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粘膜免疫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膜,肠道,免疫,细胞,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树突。
粘膜免疫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美,周艳,李亚齐,黄思思,李小安[1](2017)在《肠道菌群对肠粘膜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人肠道内栖息着大量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与人体肠粘膜免疫系统协同进化,共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肠道菌群有助于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免疫调控,从而保护人机体免受病原体的感染。本文主要阐述肠道菌群对肠粘膜免疫相关的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命的化学》期刊2017年06期)
张立[2](2012)在《香菇多糖对小鼠肠道粘膜免疫系统T细胞亚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菇多糖(Lentinan, LN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等。其中LNT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LNT是典型的T细胞激活剂,通过在体内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促进T细胞的增殖活化,增强Th和Tc细胞的功能,导致一系列免疫应答的发生。目前,LNT已在抗肿瘤、抗炎等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而且也被研制开发为各种天然保健品。但是由于多糖难以被机体降解吸收,关于口服多糖发挥功效的机制尚不明确,具体这类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入机体发挥作用的,学界也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近年来,对肠道粘膜免疫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深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System, IMIS)能选择性地对饮食中的抗原物质产生耐受,对病原微生物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通过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影响机体整体免疫。IMIS也是口服LNT最先接触的场所,既往研究表明,LNT能显着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粘膜免疫功能障碍,包括增强T细胞对外界抗原的敏感性,恢复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比例,并且对小鼠整体免疫紊乱和抑制状态均有相应改善。综上所述,本课题将以香菇多糖(LNT)为代表,研究其对肠道粘膜免疫系统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研究中药多糖发挥免疫药理作用的靶点奠定基础。研究目的:建立并优化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实验条件,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基础上,比较LNT对不同部位各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及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初步探讨LNT对不同部位αβT细胞和γδ T细胞的影响,从上述两方面探讨LNT对粘膜免疫的潜在作用。研究方法:1.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条件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建立小鼠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方法,以CD3/CD69作为评价指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包括刺激剂浓度的选择和蛋白质转运阻断剂的比较选择。通过对比不同浓度(25、50、75ng/ml)佛波酯(PMA)与离子霉素(Ionomycin)共刺激淋巴细胞5h后的细胞因子分泌量,确定PMA的最优浓度;通过比较两种蛋白质转运阻断剂(BFA/Monensin Mixture和Monensin)对T细胞膜表面和胞内CD69阳性表达率的影响,选择适合的蛋白质转运阻断剂。2.DTH小鼠模型的复制及LNT对DTH小鼠不同部位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影响以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复制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观察小肠派氏结(PPs)、肠系膜淋巴结(MLN)、脾脏(SP)和耳后淋巴结(RLN)中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表达的情况、CD4+/CD8+T细胞、以及Th1/Th2和Tcl/Tc2细胞亚群的变化;灌服LNT(800mg/kg)10天后,观察LNT对DTH小鼠耳肿胀度及上述不同部位T细胞亚群的影响。3.LNT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不同部位T细胞的影响灌服LNT800mg/kg,7天,采用环磷酰胺免疫功能抑制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LNT对SP、PPs和MLN中αβ和γδ 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1.75ng/ml PMA与lonomycin共刺激淋巴细胞5h后的IFN-y和IL-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浓度;阻断剂BFA/Monensin Mixture (BM)对T细胞膜表面CD69表达的阻断明显强于Monensin (MN),BM组CD69表达率与为刺激对照相当;且BM组的胞内CD69表达也高于MN组,以上均表明阻断剂BM能更有效阻断胞内蛋白向膜外表达。2.以DNFB诱导的DTH小鼠,各部位T细胞活化早期标志CD69的表达显着性升高;SP与RLN中CD4/CD8比值显着下降,PPs中CD4/CD8比值显着上升:而MLN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DTH小鼠四个部位Th与Tc细胞亚群呈不完全同步的变化趋势,主要以Tcl (CD8+IFN-γ+)显着升高为特征。3.灌服香菇多糖10天后,能减轻DTH小鼠的耳肿胀度:SP与PP中CD4/CD8比值显着下降,MLN中CD4/CD8比值显着上升,而RLN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四个部位Th与Tc细胞亚群的变化,主要以SP中IL-4的降低、局部以RLN和MLN中IFN-γ和IL-4升高为主要特征。4.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100mg/kg,24h后观察到CY能使各部位αβ T细胞比例升高,灌服香菇多糖后,PPs和MLN中αβ较CY组显着升高,而PPs中γδ T细胞比例恢复至与正常组相当。结论:1.通过胞内因子检测的条件优化,确定75ng/ml PMA+1μg/ml lonomycin共刺激淋巴细胞5h,并选择BFA/Monensin Mixture为有效的蛋白质转运阻断剂。2.不管是DTH模型还是免疫抑制模型,均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的实验模型。在上述模型下,LNT对各部位T细胞亚群的作用虽然存在差异性,但对PPs和MLN的作用更明显,而且对免疫功能的紊乱具有调节和恢复的作用,并推测香菇多糖可能与T细胞在各部位中的重新分配有关,并对粘膜免疫系统一定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1)
王春芳,李真,徐立然[3](2011)在《从肠粘膜免疫系统损害探讨AIDS脾虚病机》一文中研究指出HIV/AIDS患者肠粘膜免疫系统损害促进了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和机会性感染的发生,AIDS以脾虚为主的中医病机演变过程,与HIV感染所致以肠粘膜损伤为重要表现的全身免疫损伤过程相符合。本文从肠粘膜免疫系统损害角度探讨AIDS脾虚病机,提出健脾扶正以改善肠粘膜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治疗AIDS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07-23)
王振华,曾宪垠[4](2010)在《动物粘膜免疫疫苗基因表达系统乳酸菌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酸菌是人及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益生菌,被公认为安全级(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GRAS)徽生物。乳酸菌N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表达系统,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乳酸菌NICE为载体来表达抗原蛋白研制粘膜免疫疫苗,刺激动物机体粘膜免疫系统产生高效的应答反应,试验证明抗原蛋白能在乳酸菌中正确表达,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IgA(sIga),同时激活机体系统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开发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期刊2010-08-01)
董萍[5](2010)在《两种营养因素影响肠粘膜免疫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宜的营养水平是儿童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并不断向前发育成熟的重要保证。现实中对儿童的营养性干预主要见于两个方面:纠正营养失衡所造成的免疫功能受损及发育受阻,恢复正常状态下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养环境,促进儿童时期免疫系统的生长发育,提高儿童时期的免疫能力,进而发挥疾病预防和促进远期健康的作用。本研究就维生素A调节肠粘膜免疫功能的作用途径与机制、双歧杆菌对局部和全身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探讨,以期在上述两个方面丰富儿童营养与免疫关系的认识。目的通过研究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视黄酸(retinoic acid, RA)对肠粘膜树突状细胞(dedritic cell, DC)的数量、成熟分化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的途径,从免疫应答的初始环节探讨维生素A调节肠粘膜免疫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正确应用维生素A营养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大鼠肠粘膜的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 PP结)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RA组,加入全反式视黄酸(at-RA); RA+RO组,同时加入RA和视黄酸受体RARα特异性拮抗剂(Ro 41-5253)。于培养24h、48h收获组织块后,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DC表面分化标志,观察RA对PP结DC数目(OX62阳性细胞百分比)和成熟分化(OX6、CD86荧光强度)的影响;2、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观察RA对PP结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以及RARαmRNA表达水平的相应变化。结果1、培养24h和48h,叁组PP结DC数目均无显着差异,但RA处理后DC的成熟度明显升高,该作用于培养24h显着;2、RA处理使得PP结细胞因子IL-12(主要由DC分泌)和IFN-γ(Thl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下调,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升高,而Th2细胞因子IL-4的产生无明显变化。此外,加入RA后可使RARα在PP结的基因表达上调;3、当Ro同时加入时,则可逆转RA的上述作用。结论1、视黄酸可促进体外培养的PP结中DC的成熟,并使后续的免疫应答反应向调节性T细胞的方向偏倚,有利于粘膜免疫稳态的维持,防止局部过度炎症反应的发生;2、RARα参与了视黄酸对肠粘膜免疫的调节作用。目的通过建立生后早期肠道双歧杆菌减灭或额外定植的动物模型,研究在免疫发育过程中,双歧杆菌对DC数量、成熟分化和功能的作用,以及对T细胞应答类型的调节、对抗体生成的影响,从抗原提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叁方面,探讨双歧杆菌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的作用途径与机制,为在儿童中科学合理应用益生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饲养在严格屏障环境的新生大鼠从出生起每天给予大剂量抗生素肠道灭菌(低菌组)或口服接种长双歧杆菌(增菌组),分别于生后1W、3W和6W观察以下免疫发育指标:1、应用流式细胞术,了解双歧杆菌对PP结、脾脏和外周血中DC数目(OX62阳性细胞百分比)和成熟度(CD86荧光强度)、T细胞亚群分布,以及胸腺中T细胞发育成熟的影响;2、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的方法,了解双歧杆菌对肠粘膜和血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3、应用ELISA的方法,了解双歧杆菌对PBMCs生成抗体(IgG和IgM)能力的影响。结果1、低菌组PP结中DC的成熟度降低,增菌组则增高;低菌组胸腺中未成熟的CD4+CD8+T细胞向CD4+或CD8+成熟T细胞的分化发育延缓;2、低菌组的肠粘膜IL-12(主要由DC分泌)、IL-10(调节性细胞因子)的mRNA以及IFN-γ/IL-4(Thl/Th2)比值均下调,血浆IL-4分泌增多,PBMCs体外刺激后IFN-γ表达降低;增菌组的肠粘膜IL-12、IFN-γ、IL-10mRNA以及IFN-γ/IL-4均上调,PBMCs的IFN-γ表达增高;3、低菌组体外培养的PBMCs合成抗体IgM减少,增菌组则升高。结论生后早期,肠道定植的双歧杆菌能够:1、促进PP结中DC的成熟及对IL-12的表达,对肠外DC的作用则不明显;2、影响着T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胸腺中的发育成熟;3、诱导局部和全身的辅助性T细胞应答向Thl方向偏倚,有助于机体Thl/Th2平衡的实现;同时促进局部肠道调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发育;4、增强PBMCs合成抗体的能力,进而促进全身性的体液免疫应答。(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0-04-30)
周维英,张卫军,邹全明[6](2009)在《肠道粘膜免疫系统抗原提呈细胞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肠道粘膜免疫系统持续暴露于大量种类繁多的抗原,是病原体入侵的最大门户,因此抗原识别以及产生迅速有效的免疫反应对机体来说至关重要。免疫反应产生的一个限制性步骤是抗原识别、处理与呈递。参与肠道粘膜抗原提呈的细胞及分子数量多、种类多,相互作用复杂,并且有其特有的性质。(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张静[7](2007)在《黄鳝(Monopoterua albus)粘膜免疫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鱼类是低等的脊椎动物,以血清免疫球蛋白为中心的系统免疫(systematic immunity)尚不完善,但是以粘膜免疫系统为基础的粘液性免疫却很发达。由肠道、皮肤和鳃及其表面的粘液组成的粘膜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在鱼类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已成为鱼类免疫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主要名优淡水鱼类黄鳝作为实验材料,对其消化道、皮肤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构成、粘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及Ig阳性细胞在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当中的分布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黄鳝的粘膜免疫机制奠定基础。利用组织化学技术对黄鳝皮肤、咽、食道、胃及前中后肠粘膜组织的显微结构、主要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咽、食道、胃部存在少量的淋巴细胞;皮肤和肠道中分布着丰富的淋巴细胞,其中背部皮肤的淋巴细胞远远多于腹部;肠道中的IELs比LPLs多,而前中后肠的淋巴细胞数量没有明显区别。由于前肠时常有寄生虫的感染,其嗜曙红粒细胞在固有层有大量分布,数量比中后肠多。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组织切片进行阿新蓝-过碘酸雪夫氏试剂(AB-PAS)染色,观察黄鳝粘膜相关组织粘液细胞的形态和类型。结果表明,黄鳝皮肤和消化道中存在丰富的粘液细胞,可分成叁型:Ⅰ型为蓝色,AB阳性,PAS阴性,含酸性粘多糖;Ⅱ型为紫红色,AB与PAS均为阳性,同时含有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但以中性粘多糖为主;Ⅲ型为蓝紫色,AB与PAS均为阳性,同时含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但以酸性粘多糖为主。黄鳝皮肤中的粘液细胞均属于Ⅰ型,即含酸性粘多糖;咽部和食道同时存在ⅠⅡⅢ型粘液细胞,其中咽部的大部分为Ⅲ型粘液细胞,而食道的大部分为Ⅰ型粘液细胞,两者的Ⅱ型粘液细胞数量均很少;肠道中的粘液细胞均为Ⅲ型。采用Hitrap protein A HP亲和层析法成功从黄鳝血清中纯化得到IgM,其重链分子量为72kDa,轻链为2条,分子量分别为28kDa和25.3kDa。从黄鳝皮肤粘液和肠粘液中得到Protein A特异性结合的蛋白,结果显示两者的电泳图谱在重链区有两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其中一条蛋白带与血清Ig的重链分子量一致;在轻链区也有相应的蛋白带,因此从肠粘液和皮肤粘液分离得到的Protein A结合蛋白中存在IgM。用纯化的黄鳝血清IgM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测定多抗效价为1:32;同时,皮肤粘液和肠粘液IgM与此多抗均有免疫沉淀反应。Western-blotting显示该多克隆抗体与血清Ig、皮肤粘液IgM及肠粘液IgM的重链均能特异性结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显示黄鳝IgM阳性细胞在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黄鳝皮肤、胃部和整个肠道均有IgM阳性细胞的存在。其中,皮肤的IgM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表皮的基底部,IgM阳性细胞在胃底部的分布很少,主要存在于胃腺的上皮细胞间。整个肠道分布着许多IgM阳性细胞,上皮内IgM阳性细胞远远多于固有层的IgM阳性细胞。通过普通组化比较显示上皮内IgM阴性淋巴细胞的数量要比IgM阳性细胞多。本实验通过对黄鳝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基本结构、各种免疫细胞及粘液细胞分布的研究,证实了黄鳝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及其它免疫相关细胞,并分布有抗体分泌细胞,认为黄鳝具有不依赖于系统免疫能够独立完成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基础。通过对黄鳝粘膜免疫系统展开研究,丰富了鱼类免疫学知识,为进一步研究黄鳝的局部特异性免疫机制奠定基础,并为浸泡疫苗和口服疫苗的研制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黄鳝以及其它鱼类的规模化养殖。(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20)
靳文学,杨宇[8](2005)在《从粘膜免疫系统看“肺与大肠相表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粘膜免疫系统sIgA、归巢机制角度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认为粘膜免疫是肺肠相关的物质基础之一。(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05年12期)
钟波,徐辉,粟永萍,冉新泽,王连友[9](2005)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放射后小鼠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对放射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6 0 Coγ射线12Gy全身电离辐射致轻度肠型放射病的小鼠动物模型,用PP、IEL计数,免疫酶联吸附、细菌培养、血浆内毒素测定等方法,观察rhIL 11对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结果 rhIL 11能增加全肠PP结,IEL数量,提高肠粘液中sIgA的含量,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降低血浆内毒素的含量。结论 rhIL 11对放射后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12期)
郑华[10](2004)在《口腔粘膜免疫系统的增龄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腔粘膜免疫系统是粘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MIS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叁个方面SIgA的增龄性变化,郎汉斯细胞的增龄性变化以及口服耐受的增龄变化。对口腔MIS增龄性变化的认识,有利于防治相关的老年性口腔粘膜病。(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期刊2004年S1期)
粘膜免疫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香菇多糖(Lentinan, LN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等。其中LNT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LNT是典型的T细胞激活剂,通过在体内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促进T细胞的增殖活化,增强Th和Tc细胞的功能,导致一系列免疫应答的发生。目前,LNT已在抗肿瘤、抗炎等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而且也被研制开发为各种天然保健品。但是由于多糖难以被机体降解吸收,关于口服多糖发挥功效的机制尚不明确,具体这类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入机体发挥作用的,学界也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近年来,对肠道粘膜免疫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深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System, IMIS)能选择性地对饮食中的抗原物质产生耐受,对病原微生物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通过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影响机体整体免疫。IMIS也是口服LNT最先接触的场所,既往研究表明,LNT能显着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粘膜免疫功能障碍,包括增强T细胞对外界抗原的敏感性,恢复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比例,并且对小鼠整体免疫紊乱和抑制状态均有相应改善。综上所述,本课题将以香菇多糖(LNT)为代表,研究其对肠道粘膜免疫系统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研究中药多糖发挥免疫药理作用的靶点奠定基础。研究目的:建立并优化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实验条件,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基础上,比较LNT对不同部位各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及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初步探讨LNT对不同部位αβT细胞和γδ T细胞的影响,从上述两方面探讨LNT对粘膜免疫的潜在作用。研究方法:1.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条件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建立小鼠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方法,以CD3/CD69作为评价指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包括刺激剂浓度的选择和蛋白质转运阻断剂的比较选择。通过对比不同浓度(25、50、75ng/ml)佛波酯(PMA)与离子霉素(Ionomycin)共刺激淋巴细胞5h后的细胞因子分泌量,确定PMA的最优浓度;通过比较两种蛋白质转运阻断剂(BFA/Monensin Mixture和Monensin)对T细胞膜表面和胞内CD69阳性表达率的影响,选择适合的蛋白质转运阻断剂。2.DTH小鼠模型的复制及LNT对DTH小鼠不同部位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影响以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复制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观察小肠派氏结(PPs)、肠系膜淋巴结(MLN)、脾脏(SP)和耳后淋巴结(RLN)中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表达的情况、CD4+/CD8+T细胞、以及Th1/Th2和Tcl/Tc2细胞亚群的变化;灌服LNT(800mg/kg)10天后,观察LNT对DTH小鼠耳肿胀度及上述不同部位T细胞亚群的影响。3.LNT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不同部位T细胞的影响灌服LNT800mg/kg,7天,采用环磷酰胺免疫功能抑制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LNT对SP、PPs和MLN中αβ和γδ 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1.75ng/ml PMA与lonomycin共刺激淋巴细胞5h后的IFN-y和IL-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浓度;阻断剂BFA/Monensin Mixture (BM)对T细胞膜表面CD69表达的阻断明显强于Monensin (MN),BM组CD69表达率与为刺激对照相当;且BM组的胞内CD69表达也高于MN组,以上均表明阻断剂BM能更有效阻断胞内蛋白向膜外表达。2.以DNFB诱导的DTH小鼠,各部位T细胞活化早期标志CD69的表达显着性升高;SP与RLN中CD4/CD8比值显着下降,PPs中CD4/CD8比值显着上升:而MLN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DTH小鼠四个部位Th与Tc细胞亚群呈不完全同步的变化趋势,主要以Tcl (CD8+IFN-γ+)显着升高为特征。3.灌服香菇多糖10天后,能减轻DTH小鼠的耳肿胀度:SP与PP中CD4/CD8比值显着下降,MLN中CD4/CD8比值显着上升,而RLN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四个部位Th与Tc细胞亚群的变化,主要以SP中IL-4的降低、局部以RLN和MLN中IFN-γ和IL-4升高为主要特征。4.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100mg/kg,24h后观察到CY能使各部位αβ T细胞比例升高,灌服香菇多糖后,PPs和MLN中αβ较CY组显着升高,而PPs中γδ T细胞比例恢复至与正常组相当。结论:1.通过胞内因子检测的条件优化,确定75ng/ml PMA+1μg/ml lonomycin共刺激淋巴细胞5h,并选择BFA/Monensin Mixture为有效的蛋白质转运阻断剂。2.不管是DTH模型还是免疫抑制模型,均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的实验模型。在上述模型下,LNT对各部位T细胞亚群的作用虽然存在差异性,但对PPs和MLN的作用更明显,而且对免疫功能的紊乱具有调节和恢复的作用,并推测香菇多糖可能与T细胞在各部位中的重新分配有关,并对粘膜免疫系统一定的选择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膜免疫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美,周艳,李亚齐,黄思思,李小安.肠道菌群对肠粘膜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17
[2].张立.香菇多糖对小鼠肠道粘膜免疫系统T细胞亚群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王春芳,李真,徐立然.从肠粘膜免疫系统损害探讨AIDS脾虚病机[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2011
[4].王振华,曾宪垠.动物粘膜免疫疫苗基因表达系统乳酸菌的研究进展[C].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2010
[5].董萍.两种营养因素影响肠粘膜免疫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
[6].周维英,张卫军,邹全明.肠道粘膜免疫系统抗原提呈细胞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9
[7].张静.黄鳝(Monopoteruaalbus)粘膜免疫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8].靳文学,杨宇.从粘膜免疫系统看“肺与大肠相表里”[J].四川中医.2005
[9].钟波,徐辉,粟永萍,冉新泽,王连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放射后小鼠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5
[10].郑华.口腔粘膜免疫系统的增龄性变化[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