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论文_陆春荣,李以农,窦作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齿轮,转子,动力学,轴承,柔性,频率,联轴器。

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陆春荣,李以农,窦作成[1](2018)在《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存在不对中因素的花键联轴器齿轮-转子-轴承系统,考虑齿轮啮合力和花键联轴器啮合力的影响,引入轴承非线性赫兹力,建立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弯扭耦合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进行数值仿真求解,结合随轴承非线性参数变化的分岔图等,研究了啮合频率、滚子数目和轴承游隙等参数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齿轮转子耦合系统参数选择、诊断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8年S1期)

陆春荣,李以农,窦作成,杨阳,杜明刚[2](2018)在《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存在不对中花键联轴器齿轮-转子-轴承系统,考虑齿轮啮合力和花键联轴器啮合力的影响,建立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弯扭耦合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进行数值仿真求解,结合随参数变化的分岔图和对应的相图及庞加莱截面图,研究了啮合频率、偏心距、花键联轴器静态不对中等参数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齿轮转子耦合系统参数选择、诊断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同杰,靳广虎,朱如鹏,安鲁陵[3](2018)在《滑动轴承支撑下齿轮耦合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考虑齿轮副齿侧间隙以及滑动轴承的油膜力等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滑动轴承-双转子-齿轮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耦合系统参数对齿轮副啮合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系统稳定性随转速的分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滑动轴承的油膜对齿轮耦合转子系统的混沌运动具有显着的镇定作用;滑动轴承间隙以及转子质量偏心设计不当将会导致系统齿轮副产生单边冲击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陆春荣,窦作成,李以农,杨阳,杜明刚[4](2017)在《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存在不对中花键联轴器齿轮-转子-轴承系统,考虑齿轮啮合力和花键联轴器啮合力的影响,建立了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弯扭耦合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进行数值仿真求解,结合随参数变化的分岔图和对应的相图以及庞加莱截面图,研究了啮合频率、偏心距、花键联轴器静态不对中等参数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齿轮转子耦合系统参数选择、诊断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20)

尹明虎[5](2017)在《考虑润滑效应的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因具有传递功率大、运转平稳、噪声低等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船舶、航空航天、石油等行业的重型大功率设备中。随着现代大型装备向大功率密度、低振动噪声、高可靠性等方向的发展,对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性能、润滑设计等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在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中,啮合轮齿间和滑动轴承间隙内存在着润滑油膜,这些油膜不仅起着减小摩擦、磨损和冷却的作用,轮齿间油膜的初始润滑条件及其摩擦状态还会对齿面摩擦力、轮齿啮合刚度和阻尼等产生直接影响,而滑动轴承间隙内油膜产生的非线性油膜力也是系统重要的非线性激励源之一。但现有研究中往往忽略齿间油膜润滑效应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滑动轴承间隙内油膜的非线性作用也被简化处理,这不仅造成了系统动力学分析在某些领域的缺失,也降低了系统动力学分析的精度,使得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尚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喷油润滑条件下的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轮齿间和滑动轴承间隙内油膜的润滑效应的前提下,开展了考虑润滑效应的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齿轮传动作用于支撑端滑动轴承的载荷具有时变性和非线性这一工程实际,以流体动压润滑理论为基础,建立用于计算动载条件下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和油膜摩擦力矩的动载滑动轴承性能计算模型,并分析偏心率、轴颈转速和轴心运动参数对动载滑动轴承性能的影响。然后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和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动载滑动轴承GA-BP神经网络模型,以形成滑动轴承瞬时轴心位置参数和运动参数与其非线性特性参数(非线性油膜力和油膜摩擦力矩)之间的可靠映射关系。为后续分析提供精度与效率兼备的滑动轴承非线性特性参数计算方法。(2)针对高速齿轮传动系统中应用广泛的润滑方式——压力喷油润滑,进行喷油润滑条件下人字齿轮齿面油膜沉积铺展过程仿真分析,计算喷油润滑条件下的齿面油膜沉积厚度;然后结合人字齿轮啮合的几何和力学条件,获得轮齿啮合处的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及其摩擦状态;最后,根据弹流润滑理论,建立考虑齿间油膜初始润滑条件和摩擦状态影响的人字齿轮多态性时变齿面摩擦特性、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和阻尼计算模型,并分析喷油润滑参数对人字齿轮摩擦特性和轮齿啮合特性的影响。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技术支持。(3)在考虑轮齿间和滑动轴承间隙内油膜的润滑效应的前提下,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综合考虑齿面摩擦激励、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和阻尼激励、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和油膜摩擦力矩的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开展润滑效应及若干激励成份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探讨滑动轴承结构参数和喷油润滑参数与系统动力学特性之间的关联关系。(4)建立封闭功率流式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试验装置,开展相应的试验研究工作,测量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和齿轮副沿啮合线方向的相对振动,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以验证本文理论分析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效应对系统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考虑润滑效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更接近于工程实际;齿间润滑油膜的存在及其摩擦状态对齿面摩擦特性、轮齿啮合刚度和阻尼均有重要影响,进而导致了齿间润滑油膜与系统动力学特性之间的显着关联关系;滑动轴承间隙内润滑油膜产生的非线性油膜力对系统动力学特性亦有显着影响,但滑动轴承的油膜摩擦力矩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小;在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滑动轴承结构参数会对系统动力学特性产生显着的影响;喷油润滑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小;随着输入扭矩或输入转速的增加,润滑效应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逐渐增强。本文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精度与效率兼备的动载滑动轴承非线性特性参数的GA-BP神经网络算法,解决了滑动轴承非线性特性计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为滑动轴承支撑的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快速提供准确的滑动轴承非线性特性参数的任务;首次形成了从喷油润滑参数→齿面油膜沉积厚度→齿轮最小油膜厚度和摩擦状态判断→时变齿面摩擦特性、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和阻尼计算的完整关联关系,架起了喷油润滑参数与系统动力学特性之间的桥梁;构建了考虑润滑效应的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探讨了润滑效应、滑动轴承结构参数和喷油润滑参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对齿轮传动系统的润滑设计和滑动轴承结构设计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向玲,贾轶,高雪媛,邸薇薇,李媛媛[6](2016)在《间隙对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了动态侧隙、齿面摩擦、齿轮偏心及时变啮合刚度等因素,建立了齿轮-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动态侧隙及轴承间隙对系统的影响来探究轴承端与齿轮端振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间隙系统,动态侧隙下轴承端的径向振动在高速区较为强烈,而齿轮的扭转振动在整个转速区幅度较大,随转速变化时系统提前通过非线性跳跃进入主共振区。动态侧隙的改变对轴承端的振动影响不大,但对扭振作用明显;轴承间隙的大小对系统径向和扭转振动有着显着影响,随着轴承间隙的变化,两者的时域特征及频谱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另外,轴承间隙直接影响着动态侧隙的大小。分析结果对含间隙齿轮转子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价值。(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6年21期)

廖红[7](2016)在《主减速器准双曲面齿轮—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效率,低振动,低噪声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传动系统,其工作性能对整车NVH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更为有效的动力学模型以准确地预测其动态特性,是当前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选取汽车主减速器中准双曲面齿轮副、转轴和圆锥滚子轴承构成的齿轮-转子-轴承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齿轮、轴承与转轴的振动耦合等多种影响因素,构建了更为精确有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系统动力学行为以及振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考虑了齿轮动态啮合力对转轴振动的影响,基于连续质量的梁振动理论,建立了转轴弯-扭振动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发动机输出扭矩、路面阻力等外部激励,以分段非线性函数表示的齿轮动态啮合力、齿面摩擦阻力和以非线性幂函数表示的轴承动态支承力等系统内部激励,以及转轴弯曲效应对齿轮振动的影响,构建了集中参数的准双曲面齿轮弯-扭-轴-摆振动数学模型。考虑了柔性转轴对轴承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轴承振动分析模型。其次,采用4-5阶自适应步长的Runge-Kutta数值方法求解了控制微分方程,获取了系统多种稳态响应,基于时域、频域及相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一系列动力学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及分岔与混沌的影响。同时采用多尺度法获得了系统主共振和次共振的近似解析解及失稳边界条件。再次,构建了准双曲面齿轮CAE仿真模型,研究了齿轮的固有特性及齿面接触特性。同时基于齿轮-转子-轴承系统的Romax Designer虚拟样机,得到了齿轮与轴承的动态响应。最后,基于主减速器振动测试以及车内噪声的试验数据,探讨了负载扭矩、齿侧间隙等参数对主减速器振动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齿侧间隙,并验证了轴承支承刚度优化后减振降噪的实际效果。同时,将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的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及计算结果。基于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的并行研究路线,为主减速器动态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冯海生,王黎钦,郑德志,赵小力,戴光昊[8](2015)在《柔性齿轮-柔性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柔性齿轮对齿轮传动系统动特性的影响,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非线性摩擦力的柔性齿轮-柔性转子-滑动轴承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刚性体模型,考虑柔性齿轮和柔性转子的齿轮系统模型更加适合大变形的轻薄化齿轮系统动特性研究;柔性齿轮系统启动阶段存在明显的亚异步振动及齿轮轴向振动幅值的获取;高速重载有利于齿轮系统稳态工况的平稳运转及维持,但会引起齿轮轴向辐射噪声的增加;相对加减速、停机工况,启动工况下的轴向辐射噪声和动态啮合力波动最大。研究结果对齿轮轻薄化设计和认识齿轮传动系统的全工况动特性等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李朝峰,周世华,刘文明,任朝晖,闻邦椿[9](2014)在《齿轮-转子-滚动轴承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齿轮啮合及扭转作用,建立齿轮-转子-滚动轴承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输入/输出端、齿轮轴的弯曲/扭转振动等问题,推导了不平衡齿轮-转子-滚动轴承弯扭耦合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在考虑齿轮偏心和滚动轴承非线性接触特性的情况下,分析了转速、偏心量以及轴承游隙等参数对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由于弯扭耦合的作用,在主动轴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从动轴转频成分.而在扭转振动中则各轴转频和啮合频率表现得更为清晰;滚动轴承有其自身的谐振频率,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注意避开滚动轴承的变刚度频率对系统的影响;随着齿轮偏心量的变化对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轴承游隙对系统的振动响应也有着较大影响,应选择合适的轴承游隙,以减小系统各处的振动幅值.(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王静[10](2014)在《滚动轴承支承锥齿轮传动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锥齿轮传动在动力、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滚动轴承支承的锥齿轮传动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滚动轴承运动学特征求得滚动轴承支承刚度,采用石川法求得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在理想与含波纹故障滚动轴承两种情况下,分别阐述了有无质量偏心、静态传递误差、齿侧间隙等几类模型,采用变步长的Runge-kutta数值积分方法,分析了滚动轴承支承的锥齿轮传动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根据Hertz接触理论和滚动轴承运动学特征,分析了滚动轴承的非线性作用力及锥齿轮的啮合刚度,建立了七自由度滚动轴承-锥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2.应用数值解法对所建立的微分方程进行分析求解,结果表明系统中的滚动轴承力和齿轮啮合力等对转子系统的振动起到主导作用。一般情况下,当转速较大时,质量偏心力对系统的动力学影响较大。3.结合系统的轴心轨迹、Poincaré映射、位移响应、频谱等响应图,滚动轴承-锥齿轮转子系统在不同模型下会出现单周期、准周期、混沌等各种动力学行为,非线性因素考虑越多,系统出现混沌的转速范围会加大,且系统有由准周期和阵发性通向混沌的通道。4.建立含波纹故障的滚动轴承-锥齿轮传动系统模型,由于外加一个周期性激励的影响,低转速下轴心轨迹会出现“8”字形轨线,轴心轨迹与Poincaré映射具有自相似的特征。5.讨论了阻尼、啮合刚度、几何参数(静态传递误差、齿侧间隙等)对多间隙时变不平衡滚动轴承锥齿轮转子系统动力学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各参数对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影响较大,系统主要做准周期和混沌的交替运动。(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4-06-30)

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存在不对中花键联轴器齿轮-转子-轴承系统,考虑齿轮啮合力和花键联轴器啮合力的影响,建立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弯扭耦合振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进行数值仿真求解,结合随参数变化的分岔图和对应的相图及庞加莱截面图,研究了啮合频率、偏心距、花键联轴器静态不对中等参数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齿轮转子耦合系统参数选择、诊断和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陆春荣,李以农,窦作成.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

[2].陆春荣,李以农,窦作成,杨阳,杜明刚.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8

[3].李同杰,靳广虎,朱如鹏,安鲁陵.滑动轴承支撑下齿轮耦合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特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陆春荣,窦作成,李以农,杨阳,杜明刚.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5].尹明虎.考虑润滑效应的人字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17

[6].向玲,贾轶,高雪媛,邸薇薇,李媛媛.间隙对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6

[7].廖红.主减速器准双曲面齿轮—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8].冯海生,王黎钦,郑德志,赵小力,戴光昊.柔性齿轮-柔性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动特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

[9].李朝峰,周世华,刘文明,任朝晖,闻邦椿.齿轮-转子-滚动轴承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J].航空动力学报.2014

[10].王静.滚动轴承支承锥齿轮传动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节点示意图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汇流传动示意图系统的失稳整体法组装矩阵Fig.5Matrixassembleus...7转轴刚度减小时系统随转速变化响应分叉...

标签:;  ;  ;  ;  ;  ;  ;  

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论文_陆春荣,李以农,窦作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