疽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突变体△A2SCD1-1和羟基萘还原酶基因敲除突变体△A2THR1-1的表型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A2SCD1-1的菌落和菌丝的颜色变浅,气生菌丝和分枝数减少,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明显下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胞内黑色素含量显着下降,不能形成附着胞,对高渗胁迫条件的敏感性增强,对H202的抗性更明显,对一些碳氮源的利用率发生了改变,不能侵染未刺伤的芒果果实和叶片,能侵染刺伤的芒果果实和叶片,但致病力明显低于野生型;突变体△A2THR1-1的表型,除了菌丝分枝及对高渗胁迫条件的敏感性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余表型与△A2SCD1-1相似。由此说明,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和羟基萘还原酶基因THR1在C.gloeosporioides中对于菌丝的生长、黑色素的产生、分生孢子和附着胞的形成以及致病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另外SCD1还调控芒果炭疽菌对渗透胁迫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刘娅楠,蒲金基,张贺,周芳雪,杨永利[9](2017)在《芒果炭疽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的克隆与敲除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芒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为害芒果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明确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与芒果炭疽病菌致病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芒果炭疽病菌DNA为模板,利用同源克隆技术扩增SCD1,分析其序列特征、推测了其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并借助In-Fusion~ HD Cloning Kit技术进行敲除载体构建。结果表明,该基因DNA和cDNA全长分别为796 bp、564 bp,编码区有两个内含子(大小为52 bp,180 bp),推测编码187个氨基酸,其分子量约为21.52 kD,等电点PI为5.90,与NCBI网站中已公布的基因进行Blastp比对,发现该序列与香蕉炭疽菌(C.musae)、无花果炭疽菌(C.caricae)(登录号:GQ266389.1,GQ266386.1)的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相似性分别为98%和97%。该基因的敲除载体pSCDGH-1已构建成功,为下一步获得SCD1基因敲除突变体,研究该基因功能打下了材料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7年03期)

[10](2016)在《张良课题组发现脂肪酸脱水酶FabZ对底物载脂蛋白ACP的催化调控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研人员在脂肪酸合成途径的机制研究和药物发现领域取得新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良课题组发现脂肪酸脱水酶FabZ(脂肪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对底物载脂蛋白ACP的"跷跷板"催化机制。该研究成果以"Crystal structure of FabZACP complex reveals a dynamic seesaw-lik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dehydratase in fatty acid biosynthesis"为题于2016年11月发表于国际着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6年12期)

脱水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由叁种酶组成:乙酰乳酸合酶(ALS)、乙酰羟酸异构酶(KARI)和二羟酸脱水酶(DHAD)。二羟酸脱水酶DHAD在支链氨基酸BCAA生物合成途径中催化α,β-二羟酸脱水,形成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的前体α-酮酸。DHAD蛋白参与了植物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因此在不同的植物物种中高度保守。而这一途径在哺乳动物中并不存在,所以可以作为良好的除草剂作用靶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唐奕教授课题组使用以抗性基因为导向的基因组挖掘技术,发现了天然产物aspterric acid(AA)可以靶向作用于二羟酸脱水酶(DHAD),从而起到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他们还发现:产生菌自身除了含有DHAD外,还有一个与DHAD有70%同源性的蛋白Ast D,并证明Ast D对于AA具有抗性。本文的工作是通过X-ray单晶衍射方法解析了含有二铁二硫簇的DHAD全酶的结构,通过与袁曙光博士合作,通过计算化学的方法模拟AA抑制DHAD的机制。解释了Ast D对AA产生抗性的原因,本工作主要通过以下四步完成:1.通过铁硫簇重构,获得铁硫簇含量0.8以上的有活性中心的蛋白质。2.通过多步柱层析、无氧重构、无氧纯化等方法获得高纯度含二铁二硫簇的DHAD母体蛋白。3.通过坐滴式气相扩散的方法筛选获得1.8?左右分辨率的蛋白质晶体衍射数据,并通过使用PDB ID为5j83的蛋白质结构作为模板用分子置换的方法解析了蛋白质母体结构。4.为了探究蛋白质与抑制剂分子的结合状态,通过分子对接和结构模拟的方法探究了AA抑制DHAD的方式,以及Ast D产生抗性的机制。本论文工作首次解析了含有二铁二硫簇的DHAD全酶的晶体结构。通过与袁曙光博士合作,进行了分子对接和结构模拟,发现AA阻挡在通道当中,从而阻止了天然底物的进入,通过模拟Ast D的结构,阐明Ast D具有抗性是因为通向活性中心的通道较窄,不允许AA分子通过。我们的研究为靶向DHAD的新型除草剂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希望进一步通过对DHAD的改造,使农作物中的DHAD具有AA抗性,从而使AA及其类似物的使用得到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水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忠,易红磊,翟赟,唐鹏,黄皓.甘油脱水酶生化结构、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

[2].臧鑫.天然产物来源的新型除草剂抑制二羟酸脱水酶的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白梅.黄酒酵母2-苯乙醇合成途径中预苯酸脱水酶的催化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8

[4].古洋.费氏丙酸杆菌中5-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可控降解技术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7

[5].蔡国强,陈雪峰,范华,刘欢,赵圆圆.发菜中GDP-甘露糖4,6-脱水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

[6].乔琳涛.罗伯茨绿僵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的功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

[7].康鑫.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菌(Scleromitrulashiraiana)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7

[8].刘娅楠.芒果炭疽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与羟基萘还原酶基因THR1克隆与致病相关功能鉴定[D].海南大学.2017

[9].刘娅楠,蒲金基,张贺,周芳雪,杨永利.芒果炭疽病菌小柱孢酮脱水酶基因SCD1的克隆与敲除载体构建[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

[10]..张良课题组发现脂肪酸脱水酶FabZ对底物载脂蛋白ACP的催化调控新机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排布3-2天然和Q336A突变脱水酶值对5一氨基乙酞丙酸脱水酶活...诱导剂浓度对ALA脱水酶活性的影...一3一2一4克雷伯氏菌甘油脱水酶定...谷氨酸棒杆菌苏氨酸脱水酶基因序...

标签:;  ;  ;  ;  ;  ;  ;  

脱水酶论文_刘建忠,易红磊,翟赟,唐鹏,黄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