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磺化聚苯乙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苯乙烯,纳米银粒子,复合微球,化学还原法
磺化聚苯乙烯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曾丹林,王园园,杨媛媛,覃荣华[1](2019)在《纳米银粒子/磺化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磺化聚苯乙烯微球(SPS)为载体,通过在其表面负载纳米银粒子的方法,合成了纳米银粒子/磺化聚苯乙烯(Ag/SPS)复合微球,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RD光谱、热重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8 h时,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g/SPS复合微球,单分散性较好,纳米银粒子包覆均匀。通过催化还原亚甲基蓝的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反应速率随着复合微球纳米粒子的含量增加而升高;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证明该复合微球有较高的重复利用性。(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王园园,曾丹林,吴洁,许可,王光辉[2](2019)在《磺化聚苯乙烯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载体,浓硫酸为磺化剂,制备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并通过SEM、FTIR、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磺化时间5 h,磺化温度50℃,固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固体酸的酸量为0.750 mmol/g,酯化效果最佳。通过优化酯化条件,在反应醇酸比2∶1、温度为70℃、反应时间5 h的条件下,催化剂用量为乙酸质量的7%时,所得到的酯化率最高为69%。(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李梦,李恒,陈瑜,孙波,李红姬[3](2019)在《磺化聚苯乙烯共混掺杂的石墨烯基减摩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尖端助剂的研发是润滑产品的技术核心,石墨烯优良的润滑性能越来越被研究者所关注.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减摩助剂,以廉价易得的磺化聚苯乙烯和合成的磺化石墨烯为基础原料,探讨了不同比例的水溶性磺化石墨烯和磺化聚苯乙烯共混助剂在水介质中的摩擦性能.四球摩擦试验研究表明,共混助剂水溶性好,在一定添加比例下能够获得很好的减摩作用,为石墨烯基水基减摩剂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罗建新,颜文海,马青,张春燕,方怡权[4](2019)在《高活性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多孔微球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回流-沉淀聚合法高效制备了单分散交联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再在温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磺化,制备了磺化聚苯乙烯多孔微球.以调控磺化度和酸密度为目标,重点考察了溶剂用量、溶胀时间、氯磺酸用量、磺化温度和磺化时间等影响因素.用5 mL CCl_4溶胀0.5 g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然后加入0.3 mL氯磺酸,在50℃磺化75 min,磺化度和酸密度分别可以达到85.1%和2.611mmol·g~(-1).该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在催化油酸和甲醇酯化合成生物柴油中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远高于酸性离子交换树脂Ameberlyst-15,接近于均相的浓硫酸体系;且循环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仍可保持初始活性的92%.提供了一种简单、绿色和可控的方法,制备了酸密度可控、稳定性好的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在工业制备生物柴油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翟丽军,范平,范欣,郭鑫,王金星[5](2018)在《磺化聚苯乙烯磺化度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聚苯乙烯为原料,浓硫酸为磺化试剂制备了磺化聚苯乙烯粒子,并考查了磺化时间、磺化温度对磺化度的影响,并采用滴定法测定了磺化度。同时通过了磺化粒子Zeta电位的测定和红外半定量法-SO3H/-Ph峰高比值验证了其磺化趋势与滴定法测定的相一致。(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20期)
纪松灿,钱晓炜,曾飞祥,李娜[6](2019)在《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和盐在磺化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膜内的扩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探究磺化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SEBS)膜脱盐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S-SEBS膜的微观结构及水和盐在膜内的扩散行为,对比不同盐浓度条件下水分子和盐离子在膜内的扩散系数。研究结果发现,水分子和盐离子在膜内有特定的位置分布和不同的扩散性能。水分子在膜内亲水区聚集成团簇,当膜内含水率较高时,水分子在膜内易形成连续的纳米传递通道;Na+由于强静电吸引作用与磺酸根之间的距离较近,Cl-则由于静电排斥作用远离磺酸根。H2O、Cl-和Na+的扩散系数均随着料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并在同一体系下按H2O、Cl-和Na+顺序由大到小排列,这与水和盐的尺寸、电荷效应及膜的微观结构有关。盐离子在聚合物膜内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减小了自身在膜内的有效自由体积,增大了传质阻力,从而增大了S-SEBS膜对水分子和盐离子的扩散选择性,这对获得高盐截留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龚斌[7](2018)在《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苯乙烯(PS)以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等优势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医学、生物、食品、环保、水处理、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以苯乙烯为原料,采用分散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分别制备微米级和纳米级PS微球,通过浓硫酸进行磺化改性,分别制备了微米级磺化聚苯乙烯(Micro-SPS)微球和纳米级磺化聚苯乙烯(Nano-SPS)微球;对SPS微球吸附重金属动力学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并考察了SPS微球吸附重金属脱附、重复利用性能,将其应用于应用水和多肽溶液中重金属的快速分离。本课题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微米级SPS微球的制备。以苯乙烯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PS微球。微米级PS微球平均粒径大小为1.21μm,在40℃、反应48 h、料液比(PS微球:浓硫酸)为1:40 g/m L条件下进行磺酸化改性,改性后得到的SPS微球平均粒径大小为1.37μm,磺化度为0.533±0.01 mmol/g,比表面积大小为1.60 m~2/g。引入大量磺酸基团后的SPS微球具有良好的亲水性。(2)纳米级SPS微球的制备。以苯乙烯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碳酸钠为缓冲剂,水为分散介质,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级PS微球。纳米级PS微球平均粒径大小为125 nm,在室温、反应3 h、料液比(PS微球:浓硫酸)为1:40 g/mL条件下进行磺酸化改性后,改性后得到的纳米级SPS微球,平均粒径大小为132 nm,磺化度为1.16±0.02 mmol/g,比表面积大小为14.2 m~2/g。成功引入大量磺酸基团后,极大的增强了聚苯乙烯微球的亲水性。(3)SPS微球吸附重金属的动力学研究。SPS微球分别吸附重金属Pb~(2+)、Zn~(2+)、Cu~(2+),吸附行为属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符合Langmuir模型。微米级SPS微球对Pb~(2+)、Zn~(2+)、Cu~(2+)最大吸附量为47.51 mg/g、15.29 mg/g、13.74 mg/g,纳米SPS微球对Pb~(2+)、Zn~(2+)、Cu~(2+)的最大吸附量为83.61 mg/g,24.99 mg/g、19.38 mg/g。(4)SPS微球吸附重金属的性能研究。通过比较活性炭、石墨烯、α-Fe_2O_3、γ-Fe_2O_3、大孔离子交换树脂、SPS微球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吸附效率还是吸附速率,SPS微球均表现最好。其中又以纳米级SPS微球效果优于微米级SPS微球,在浓度为10 mg/L时,纳米SPS微球可在1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并将Pb~(2+)浓度降至6 ppb,去除率高达99.83%,并且处理后的Pb~(2+)浓度可分别达到中国、美国、欧盟、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的要求标准。经过性能稳定性测试,SPS微球循环使用4次后,性能及形貌均能保持不变,吸附重金属后经1 mol/LHNO_3溶液洗脱1 min便可达到完全脱附。多肽液中的K~+、Na~+、Cu~(2+)、Zn~(2+)、Pb~(2+)、Ca~(2+)、Fe~(3+)、Ni~(2+)、Co~(2+)多种重金属离子经过SPS微球处理后,各重金属离子浓度显着降低,多肽含量不变,其中纳米SPS微球处理后的各金属离子的浓度水平可达到中国、美国、欧盟生活饮水用中的浓度标准。(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6)
何彦莹,谭潇[8](2018)在《用于质子交换膜的磺化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以具有微相结构的嵌段共聚物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基体制备质子交换膜,制备新型的无氟磺化嵌段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磺化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叁嵌段共聚物(SSEBS)膜。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采用热重分析(TGA)、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微相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SEBS经磺化后其微相分离形态仍存在,随着磺化度的提高,SSEBS膜的含水率提高,质子通道易于形成使得质子传导率提高,但同时膜的溶胀程度增加导致起物理交联作用的微相结构变得松散,使得力学性能下降。(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8年03期)
潘鸽,吴广峰,李欣鹤,王特,刘丽[9](2017)在《磺化聚苯乙烯纳米微球-聚丙烯酰胺杂化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微球,该微球经浓硫酸磺化后得到了磺化聚苯乙烯(SPS)微球;然后将合成的SPS微球作为多功能交联点加入丙稀酰胺(AAm)化学水凝胶网络中制备了SPS-PAAm杂化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了SPS微球及杂化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研究了SPS微球对SPS-PAAm杂化水凝胶的凝胶分数、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SPS微球用量的增加,SPS-PAAm水凝胶的凝胶分数先增加后降低,平衡溶胀度降低;SPS微球的加入能改善水凝胶的力学性能,随着SPS含量的增加,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和能量损耗增加;SPS微球和PAAm分子链间存在物理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石文英,李红宾,程发[10](2016)在《废弃泡沫磺化聚苯乙烯膜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旧泡沫聚苯乙烯进行磺化改性得到磺化聚苯乙烯,磺化聚苯乙烯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成膜,用于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考察影响磺化聚苯乙烯催化膜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在1 230,1 003 cm~(-1)处出现了—SO_3H中S—O键的对称和非对称伸缩振动峰,表明聚苯乙烯已经被磺化了。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酸化油转化率可达94.1%。磺化度38.4%的磺化聚苯乙烯膜的催化性能和重复性能最好,气-质联用仪测得产物酯类含量91.05%。(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6年08期)
磺化聚苯乙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聚苯乙烯(PS)微球为载体,浓硫酸为磺化剂,制备磺化聚苯乙烯微球,并通过SEM、FTIR、XRD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磺化时间5 h,磺化温度50℃,固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固体酸的酸量为0.750 mmol/g,酯化效果最佳。通过优化酯化条件,在反应醇酸比2∶1、温度为70℃、反应时间5 h的条件下,催化剂用量为乙酸质量的7%时,所得到的酯化率最高为6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磺化聚苯乙烯论文参考文献
[1].王荣,曾丹林,王园园,杨媛媛,覃荣华.纳米银粒子/磺化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9
[2].王园园,曾丹林,吴洁,许可,王光辉.磺化聚苯乙烯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9
[3].李梦,李恒,陈瑜,孙波,李红姬.磺化聚苯乙烯共混掺杂的石墨烯基减摩剂性能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9
[4].罗建新,颜文海,马青,张春燕,方怡权.高活性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多孔微球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研究[J].化学学报.2019
[5].翟丽军,范平,范欣,郭鑫,王金星.磺化聚苯乙烯磺化度的测定[J].山东化工.2018
[6].纪松灿,钱晓炜,曾飞祥,李娜.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和盐在磺化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膜内的扩散行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7].龚斌.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吸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何彦莹,谭潇.用于质子交换膜的磺化氢化聚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J].塑料工业.2018
[9].潘鸽,吴广峰,李欣鹤,王特,刘丽.磺化聚苯乙烯纳米微球-聚丙烯酰胺杂化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7
[10].石文英,李红宾,程发.废弃泡沫磺化聚苯乙烯膜催化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应用化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